2018年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二 古代詩歌閱讀專題專項增分練
《2018年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二 古代詩歌閱讀專題專項增分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8年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 第二部分 專題二 古代詩歌閱讀專題專項增分練(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專題二 古代詩歌閱讀 題組一 專項對點練 1.[人物形象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送鄒明府游靈武① 賈 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倜鞲簩h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詩中“馬不肥”是說馬瘦,“債多憑劍
2、與”是說不單沒有錢財,還有債務(wù),“透臥衣”是說衣服單薄,無錢購置御寒衣物。這都表明了鄒明府為官勤于政務(wù),衣食節(jié)儉,沒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潔。 答案: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展現(xiàn)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景物(意象)形象類]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吳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 吳松:即吳淞,江名。 請結(jié)合
3、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 答: 答案:孤舟聯(lián)結(jié)著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作者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xiāng)、孤寂之感。 3.[語言鑒賞類]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離亭燕·懷古 張 升①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齐H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②。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注]
4、 ①張升:南宋詩人,作者經(jīng)歷宋由盛到衰的時代。此詞為作者退居期間所作。②低亞:低垂。 “水浸碧天何處斷”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請簡要賞析。 答: 答案:“浸”有浸染之意。一個“浸”字描繪出了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滲入的景象,表現(xiàn)出了水天相連、渾然一色的宏大開闊的意境。(語意相近即可) 4.[語言鑒賞類]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卜算子 李之
5、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結(jié)合具體的詞語,簡要分析這首詞的語言風格。 答: 答案:這首詞以口語起入,明白如話,樸素中見真情。“思君”“此恨”“相思”等詞把“我”的感情表露無遺;“只愿”“定不負”等詞語體現(xiàn)了“我”的情深意切。 5.[表達技巧類]閱讀下面這首清曲,然后回答問題。
6、【折桂令】 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中修辭手法技巧的能力?!胺埙臁痹谡n文中有注釋“借指歌伎”,即使沒看課文注釋也應該知道屬借代,因為在所學過的文言文中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與“粉黛”類似的有《柳毅傳》“娥眉不舒”中的
7、“娥眉”,課文也有注釋,代指漂亮女子,其他有“紅顏、傾國”等都是代美女。而“何處笙簫”實意為“如今已找不到吹奏笙簫的歌女了”,因此為反問。 答案:借代、反問。用“粉黛”代當年的歌女,這是用特征代人。用“笙簫”代音樂,這是用樂器代音樂,使語句整齊,內(nèi)涵豐富。同時運用了反問的語氣,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表達了昔盛今衰引發(fā)的冷寂落寞之情。 6.[表達技巧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題大庾嶺北驛① 宋之問 陽月②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 [注] ①這是宋之問流放欽州途經(jīng)大庾嶺時,寫北嶺北驛的一首律詩。
8、大庾嶺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嶺。②陽月:農(nóng)歷十月。 請從景情關(guān)系的角度對詩歌的頸聯(lián)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詩人描繪眼前景色:黃昏到來,江潮初平,水面平靜得令人寂寞,林間瘴氣繚繞,一片迷蒙。這兩句寫景接上二句的抒情,以景襯情,渲染了凄涼孤寂的氣氛,烘托出作者悲苦的心情,將抒情又推進一層。 7.[思想內(nèi)容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晚次鄂州① 盧 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
9、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注] ①此詩作于“安史之亂”時。②估客:指商人。 請簡要分析首聯(lián)中“遠見”“猶是”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變化。 答: 答案:“遠見”表達了作者遠遠望見漢陽時的喜悅之情,“猶是”凸顯出作者對仍有“一日程”的惆悵之情;一聯(lián)之內(nèi),作者情感由喜悅驟轉(zhuǎn)至惆悵,有跌宕起伏的意味。 8.[思想內(nèi)容類]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寒 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
10、。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注] ①寒食: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兩天。相傳晉文公為尋找曾輔佐自己、攜老母躲進深山的忠臣介子推以對其進行封賞,燒山三天。結(jié)果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柳樹而死。于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一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②杜陵:在長安東南,是唐代長安人游樂之地,也是作者的故園所在。 請簡要賞析《寒食》和《寒食寄京師諸弟》兩詩所表達的感情的異同。 答:
11、 答案:同:兩首詩都是詩人在寒食節(jié),面對禁火空齋的景象而抒發(fā)的一種感傷情懷,都有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異:孟詩抒發(fā)的是自己貧居他鄉(xiāng)的凄楚之感,側(cè)重于悲身世;韋詩抒發(fā)的是離家在外的孤獨以及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側(cè)重于思親人。 9.[思想內(nèi)容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十六還蘇州①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陰蟲②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 [注] ①皇甫冉:唐代詩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從蘇州(即“姑蘇”)到常州(即“毗陵”,唐代
12、常州為毗陵郡)方向來拜訪他;魏十六返回蘇州時,作者乘船相送。②陰蟲:指蟋蟀。 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表達了送別友人時內(nèi)心的沉重與感傷,也表達了設(shè)想別后而流露出的留戀、孤獨和惆悵。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 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 風亂萬疇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 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更無瓶。 詩題為“喜雨”,尾聯(lián)卻寫“愁”情,這
13、是為什么?請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尾聯(lián)之愁,正是反襯出對雨的喜愛。尾聯(lián)寫了兩種愁,往年愁沒有糧食和酒,是真愁;這場雨帶來豐年,今年將愁沒有儲糧儲酒之器,是“假愁”,是以愁反寫喜。因此,尾聯(lián)先以真愁襯假愁,再以假愁襯喜悅,從而更突出對雨能帶來豐收、豐年的喜愛。 題組二 綜合閱讀練 1.(2017·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導學號 56110054)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14、。 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 ) 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huán)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B.第三句重點在表現(xiàn)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zhàn)士。 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jù)。 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 (2)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 答:
15、 (1)解析:B項,從“無嘩”“銜枚”可以看出此句重點是寫考生只顧奮筆疾書,突出的是考場的寂靜,并非“奮勇爭先、一往無前”。E項,“自己體弱多病”是自謙語,諄諄囑托同僚透出惜才愛才的感情,也表達了要為國選出真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答案:BE (2)解析:先點出其修辭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答案:①用春蠶食葉描摹考場內(nèi)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②動中見靜,越發(fā)見出考場的莊嚴寂靜;③強化作者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 2.(2017·全國卷Ⅱ
1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送子由使契丹 蘇 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應夢武林②春。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偾褰夯蕦m。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1)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
17、與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誡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 (2)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 答:
18、 (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尾聯(lián)運用李揆典故,用李揆指子由。由于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蘇軾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須小心謹慎,安全而歸。再聯(lián)系當時遼國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實,可知蘇軾的擔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實乃警精含蓄之語。B項,“即使卓越如蘇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與D項“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有誤。 答案:BD (2)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和理解詩人的情感。詩歌首聯(lián)點題,寫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那因遠適更沾巾”化
19、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句意,表達了詩人樂觀曠達的性格。 答案:詩歌的首聯(lián)表達了詩人曠達樂觀的性格。蘇軾兄弟情義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 3.(2017·全國卷Ⅲ)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導學號 56110055)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長恨②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④歌行。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紳,即詩中的“老
20、元”“短李”。李紳身材矮小,時稱“短李”。②長恨:指作者的長詩《長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諷喻組詩《秦中吟》。正聲:雅正的詩篇。④伏:服氣。 (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長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夠作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對白居易的詩歌進行模仿,這從側(cè)面說明了白詩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 C.白居易在詩中稱呼李紳為“短李”,也隱含著不太認可李紳詩歌創(chuàng)作的意思。 D.作者堅信自己必將因文學成就而名揚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當時是否得到認可。 E.在詩的最后兩句中,白居易稱,自己新編出的詩集可以成為自我炫耀的資本。 (2)請從“戲
21、贈”入手,結(jié)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 答: (1)解析:C項,“不太認可李紳詩歌創(chuàng)作”錯誤,本詩是“戲贈”,即兼有與友人戲謔的意思,由這些戲辭,可見元、李、白三詩人之間的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D項,“并不介意在當時是否得到認可”不當,“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這是詩人結(jié)合自己命運遭際的牢騷話,蘊含著對自己有才無任的遭遇的不平和辛酸。 答案:CD (2)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從“戲贈”來看,從寫作背景來看,詩人在這首
22、詩中所蘊含的感情是復雜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許,是對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對友人的戲謔,但實質(zhì)上充滿不平、辛酸和自嘲。 答案:①詩人戲謔友人,夸耀自己,通過詼諧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文學成就的自得;②詩歌并非全是戲言,也透露出一絲對自己現(xiàn)實境況的無奈與自嘲。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1)~(2)題。 滿庭芳·殘梅 李清照 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①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漸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②在揚州?! 膩碇崉?,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注] ①篆香,對盤香的喻稱。
23、②何遜: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學家,有《揚州早梅》詩。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上闋首先描寫深幽之境,然后抒賞梅之情,發(fā)寂寞之感。 B.下闋轉(zhuǎn)而寫風、雨、笛聲、冬雪、月夜,已不再著筆于梅花。 C.全詞寫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產(chǎn)生的深切感傷之情。 D.詞中的梅花襯托出詞人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作者自強不息的精神。 E.本詞使用“又何必”“從來”“尚”等虛詞,轉(zhuǎn)折達意,呼應傳神,跌宕多姿。 (2)千百年來,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國文化的血脈中。人們賞梅、詠梅、評梅、畫梅,用梅花寄托懷抱,陶冶情操。請結(jié)合你的文化積累,任選一個角度,談?wù)勀阈哪恐械拿坊ň瘛? 答:
24、 (1)解析:B項,詞下闋由落梅聯(lián)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虛寫,以此表現(xiàn)落梅引起作者個人的感傷情緒。雖無“梅”字,卻處處在寫梅。D項,通過詞的上闋所描寫閑靜的小閣、深幽的畫堂以及燒盡的盤香,可以得知,詞人生活在富貴之家,其生活環(huán)境自然是優(yōu)越的。梅花是用來襯托詞人內(nèi)心難以言說的感傷情緒的,并非是襯托詞
25、人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 答案:BD (2)答案:梅花雖不及牡丹的國色天香、荷花的高貴典雅,然而,它那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凌霜傲雪的高貴品格卻令我贊嘆不已。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季節(jié),只有梅花傲然怒放,有著“凌寒獨自開”的冰心玉骨。梅花迎風斗寒,經(jīng)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它那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為世人所稱頌。“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1)~(2)題。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① 曹彥約② 舒郡驚冬節(jié),吳門憶歲時③。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
26、是客,至日始題詩。 [注] 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歲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彥約:南宋大臣、詩人,江西人。③吳門:指蘇州或蘇州一帶,即詩題中的“平江門外”。歲時:每年一定的季節(jié)或時間,此指春節(jié)。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A.詩歌標題中的“冬至”交代了詩人寫這首詩的時間,“留滯舒州”點明了這首詩的寫作地點及緣由。 B.詩歌第三、四句寫詩人回憶去年在吳門時,城門早早關(guān)閉,江面結(jié)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誤的情景。 C.詩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jié),是指拜兩次,詩中表達的是詩人對兄長的敬意。 D.最后兩句寫詩人想到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又處于貧寒
27、之中,無暇思念故鄉(xiāng),冬至時思念之情頓起,寫下了這首詩。 E.這首詩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將對往事的回憶和現(xiàn)實的擔憂融為一體,擴大了詩歌的內(nèi)涵。 (2)詩眼指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某個字,本詩第一聯(lián)中哪個字是詩眼?它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答: (1)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內(nèi)容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項,“回憶去年在吳門時”錯誤,三、四兩句寫的是眼前“滯留舒州”的景象,詩人擔
28、心江面結(jié)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誤。D項,“又處于貧寒之中”望文生義,“窮年”指一整年。 答案:BD (2)答案:第一聯(lián)中的“驚”是詩眼。詩人為冬至的到來、春節(jié)為期不遠了感到驚嘆,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傷感之情,以及因留滯在舒州,擔心不能及時趕回家與母親春節(jié)團聚的憂慮之情。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1)~(2)題。 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 趙 嘏 宅邊秋水浸苔磯①,日日持竿去不歸。 楊桃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 重嘶匹馬吟紅葉,卻聽疏鐘憶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滿樓月,故人相見一沾衣。 [注] ①苔磯:水邊突出的長滿青苔的巖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長
29、安。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A.“宅邊秋水浸苔磯”描寫了住宅旁邊秋水浸濕苔磯的情景,既點明了時令特點,又渲染了一種凄清悲涼的氣氛。 B.“日日持竿去不歸”是虛寫,回憶當年在故鄉(xiāng)的生活狀態(tài),“持竿”表現(xiàn)詩人生活的閑適,“去不歸”表現(xiàn)詩人對持竿垂釣的喜愛。 C.“重嘶匹馬吟紅葉”使用擬人的手法,意思是馬的嘶鳴也許是在吟唱紅葉的美好吧,詩人以此表現(xiàn)對家鄉(xiāng)風物的贊美之情。 D.“卻聽疏鐘憶翠微”是對故鄉(xiāng)風物的回憶,意思是詩人回憶起在故鄉(xiāng)山中聽到的鐘聲,還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聯(lián)回到現(xiàn)實,寫詩人與友人相見,禁不住流下淚來,淚水沾濕了衣裳,這表現(xiàn)了詩人無時
30、無刻不在思念故鄉(xiāng)的深情。 (2)本詩頷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答: (1)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以及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A項,“渲染了一種凄清悲涼的氣氛”錯,作者回憶中的故山生活是輕松閑適的。D項,解讀錯誤,“卻聽疏鐘憶翠微”是說聽到鐘聲憶起了故鄉(xiāng)的山色。 答案:AD (2)答案:從意象上看,頷聯(lián)兩句各選三種富有特色的景物組接成畫,描畫故山風情,從側(cè)面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無盡思念;從意境上看,用楊桃、大風、潮水、蒹葭
31、、冷霜、飛雁等意象營造了一種凄清、悠遠的意境;語言上,這兩句用白描的手法寫景,樸素自然,更突出了對故鄉(xiāng)景物的記憶之深。 7.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1)~(2)題。 橫波亭·為青口帥賦① [金]元好問 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②。 萬里風濤接瀛海,千年豪杰壯山丘。 疏星澹月魚龍夜,老木清霜鴻雁秋。 倚劍長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俦驹娛亲髡邽殒?zhèn)守金國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寫于元滅金之前。②元龍百尺樓:元龍指三國時的陳登,劉備贊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龍百尺樓”來指高峻。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首聯(lián)起筆不凡,辭采雄壯,又巧
32、借典故,既寫出了橫波亭下臨飛流的孤高之勢, 也暗指了亭名之由來。 B.頷聯(lián)寫眼前的景色引發(fā)了詩人對“千年豪杰”的追憶,這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表達的情感一致。 C.頸聯(lián)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與“夜”,描繪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魚龍潛江,雁掠長空,更添清寥之感。 D.尾聯(lián)既展現(xiàn)了詩人倚劍飲酒、慷慨高歌、念念不忘故國山河的豪壯形象,也寄寓對青口帥保衛(wèi)金國的期望。 E.這首詩融情于景,借詠橫波亭及周圍山川形勢,勉勵青口帥勇往直前,收復失地, 表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 (2)有人稱元好問的詩“有豪放邁往之氣”。請結(jié)合相關(guān)詩句,從內(nèi)容或語言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
33、 (1)解析:B項,詩人表達對千年豪杰的贊美,將青口帥歸入豪杰之烈,贊美、希冀;而辛棄疾表達的是對英雄難覓的無奈哀傷。D項,“展現(xiàn)了詩人倚劍飲酒、慷慨高歌、念念不忘故國山河的豪壯形象”有誤,不應該是詩人的形象。 答案:BD (2)答案:(示例一)元好問這首詩“有豪放邁往之氣”。從內(nèi)容上看,全詩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情懷。比如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作者以橫波亭的孤高之勢、周圍山川的雄壯暗喻青口帥豪杰之豪情;尾聯(lián)寫倚劍高歌,慷慨豪飲,遙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現(xiàn)出勇往直前,
34、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 (示例二)元好問這首詩“有豪放邁往之氣”。從語言上看,本詩遣詞用字不同凡響,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像首聯(lián)中的“插”“壓”等字把橫波亭下臨飛流的孤高之勢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了。再如頷聯(lián)中的“萬里”“千年”分別從空間的廣闊與時間的久遠來表現(xiàn)景之壯觀與人之英武,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一種磅礴于胸的豪邁之情。 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1)~(2)題。 李思訓①畫長江絕島圖 蘇 軾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35、②。 [注]?、倮钏加枺禾拼剿嫾遥剿嫷膭?chuàng)始人。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磯,在小孤山對面。當?shù)孛耖g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傳說。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A.詩歌起筆兩句“山蒼蒼,水茫?!保宫F(xiàn)出山水蒼茫的畫面,把讀者自然引入畫境。 B.大小孤山四面環(huán)水,詩人連用“崩”“去”“攙”等幾個詞語,展現(xiàn)了“孤山”之險。 C.“沙平風軟”兩句,寫江風輕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隨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詩歌最后兩句勸誡舟中的商人不要輕狂侮慢,勿對已做他人婦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E.在這首題畫詩中,蘇軾還發(fā)揮了詩歌語言節(jié)奏感與音樂美的特長,使詩歌的境界
36、美與音樂美完美統(tǒng)一。 (2)“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描寫江中的大小孤山,別有情趣。請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賞析。 答: (1)解析:C項,大小孤山仿佛隨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D項,“勿對已做他人婦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有誤,詩中尾句借用諧音,饒有風趣地把小孤山說成“小姑”,把彭浪磯說成“彭郎”,并非真是要告誡舟中賈客什么。 答案:CD (2)解析:此題的題干中有一句“別有情趣”,這指明了鑒賞方向,答案要詳細說明的就是這一句的“情趣”。結(jié)合賞析的一般規(guī)律和此題的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把大小孤山比喻成兩位美人,她們發(fā)髻高聳,仿佛正在以水為鏡,梳妝打扮,寫出了大小孤山的清麗秀美(或“使靜態(tài)的畫面具有動態(tài)的美感”),使客觀的自然充滿了人的情趣。 12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