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共49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共49頁)(4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
四書五經(jīng) 四書五經(jīng)
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四書名句
《大學(xué)》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隱惡而揚(yáng)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論語》
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dá)而達(dá)人。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充足)也;以德服人
3、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五經(jīng)名句
《詩經(jīng)》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尚書》
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禮記》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博聞強(qiáng)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春秋》
多行不義必自斃。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老子》名句
治大國,若烹小鮮。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莊子》名句
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5、逍遙于天地之間。
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
傍日月,挾宇宙,游乎塵垢之外。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年齡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xiāng)(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陰歷仲春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本日孔林地址地)。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
6、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孟子遠(yuǎn)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境陵夷,從魯國搬家鄒國。孟子三歲失怙,孟母艱巨地將他扶養(yǎng)成人,孟母管制甚嚴(yán),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佳話,是后代母教之模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國古代宏大的思維家,教誨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高足協(xié)同編寫而成,記實了孟子的語言、政治主張和政治動作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普通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弟子),承繼并發(fā)揚(yáng)了孔子的思維,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孟子曾仿
7、效孔子,攜帶徒弟游說列國。但不被其時列國所接納,退隱與高足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用心》上下。其學(xué)說出發(fā)點(diǎn)為性善論,提議"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xué)》、《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此后直到清末,"四書"一貫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流通,氣概氣派充裕并善于論辯。孟子在人性題目上提議性善論。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溫良恭儉讓
孔子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