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第3課《區(qū)域經(jīng)濟和重心的南移》》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第3課《區(qū)域經(jīng)濟和重心的南移》(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 3 課區(qū) 域 經(jīng) 濟 和 重 心 的 南 移課 標(biāo) 要 求 :古 代 經(jīng) 濟 重 心 南 移 的 原 因 過 程 和 影 響 , 了 解古 代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經(jīng) 濟 的 基 本 特 點 。 區(qū) 域 經(jīng) 濟是 指 由 于 歷 史 、 自 然 條 件 等 原 因 ,在 特 定 區(qū) 域 內(nèi) 所 生產(chǎn) 的 產(chǎn) 品 、 經(jīng) 營 模 式 和 地 方 特 色 基 本 相 同 的 經(jīng) 濟 。經(jīng) 濟 重 心 是 指 經(jīng) 濟 、 技 術(shù) 最 發(fā) 達(dá) , 對 國 家 提 供 主 要 財 政 支 持的 地 區(qū) 。 在 中 國 古 代 , 衡 量 一 個 地 區(qū) 是 不 是 經(jīng) 濟 重心 , 最 重 要 的 是
2、看 該 地 區(qū) 糧 食 產(chǎn) 量 和 人 力 資 源 是 不是 在 全 國 名 列 前 茅 , 其 次 是 看 該 地 區(qū) 手 工 業(yè) 和 商 業(yè)是 否 發(fā) 達(dá) 。 一、四大經(jīng)濟區(qū)的形成1、 四 大 經(jīng) 濟 區(qū) 分 布 山 東 、 山 西 、 江 南 、 龍 門 碣 石 以 北 黃河流域 全 國經(jīng) 濟重 心 氣候寒冷,土地貧瘠畜牧區(qū)和半農(nóng)半牧區(qū),經(jīng)濟實力有限山東、山西以北(塞內(nèi)、塞外) 地勢復(fù)雜,氣候炎熱潮濕,人口稀少生產(chǎn)技術(shù)落后原始森林覆蓋經(jīng)濟實力較弱 長江以南 自然條件優(yōu)越,開發(fā)早,人煙稠密農(nóng)業(yè)區(qū),經(jīng)濟實力強(山東最發(fā)達(dá)),是全國經(jīng)濟重心 2. 全 國 經(jīng) 濟 區(qū) 域 的 特 點 ( 戰(zhàn) 國
3、 東 漢 ) ( 1) 多 樣 性 ( 地 域 分 布 )( 2) 經(jīng) 濟 實 力 發(fā) 展 不 平 衡一、四大經(jīng)濟區(qū)的形成1. 四 大 經(jīng) 濟 區(qū) 分 布 山 東 、 山 西 、 江 南 、 龍 門 碣 石 以 北 1.“ 駿 馬 秋 風(fēng) 塞 北 , 杏 花 春 雨 江 南 ” 。 兩 漢 時 期 ,塞 北 ( 龍 門 碣 石 以 北 ) 和 江 南 地 區(qū) 都 是 我 國 重 要的 經(jīng) 濟 區(qū) 。 在 當(dāng) 時 四 大 經(jīng) 濟 區(qū) 中 , 長 期 居 于 全 國經(jīng) 濟 重 心 的 是A 山 西 、 江 南 B 山 東 、 江 南 C 龍 門 碣 石 以 北 、 江 南 D 山 東 、 山 西
4、2. 從 戰(zhàn) 國 到 東 漢 , 全 國 的 經(jīng) 濟 區(qū) 域 呈 現(xiàn) 多 樣 性 和 經(jīng) 濟實 力 發(fā) 展 不 平 衡 的 特 點 。 主 要 原 因 包 括( 1) 自 然 條 件 ( 2) 人 口 密 度 ( 3) 開 發(fā) 早 晚 ( 4) 生 產(chǎn) 技 術(shù)A、 ( 1) ( 2) ( 3) B、 ( 2) ( 3) ( 4)C、 ( 1) ( 3) ( 4) D、 ( 1) ( 2) ( 3) ( 4) 江 南 地 勢 復(fù) 雜 很 多 地 區(qū) 為 原 始 森 林 覆 蓋 ,不 利 于 開 發(fā) 。 兩 漢 時 這 里 大 部 分 地 區(qū) 人 口 稀 少 , 生產(chǎn) 技 術(shù) 落 后 憶江南(唐)
5、白居易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請 思 考 : 江 南 地 區(qū) 是 如 何 從 落 后 、 荒 涼 變 成 一 個 經(jīng) 濟 繁 榮 、風(fēng) 景 如 畫 、 人 人 向 往 的 美 好 地 方 的 ? 中 原 人 口 大 量 南 遷 , 并 與 當(dāng) 地 人 民 共 同 開 發(fā) ,才 使 得 江 南 變 得 如 詩 如 畫 。 二 、 中 原 人 口 的 大 量 外 遷 古 人 曾 把 人 民 流 亡 的 原 因 總 結(jié) 為 五 逃 : “ 一曰 天 ( 天 災(zāi) ) , 二 曰 官 ( 政 府 的 徭 役 ) , 三 曰 軍( 供 給 軍 隊 物 資 ) , 四
6、 曰 錢 ( 高 利 貸 ) , 五 曰 愚( 經(jīng) 營 不 善 ) 。 ”歷 史 上 中 原 人 口 有 幾 次 大 的 遷 徙 ? 具 體 是 什 么 ? 時 期 原 因 影 響1、 三 次 南 遷 高 潮農(nóng) 耕 經(jīng) 濟 重 心 的 南 移靖 康 之 變兩 宋 之 際 安 史 之 亂中 唐 以 后兩 晉 之 際 共 同 原 因 :戰(zhàn) 亂1.為 南 方 帶 來 勞 動 力 和 先進 的 工 具 和 技 術(shù) , 促 進 經(jīng)濟 發(fā) 展 ;2.帶 來 新 的 風(fēng) 俗 習(xí) 慣 ;3.促 進 民 族 融 合 (風(fēng) 俗 、 語言 等 )。漢 族 統(tǒng) 治 階 級 內(nèi) 亂 和少 數(shù) 民 族 內(nèi) 遷 朝 代 南
7、 方 北 方人 口 (戶 ) 占 全 國 比 例 人 口 (戶 ) 占 全 國 比 例西 漢 247萬 20 998萬 80唐 朝 392萬 43 514萬 57北 宋 1122萬 63 662萬 37材 料 一 : 中 國 古 代 南 北 人 口 變 化 表北 民 南 遷 三、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1. 原因(1)中 原 人 口 的 南 遷 ( 勞 動 力 、 工 具 和 技 術(shù) ) ;材 料 一 : (東 晉 建 立 后 )百 許 年 中 , 無 風(fēng) 塵 之 警 , 區(qū) 域之 內(nèi) , 晏 如 也 。 地 廣 野 豐 , 民 勤 本 業(yè) , 一 歲 或 捻(豐 收 之 年 ), 則 數(shù) 郡
8、忘 饑 。 (3)(4) 宋 書 孔 秀 恭 等 傳 論 三、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 原因 過程 表現(xiàn)注 意 : 政 治中 心 和 重 心仍 在 北 方 3.影響材 料 一 : 今 之 沃 壤 , 莫 如 吳 、 越 、 閩 、 蜀 。材 料 二 : 國 家 根 本 , 仰 給 東 南 。 宋 史 卷 337材 料 三 : “ 蘇 湖 熟 , 天 下 足 。 ”以 上 材 料 說 明 了 什 么 ?( 1)促 進 了 江 南 經(jīng) 濟 發(fā) 展 , 使 之 成 為 國 家 賦 稅 的 主 要 承擔(dān) 者 。 材 料 四 : 明 代 內(nèi) 閣 大 學(xué) 士 籍 貫 分 布 表(2)文 化 重 心 南 移
9、。南 方 114 北 方 48南直 浙江 福建 四川 廣西 江西 湖廣 廣東 北直 山東 山西 河南 陜西27 26 11 9 2 22 12 5 17 13 5 11 2 課 堂 小 結(jié)中 原 人 口 的大 量 南 遷 時 間 :兩 晉 之 際 ;唐 安 史 之 亂 后 ;兩 宋 之 際共 同 原 因 :戰(zhàn) 亂四 大 經(jīng) 濟區(qū) 的 形 成 分 布 :山 東 ;山 西 ;江 南 ;龍 門 碣 石 以 北特 點 :多 樣 性 和 發(fā) 展 不 平 衡古 代 經(jīng) 濟 重心 的 南 移 原 因 : 中 原 人 口 南 遷 社 會 環(huán) 境 原 有 潛 力過 程 : 孫 吳 東 晉 南 朝 開 發(fā) 中 唐
10、 以 后 宋 都 南 遷 后 影 響 :文 化 重 心 的 南 移 1.“ 北 人 避 胡 多 在 南 , 南 人 至 今 能 晉 語 。 ” 對唐 朝 張 籍 的 這 句 詩 理 解 最 準(zhǔn) 確 的 是 A、 北 方 人 大 多 害 怕 胡 人B、 南 方 人 與 北 方 人 有 不 同 的 特 點C、 北 方 人 為 躲 避 戰(zhàn) 亂 大 量 南 遷D、 南 北 的 語 言 融 合 比 較 好 C 2. 東 晉 南 朝 時 期 江 南 農(nóng) 業(yè) 迅 速 發(fā) 展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 ) A 商 品 經(jīng) 濟 水 平 較 高 , 起 推 動 作 用 B 北 方 人 口 南 遷 并 帶 去
11、 了 先 進 生 產(chǎn) 技 術(shù) C 江 南 與 越 人 開 始 從 事 農(nóng) 耕 生 產(chǎn) D 江 南 的 氣 候 、 土 壤 對 農(nóng) 業(yè) 發(fā) 展 有 利 3.“ 天 下 三 分 明 月 夜 , 二 分 無 賴 在 揚 州 ” , 這 句 詩突 出 反 映 了 唐 朝 揚 州 的 繁 榮 。 唐 朝 后 期 , 揚 州 成 為全 國 最 繁 華 的 工 商 業(yè) 城 市 , 經(jīng) 濟 地 位 超 過 長 安 、 洛陽 。 造 成 這 種 現(xiàn) 象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 )A 揚 州 位 于 南 北 交 通 要 沖 B 江 南 物 產(chǎn) 大 多 在 揚 州 集 散C 經(jīng) 濟 重 心 開 始 南 移 D
12、安 史 之 亂 使 長 安 、 洛 陽 滿 目 荒 涼 C 4.下 列 材 料 中 , 表 明 中 國 古 代 經(jīng) 濟 重 心 南 移 完成 的 是A、 “ 江 南 地 廣 野 豐 , 民 勤 本 業(yè) , 一 歲 或稔 , 則 數(shù) 郡 忘 饑 。 ”B、 “ 揚 一 益 二 。 ” (揚 州 商 業(yè) 繁 華 居 天 下 第一 益 州 則 居 天 下 第 二 ) C、 “ 蘇 湖 熟 , 天 下 足 。 ”D、 “ 買 不 盡 松 江 布 , 收 不 盡 魏 塘 紗 。 ”C 材 料 : 夫 山 西 饒 材 、 竹 、 榖 、 纑 、 旄 、 玉 石 ; 山東 多 魚 、 鹽 、 漆 、 絲 、
13、 聲 色 ; 江 南 出 棻 、 梓 、 姜 、桂 、 金 、 錫 、 連 、 丹 沙 、 犀 、 玳 瑁 、 珠 璣 、 齒 、革 ; 龍 門 、 碣 石 北 多 馬 、 牛 、 羊 、 旃 裘 、 筋 角 ;銅 、 鐵 則 千 里 往 往 山 出 釭 置 : 此 其 大 較 也 。 史 記 貨 殖 列 傳 司 馬 遷 根 據(jù) 漢 代 經(jīng) 濟 分 布 的 特 點 , 將 全 國分 為 哪 幾 大 經(jīng) 濟 區(qū) ?山 西 、 山 東 、 江 南 、 龍 門 碣 石 以 北四 大 經(jīng) 濟 區(qū) 分 別 在 什 么 位 置 上 ? 各 自 的 特 點 是 什 么 ? ( 2) 中 唐 以 后 全 面
14、開 發(fā) , 南 方 逐 漸 超 過 北 方 中 唐 以 后 , 長 江 流 域 的 揚州 和 益 州 ( 成 都 ) , 商 業(yè) 繁榮 , 經(jīng) 濟 地 位 已 凌 駕 于 長 安 、洛 陽 之 上 , 當(dāng) 時 有 “ 揚 一 益二 ” 的 說 法 。 唐 朝 后 期 , 國家 財 政 支 出 主 要 仰 仗 江 淮 財賦 。 各 行 業(yè) 均 逐 漸 超 越 北 方 。 寧 波 唐 代 它 山 堰 遺 址 ( 中 原 ) 大 疾 疫 , 兼 以 饑 饉 , 百 姓 又 為 寇 賊所 殺 , 流 尸 滿 河 , 白 骨 蔽 野 。 晉 書 食 貨 志 永 嘉 行 ( 唐 張 籍 )北 人 避 胡 多 在 南 , 南 人 至 今 能 晉 語 。南 遷 的 第 一 次 高 潮 : 兩 晉 之 際八 王 之 亂永 嘉 之 亂 : 公 元 311年 , 匈 奴 攻 陷 洛 陽 , 擄 走 晉 懷 帝的 亂 事 。 晉 初 重 行 分 封 , 終 致 八 王 之 亂 , 加 以 天 災(zāi)連 年 , 社 會 不 穩(wěn) , 胡 人 遂 乘 時 入 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