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模地理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江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模地理試題(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廣東省江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一模地理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首發(fā)經濟是指企業(yè)發(fā)布新產品,推出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近年來,成都市首發(fā)經濟發(fā)展勢頭強勁。2025年2月,成都市成立全國首個首發(fā)經濟發(fā)展促進中心。完成下面小題。
1.首發(fā)經濟的發(fā)展對城市空間結構產生的影響可能是(? ?)
A.城市中心工業(yè)用地比重增加? ? ? ?B.城市中心商務區(qū)的規(guī)模擴大
C.城市郊區(qū)居住用地比重降低? ? ? ?D.城市新興商業(yè)區(qū)向遠郊擴散
2、2.與上海相比,成都發(fā)展首發(fā)經濟的獨特優(yōu)勢是(? ?)
A.土地資源豐富,環(huán)境承載力強? ? ? ?B.國際化程度高,金融資源集聚
C.西部陸空交通樞紐,輻射內陸市場廣? ?D.高??蒲袡C構密集,技術研發(fā)能力強
冬閑田是秋收后至次年播種前未耕種的土地。近年來,江西省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油料作物)和紫云英(綠肥作物),既可以改良土壤、保持土壤肥力,又可以提升作物產量。下圖為1990—2018年江西省冬季作物種植概況圖。完成下面小題。
3.近年來,江西省冬季作物種植面積整體呈下降趨勢,原因可能是(? ?)
①冬季氣候變冷②勞動力減少③農業(yè)設施落后④種植效益下降
A.①③? ? ?
3、?B.①④? ? ? ?C.②③? ? ? ?D.②④? ??
4.為鼓勵農戶擴大冬閑田的利用,江西省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其年份可能是(? ?)
A.1995年? ? ? ?B.1999年? ? ? ?C.2007年? ? ? ?D.2015年
? ? ? ? ??
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左圖為某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與地球、地球公轉軌道面的空間位置關系圖。右圖為某地球靜止軌道衛(wèi)星相機遮光罩外表在兩個節(jié)氣所吸收外熱流量的統計圖(注:外熱流量是指航天器在軌道運行時,到達其外表面的各種空間輻射熱量總和)。完成下面小題。
5.甲、乙曲線對應的
4、節(jié)氣分別是(? ?)
A.冬至春分? ? ? ?B.夏至冬至? ? ? ?C.春分秋分? ? ? ?D.秋分夏至
6.與下半夜相比,上半夜衛(wèi)星相機遮光罩外表吸收外熱流量更多,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 ? ?B.地面輻射? ? ? ?C.月球輻射? ? ? ?D.宇宙輻射
潛蝕是水流沿土層的垂直節(jié)理、裂隙或孔隙滲入,溶解土層中的可溶物或沖刷帶走細小土壤顆粒的侵蝕現象,通常會導致土粒流失,產生洞穴,最后引起地面崩塌。乾安泥林位于松嫩平原大布蘇湖的東岸,是我國典型的潛蝕地貌。下圖為大布蘇湖地質地貌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7.該地區(qū)潛蝕地貌發(fā)育的有利條件是(? ?
5、)? ??
①地表植被豐富②土壤透水性好③濕地分布廣泛④地下水豐富
A.①②? ? ? ?B.①③? ? ? ?C.②④? ? ? ?D.③④
8.與東岸相比,大布蘇湖的西岸不易形成泥林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 ? ?B.沉積物顆粒小? ? ? ?C.植被覆蓋率高? ? ? ?D.相對高差小
9.除該地區(qū)外,我國最可能發(fā)育潛蝕地貌的地區(qū)是(? ?)
A.云貴高原? ? ? ?B.黃土高原? ? ? ?C.四川盆地? ? ? ?D.塔里木盆地
某研學團隊在云南省靠近214國道附近發(fā)現A、B兩處大型古泥石流扇形堆積體(如圖)。研究發(fā)現,在B處堆積體內從上到下有5
6、個泥石流堆積層與4個古紅化土層,它們互相疊層,交替分布,稱為沉積旋回。紅化土主要形成在年均溫22~25°℃的地區(qū),而該地現在的年均溫約12.2℃。完成下面小題。
10.A.B兩處古泥石流扇形堆積體發(fā)育時,泥石流流向分別是(? ?)
A.向北向南? ? ? ?B.向東向西 C.向南向北? ? ? ?D.向西向東
11.推測該地區(qū)在沉積旋回時期氣候的主要特點是(? ?)
A.干熱? ? ? ?B.濕熱? ? ? ?C.干冷? ? ? ?D.濕冷
地名的形成與演變承載著區(qū)域的演變歷史與文化。湖南省沅水流域聚落地名的形成與演變見證其開發(fā)建設過程。下圖為沅水流域聚落地名形成時間及分布圖
7、。完成下面小題。? ??
12.據統計,宋代以前沅水流域聚落地名僅占總數的7%,主要原因是(? ?)
A.戰(zhàn)亂頻繁政局不穩(wěn)? ? ? ?B.人口分布相對分散? ? ? ?C.水陸交通不夠發(fā)達? ? ? ?D.地處偏僻發(fā)展緩慢
13.推測聚落擴散受水運影響最弱的朝代是(? ?)
A.宋代? ? ? ?B.元代? ? ? ?C.明代? ? ? ?D.清代
14.沅水流域聚落空間演變的主要方向是(? ?)
A.從干支流航道交匯處向下游演進? ? ? ?B.從驛道兩側向航道沿岸演進
C.由流域中心向流域邊界地區(qū)演進? ? ? ?D.由丘陵山地向平原地區(qū)演進
? ? ? ? ??
8、近年,陜西省通過造林使植被碳匯總量整體上升,而造林固碳有效性依賴于降水。研究表明,降水對陜西省造林固碳有效性的影響呈現“∩”型的分布規(guī)律。左圖為陜西省年降水量分布圖,右圖為造林固碳邊際貢獻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
15.陜西省造林固碳有效性整體呈現(? ?)
A.北高南低? ? ? ?B.南高北低? ? ? ?C.東高西低? ? ? ?D.西高東低
16.降水對陜西省造林固碳有效性的影響呈現“∩”型分布規(guī)律,主要是由于(? ?)
①降水較少地區(qū)晝夜溫差大,有機碳固定多②降水較少地區(qū)水分不足,不利于植被生長
③降水較多地區(qū)熱量不足,不利于植被恢復④降水較多地區(qū)光照不足,不利于
9、光合作用
A.①③?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②④
二、綜合題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寮鹽場位于廣東省陽西縣潟湖灣內的紅頭咀沿海灘涂上。沿岸沙咀(散頭咀、紅頭咀)由堅硬的砂頁巖構成。北寮鹽場緊鄰溪頭漁港,歷史上該地區(qū)鹽業(yè)與漁業(yè)互利共生。2000年后,傳統鹽田逐漸荒廢,大部分鹽田被改造為漁業(yè)養(yǎng)殖,鹽業(yè)與漁業(yè)互利共生關系被打破。為了不讓傳統鹽業(yè)文化消失,當地政府正努力對鹽場進行有效的保護。下圖示意北寮鹽場位置與2023年鹽場土地利用狀況。? ??
(1)分析沙咀(散頭咀、紅頭咀)對北寮鹽場生產的有利作用。
(2)簡述該地區(qū)鹽業(yè)與漁業(yè)
10、互利共生的機制,并推測現代鹽漁互利共生關系被打破的原因。
(3)結合材料,就保護傳統鹽業(yè)文化提出合理的建議。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東部若爾蓋盆地曾是湖泊,與黃河干流貫通后,湖泊消失形成盆地。歐強村位于若爾蓋盆地黃河瑪曲段二級階地上。地球化學參數CIA是沉積物中黏土礦物的含量,可反映化學風化程度,數值越大氣溫越高、空氣越潮濕。左圖為若爾蓋盆地位置圖,右圖為歐強村沉積物剖面特征與地球化學參數曲線圖。
(1)從外力作用角度分析若爾蓋盆地湖泊消失前后其沉積物粒徑差異。
(2)根據材料,推測若爾蓋盆地黃河瑪曲段二級階地形成的時間,并說明理由。
(3)根據參數CIA
11、來推測距今10千年以來該地區(qū)氣候的變化。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團隊對北半球某地進行土壤CO2含量的研究。研究表明:該地區(qū)土壤CO2含量與土壤溫度之間存在滯后效應(即一天內土壤溫度達到最大/小值的時間均晚于土壤CO2含量達到最大/小值的時間),表現為順時針環(huán)狀演變,稱為滯后環(huán)。滯后環(huán)的寬度與滯后效應強度具有相關性。
土壤中的CO2主要來自土壤微生物的產出,一般情況下微生物的活性越強,產出CO2越多,而微生物的活性與光照、土壤溫度呈正相關。下圖為該地6月14日至30日滯后環(huán)變化情況圖。? ??
(1)指出6月14日土壤溫度出現滯后效應的時間段,并分析滯后的原因.
12、
(2)根據滯后環(huán)寬度的變化,推斷在土壤干化過程中滯后效應強度的變化,并說明理由。
江門市2025年高考模擬考試答案
1-5.BCDCA ? ?6-10.BCDBA ? ? ? 11-15.BDBCA ? ?16.D
17(1)
紅頭咀由砂頁巖構成,地質堅實、不易侵蝕,為鹽田生產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2分);紅頭咀頭處易形成大面積外延的沿海灘涂,為鹽田的形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2分);散頭咀可減弱風暴潮等對鹽由的侵襲(2分)。
17(2)
關系:鹽業(yè)為漁業(yè)提供腌制用鹽,促進漁業(yè)產品保鮮、儲存。(2分)漁業(yè)依賴鹽業(yè)保鮮,為鹽業(yè)提供市場。(2分)
原因:冷凍保鮮技
13、術進步與運輸效率的提高,現代漁業(yè)運輸和存儲不再依賴食鹽(對鹽需求減少);(2分)鹽業(yè)經濟效益下降,鹽田轉變?yōu)轲B(yǎng)殖池,鹽漁共生互利關系被打破。(2分)
17(3)
開展傳統制鹽技藝培訓,鼓勵老鹽工帶徒授藝;(2分)
依托鹽業(yè)資源發(fā)展旅游,如建設鹽業(yè)文化博物館、鹽田觀光區(qū)、體驗式鹽場等(2分);
設立鹽業(yè)文化景觀保護專項補貼,用于鹽業(yè)文化傳承與保護;(2分)
開展鹽業(yè)文化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鹽業(yè)文化景觀保護的認知度和關注度;(2分)
對荒廢鹽田進行生態(tài)修復,發(fā)揮鹽田生態(tài)的生態(tài)作用;(2分)
(每點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18(1)
湖泊消失前,該地為湖泊,水體流動速度
14、較慢(2分),沉積物粒徑較??;(1分)湖泊消失后與黃河干流貫通,該地水體流動速度變快(2分),沉積物粒徑較大。(1分)
18(2)
形成時間:距今10千年(2分)
理由:若爾蓋盆地黃河瑪曲段二級階地是由河漫灘演變而來,形成之前受河流流水沉積形成河相沉積物(2分);距今10千年前,該地為河流相沉積物,之后接受風力沉積形成黃土層,表明河漫灘已經出露洪水位形成河流階地。(2分)
18(3)
氣候變化趨勢:距今10千年至8.5千年(黃土L時期)CIA數值較低,其形成時期氣候較寒冷、干旱;(2分)距今8.5千年至3.0千年(古土壤時期)CIA數值較高,其形成時期氣溫升高,降水增多;(2分)距今
15、3.0千年至今(黃土Lo、及現代土壤時期)CIA數值略有下降,氣候轉為冷干。(2分)
19(1)
時間:7:00~9:30,16:30~20:00
原因:7:00~9:30(2分),太陽輻射增加(2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變強,土壤C02含量由下降轉為上升(2分),C02一天中的最低值出現,而此時土壤溫度仍處于下降中,要到9:30時才最低(2分),出現滯后效應。同理,16:30~20:00(2分),太陽輻射減弱(2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減弱,土壤C02含量由上升轉為下降(2分),而此時土壤溫度仍處于上升中,要到20:00時才最高(2分),出現滯后效應。
(只寫一個時段且對,即滿分)
19(2)
在土壤干化過程中,滯后環(huán)的寬度減?。?分),說明滯后效應減弱(2分)。
理由是:土壤干化過程中,滯后環(huán)寬度越小說明土壤C02含量晝夜變幅減?。?分),土壤CO2含量與土溫逐漸呈線性關系,反映滯后效應減弱(1分)。(或土壤C02含量晝夜變幅減?。?分),土壤C02含量與土溫變化趨向一致,反映滯后效應減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