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級化學全冊 7.2 常見的酸和堿教案 滬教版.doc
-
資源ID:3351670
資源大?。?span id="ws26xjb" class="font-tahoma">62.50KB
全文頁數(shù):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九年級化學全冊 7.2 常見的酸和堿教案 滬教版.doc
2019年九年級化學全冊 7.2 常見的酸和堿教案 滬教版
物質(zhì)的分類:
純凈物
單質(zhì)
金屬: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非金屬:C S P Si H2 O2 N2 Cl2 He Ne Ar
化合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 SO2 SO3
堿性氧化物: Na2O K2O CaO BaO
MgO CuO Fe2O3
酸
含氧酸:HNO3 H2SO4 H3PO4
無氧酸:HCl H2S
堿
可溶性堿:NaOH KOH Ca(OH)2 Ba(OH)2 NH3.H2O
不溶性堿:Cu(OH)2 Fe(OH)3 Mg(OH)2 Al(OH)3
鹽
硝酸鹽:KNO3 NaNO3 Ag NO3 Ba(NO3)2
鹽酸鹽:不溶AgCl,可溶NaCl KCl MgCl2 CaCl2 BaCl2 FeCl2 FeCl3
硫酸鹽:不溶BaSO4,可溶Na2SO4 K2SO4 MgSO4 ZnSO4 (NH4)2SO4
碳酸鹽:可溶Na2CO3、K2CO3、(NH4)2CO3,
不溶CaCO3 BaCO3 Ag2CO3 MgCO3
銨鹽:NH4Cl NH4NO3 (NH4)2SO4
電離方程式:
1、溶液能導電的原因: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存在。
2、電離:物質(zhì)溶于水,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3、在溶液中所有陽離子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與所有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
如溶液中含aFe2+、bFe3+、cSO42— ,則2a + 3b = 2c
酸、堿、鹽的概念及酸堿鹽的溶解性
1、在酸、堿、鹽溶液中,由于電離,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3PO4
由H+與酸根離子組成: HnR = nH+ + Rn-
堿: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NaOH、KOH、Ba(OH)2、Ca(OH)2
由金屬離子與OH—組成: R(OH)n = Rn+ + n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如NaCl、Na2CO3、AgNO3、CuSO4
2、酸堿鹽的溶解性:
可溶性堿: KOH NaOH Ca(OH)2 Ba(OH)2 NH3.H2O
可溶性鹽:所有的硝酸鹽、鉀鹽、鈉鹽、銨鹽都易溶,鹽酸鹽(除AgCl外)硫酸鹽(除BaSO4外)也可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沉淀:不溶性堿Cu(OH)2,Fe(OH)3,Mg(OH)2,Al(OH)3
不溶性碳酸鹽CaCO3,BaCO3,MgCO3,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AgCl、BaSO4
酸、堿、鹽溶液的導電性
小結(jié): NaCl固體(不導電) NaCl溶液(導電)
KNO3固體(不導電) KNO3溶液(導電)
NaOH固體(不導電) NaOH溶液(導電)
蔗糖固體(不導電) 蔗糖溶液(不導電)
酒精(不導電) 酒精溶液(不導電)
蒸餾水(不導電)
設問:為什么有的物質(zhì)(如NaCl固體)本身不導電,而它的水溶液能導電呢?而有的物質(zhì)(如蔗糖固體)本身不導電,把它配成水溶液還是不導電?
在水分子作用下
分析: NaCl 固體 Na++Cl-
(離子不能自由移動) (離子能自由移動)
不導電 導電
小結(jié):要點:
有些物質(zhì)的水溶液能導電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支的離子存在。
講解:物質(zhì)溶于水時,離解成自由移動離了的過程叫電離。
(引出電離的概念)
分析:電離是在溶于水的條件下發(fā)生的,與通電與否無關(guān),電離可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書寫方法如下:
(1)正確寫出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
(2)離解通常發(fā)生在正價元素(或原子團)和負價元素(或原子團) 之間的聯(lián)接處。
(3)陰、陽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與該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相同, 但寫法不同。
例:NaCl=Na++Cl-
KNO3=K++NO3-
NaOH=Na++OH-
(NH4)2SO4=2NH4++SO42-
(4) 根據(jù)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與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一定相等來檢查電離方程式正誤。
1.酸
小結(jié):鹽酸、硫酸、硝酸的水溶液都能導電,依照它們在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提問:這三種物質(zhì)的電離產(chǎn)物有何共同特點?
分析:從而得出酸的定義。強調(diào)“全部是H+”介紹酸根的概念和酸的電離通式:
HnR=nH++Rn-
小結(jié):酸根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shù)等于酸分子電離子時生成的氫離子總數(shù)
2.堿
小結(jié): KOH、Ba(OH)2的溶液能導電,依照它們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提問:這幾種物質(zhì)的電離產(chǎn)物有何共同特點?
分析:從而得出堿的定義,強調(diào)“全部是OH-”
介紹堿的電離通式:M(OH)m=Mm++mOH-
小結(jié):在堿里,跟一個金屬離子結(jié)合的氫氧根離子數(shù)目,等于這種金屬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目。
3.鹽
小結(jié): Na2CO3、MgSO4、BaCl2等物質(zhì)的水溶液都能導電, 說明它們的水溶液中存在著自由移動的離子。
分析:電離產(chǎn)物的特點,得出鹽的定義
小結(jié):(1)酸、堿、鹽的定義及組成特點
(2)物質(zhì)的分類
一、常見的酸
(一)常見的酸——鹽酸
知識目標:
1.掌握鹽酸的化學性質(zhì)及有關(guān)方程式的書寫,了解它的用途。
2.了解石蕊,酚酞兩種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
3.理解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教學重點:
1.鹽酸的化學性質(zhì)
2.指示劑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3.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教學難點:
有關(guān)鹽酸化學性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過程:
鹽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種常見的生要的酸,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科研中有重要用途,本節(jié)課來學習鹽酸的性質(zhì)和用途。
[講授新課]
鹽酸───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1.物理性質(zhì)
(1)總結(jié)鹽酸的物理性質(zhì),濃鹽酸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遇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的白霧。
(2)小結(jié):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和酸味的液體,具有揮發(fā)性和腐蝕性。濃鹽酸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遇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白霧(鹽酸小液滴) 。
2.化學性質(zhì)
(1)鹽酸跟指示劑的作用
(2)鹽酸跟某些金屬的反應
①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制氫氣的反應
②小結(jié):鹽酸+金屬────→鹽+水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3)鹽酸跟金屬氧化物反應
(增加CuO+HCl的實驗)
①演示[實驗P187],現(xiàn)象:鐵銹溶解,溶液呈黃色
②小結(jié):鹽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6HCl+Fe2O3=2FeCl3+3H2O
2HCl+CuO=CuCl2+H2O
(4)鹽酸跟堿的反應
(增:NaOH+酚酞+HCl的實驗)
小結(jié):鹽酸+堿───→鹽+水
2HCl+Cu2(OH)2=CuCl2+2H2O,
HCl+NaOH=NaCl+H2O
(5)鹽酸跟某些堿反應
(增:NaCl+AgNO3的實驗)
小結(jié):鹽酸+某些鹽───→新酸+新鹽
HCl+AgNO3=HNO3+AgCl↓ NaCl+AgNO3=NaNO3+AgCl↓
③討論:HCl和NaCl的水溶液中有無相同的離子?
④小結(jié):Cl-的檢驗方法:取示知溶液,滴加AgNO3和稀HNO3, 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證明原溶液中含有Cl-
(1)跟指示劑作用:
酸性 中性 堿性
石蕊 紅色 紫色 藍色
酚酞 無 無 紅色
(2)鹽酸+金屬───→鹽+H2:
2HCl+Zn+ZnCl2+H2↑; 2HCl+Fe=FeCl2+H2↑
(3)鹽酸+金屬氧化物──→鹽+H2O
6HCl+Fe2O3=2FeCl3+3H2O; 2HCl+CuO=CuCl2+H2O
(4)鹽酸+堿───→鹽+H2
2HCl+Cu(OH)2=CuCl2+2H2O; HCl+NaOH=NaCl+H2O
(5)鹽酸+某些鹽──→新酸+新鹽
HCl+AgNO3=HNO3+AgCl↓; NaCl+AgNO3=NaNO3+AgCl↓
此反應可用于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l-
3.復分解反應
①復習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表達方法
②比較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的不同之處
4.鹽酸的用途
[總結(jié)]①鹽酸的物理性質(zhì)
②指示劑及其遇酸堿的變色情況
③鹽酸的化學性質(zhì)
④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二)常見的酸——硫酸
知識目標:
1.掌握稀H2SO4的物理性質(zhì), 了解濃H2SO4和HNO3的性質(zhì)及濃H2SO4的稀釋方法。
2.掌握稀H2SO4的化學性質(zhì), 能準確描述典型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和準確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了解H2SO4的用途。
3.了解SO42-的檢驗方法。
教學重點: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難點:1、有關(guān)硫酸化學性質(zhì)方程式的書寫
2、SO42-的檢驗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濃HCl的物理性質(zhì),稀HCl的化學性質(zhì)。
2.酸堿指示劑及其在酸堿溶液中的顏色。
3.Cl-的檢驗方法。
[講授新課]硫酸
1.物理性質(zhì)
純凈的濃硫酸是無色、粘綢油狀液體,不易揮發(fā),有吸水性和脫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強調(diào)稀釋方法)
2.化學性質(zhì)
①演示:稀H2SO4與石蕊與酚酞的作用,得出:稀H2SO4能使紫色石蕊淺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變色。
②演示實驗得出:
硫酸+金屬──→鹽+H2↑; H2SO4+Zn=ZnSO4+H2↑
③演示及稀H2SO4+CuO,得出:
硫酸+金屬氧化物────→鹽+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CuO=CuSO4+H2O
④演示及:NaOH+酚酞+H2SO4,得出:
硫酸+堿───→鹽+H2O
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⑤演示及Na2SO4+BaCl2+稀HNO3,得出:
a.硫酸+鹽───→新酸+新鹽 H2SO4+BaCl2=2HCl+BaSO4↑
討論:H2SO4及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相同的離子?得出SO42- 的檢驗方法
b.小結(jié)
3.用途:閱讀濃硫酸的特性,P188拓展視野。
4.硝酸和磷酸:硝酸的物理性質(zhì)及氧化性。
[總結(jié)]⑴濃H2SO4的物理性質(zhì)
⑵稀H2SO4的化學性質(zhì)
⑶SO42-的檢驗方法
(三)酸的通性
知識目標:
1.了解酸的分類方法和命名。
2.了解酸的通性,能熟練書寫一些典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了解并記住金屬活動順序表,并能用它來判斷金屬能否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
教學重點:酸的通性及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金屬活動順序表的應用。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什么叫酸,寫出已學過的酸的化學式。
酸的分類和命名:
引學生閱讀課文,相應內(nèi)容,討論下列問題:
1.酸有幾種分類方法?根據(jù)是什么?
2.酸是如何命名的?
3.硫酸和氫硫酸是不是同一種酸?為什么?
練習:說出下列各種酸所屬類別和名稱:HF、HBr、HCl、HClO3、H3BO3
酸的通性:
石蕊:變紅
提問:酸為什么會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呢?
請寫出HCl、H2SO4、 HNO3的電離方程式,并找出它們電離產(chǎn)物的共同點。
小結(jié):酸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陽離子──H+,故它們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我們稱之為酸的通性。
總結(jié)出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1)
石蕊───→:紫──→紅
+指示劑
酞酚───→:無現(xiàn)象
+活潑金屬────→鹽+H2
酸 +堿性氧化物+鹽+H2O
+堿───→鹽─→H2(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某些鹽─→新酸+新鹽
1.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遇酸不變色
2.活潑金屬+酸→鹽+H2
提問:為何要強調(diào)“活潑”二字? 是否有些金屬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結(jié)論:銅及銀跟酸不反應。
小結(jié):并非所有的金屬都能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金屬能否與酸反應與金屬本身的活動性有關(guān)。
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失電子能力 強─────→弱
活動性 強─────→弱
講解:①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
②硝酸及濃硫酸跟金屬反應一般不生成H2而生成H2O(它們有很強的氧化性)
3.金屬氧化物+酸──→鹽+H2O
講解:①堿性氧化物的定義
②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常見的如Fe2O3 CuO CaO K2O Na2O等
4.堿+酸──→鹽+H2O
提問:(1)中和反應的定義
(2)中和反應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討論:中和反應屬何種基本反應類型?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嗎?舉例說明。
5.鹽+酸──→新鹽+新酸
(1)寫出①CaCO3+HCl ②AgNO3+HCl ③BaCl2+H2SO4的反應方程式
(2)講解:方程式①可用于檢驗CO32- ②可用于檢驗Cl- ③可用于檢驗SO42-
酸的通性(2)
知識目標:
了解PH是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會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了解PH對生產(chǎn)的意義。
復習提問:1、如何測定溶液的酸堿性?
2、酸有哪些通性?分別以HCl、H2SO4為例說明
3、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及簡單應用
[導入新課]:利用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只能確認溶液到底是酸性、堿性,還是中性,但是如果兩種溶液都是酸溶液或堿溶液,指示劑就不能告訴我們兩種酸溶液或堿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了。為此,我們今天學習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
[講授新課]:
PH-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
1.PH的范圍:0-14
2.PH與酸堿性的關(guān)系:
0──────7─────14
←─────中性──────→
酸性增強 堿性增強
即PH=7時,溶液呈中性,PH < 7時,溶液呈酸性,PH > 7時, 溶液呈堿性。
3.PH的測定
總結(jié)出測定PH的方法(將待測試液滴在PH試紙上,然后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照,便知溶液的PH)
①現(xiàn)象:在不同酸堿度的溶液中,PH試紙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②結(jié)論:由PH試紙的顏色變化結(jié)果,可知溶液的酸堿度-PH
討論題:
(1)溶液的酸堿性和酸堿度分別如何測定?能否用指示劑測定溶液的酸堿度?能否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
(2)能否將試紙先用蒸餾水濕潤,然后再測試?
(3)能否將PH試紙浸入溶液中測定?為什么?
4、了解溶液酸堿度的實際意義:
①化工生產(chǎn)中,許多反應必須在一定酸堿度的溶液中進行。
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作物的生長須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5時,一般作物將難以生長。
③測定空氣的污染情況
④了解人體的健康情況
1. 了解溶液酸堿度的意義
二、常見的堿
常見的堿、堿的通性(1)
知識目標:
1.了解NaOH的物理性質(zhì),俗稱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項。
2.掌握NaOH的化學性質(zhì),能正確書寫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了解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教學重點、難點:NaOH的化學性質(zhì)及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補充:NaOH與CO2的反應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堿?
2.在我們接觸過的物質(zhì)中,有一種物質(zhì)叫氫氧化鈉,它能跟什么物質(zhì)起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
[學習新課]:學習幾種常見的重要的堿。氫氧化鈉就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堿。
氫氧化鈉
1.物理性質(zhì)
(1)引導學生分析、總結(jié) NaOH的物理性質(zhì)及俗稱。
2.化學性質(zhì)
(1)通過復習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及閱讀NaOH 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得出 NaOH能使指示劑變色的結(jié)論。
(2)NaOH與CO2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3) NaOH+酚酞+H2SO4(HCl),得出NaOH與酸反應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Cl=NaCl+H2O
(4) NaOH與鹽的反應:
CuSO4+2NaOH=Cu(OH)2↓+Na2SO4;
(藍色)
3NaOH+FeCl3=Fe(OH)3↓+3NaCl
(紅褐色)
小結(jié):氫氧化鈉跟鹽類(含鈉、鉀或銨的鹽除外)起反應,一般生成不溶于水的堿。
3.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1)凡是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如CO2、SO2、SO3等。
(2)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shù)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大多數(shù)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如:
H2O+CO2=H2CO3 H2O+SO2=H2SO3 H2O+SO3=H2SO4
4.NaOH的用途
總結(jié):①NaOH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
②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巧
③NaOH的用途
④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特點
常見的堿、堿的通性(2)
1.了解Ca(OH)2、NaOH的制法,物理性質(zhì)及主要用途。
2.掌握Ca(OH)2的化學性質(zhì),掌握鑒別NaOH和Ca(OH)2的方法。
3.了解堿的分類和命名及通性。
教學重難點: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復習提問]
1.NaOH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
2.分別寫出下列物質(zhì)與NaOH反應的方程式:
CO2、SO2、SO3、HCl、H2SO4、CuSO4、FeCl3
[講授新課]
氫氧化鈣
1.制法:由學生說出實驗現(xiàn)象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CaO+H2O=Ca(OH)2(俗稱熟石灰或消石灰)
2.物理性質(zhì)
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它的不溶液俗稱石灰水,氫氧化鈣對皮膚、衣服等有腐蝕作用。
3.化學性質(zhì)
(1)使指示劑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2)跟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回憶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現(xiàn)象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跟酸起中和反應
Ca(OH)2+Na2CO3=CaCO3↓+2NaOH
4.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造NaOH,漂白粉 (3)改良酸性土壤
(4)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CuSO4+Ca(OH)2]石硫合劑[Ca(OH)2+S]
三、堿的命名:由學生總結(jié)出堿的命名的一般方法。
四、堿的通性
指導學生復習堿的概念及NaOH、Ca(OH)2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總結(jié)得出堿的通性。
總結(jié):1.Ca(OH)2的制法、性質(zhì)和用途。
2.堿的命名
3.堿的通性
閱讀:P190 燒堿與蛋白質(zhì)、油脂的作用
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這類反應稱為復分解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