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河煤礦抽采瓦斯設計說明書模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夾河煤礦抽采瓦斯設計說明書模板(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夾河煤礦抽采瓦斯設計說明書
1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檔僅供參考
前 言
一、概況
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夾河煤礦 (以下簡稱夾河煤礦 )
2、 位于江蘇省徐州市西
北九里區(qū)境內。夾河煤礦于
1965
年
2 月開建,
1969
年
10 月投產,設計
生產能力
45 萬
t/a 。 1979
年
2 月開始改擴建,設計生產能力
120 萬
t/a ,
1994
年
9 月改擴建完成。
核定生產能力
140 萬
t/a 。
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自 以來
3、,采掘活動全部進入 -800m 水平
以下,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而呈明顯增加趨勢。掘進工
作面瓦斯涌出量平均達到 2~ 3 m3/min ,回采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平均
達到 13~15m3/min 。 夾河煤礦被鑒定為高瓦斯礦井。夾河煤礦
瓦斯鑒定
結果為: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
15.39 m3/t ,絕對量為 37.57
m3/min ,為高
瓦斯礦井。
二、任務來源
由于夾河煤礦要對低濃度瓦斯利用,受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委托,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承擔了《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夾河煤礦抽采瓦斯
4、
工程設計》任務。撫順分院的設計人員研究和分析了夾河煤礦各煤層的賦
存、開拓開采及瓦斯涌出情況后認為:夾河煤礦具備建立地面永久性瓦斯
抽采系統(tǒng)的條件,同意承擔該項任務,并簽定了合同書。
三、設計的主要依據
1、《煤礦安全規(guī)程》 ;
2、《礦井抽放瓦斯工程設計規(guī)范》( MT5018-96);
- 2 -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檔僅供參考
3、《礦井瓦斯抽放管理規(guī)范》(
1997
版);
4、《煤礦瓦斯抽放規(guī)范》( AQ1027- );
5、
5、《煤礦瓦斯抽采基本指標》( AQ1026- );
6、《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夾河煤礦煤層瓦斯基礎參數(shù)測定及突出危險
性評價研究報告》;(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
11 月 20 日);
7、《夾河煤礦低濃度瓦斯利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徐州礦務集團公司夾河煤礦 )
8、夾河煤礦提供的其它地質資料和實測資料。
四、設計的指導思想
1、在符合規(guī)范要求,滿足使用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成本,節(jié)省工
程投資;
2、盡量利用原有的巷道、已有的土地,不占用良田,不增加開拓費
用;
6、3、設備、管材選型留有余地,能滿足礦井改擴建后的需求;
4、采用的工藝技術具有先進性,且符合現(xiàn)場實際。
五、設計的主要內容
經過對夾河煤礦生產及通風瓦斯資料的收集、現(xiàn)場調研、實地考察以
及分析、論證和技術方案比較,提出了夾河煤礦抽放瓦斯工程設計。
本次瓦斯抽放工程初步設計主要包括《設計說明書》、《機電設備與
器材清冊》、《概算書》和圖紙四部分。
- 3 -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檔僅供參考
7、
1 礦井概況
1.1 交通位置
夾河煤礦位于徐州市西北九里區(qū)境內,距徐州市約 11km,以夾河礦
主井為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 117 5’13”,北緯 3418’ 47”,地面標
高 37~42.92m。西隴海鐵路干線從井田西南經過,礦鐵路專用線在夾河寨與西隴海干線接軌,礦專用公路與徐沛公路干線連接,交通十分便。詳見圖 1-1。
8、
- 4 -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檔僅供參考
夾河煤礦
1.2 自然地理
1.2.1 地形、地貌、河流及氣象情況
本區(qū)地勢較為平坦,西南略低,地形坡度為千分之一點五,地表逕流
條件較好,大氣降水以蒸發(fā)及地表逕流的形式排泄,余下部分滯緩地滲入
地下。
本區(qū)河流不發(fā)育,天然水系只有故黃河,由北西向南東橫穿井田之
中,與煤層
9、及含水層露頭的夾角為 55~ 57,因第四系中部有粘土及粘
土類沉積物 30~ 40m 起到隔水作用,故大氣降水及地表水系對礦井充水
無直接影響。
據徐州氣象臺的匯編資料,本區(qū)屬南溫帶的魯淮區(qū),具有長江流域和
黃河流域的過渡性特點,氣候溫和,日照充分,年降雨量充沛,夏季多
雨,冬季干寒,常有寒潮霜凍,冰雹和旱風等氣候現(xiàn)象,年平均氣溫
14.4℃,最大風速達 23.4m/s ,霜降期一般在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大積
- 5 -
2020 年 4 月 19 日
文檔僅供參考
雪深度為 247
10、mm。
1.2.2 電源
夾河現(xiàn)有地面 35/6kV 變電所一座,其 35kV 雙回路電源架空輸電線路
由柳新 110kV 區(qū)域變電所饋出,一回路為 LGJ-95+120,長 7.65km (其中
LGJ-95,長 6.65km ; LGJ-120,長 1km);另一回路 LGJ-185,長 10.2km ,該變電所有兩臺變壓器,型號為 SFL1-16000/35,35/6kV, 16000kVA。
1.3 地質特征與煤層賦存
1.3.1 地層
石炭二迭系地層是其含煤地層,在該區(qū)內均被第四系沖積層覆蓋。本
11、
區(qū)鉆探揭露的地層主要有:上石炭統(tǒng)太原組,下二迭統(tǒng)山西組和下石盒子
組,上二迭統(tǒng)上石盒子組和第四系?,F(xiàn)按地層沉積順序分述如下:
1、上石炭統(tǒng)太原組( C3)
整合于本溪組地層之上。全組厚約 159m。本組為淺海相與濱海過渡
相交替沉積形成的地層,巖性組合特征明顯,巖相旋回結構清晰,一般含
薄~厚層灰?guī)r十三層,含煤 10 層,其中 20、 21 煤為本區(qū)淺部可采煤層。
全組地層大致可分六個旋回段,現(xiàn)將其巖性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第一旋回:鋁土質泥巖,灰色砂質泥巖,偶見薄煤層煤,灰色砂
巖, 22 煤,十三灰(局部缺失)灰色砂質泥巖,深灰色泥巖,
21 煤,十
二灰,灰黑色泥巖,十一灰,厚 32m 。其中十二灰為~深灰色,含燧石
結核,中、下部富含蜓科化石,為本組主要標志層之一。十一灰為淺灰色
薄層泥質灰?guī)r,有時十一、十二灰合并為一層。
- 6 -
2020 年 4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