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六單元測試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第六單元測試卷(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單元測試題
(滿分50分)
班級 姓名 成績
相對原子質量:C:12 H: 1 O: 16 Ca: 40 Cl: 35.5
一、選擇題:(本題有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幾種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的( )
2. 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化學性質相同而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 ( )
A.同種元素
2、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C.都是碳元素組成 D.原子的相對質量相同
3.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該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B.只含碳、氧兩種元素
C.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無法確定
4.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確的是 ( )
A. 將混合氣體點燃 B. 通
3、入熾熱的氧化銅中
C. 將混合氣體通入到鹽酸溶液里 D. 將混合氣體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高溫
5.“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于謙的《石灰吟》蘊含著一定的科學知識,詩句“烈火焚燒若等閑”形象地描述了化學反應:
CaCO3 CaO十CO2↑,該反應的類型是 ( )
A.化合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6. 為了控制溫室效應和改善生存環(huán)境環(huán)境,下列措施中切實可行的是 ( )
4、①減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亂砍亂伐;④開發(fā)氫能源;⑤利用水力發(fā)電;⑥種植花草樹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7. 已知實驗室制取氣體D的表達式為:A(固)+B(固)C+D↑,氣體D易溶于水,D的相
對分子質量為17,則應選擇下列何種發(fā)生裝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2的裝置和向下排空氣法 B.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和向下排空氣法
C.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和排水集氣法 D.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和向上排空氣法
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逸泰教授等
5、以CCl4和金屬鈉為原料,在700℃時制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成果發(fā)表在世界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立即被科學家們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同學們對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金剛石屬于金屬單質 B.制造過程中元素種類沒有變化
C.CCl4是一種化合物 D.這個反應是置換反應
9.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三種儀器都要用到的一組是( )
A.長頸漏斗、集氣瓶、水槽 B.集氣瓶、錐形瓶、帶橡皮塞的導管
C.酒精燈、錐形瓶、集氣瓶 D.集氣瓶、量筒、長頸漏斗
10.由兩種氣體組成的混合氣體M
6、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后,氧化銅由黑色變?yōu)榱良t色,剩余氣體依次通過白色的無水硫酸銅和澄清的石灰水后,前者顯藍色,后者變渾濁,則M的組成是(白色的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色) ( )
A.一定是氫氣與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B.一定是氫氣與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C.可能是水蒸氣與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D.可能是一氧化碳與氫氣的混合氣體
11. 水煤氣的組成是一氧化碳和氫氣,它們可由水蒸氣和灼熱的焦炭反應制得。在該反應中,還原劑是( )
A.氫氣 B.一氧化碳 C.水蒸氣 D.焦炭
12.2000年11月16日,國家藥品管理局緊急告戒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學式為
7、C9H14NO)的感冒藥。關于PPA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1個分子中含有20個原子
B.各元素質量比為C:H:N:O=108:14:14:16
C.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50
D.它是一種氧化物
13.碳納米管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碳納米管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直徑為幾個納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說法錯誤 ( )
A. 碳納米管材料是一種新型的有機化合物
B. 碳納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 碳納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
D. 碳納米管材料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
選 擇 題 答 題
8、卡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24個空,共24分)
14、按要求書寫下列化學方程式或化學符號:(3分)
①煤爐中部發(fā)生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熟石灰___________④兩個碳酸根離子____________
15. 5月13日是世界無煙日,吸煙有害健康。
9、為了鑒定該煙霧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對香煙燃燒產生的煙霧進行適當處理后,依次通過足量的以下試劑:①澄清石灰水;②濃硫酸;③灼熱的黑色氧化銅粉末;④澄清石灰水,發(fā)現①、④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回答:
(1)①中的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煙霧中含有CO所依據的實驗現象為 ________。
+6
2
4
16.碳與碳的化合物在工農業(yè)生產及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
(1)右圖是碳原子結構示意圖,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
10、期。
(2) 古代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雖年久仍不變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地球大氣中CO2含量增多,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若繼續(xù)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國際上通過會議決定限制發(fā)達國家向空氣中排放CO2的量.
(1) 空氣中CO2的正常體積分數為 ;
(2) 自然界中能消耗CO2的途徑是______(寫一種即可)。
(3)為控制溫室效應的進一步發(fā)展,小聰同學說作為中學生我們可以做到雙面使用紙張和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請你簡要說明雙面使作紙張和不使用一次性木
11、筷與減緩溫室效應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今有A、B、C、D、E五種裝置如右圖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問題(所選裝置用其代號字母表示)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的加熱分解來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制取裝置是__________,該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時,發(fā)生裝置選用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氫是一種無色且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種酸溶液——氫硫酸。實驗室用硫化亞鐵跟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試回答:
①硫化氫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_________色。
②實驗室制取H2S氣體時,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應選用_________(填儀器編號)。
19.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老師指導下,對呼吸作用是否產生二氧化碳進行探究?,F請你一同參與:
[提出問題]呼吸作用是否產生二氧化碳?
[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小雪:在試管中加入2mL蒸餾水,用一支玻璃導管插入水中吹氣,結果未發(fā)現明顯的現象。
小寧:在試
13、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導管向試管中的溶液吹氣,產生的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
[解釋與結論]根據他們的方案和實驗,小雪方案中的實驗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寧的結論為: 。
[評價與反思]小雪的方案若繼續(xù)實驗,也能得到小寧同樣的結論。請你設計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要求寫出實驗操作及產生的現象)。
xxx兒童咀嚼片
(60片裝)
[主要成分] 碳酸鈣、維生素D
[功 效] 補鈣
[規(guī) 格] 2.5g/片
每片中含:
碳酸鈣≥1.24g
維生素D100IU
[食用方法] 嚼食。每日1片
三、計算題:(3分)
20、小蓉同學為測定某品牌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標注是否屬實,她取出4片片劑,研碎后放入燒杯中,逐滴另入稀鹽酸至不再放出氣體為止,共用去稀鹽酸40.0g,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為47.8g(不含燒杯質量,假定鈣片中其它成分不與鹽酸反應)。請你結合右邊標簽計算:
15、
(1)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g.
(2) 通過計算判斷這種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標注是否屬實?(要有完整的解題格式及步驟)
答 題 紙
一.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 填空題:
9.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
10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⑶ 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⑴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⑴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①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 小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釋與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價與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