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公司股權如何分配》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創(chuàng)業(yè)公司股權如何分配(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創(chuàng)業(yè)公司股權如何分配?看蘋果、谷歌、怎么做
理想狀態(tài)下,創(chuàng)業(yè)公司會經歷五個階段:起始→獲得天使投資→獲得風險投資(通常不止一輪)→Pre-IPO融資→IPO。通常而言,如能進展到Pre- IPO階段,創(chuàng)業(yè)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股權安排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即使公司已經上市,也會因發(fā)展需要而調整股東結構。但無論哪個階段,股權分配都遵循三個原則:公平、效率、控制力。
公平是指持股比例與貢獻成正比,效率是指有助于公司獲得發(fā)展所需資源,包括人才、資本、技術等,控制力是指創(chuàng)始人對公司的掌控度。
在起始階段,產品尚未定型,商業(yè)模式還在探索之中,核心團隊也沒有最后形成。此時,股權分配的要義是公平體現(xiàn)既有貢
2、獻,確定拿最多股權的公司主心骨,同時為未來發(fā)展預留空間。
以硅谷最有名的三家公司為例。蘋果,起始階段的股權比例是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各45%,韋恩10%;谷歌,佩吉和布林一人一半;,扎克伯格65%,薩維林30%,莫斯科維茨5%。
蘋果電腦是沃茲尼亞克開發(fā)的,但喬布斯和沃茲股份一樣(沃茲的父親對此非常不滿),因為喬布斯不僅是個營銷天才,而且擁有領導力,對公司未來意志堅定激情四射。而沃茲生性內斂,習慣于一個人工作,并且只愿意兼職為新公司工作,喬布斯和他的朋友家人百般勸說才同意全職。至于韋恩,他擁有10%是因為其他兩人在運營公司方面完全是新手,需要他的經驗。由于厭惡風險,韋恩很快就退股了,他一直聲
3、稱自己從未后悔過。
是扎克伯格開發(fā)的,他又是個意志堅定的領導者,因此占據65%,薩維林懂得怎樣把產品變成錢,莫斯科維茨則在增加用戶上貢獻卓著。
不過,起始階段的股權安排埋下了日后隱患。由于薩維林不愿意和其他
第 一 頁
人一樣中止學業(yè)全情投入新公司,而他又占有1/3的股份。因此,當莫斯科維茨和新加入但創(chuàng)業(yè)經驗豐富的帕克貢獻與日俱增時,就只能稀釋薩維林的股份來增加后兩者的持股,而薩維林則以凍結公司賬號作為回應。A輪融資完成后,薩維林的股份降至不到10%,怒火中燒的他干脆將昔日伙伴們告上了法庭。
薩維林之所以拿那么高股份是因為他能為公司賺到錢,而公司每天都得花錢。但扎克伯格的理念是“
4、讓網站有趣比讓它賺錢更重要”,薩維林想的則是如何滿足廣告商要求從而多賺錢。短期看薩維林是對的,但這么做不可能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扎克伯格對此心知肚明。
正確的辦法應當是早一點尋找天使投資,就像蘋果和谷歌曾經做過的那樣。在新公司確定產品方向之后,就需要天使投資來幫助自己把產品和商業(yè)模式穩(wěn)定下來,避免立即賺錢的壓力將公司引入歧途。
這方面蘋果和谷歌都很幸運。蘋果開業(yè)后非常缺錢,喬布斯甚至打算用公司1/3股份換取5萬美元(約等于今天的15萬美元)。這時候馬庫拉出現(xiàn)了,這位經驗豐富的硅谷投資人不僅帶來了公司急需的25萬美元運營資金,還帶來了寶貴的商業(yè)經驗,他只要求26%股份。這樣,蘋果新的股權結構
5、變成:喬布斯、沃茲、馬庫拉各26%,剩下的22%用來吸引后續(xù)投資者。根據《喬布斯傳》里的描述,喬布斯當時心想:“馬庫拉也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25萬美元了!”
谷歌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同樣在公司開張不久就揭不開鍋了,他們想籌集5萬美元,但是SUN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硅谷風投人貝托爾斯海姆給他倆開了張10萬美元的支票。我搜遍了網絡,翻看了三本谷歌傳記,也沒查到這10萬美元換取了多少股份。但自上世紀末以來,天使投資人所占的股份,一般不低于10%,也不會超過 20%。
的天使投資人是帕克的朋友介紹的彼得·泰爾,他注資50萬美元,獲得10%股份。這之后,的發(fā)展可謂一帆風順,不到一年就拿到了A輪融資——阿克塞爾公
6、司投資1270萬美元,公司估值1億美元。7年后的2012年,上市,此時公司8歲。
谷歌從天使到A輪的時間差不多是一年。硅谷著名風投公司KPCB和紅杉資本各注入谷歌125萬美元,分別獲得10%股份。5年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創(chuàng)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員工獲得配股。
蘋果公司在馬庫拉投資后沒有經歷后續(xù)融資,4年之后上市,上百名員工成了百萬富翁,此時公司5歲。
這三家都是產品導向的公司,有了產品才去注冊公司,但即使在產品導向的公司,產品也不是一切,公司得以運轉,除了需要產品(技術)人才,還需要市場人才和運營人才,創(chuàng)業(yè)初期,融資人才尤其重要。更重要的,公司需要Leader,也就是主心
7、骨。具備了這五項要素,創(chuàng)業(yè)團隊才算搭建完畢。
很少有公司在注冊之時就全部擁有上述5項能力,這就是說,創(chuàng)業(yè)團隊不是一下就組建完畢的,最初的團隊成員需要仔細評估自己有什么,缺什么,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股權分配方案。我認為,在公司主要資產是夢想和未來時,像蘋果公司那樣預留股份,比像那樣通過增發(fā)稀釋股份更加簡明易行,潛在麻煩也更少。
隨著公司逐漸變大,資本需求會越來越旺,后續(xù)融資不可避免,引進經驗豐富的運營人才也必須授予其股權或期權,這些都會稀釋創(chuàng)始人的股權。事實上,創(chuàng)始人在公司長大之后如何不被董事會踢出自己創(chuàng)辦的公司,早已是硅谷的經典話題之一。在這個問題上,蘋果谷歌的故事也各不相同。
喬布斯在蘋果
8、上市4年半后被趕出了蘋果公司,踢他屁股的人是他請來的CEO斯卡利。“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抓住機會改變世界”,當年喬布斯用這句話打動了斯卡利,后者沒能改變世界,但是改變了喬布斯。
公平地講,喬布斯被趕走完全是咎由自取,蘋果董事會1985年趕走他和1997年請回他都是對的。但是,沒有一個創(chuàng)始人愿意失去自己的公司,而他們也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那就是采用雙層股權結構。
蘋果當年是單一股權結構,同股同權,蘋果上市后,喬布斯的股權下降到11%,董事會里也沒有他的鐵桿盟友(他本以為馬庫拉會是),觸犯眾怒后的結局可想而知。
谷歌則在上市時重拾美國資本市場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
9、創(chuàng)始人和高管持有B類股票,每股表決權等于A類股票10股的表決權。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權的C類股用于增發(fā)新股。這樣,即使總股本繼續(xù)擴大,即使創(chuàng)始人減持了股票,他們也不會喪失對公司的控制力。預計到 2015年,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谷歌股票將低于總股本的20%,但仍擁有近60%的投票權。
前年上市時同樣使用了投票權1:10的AB股模式,這樣扎克伯格一人就擁有28.2的表決權。此外,扎克伯格還和主要股東簽訂了表決權代理協(xié)議,在特定情況下,扎克伯格可代表這些股東行使表決權,這意味著他掌握了56.9%的表決權。
這樣的股權結構當然能夠確保創(chuàng)始人掌控公司,而像佩吉布林扎克伯格這樣的創(chuàng)始人
10、深信沒有哪個股東能比他們更熱愛公司更懂得經營公司,因此只有他們控制公司才能保證公司的長遠利益,進而保證股東的長遠利益。
在中國,公司法規(guī)定同股同權,不允許直接實施雙層或三層股權結構,但公司法允許公司章程對投票權進行特別約定(有限責任公司),允許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將自己的投票權授予其他股東代為行使(股份有限公司)。因此,雖然麻煩,但也能做到讓創(chuàng)始人以少數股權控制公司。
問題是,投資人也許并不想這么做,雖說自己的孩子自己最心疼,但犯糊涂的爹媽也有的是。一旦創(chuàng)始人大權獨攬,犯個大錯就可能讓投資人血本無歸。
的確,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在實際中,雙層或三層股權結構能否實施,唯一的決定因素就是創(chuàng)始人和
11、投資人誰更牛。
如何計算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間的股權分配?
在一個初創(chuàng)公司團隊里,計算一個公平的股權分配總會有許多可變因素。這些關鍵因素不僅要考慮到公司里的每一位員工在公司內部的角色,還要考慮他們工作會得到的補償,以及公司的投資人和那些在公司幕后出謀劃策、有創(chuàng)業(yè)想法的人。本文將會詳細討論上述每一個部分:
誰的想法?
按照筆者的觀點,應該給創(chuàng)意發(fā)起人股權。和其他所有的事情持平,如果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有兩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那么就是50/50進行分配(如果超過兩位創(chuàng)始人也應當平等分配),或者采用66/33進行股權分配,可以基于公司最初的創(chuàng)意、啟動最初的開發(fā)工作、以及組織最初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這三點。
誰為你的公司提
12、供了資金?
如果有人為你的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那么他應該得到股權。因為歸根結底,兌現(xiàn)資金的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扮演的角色和種子輪投資人沒有任何區(qū)別。和其他所有的事情持平,這意味著一個50/50的股權分配可能需要有所調整。如果說一個公司創(chuàng)始人在原始資本中投入了10萬美元,這筆錢可能會占到一家種子階段公司估值的 20%。那么,一個公平的股權分配應該接近60/40,這樣對提供資金的公司創(chuàng)始人才會有利。不妨可以試著這樣計算:把最初50/50的股權分配稀釋 20%,這樣在財務上股權分配就是40/40,然后把這20%分配給最初提供資金的公司創(chuàng)始人。
這個人的角色重要性到什么程度?
公司關鍵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比
13、非關鍵的高層人員得到更多的股權股份。因此,舉個例子,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和首席技術官,應該比一個辦公室經理或是一個圖形設計師得到的股份要多。在這里,筆者將會把公司的全部作為一個例子,然后按照員工級別進行區(qū)分。那么股權分配應該按照這樣做,五個公司“首席”級別的高管每人得到10%的股權,十個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每人得到2.5%的股權,剩下來25個主管/經理級別的管理人員每人得到1%的股權。這樣加起來正好100%股權。你必須要了解,所有的這些不可能在一天完成讓渡,你應該按照員工群體的規(guī)模,適當地做股權緩沖,這樣從短期來看,每個人都會得到更高的股權股份。
這個人拿薪水嗎?
那些不拿薪水的人,也應該得到股權
14、分配。對筆者而言,這和資金支持企業(yè)沒什么不同。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人延遲領取每年10萬美元的薪水,就相當于是一家全新初創(chuàng)公司20%的股權了。和我們剛才用在現(xiàn)金投資人的例子一樣,要么是一個50/50的股權分配,要么就是接近60/40的股權分配。
要記住,可能還會有其他的考量,這些也都需要引起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的重視,比如那些起作用的專利,還有供應投資人,以及其他給初創(chuàng)公司帶來價值的人。那么,當一個創(chuàng)始人把東西擺到臺面上來的時候,必須要確保有一個全盤的考量,這個考量必須要把公司全體人員都包括在內。還有需要提醒的是,把股權這份蛋糕分完以后,僅僅是完成了一半工作。你還要確保公司有一個股權受領機制,并且要把時間安排好,一般而言,這個時間表是四年,每年25%的比例。起始時間就是從某位創(chuàng)始人離開公司的第一年末算起。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一些創(chuàng)始人離開公司以后手上一直還有公司股權,不勞而獲。你應該建立起一個機制,把這種類型的股權重新拿回來。
第 七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