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華東師范大學期末考《德育原理》試卷及答案(共4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年春季華東師范大學期末考《德育原理》試卷及答案(共4頁)(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期末作業(yè)考核
《德育原理》
滿分100分
一、判斷下列問題并說明理由(每題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應特指某一社會或某一歷史時期的德育,而應是作為古今社會德育現(xiàn)象的德育。
答:正確。?
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
2、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yǎng)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2、 集體教育是個別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基礎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zhèn)€別教育。
答:正確。?
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組織和教育學生熱愛集體,并依靠集體教育每個學生,同時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來促進集體的形成和發(fā)展,從而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一原則是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成功教育經(jīng)驗的總結。馬卡連柯指出:教師要影響個別學生,首先要去影響這個學生所在的集體,然后通過集體和教師一道去影響這個學生,便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則”。?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育和培養(yǎng)集體,通過集體教育每個學生
3、,通過教育個人影響集體的形成和發(fā)展。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聯(lián)系起來。要求老師做到:組織和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集體,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教育力量。重視個別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確處理集體和個別教育的關系,使二者相互促進。
3、 德育與整體教育自身的發(fā)展是沒有關系的,主要是由于社會的需要和人之為人的需要。
答:錯誤。?
德育是整體教育的一個組成部份,在教育體系中處于首要位置。與學科教育和專業(yè)技術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德育是對人的思想觀念進行教育,教育的成效體現(xiàn)在人的言行之中,是無法進行量化的。
4、 學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達到使學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錯誤。?
4、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個組成部份,實施法制教育,離不開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礎性教育。如果學生沒有社會主義的道德意識、規(guī)范及行為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風尚,就不會以極大的積極性去學法、了解法,從而達到知法;就不能從“法律規(guī)范”中體會出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精神實質,達到真正懂法;更不會在實踐中自覺地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到自覺守法。這就是道德規(guī)范在學法理論指導及守法實踐中的意義。
二、問題分析(每題10分,共20分)
1、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教育。請你談談這其中的道理。
答:德育實施過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主要在于:?
第一,這是取得良好
5、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證。德育實施過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確立了相應的影響機制或組織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廣泛的影響渠道和約束機制。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促進了教育對象思想品德的真正發(fā)展。思想品德的真正發(fā)展雖需要一定的外在教育影響,但這種發(fā)展在本質上是自我性的——即經(jīng)過自己的身心活動建構起自身的品德。這種情況意味著:外在的教育影響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與教育對象自身是否具有相應的內在活動密切相關。自我教育作為教育對象自身內在活動的重要方式,具有“自教”性特點。這種“自教”的發(fā)生,既表現(xiàn)教育活動之外,也常常表現(xiàn)在教育活動之中。?
第二,自我教育不僅是影響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當代教育追求的目標。當代社會的文
6、明發(fā)展,使人的主體地位日益得到重視,日益得到提升?,F(xiàn)實社會的改革開放和激烈的競爭,無疑需要人以更大的主體性來適應。正因為如此,人的主體性發(fā)展在當代教育中被受關注,成為教育追求的目標。而人的主體性發(fā)展與自我教育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自我教育既是人主體性成長的內在土壤,也是主體性體現(xiàn)的主要標志。沒有自我教育,人的主體性發(fā)展失去了內在的土壤,主體的素養(yǎng)就難以得到提升,就難以實現(xiàn)本質力量的豐富性。人的自我教育是人生存發(fā)展的自主性、主動性的體現(xiàn),人的主體性發(fā)展總是伴隨自我教育而發(fā)展,人的主體性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得以真正確立和不斷鞏固。
2、 有人認為,當代德育改革的根本問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觀念
7、問題。請你分析:當代德育改革最為根本的問題是不是這樣?為什么?
答:我認為德育改革中最根本的問題是觀念問題,其次才是方式方法、內容、評價等等各方面改進的問題。因為思想是行為的指南,一切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參與改革之中的人的觀念改變的問題,一個人觀念的改變不是聽幾次報告、講座,或者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又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參與和影響,然而,人們觀念的改變又是改革成敗的關鍵,最前提性的條件。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現(xiàn)實中有人往往用這樣的情況來說明學生的思想品德是有問題的:如: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了解林則徐,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知道“9、18”是什么日子……等。
8、請分析:這種評價中所說的問題,是屬于學生思想品德上的問題嗎?你認為哪些方面才屬于思想品德問題?為什么?
答:這些問題不是思想品德問題。在涉及到善和惡的問題上才屬于道德問題。道德問題不是知多知少的問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首先,因為德育對社會、對人的發(fā)展、對整體教育發(fā)展具有巨大價值。?
其次,因為這是教育目的決定的,教育目的是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要求。而德育方面的要求往往是教育目的構成的主體部分,古今中外的任何社會都是如此。在中國,古代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建國君民”的統(tǒng)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
9、三,因為思想品德是決定人社會價值的根本所在。也是社會衡量人社會價值的根本所在。教育要促進人的發(fā)展,提高人的社會價值,就不可忽視德育地位。德育是個體社會化及其社會價值提高不可缺少的。德育的地位說明,德育不是可有可無的,無關緊要的。更不是“軟”任務,“虛”任務,而是一項重要的關系社會穩(wěn)定、個體發(fā)展及其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大問題。這樣言說德育的地位,并不是否認德育為首的地位觀。主要是因為這樣更利于在實踐中更好地把握德育與各育的關系。德育為首,呈現(xiàn)了重視德育的一種意識,并為德育的整體教育和學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確的指向。這是能使人較為清楚看到德育應處于怎樣的位置的。作為重視德育的一種觀念,是沒有問題的。但
10、是作為具體工作的絕對化原則,則是值商討的。作為重視的一種觀念,“首位”是一個具有形容性的概念,強調的是的不可忽視性,對首位的東西都忽視了,這是不應該的。但是如果把首位作為實質的量詞和序詞,絕對化地要求具體的教育實際。那就意味著,不管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進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進行教育。這樣勢必造成教育的尷尬局面,陷入機械的僵局。所以需要正確認識和看待德育為首。在實踐中正確體現(xiàn)德育為首,既要保持一種“絕對”性,也要保持“相對性”。所謂絕對性是指德育在長遠教育工作中的不可忽視性。不能視為可有可無的,應在長遠的教育工作中,使它在各項工作之中得到體現(xiàn)。所謂相對性,即指德育相對于各育處于薄弱狀態(tài),或根據(jù)
11、某種際情況需要,在某一時期對德育工作有所側重。學校教育是整體的。但并不意味著工作上各育平分秋色,始終體現(xiàn)量的對等性。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或針對某一育的薄弱性,在某一階段對某一育有所側重,以使這種情況得到改變。這種有利于整體教育工作的有所側重也是應當?shù)摹?
四、聯(lián)系實際論述(共20分)
1、德育是整體教育的必然使命。
答:學校德育的經(jīng)常性工作應在整體教育中來進行,而不是以整體教育(教學)之外的活動來表現(xiàn)德育的經(jīng)常性。這主要是因為:在整體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種純而又純的德育、智育、體育是極少存在的。這意味著整體教育中蘊
12、含十分廣泛而又豐富的教育資源(特別德育資源),注重整體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這些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各育”的這種互含性,決定了“各育”的互為性。使得每一育的開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會為其他各育的進行奠定一定的基礎,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整體教育中進行德育,會使德育得到整體教育的烘托;同時應看到學校中的“各育”,都統(tǒng)一在整體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體教育目的所要實現(xiàn)的任務?!案饔迸c教育目的的這種聯(lián)系性,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每一育所要解決的問題,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解決的問題,每一育所要完成的任務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完成的任務。德育的任務和目的,無不包含在整體教育目的之中;從現(xiàn)實來看,整體教育中的德育,能使全體教育工作者自然界入其中,發(fā)揮多方面的影響作用。這是整體教育(教學)之外的德育很難做到的。以上這些都說明,德育雖有其獨特性,但它的日常進行應是與整體教育融為一體的。?
強調德育與整體教育的不可分割性,并不是要抹煞德育的獨特性,并不是要把德育消融在整體教育之中,否認德育的不可代替性,這樣的話也是對德育地位的否定。強調德育與整體教育的不可分割。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