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21古詩三首》教學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21古詩三首》教學反思(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 21. 古詩三首》教學反思
執(zhí)教《古詩三首》 一課,我在教學方法上不采用傳統(tǒng)古詩教學逐句講解詩意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通過自讀古詩來理解詩意,感悟人物的情感。為了讓語文課堂具有開放性,我把課外的相關知識引進課內(nèi),使古詩教學變得 “厚實”起來。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課前預習時我讓學生搜集各種與古詩有關的資料,有詩人的背景資料,有匈奴的相關知識,有關于梅花的詞語、名句、詩詞。這便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關于這堂課的教學,我做出如下幾點反思:
1. 教學效果(思效)。
古詩詞產(chǎn)生的年代離我們比較久遠, 通過查閱資料, 學生們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簡介、寫作背景
2、,使理解詩中人物的情感成為水到渠成的
事情。比如《墨梅》這首詩,學生通過資料了解到作者“屢試不第,
又不愿巴結權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后, 便對王冕產(chǎn)生敬佩之情,然后帶著這種情感去朗讀古詩,就會更加容易地理解詩意。此外,在
我的要求下,學生積累了很多課內(nèi)外詠梅、贊梅的詩句,而且嘗試在具體的語境中恰當運用這些詩句,學會了古詩今用。補充欣賞王冕的
《墨梅圖》 畫作,欣賞古典名樂 《梅花三弄》 ,閱讀現(xiàn)代詠梅的佳作,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拓展了文本,為學生編織了一張更大的知識網(wǎng),開
闊了學生的眼界。
2. 教學收獲(思得)。
作為教師,不能把學生淺顯的理解囫圇吞棗
3、地以點頭的形式蒙混過
關,而是把自己的表揚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這樣既對孩子的思考過程給予肯定,又促使孩子向更深層次的理解深入。從這堂課上,我感受到了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古詩的理解也變得輕松自然。孩子有了自己個性的理解,在讀的方面也就表現(xiàn)得不一樣,達到了課標中提倡的個性閱讀的要求。
3. 不足之處(思失)。
課堂教學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每堂課不可能盡善盡美。在這堂
課的教學中,在讓學生充分想的時間太短,展開的古詩畫面不是很形象,學生沒有完全置身于當時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這是很失敗的地方,導致最后的讀不是很到位,學生體會的思想感情不是很深。
4. 改進措施(思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诿看谓虒W中,老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并引發(fā)深層次的探究,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和自然科學知識,來體驗、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