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二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 做錯事以后》教案 鄂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春二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 做錯事以后》教案 鄂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做錯事以后
教學目的:
1、能讓學生知道做錯事以后,應該主動承認錯誤,用恰當?shù)恼Z言向別人賠禮道歉;當別人向自己道歉時,能原諒別人,用恰當?shù)恼Z言接受道歉。
2、引導學生在交際過程中主動與他人交流,態(tài)度誠懇。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交流和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教學要點:
1、如何用恰當?shù)恼Z言向別人道歉并接受別人的道歉。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交流和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教學資源:(主要注明網(wǎng)絡資源、校本資源、教育技術資源等) 掛圖、生字卡片、吸鐵石、圖片、教鞭
板書設計:
做錯事以后
2、 誠懇
寬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CAI播放:花瓶打碎的聲音)
情境表演:(強強放學回家后,在家踢球,一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強強皺起眉頭苦惱地自言自語道:“這可怎么辦呀?怎么向媽媽交代呢?”)
2、換位合作:如果你是小強你打算怎么辦呢?(師生互動)
3、教師歸納揭題:哦,你們都會向媽媽承認錯誤,請求媽媽的原諒,看來你們都是誠實的好孩子。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做錯事情。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做錯事以后》該怎么辦?:
二、自主探究:
(一)
3、 角色體驗,交際評議
1、角色體驗:“我是小強”。
(1)引入情境:強強也覺得做錯事以后應該主動向媽媽道歉,那他會怎么說呢?我們一起去聽聽強強是怎么說的?(讀課文)
(2)師生互動:你們覺得強強這樣認錯,行嗎?為什么?
教師借機指導:強強的認錯態(tài)度誠懇,并且用上了”我不小心”“請您原諒”這類詞語,態(tài)度自然大方。)
(3)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說?
?、賹W生談感受。
?、谏樱河烧劯惺艿耐瑢W自己請其余同學評價。
(教師及時點撥:評價時要抓住認錯態(tài)度及禮貌用語。)
(4)小組交流,生生
4、互問互答:聽到強強這么誠懇的道歉,媽媽會怎么想又會怎么說呢?
(5)角色體驗:指名兩個小組代表交流,一名學生扮演小強,一名學生扮演媽媽。
(教師借機采訪:①媽媽為什么會原諒?②得到了媽媽原諒,此時心里是怎樣想的?教師對表演得好的同學及時給予熱情鼓勵,獎給“誠實心”“寬容心”。)
(6)小結導說:同學們,誰都有做錯事的時候,只要你能誠懇有禮地向別人道歉.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諒解。反過來,如果別人做錯了事,能誠懇有禮地向你道歉,我們就應該大度地——(學生:原諒)
2、角色體驗:“我是樂樂”“我是蘭蘭”。
(1)看,在樂樂和蘭蘭的身邊也發(fā)生了類似的事。(
5、出示另外兩幅插田)
他們分別是怎么做的呢?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和小伙伴們起演一演。(合作互動)
(2)生生互動:扮演樂樂、樂樂媽媽、蘭蘭和阿姨。
(及時對表演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發(fā)給“誠實心”“寬容心”。)
(3)教師小結:你們表演得真好!個個都有一顆既誠實又寬容的心。(相繼板書)樂樂的媽媽聽到樂樂的原諒,心里可高興了,她覺得樂樂長大了,是個懂事的孩子。蘭蘭聽到阿姨的原諒,也下定決心,再也不摘花了,而且她還想做個護花使者呢!
?。ǘ?chuàng)設情境促互動
1、同學們,你們瞧!老師把我們?nèi)粘I钪腥菀鬃鲥e的事(如:今天忘記帶家庭作業(yè);上學遲
6、到了;體育課上沒穿球鞋;把同座的橡皮弄丟了等等)寫在了小紙條上,你能和小組的同學分色表演嗎?看看哪個小組得的“寬容心”和“誠懇心”最多?
2、教師提出要求,小組合作,實現(xiàn)多向互動。每個小組的組長領取紙條后,按教師的要求,組織組員分三步進行:
(1)看懂紙條上所描述的事情,小組討論,確定對話內(nèi)容,小組分角色講述。
(2)個人選定自己的角色設計對話。
(3)請兩人或三人組合嘗試講述,小組評議。
(在互動交際中,教師可以以采訪的方式參與互動,并及時指導。要求學生做到舉止大方,有禮貌,指導學生用上“對不起”“我不小心”“不是故意的”“請原諒”之類的話,
7、演好向別人道歉和接受道歉的活動。)
3、推選一到兩個精彩的對話在全班表演,并臨時組建一個采訪團,由教師當團長,對表演的同學和聽、看表演的小觀眾進行采訪。(再次鞏固“讓學生知道如何用恰當?shù)恼Z言向別人道歉及接受別人道歉”這一教學重難點。)
采訪內(nèi)容如:
(1)你對他的道歉滿意嗎?
(2)你為什么原諒他?
(3)得到了他的諒解你有什么感受?(4)你覺得他們的表演怎么樣?誰的表演最吸引你?
(三)總結
同學們,你們個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你們都擁有一顆誠懇、寬容的心,愿你們永遠幸福、快樂!
三、練習拓展:
學生說說自己做錯事后終于做的事例。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