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數學大一輪復習 第九章 第50課 線面平行與面面平行要點導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數學大一輪復習 第九章 第50課 線面平行與面面平行要點導學(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數學大一輪復習 第九章 第50課 線面平行與面面平行要點導學
線面平行的判定與證明
如圖(1),在等邊三角形ABC中,D,E分別是AB,AC邊上的點,AD=AE,F是BC的中點,AF與DE交于點G,將△ABF沿AF折起,得到如圖(2)所示的三棱錐A-BCF,求證:DE∥平面BCF.
圖(1) 圖(2)(例1)
[思維引導]將平面圖形折成空間圖形要弄清折前折后不變的關系,如=.
[證明]在等邊三角形ABC中,AD=AE,
所以=,在折疊后的三棱錐A-BCF中也成立,所以DE∥BC.
因為DE?平面BCF,BCì平面BCF,
2、
所以DE∥平面BCF.
(xx·山東卷)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AD,E,F分別為線段AD,PC的中點,求證:AP∥平面BEF.
(變式1)
[證明]設AC∩BE=O,連接OF,CE.
由于E為AD的中點,
AB=BC=AD,AD∥BC.
所以AE∥BC,AE=AB=BC,
因此四邊形ABCE為菱形,
所以O為AC的中點.
又F為PC的中點,
因此在△PAC中,AP∥OF.
又OFì平面BEF,AP?平面BEF,
所以AP∥平面BEF.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D⊥底面ABCD,AD⊥AB,CD∥
3、AB,AB=2,CD=3,點M,N分別是PA,PB的中點.
(變式2)
(1) 求證:MN∥平面PCD;
(2) 求證:四邊形MNCD是直角梯形.
[證明](1) 因為點M,N分別是PA,PB的中點,
所以MN∥AB.
因為CD∥AB,所以MN∥CD.
又因為CD ì平面PCD,MN ?平面PCD,
所以MN∥平面PCD.
(2) 因為MN=AB=1,ED=3,
所以MN≠CD,又MN∥CD,
所以四邊形MNCD是梯形.
因為AD⊥AB,CD∥AB,所以CD⊥AD,
又因為PD⊥底面ABCD,CDì平面ABCD,
所以CD⊥PD,又AD∩PD=D,
所以CD⊥
4、平面PAD.
因為MDì平面PAD,所以CD⊥MD,
所以四邊形MNCD是直角梯形.
線面平行的性質的應用
(xx·泰州模擬改編)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E是PC的中點,F為線段AC上一點.若EF∥平面PBD,求的值.
(例2)
[思維引導]通過線面平行的性質,將空間的問題轉化到一個平面PAC中,通過EF∥PO來確定點F的位置,求出的值.
[解答]設AC∩BD=O,連接PO.
因為EF∥平面PBD,底面ABCD是正方形,平面PBD∩平面PAC=PO,且EFì平面PAC,所以EF∥PO,
又E是PC的中點,所以OF=FC,AF=3FC,
5、
即=3.
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點E,F,G,H分別在AB,BC,CD,DA上,且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求證:AC∥平面EFGH.
(變式)
[證明]如圖,因為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所以EF∥HG.
又HGì平面ACD,EF?平面ACD,
所以EF∥平面ACD.
又EFì平面ABC,平面ABC∩
平面ADC=AC,所以EF∥AC.
又EFì平面EFGH,AC?平面EFGH,
所以AC∥平面EFGH.
面面平行的判定
(xx·江蘇模擬)如圖,在四棱錐E-ABCD中,△ABD為正三角形,EB=ED,且AB⊥BC,M,N分別為線段AE,AB的中點
6、,求證:平面DMN∥平面BEC.
(例3)
[思維引導]分別證MN∥平面BCE和BC∥平面BCE,再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進行證明.
[證明]因為N是AB的中點,△ABD為正三角形,
所以DN⊥AB.
因為BC⊥AB,所以DN∥BC.
因為BCì平面BCE,DN?平面BCE,所以BC∥平面BCE.
又因為M為AE的中點,所以MN∥BE.
因為MN?平面BCE,BEì平面BCE,所以MN∥平面BCE,
因為MN∩DN=N,所以平面MND∥平面BCE.
[精要點評]在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進行證明時,不能直接根據DN∥BC 和MN∥BE得出平面DMN∥平面BEC.
7、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M,N,Q分別是AA1,BB1,B1C1的中點,求證:平面ABC1∥平面MNQ.
(變式)
[證明]在△B1BC1中,因為N,Q分別為B1B,B1C1的中點,所以QN∥BC1,
又因為QN?平面ABC1,BC1ì平面ABC1,
所以QN∥平面ABC1.
在矩形A1B1BA中,因為M,N分別為AA1,BB1的中點,
所以MN∥AB,又MN?平面ABC1,ABì平面ABC1,
所以MN∥平面ABC1.
又因為QN∩MN=N,QN,MNì平面MNQ,
所以平面MNQ∥平面ABC1.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探索問題
(xx·四川卷)在如圖
8、所示的多面體中,四邊形ABB1A1和ACC1A1都為矩形.設D,E分別是線段BC,CC1的中點,在線段AB上是否存在一點M,使直線DE∥平面A1MC?請證明你的結論.
(例4)
[思維引導]對于求某個特殊位置上的點這類問題,一種辦法是由猜想定下點的位置,后證明;另一種辦法是可先假定存在這個點,然后再根據點的特點找到這個點所滿足的條件.
[解答]線段AB上存在點M,且M為AB的中點,使得直線DE∥平面A1MC.證明如下:
取線段AB的中點M,連接A1M,MC,A1C,AC1,連接MD,OE,OM.
設O為A1C,AC1的交點,
則MD,OE分別為△ABC,△ACC1的中位線,
9、所以MD∥AC,且MD=AC,
OE∥AC,且OE=AC,
所以MDOE.
從而四邊形MDEO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DE∥MO.
因為直線DE?平面A1MC,MOì平面A1MC,
所以直線DE∥平面A1MC.
即線段AB上存在點M,使得直線DE∥平面A1MC.
[精要點評]“探索”在于由未知到已知,由變化到確定.找平行關系時多借助中點、中位線、平行四邊形等圖形,此題的本質仍是線與面的平行關系.
(xx·蚌埠模擬)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平面CDEF為正方形,平面ABCD為等腰梯形,AB∥CD,AC=,AB=2BC=2,AC⊥FB.
(變式)
(1) 求證:AC⊥平面
10、FBC.
(2) 線段AC上是否存在點M,使EA∥平面FDM?并證明你的結論.
[解答](1) 在△ABC中,AC=,AB=2,BC=1,
所以AC⊥BC.
又因為 AC⊥FB,BC∩FB=B,
所以AC⊥平面FBC.
(2) 線段AC上存在點M,且M為AC中點時,有EA∥ 平面FDM.證明如下:
連接CE,與DF交于點N,連接MN.
因為CDEF為正方形,所以N為CE中點,
所以 EA∥MN.
因為MNì平面FDM,EA?平面FDM,
所以EA∥平面FDM.
所以線段AC上存在點M,使得EA∥平面FDM.
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
11、ACB=90°,EA⊥平面ABC,EF∥AB,FG∥BC,EG∥AC,AB=2EF.若M是線段AD的中點,求證:GM∥平面ABFE.
(范題賞析)
[思維引導]要證明直線GM與平面ABFE平行,就要在平面ABFE內找到一條直線與GM平行.本題可以考慮構造四邊形AMGF,然后再證明其為平行四邊形即可.
[規(guī)范答題]連接AF,因為EF∥AB,FG∥BC,EG∥AC,
所以△ABC∽△EFG.(4分)
由AB=2EF,
得BC=2FG.
所以FG∥BC,則FG=BC. (6分)
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M是線段AD的中點,
所以AM∥BC,且AM=BC. (8分)
所以FG∥
12、AM,且FG=AM,
所以四邊形AFGM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GM∥FA.(10分)
又FAì平面ABFE,GM?平面ABFE,
所以GM∥平面ABFE.(14分)
1. 平面α內的兩條直線a,b都平行于平面β,則α和β的位置關系是 .
[答案]平行或相交
2. 若直線a∥b,a∥平面α,則直線b與平面α的位置關系為 .
[答案]b∥α或bìα
[解析]很容易漏掉bìα的情況,這一點很值得注意.
3. (xx·泰州中學模擬)給出下列命題:
①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相互垂直;
②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都
13、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相互平行;
③如果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垂直于直線m,那么另一條直線也與直線m垂直;
④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一個平面內與它們的交線不垂直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也不垂直.
其中,真命題有 .(填序號)
[答案]①③④
[解析]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①正確;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都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相互平行,但若是兩條平行直線,得不到平面平行,故②錯誤;根據空間直線夾角的定義,可得兩條平行直線與第三條直線的夾角相等,故若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垂直于直線m,那么另一條直線也與直線m垂直,即③正確;根據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若兩個平面垂直,那么一個平面
14、內與它們的交線垂直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也垂直,則一個平面內與它們的交線不垂直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也不垂直,故④正確.
4. (xx·濟南期末)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D=1,AA1=AB=2,點E是線段AB上的動點,點M為D1C的中點.若點E是AB的中點,求證:直線ME∥平面ADD1A1.
(第4題)
[證明]取DD1的中點N,連接MN,AN,
則MN∥CD,且MN=CD,AE∥CD,且AE=CD,
所以MNAE,
所以四邊形MNAE為平行四邊形,故ME∥AN.
因為ANì平面ADD1A1,ME?平面ADD1A1,
所以ME∥平面AD1.
[溫馨提醒]
趁熱打鐵,事半功倍.請老師布置同學們完成《配套檢測與評估》中的練習(第99-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