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階段測試二 岳麓版必修2
《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階段測試二 岳麓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階段測試二 岳麓版必修2(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階段測試二 (第二單元 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弊髡咴u論的是( ) A.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 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 C.工業(yè)革命開展的社會基礎 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 解析:“向外猛沖”指的是新航路的開辟。而“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A項正確。
2、 答案:A 2.意大利在經歷了兩個世紀活躍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后,大約到1550年衰落,這一轉變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貿易中心變動 B.文藝復興中心轉移 C.宗教改革運動興起 D.理性主義成為潮流 解析: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處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經濟日益衰落,故A項正確;文藝復興中心的轉移不是意大利衰落的主要原因,故B項錯誤;宗教改革運動興起不是意大利衰落的主要原因,故C項錯誤;理性主義成為潮流出現在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不符合時間限制,故D項錯誤。 答案:A 3.(2017·北京卷)下圖取材于歐洲畫家斯泰達努斯的畫作《新發(fā)現》《
3、NOVA REPERTA》。圖中所描繪的新發(fā)現( ) A.有助于羅馬帝國的海外擴張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C.宣告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誕生 D.標志著英國海上霸權的確立 解析:根據題目的“《新發(fā)現》(NOVA REPERTA)”以及圖片中的“羅盤”、南北美洲等信息可知,圖片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新航路開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B項正確;其他三項都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B 4.(2018·衡水聯考)“戰(zhàn)略目標的沖突和長期海上對抗決定了這場戰(zhàn)爭的形式——與近四個世紀英國所參加的戰(zhàn)爭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貿易戰(zhàn)爭。交戰(zhàn)的任何一方幾乎都沒有入侵對方領土的意圖,英國所要求
4、的是至高無上的貿易統治地位,……是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極力抗爭?!边@場發(fā)生于17世紀的戰(zhàn)爭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B.西歐國家工業(yè)化進程加快 C.英國建立起“日不落帝國” D.荷蘭的殖民霸權逐漸喪失 解析:據材料“戰(zhàn)略目標的沖突和長期海上對抗決定了這場戰(zhàn)爭的形式……英國所要求的是至高無上的貿易統治地位,……是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極力抗爭”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英荷戰(zhàn)爭的原因和特點,英荷戰(zhàn)爭以荷蘭失敗告終,直接影響是荷蘭的殖民霸權逐漸喪失,故D項正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后果,故A項錯誤;西歐國家工業(yè)化進程加快也是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5、故B項錯誤;英國建立起“日不落帝國”是在打敗法國后,故C項錯誤。 答案:D 5.(2018·北京豐臺區(qū)高三一模)下圖是18世紀以來歐洲人口變化示意圖。其中階段2為19世紀人口變化情況,下列對該階段解釋合理的是( ) A.科技進步導致死亡率下降 B.黑奴貿易促歐洲人口增長 C.義務教育促人口素質提升 D.工業(yè)革命導致出生率增長 解析:由圖中信息可知,階段2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和工業(yè)革命后科技進步有關,故A項正確;黑奴貿易發(fā)生于新航路開辟后,故B項錯誤;義務教育促人口素質提升和死亡率下降無關,故C項錯誤;階段2反映不出出生率的增長,故D項錯誤。 答案:A
6、6.(2018·洛陽聯考)“1700年時,英國總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紀末時,只剩不到33%”。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 A.近代交通促進了人口遷移 B.環(huán)境嚴重污染導致了人口死亡 C.社會經濟結構發(fā)生了變化 D.工業(yè)化發(fā)展加劇了耕地的減少 解析:18世紀末英國正在進行工業(yè)革命,社會經濟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導致從事農業(yè)的勞動力減少,C項正確;近代交通發(fā)展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環(huán)境嚴重污染導致人口死亡與材料無關,B項錯誤;耕地的減少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 答案:C 7.(2019·浙江選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一位發(fā)明家偶然發(fā)現,簧片在帶鐵芯線圈附近的振
7、動可以導致圈內電流的強弱變化,反過來,同樣的電流變化可以導致磁鐵線圈附近簧片的振動。根據這一物理原理,他發(fā)明了通過電流傳播人的聲音和語言的重要通訊工具。這位發(fā)明家是( ) A.愛迪生 B.莫爾斯 C.貝爾 D.馬可尼 解析:材料“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他發(fā)明了通過電流傳播人的聲音和語言的重要通訊工具”等反映了電話這一發(fā)明成果,故C項符合題意。 答案:C 8.1830年,英國議會頒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對啤酒經營長達近兩個世紀的管制,導致了酗酒等社會治安問題,直到1879年,才通過《酗酒法》重新強化地方對酒類的管理權。這一過程反映了英國( ) A.自由主義理論內涵的
8、漸變 B.立法服務于經濟利益的原則 C.工業(yè)化帶來議會制度改革 D.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較量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工業(yè)革命。1830年英國議會頒布《啤酒法》解除地方官對啤酒經營的管制,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體現,政府放棄對經濟的干預,而隨著酗酒等社會問題出現,1879年議會通過《酗酒法》強化地方對酒類的管理權,這表明自由主義理論中“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思想發(fā)生了改變,A項正確;《酗酒法》的頒布,不是追求經濟利益的體現,而是服務于社會利益,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議會改革的信息,C項錯誤;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 答案:A 9.(2018·全國卷Ⅰ)傳統觀點認為,英國成
9、為工業(yè)革命發(fā)源地,是因為英國最早具備了技術、市場等經濟條件;后來有研究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又有學者提出,煤鐵資源豐富、易于開采等自然條件是其重要因素。據此可知,關于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發(fā)生的認識( ) A.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觀點 B.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 C.缺少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 D.后期學者研究比傳統觀點可信 解析:材料表明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的原因,這些研究使人們對于工業(yè)革命首先發(fā)生在英國的認識更加全面,B項正確;材料中的觀點是從不同角度研究工業(yè)革命最先開始于英國,都有合理之處,A、D兩項錯誤;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 答案:B 10.(2018·廣東深圳市高三二調)19世紀中后期,有近20多萬廣東人拖家?guī)Э?、扎根上海、聚族而居,活躍在各行各業(yè)中。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 B.上海經濟發(fā)展迅速 C.宗族觀念仍然根深蒂固 D.華南地區(qū)戰(zhàn)亂不斷 解析:鴉片戰(zhàn)爭后,上海作為通商口岸開放,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也吸引了大批廣東人來到上海并扎根上海,B項正確;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是在19世紀末甲午戰(zhàn)爭后,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A項錯誤;聚族而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宗族觀念深厚,但從廣東遷居上海并扎根上海也反映了宗族觀念淡化,C項錯誤;華南地區(qū)戰(zhàn)亂不一定就使廣東人扎根上海,
11、D項錯誤。 答案:B 11.(2019·全國卷Ⅲ)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yè)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這一做法( ) A.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局面的出現 B.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fā)展 C.加劇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 D.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 解析:在近代中國,外國列強享有一定特權,而清政府對國人及企業(yè)實行高壓政策,因此一些中國人及企業(yè)常常使用外國人名字以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fā)展,即有利于民族資產階級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間設廠沒有出現高潮局面,故A項錯誤。中國人及企業(yè)使用外國人名字是為維護自
12、身利益,與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中的做法雖然可以減少進口,但不足以扭轉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故D項錯誤。 答案:B 12.(2018·江蘇卷)江南制造總局是個十足的封建衙門。管理者是以督辦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們對軍器制造一竅不通, 一切生產技術大權都操縱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術,招搖撞騙,因造不出火藥,竟稱“中國天氣異于外國,與造此藥不宜”。這表明,洋務企業(yè)( ) A.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B.過度依賴西方技術 C.逐漸成為外資企業(yè) D.所雇洋匠皆為外行 解析:從材料中的“他們對軍器制造一竅不通,一切生產技術大權都操縱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
13、術,招搖撞騙”可知,洋務企業(yè)過度依賴西方技術,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洋務企業(yè)管理的不合理之處,A項錯誤;洋務企業(yè)并不是外資企業(yè),C項錯誤;材料信息說明個別洋匠屬于外行,并不是所有洋匠都是外行,D項錯誤。 答案:B 13.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說:“在此以后,外國滲透中國的方式從外貿領域擴大到投資、生產、銷售、金融各個領域,直接改變了原有的‘小農—手工業(yè)生產方式’,使中國在經濟上和財政上都日益陷入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依附地位?!弊罘喜牧弦馑嫉氖? ) A.自然經濟開始逐漸解體 B.外國經濟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 C.中國開始卷入世界市場 D.外國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
14、 解析:從材料中的“外國滲透中國的方式從外貿領域擴大到投資、生產、銷售、金融各個領域”可知,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D項正確。 答案:D 14.(2018·四川省高三一聯)據統計,中國在1842~1894年間,新建的工業(yè)企業(yè)中,民營企業(yè)僅為144家,占46%;而在1895~1916年間,新建民營企業(yè)達到877家,占同期新建企業(yè)的81%。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戰(zhàn)爆發(fā)導致國際市場需求大增 B.外國資本主義放松了對中國的掠奪 C.政府對民營企業(yè)管理政策的變化 D.民族資產階級實業(yè)救國熱情的推動 解析: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放寬民間開礦設廠的限制,刺激
15、了民間開礦設廠的熱潮,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項正確;一戰(zhàn)爆發(fā)于1914年,與材料中的“1895年~1916年”的時間不符,A項錯誤;甲午戰(zhàn)爭后外國資本主義進一步加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B項錯誤;實業(yè)救國思潮對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D項錯誤。 答案:C 15.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個時段福建民族工礦企業(yè)年均注冊數,與選項有對應關系。其中1896~1911年應是( ) A.4.6個 B.3個 C.2.5個 D.0.55個 解析:1875~1895年是民
16、族資本主義產生時期;1896~1911年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1912~1918年是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春天”,由此可以判斷與這四個階段相對應的注冊數分別是0.55個、2.5個、3個、4.6個,C項正確。 答案:C 16.1916年1月《農商公報》記載,“濟南棉花之行情,日日變動。其原因,一方為需要供給之關系,他方為占輸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時時變動,故濟南市場亦因之受影響焉。濟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電大阪詢問行情者。”這反映出( ) A.中國已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個部分 B.中國農產品的市場價格由日本決定 C.中國近代農產品生產的商品化、專門化趨勢日益明顯
17、 D.中國政權和海關的半殖民地化的現實狀況 解析:材料表明中國棉花的行情與日本大阪的棉花價格緊密相關,這說明中國已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部分。 答案:A 17.“東洋分滬有銀行,億萬金錢進出忙。鈔票流通皆信用,與英與法并爭強?!贝酥裰υ~反映出( ) A.社會生活發(fā)生巨變 B.傳統重農抑商已然破產 C.實業(yè)救國蔚然成風 D.資本輸出競爭激烈 解析:材料中的“東洋”指的是日本,材料表明日本、英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開設銀行進行資本輸出,D項正確;A、B、C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答案:D 18.曾有人這樣形容中國的近代經濟:在民國時期的經濟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
18、守的“婆婆”,也有年輕且掌握大權的“丈夫”,還有一個像可憐的寄人籬下的“童養(yǎng)媳”,仰人鼻息,舉步維艱?!巴B(yǎng)媳”指的是( ) A.自然經濟 B.官僚資本主義經濟 C.外國資本主義經濟 D.民族資本主義經濟 解析:材料揭示了民國時期,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艱難發(fā)展的史實。“婆婆”指的是封建主義,“丈夫”指的是官僚資本主義,而“童養(yǎng)媳”則指的是民族資本主義。 答案:D 19.民國初年,中國民族工業(yè)有了進一步發(fā)展。以天津為例,在工商部注冊、資產達萬元以上的企業(yè)就有數十家。出現上述狀況的政治前提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 B.華僑們競相回國投資辦廠 C.列強放松了對
19、華經濟侵略 D.各類實業(yè)團體的廣泛建立 解析:注意題干的時間“民國初年”。A、B、C、D四項都是民國初年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原因,而題干要求的是“政治前提”,符合條件的是A項。 答案:A 20.1931年,《中國礦業(yè)報告》記載:“能與外煤相競爭者,唯山東棗莊中興煤礦公司?!敝?936年底,中興公司已擁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礦井和臺棗鐵路,還擁有3個大公司、5個廠、29個分銷廠以及碼頭等設施。此時,中興煤礦公司的發(fā)展主要得益于( ) A.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 B.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侵略 C.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勵 D.實業(yè)救國思潮開始興起 解析:1931年到1936年正值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時期
20、,政府采取了鼓勵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措施,C項正確;西方的經濟危機也影響到了中國,A項錯誤;B項發(fā)生在一戰(zhàn)期間,與題干中的時間不符,排除;實業(yè)救國思潮開始興起是在19世紀末,D項錯誤。 答案:C 21.(2019·江蘇卷)民國時期,有學者認為,“在發(fā)展過程中,為著帝國主義間,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某限度的蓬勃,但總不能蓬勃到可以脫離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來( ) A.民族資本主義在當時的中國沒有發(fā)展空間 B.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依賴于帝國主義間矛盾 C.民族獨立以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為前提 D.民族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以民族獨立為前提 解析:結合題中關鍵信息“有某限度的蓬勃
21、”“不能蓬勃到……脫離半殖民地的地位”等可知,該學者認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始終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羈絆之中,如果不擺脫殖民壓迫、贏得民族獨立,民族資本主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蓬勃發(fā)展,D項正確;有限度的蓬勃發(fā)展不等于沒有發(fā)展空間,A項說法錯誤,排除;材料強調帝國主義間彼此有矛盾,使民族資本主義有某種限度的發(fā)展但不能蓬勃發(fā)展,B項“依賴”說法與之不符,排除;C項觀點錯誤,排除。 答案:D 22.(2019·江蘇卷)近代上海報紙刊登《紀蘇州一車夫》,昨日經過觀前街,見一日本人,正在叫車,大呼:“至盤門(租界)大日本領事館去!”車夫操吳儂軟語道:“只拉我國的大國民,倭奴是不拉的?!边@一記
22、載可能出現于(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解析:由材料關鍵信息“只拉我國的大國民,倭奴是不拉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建立后的國人稱“國民”,甲午戰(zhàn)后中國人民痛恨日本侵略者才不拉倭奴,由此可知這一記載的時間是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之后,故C項正確;A、B兩項處于清朝晚期,國人稱臣民,與材料中的“國民”不符,排除;1946~1949年處于解放戰(zhàn)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已經在此前無條件投降,退出中國,排除D項。 答案:C 23.(2018·黑龍江試驗中學高一期中)19世紀中期以后,中國市場上的洋貨
23、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雖窮鄉(xiāng)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边@種狀況表明( ) A.中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為主動開放 B.商品經濟基本取代自然經濟 C.日常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密切 D.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雖窮鄉(xiāng)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說明中國的生活用品被外國市場占領,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C項表述準確,符合題意;A項錯誤,“主動開放”與近代中國史實不符,排除;B項“取代”一詞錯誤,自然經濟仍然占據主導地位;D項“開始喪失”于1842年《南京條約》。故選C。 答案:C 24.閱讀我國古代歷史文獻可以發(fā)現,“馬上”“馬甲”“馬頭”“馬褂”
24、“馬蹄”“馬前卒”“馬到成功”“馬革裹尸”“馬首是瞻”等有關“馬”的用語特別多,而現代常用文字中“機器”“機艙”“機車”“機電”“機工”“機構”“機械”“機帆船”“機關槍”等關于“機”的詞匯比較多。造成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態(tài)惡化,物種消失 B.農業(yè)文明轉變到工業(yè)文明 C.洋務運動引進西方文明 D.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解析:“馬”是農業(yè)文明下的主要動力,在農耕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機”則代表的是工業(yè)文明,材料中詞匯變化根本原因是農業(yè)文明轉變到工業(yè)文明,這符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B項正確。 答案: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25題14分,26題26分,27
25、題12分,共52分) 25.(14分)(2019·江蘇卷)新航路開辟之后,出現了物種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被稱為“哥倫布大交換”,其影響深遠。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過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殺和折磨。更悲慘的是,新大陸沒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對這些疾病毫無免疫力,歐洲人帶來的這些疾病造成他們死亡的數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個滅絕。據估計原來有1 000萬到2 500萬人口的新西班牙(阿茲特克帝國),到17世紀初只剩下不到200萬人,同時期印加人從約700萬減少到只有約50萬……隨著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勞動力來源日趨緊張,于是殖民者又從非洲運來黑人,迫使他們
26、在種植園里勞動。 ——王加豐《世界文化史導論》 材料二:(歐洲人)不但自己大發(fā)其財,同時一手塑造了整個新世界的風貌與歷史……看不見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倫布航行引發(fā)的生物大交換,是由肉眼可見的生命形式組成,從南瓜到野水牛均是。這個大交換的結果——從人類觀點視之——也是正負參半……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 ——[美]艾爾弗雷德·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 (1)據材料一,指出歐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歐洲征服美洲的經濟動因。(6分) (2)據材料二,概括“哥倫布大交換”的特點。(5分) (3)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哥倫布大交換”的積極影響
27、。(3分) 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販賣;種植園經濟出現。動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萌芽;對黃金等財富的渴求。 (2)特點:歐洲具有主導性;內容具有豐富性;范圍具有全球性;結果具有兩重性(積極和消極);時間具有長期性。 (3)積極影響:促進了全球動植物(物種)的多樣化,豐富了人類經濟生活;密切了世界經濟的聯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26.(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紀,外國工廠中的部分投資歸住在通商口岸的中國股東所有,他們主要是洋行買辦或經營絲、茶和進口紗、布的商人。在外資的海輪和江輪公司、保險公司和貨棧業(yè)方面情況更
28、是如此,繅絲業(yè)、電燈電力和1895年以后新設立的棉紡織廠也有這種情況。一份研究材料確定,有130個中國的大股東曾在1860年至1900年期間向44家外國企業(yè)投資。外國人的特殊地位,通商口岸的租界,都為賺錢提供了保證。中央政府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都不能建立和保證一個有法律、商業(yè)和教育等制度的體制。由于沒有關稅自主權,它不能保護新生的華資企業(yè),使他們能和進口貨和在華外資企業(yè)的產品競爭。 ——《劍橋中國晚清史》 材料二:由于沒有社會和地理條件的限制,沒有明顯的外來危險,大量外國和本國的投資日益增長。美國似乎擁有某些其他大國部分擁有的全部經濟優(yōu)勢,而沒有其他的劣勢。它幅員遼闊,到1914年已擁有大約4
29、0多萬千米鐵路。美國的耕地面積、農機效率以及不斷降低的運輸費用,使美國農產品的價格都低于歐洲任何國家。美國一些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都相當于甚至往往優(yōu)于世界其他任何公司,并且它們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經濟規(guī)模。到1914年,美國國民收入,無論是絕對值還是人均值,都遠比其他任何國家要高。 ——[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1)根據材料一,指出晚清時期在華外商企業(yè)創(chuàng)辦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10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初大量外國資本投資美國的原因。(8分)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外國投資對當時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8分
30、) 答案:(1)特點:利用特權;部分中國買辦商人參與投資;投資行業(yè)廣(或:中外合資;股份制);應用兩次工業(yè)革命成果。 原因: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得特權和租界;清政府制度落后、政治腐敗,關稅主權遭到破壞,不能保護民族工業(yè);外商也需要利用中國買辦商人打開中國市場和掠奪原料;兩次工業(yè)革命相繼展開。 (2)原因: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歐洲大國加緊資本輸出;政局穩(wěn)定;交通發(fā)達;農業(yè)發(fā)達;國內市場廣闊;大企業(yè)制度先進;科技領先;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 (3)影響:外國投資帶來資金、先進技術和經營方式,推動所在國經濟發(fā)展和近代化進程;對制度落后和主權受到破壞的國家而言,會給企業(yè)帶來競爭壓力,嚴重阻礙民族工業(yè)發(fā)展;
31、對主權獨立、制度先進國家而言,會促進發(fā)展。 27.(12分)(2018·全國卷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 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從英國預購煉鐵機爐,有人提醒先要確定煤、鐵質地才能配置合適的機爐,張之洞認為不必“先覓煤、鐵而后購機爐”。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購得大冶鐵礦,開始籌建漢陽鐵廠,由于找不到合適的煤,耗費六年時間和巨資,仍未能煉出合格的鋼鐵。 盛宣懷接手后, 招商股銀 200 萬兩, 并開辦萍鄉(xiāng)煤礦, 但由于原來定購的機爐不適用,依然未能煉出好鋼,只得貸款改裝設備,才獲得成功。通過克服種種困難,漢陽鐵廠成為中國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鋼鐵企業(yè),1949 年后收歸國有。 ——摘編自陳真等編《中國近代 工業(yè)史資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個中國近代企業(yè)發(fā)展的案例,蘊含了現代化的諸多啟示。從材料中提煉一個啟示, 并結合所學的中國近現代史知識予以說明。 (要求:觀點明確, 史論結合, 言之成理。 ) 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從材料中提煉啟示并加以說明。首先要從材料所述現象中總結出自己從中獲得的啟示,注意啟示一定要深刻。既可以從經驗的角度談啟示,也可以從教訓的角度來談。然后運用典型史實論證說明提煉出來的啟示,注意論證要充分,做到史論結合,有理有據。 答案:略 11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