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3 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說課稿 新人教版(共3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3 唐詩五首《渡荊門送別》說課稿 新人教版(共3頁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渡荊門送別
一、說教材《渡荊門送別》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詩歌都是描寫山水,在寫景中抒發(fā)情感的詩。它有著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和?古代文化積累傳承的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了解這四首詩相關的背景知識。?(2)、了解四首詩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4)、背誦并默寫四首詩。?2、過程與方法:?(1)、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特有的節(jié)奏及韻律,感受其聲韻美,在反
2、復誦讀?中,理解詩意,感悟詩情。?(2)、分析四首詩中的景物描寫,體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賞析作品的意境美。?(3)、揣摩品味詩中精彩的含義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為自己的語言財富。(?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靈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背誦并默寫四首詩。?
2、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想象。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情思。?設計依據:背誦和默寫是首要。著重引導學生領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突破方法:通過反復詠誦,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學習中讓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到翅膀,?充分體會
3、詩歌的意境。?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過不少寫景的文章和詩歌,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但本班學生存在學習習慣較差,不善于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不足。?
五、說學法:?
1、朗讀教學法:在教學本首詩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并感悟這首詩的思想?內容。?
2、嘗試學習法: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嚴密思維、拓展想象。?
3、采用課件進行教學(幻燈片)。?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1、導入:
李白出生地?李白什么時候離家遠游?李白是如何走上仕途的?(3”)
李白生于武后長安元年(701?年)。李白祖籍隴西成紀(
4、今甘肅秦安縣)。關于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一說出生在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所屬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省綿陽市所屬江油市)。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至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因自號青蓮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跡不詳。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二十五歲就時只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會稽(紹興),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風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xù)他那飄?蕩
5、四方的流浪生活。?設計依據:李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是大家都很陌生的。熟悉是因為我們讀過李白?很多詩歌,了解他一些趣事。但對他的一生缺乏系統(tǒng)了解,因此選擇其中三個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正課:(24”)
活動一:一讀見韻律(5”)?
(1)、出示朗讀要求:字音準確,停頓準確,根據自己理解用語音表現。?(2)、學生自讀,組內展示,組內評價。?(3)、朗讀展示,合作評價,教師示范。?設計依據:初讀是學生對詩歌的初步接觸和了解,學生有自己的朗讀方式,充分利用學生?的自主性,開展小組合作競爭學習,但要初步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教師的引領很重要。?
活動二:二讀曉內容(5”)?(1)、
6、自讀看注解,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2)、全班合作,四個小組分別說出四聯詩的意思。?(3)、全班合作,其他小組糾錯。?設計依據:詩句的表層意思,學生借助注解和工具書就可以了解,學生間互相糾錯,有利?于激發(fā)思想,形成爭鳴,加深印象。?
活動三:三讀知情感(5”)?(1)、小組朗讀,說說每句詩歌蘊含了詩人什么情感。?(2)、全班合作,四個小組分別說出四聯詩的情感。?(3)、教師點撥,詢問學生朗讀處理的依據,適時補充背景。
設計依據:對于詩歌的情感學生有自己的體會,通過對朗讀的技巧處理,進一步加深對詩?歌情感的體會,老師起到引領和幫助的作用。?(1)、提問:你認為哪些詩句寫得特別生動優(yōu)美?
7、誦讀展現。(2)、提問:你能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你剛才誦讀的句子描繪出來嗎??設計依據:對于詩歌美感的體會,是學生欣賞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和提高。以聯想和想象為基?礎,以優(yōu)美的詞句描繪,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與中考的詩歌鑒賞接軌。?
活動五:六背尋美詞(5”)?(1)、提問:你認為在朗讀這些詩歌的時候哪些詞語需要注意和強調??(2)、提問:這些詞語你能換成其他詞語嗎?試一試。哪個詞語更好??設計依據:用詞的精妙是詩歌的典型特點。學生通過朗讀的處理以及詞語變換比較,能進?一步體會到詩歌煉字的精準,將之用于寫作,同時與中考的詩歌鑒賞接軌。?3、當堂練習:10?(1)、從表達方式
8、看,詩的首聯屬于________,它交代了遠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2)、詩的頷聯描寫了一幅怎樣的圖景?是從哪一角度來寫的?試用散文語言改寫這兩句詩。?(3)、.頸聯的描寫視角與頷聯是否相同?這兩句的描寫角度又有何不同?詩中的“天鏡”和“海樓”分別指什么?試用散文語言改寫這兩句詩。?
(4)、.詩的尾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為什么稱面對的長江水為“故鄉(xiāng)水”?“萬里”一詞與詩的首聯中哪個字相照應??設計依據:當堂練習進口教學重點和難點,實時監(jiān)測學生對本堂課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同時減輕了學生課后作業(yè)的負擔。?
4、小結:(2”)?學生學習活動小結。?設計依據:課堂小結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形成整體印象,加深記憶和理解。同時學生明?確了自己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是否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有利于下次學習轉化為正向的動力。?
八、說板書:?
渡荊門送別?
李白?
遠渡地點 出蜀目的? 向往?
頷聯? 遠景 驚喜
?近景 喜愛?
故鄉(xiāng)水送行舟? 依戀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