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第二板塊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含解析)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5274675 上傳時間:2022-06-11 格式:DOC 頁數(shù):96 大?。?.38M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通用版)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第二板塊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含解析)_第1頁
第1頁 / 共96頁
(通用版)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第二板塊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含解析)_第2頁
第2頁 / 共96頁
(通用版)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第二板塊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含解析)_第3頁
第3頁 / 共9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18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通用版)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第二板塊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通用版)2019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第二板塊 專題二 古詩歌閱讀(含解析)(9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古詩歌閱讀 一、(2018·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野 歌 李 賀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fēng),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寒風(fēng)又變?yōu)榇毫瑮l條看即煙濛濛。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fēng)、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 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未消沉,氣概仍然豪邁。 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 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guān)聯(lián),脈絡(luò)清晰。 解析:選

2、B B項,錯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頸聯(lián)中的“窮”并不是指生活貧困。“屈窮”意指“不得志,處境艱難、窘迫”。 2.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 ???????????????????????????????????????????????????????????????????????

3、???????????????????????????????????????????????????????????????????? ??????????????????????????????????????????????????????????????????????????????????????????????????????????????????????????????????????????? ?????????????????????????????????????????????????????????????????????????????

4、?????????????????????????????????????????????????????????????? ??????????????????????????????????????????????????????????????????????????????????????????????????????????????????????????????????????????? 解析:首先解釋詩句的含意,再點出詩句表達(dá)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本聯(lián)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風(fēng)終會過去,春天將會到來,屆時春風(fēng)會把枯柳吹綠,柳條看起來好像籠罩在輕煙之中。從表達(dá)的情

5、感上看,北風(fēng)呼嘯,喻指詩人遭受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籠煙的藝術(shù)遐思,表達(dá)了詩人雖處境艱難,但始終懷著樂觀曠達(dá)的心態(tài),不甘沉淪,在屢次受挫之后還能自我勉勵。 參考答案:①意為凜冽的寒風(fēng)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fēng)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②表達(dá)了詩人雖感嘆不遇于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 二、(2018·全國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3~4題。(9分)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jié)選) 陸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fù)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

6、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這首詩寫詩人觀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書作品,并回顧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 B.詩人馳騁疆場殺敵報國的志向無法實現(xiàn),借書法創(chuàng)作來抒發(fā)心中郁悶。 C.詩人把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氣吞山河,勢不可擋。 D.詩人豪情勃發(fā),他在硯臺中磨出的濃黑墨汁,也映射著燭光縱橫飛濺。 解析:選D D項,第三聯(lián)應(yīng)理解為“在端硯中濃濃地研好了墨,燭光映射著我縱情揮毫潑墨”,這是以書中疾筆喻戰(zhàn)中拼殺,渲染出詩人縱橫走筆的磅礴氣勢。 4.詩中前后兩次出現(xiàn)“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

7、??????????????????????????????????????????????????????????????????????????????????????????????????????????????? ??????????????????????????????????????????????????????????????????????????????????????????????????????????????????????????????????????????? ??????????????????????????????????????

8、????????????????????????????????????????????????????????????????????????????????????????????????????? ??????????????????????????????????????????????????????????????????????????????????????????????????????????????????????????????????????????? ????????????????????????????????????????????????

9、??????????????????????????????????????????????????????????????????????????????????????????? 解析:本詩的大意為:我的胸中藏有數(shù)不盡的用兵韜略,但卻因找不到報國的門路而白白浪費了這些驚人的才華。我只好在醉中作草書,以酒作為旗幟戰(zhàn)鼓,以筆作為大刀長矛,筆勢急驟,像是銀河從天而瀉一般。在端硯中濃濃地研好了墨,燭光映射著我縱情揮毫潑墨。轉(zhuǎn)眼間,我收起書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見了山河萬里清平的氣象。由詩歌的大意可知,第一個“酒”出現(xiàn)在作書前,第二個“酒”出現(xiàn)在作書后。作書前,詩人把“酒”比作進(jìn)軍的旗鼓,

10、把“筆”比作殺敵的刀槊,以書前喻戰(zhàn)前,是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給人以勢不可遏的感覺;作書后,詩人以書后的喜悅喻戰(zhàn)后的歡快心情,表現(xiàn)出須臾收卷之神速,舉酒復(fù)飲之愜意,瞬間勝利之迅疾,狼煙盡掃之自豪。 參考答案:①第一個“酒”出現(xiàn)在作書之前,詩人把它比喻成戰(zhàn)場上的旗鼓,起到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的作用;②第二個“酒”則用來表現(xiàn)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詩人的心理狀態(tài),他“如見萬里煙塵清”,似乎贏得了一場戰(zhàn)役的勝利,心滿意足、躊躇滿志。 三、(2018·全國卷Ⅲ)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9分) 精 衛(wèi) 詞 王 建 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 口穿豈為空銜石

11、,山中草木無全枝。 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 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 B.詩的第三、四句設(shè)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 D.這首詩的語言質(zhì)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 解析:選A “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錯,從最后兩句可以知道,本詩詠贊了精衛(wèi)填海的行為、堅韌不拔的壯志和奮斗到底的毅力,所以不會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

12、 6.一般認(rèn)為,詩最后兩句的內(nèi)容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dá)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6分) 答:???????????????????????????????????????????????????????????????????????????????????????????????????????????????????????????????????????????? ????????????????????????????????????????????????????????????????????????????????????????????????????

13、??????????????????????????????????????? ??????????????????????????????????????????????????????????????????????????????????????????????????????????????????????????????????????????? ??????????????????????????????????????????????????????????????????????????????????????????????????????????

14、????????????????????????????????? ??????????????????????????????????????????????????????????????????????????????????????????????????????????????????????????????????????????? 解析:先表達(dá)自己的觀點,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結(jié)合詩句來分析。如果將“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理解為“高山?jīng)]有移盡,大海沒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還有子孫活著完成我的遺愿”,那么這樣的理解就是同意最后兩句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dá)的,是精

15、衛(wèi)對自己的堅韌不拔、前赴后繼奮斗精神的抒發(fā);如果將“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理解為“高山?jīng)]有移盡,大海沒有填平,我希望用我的生命來換取你的生命”,那么這樣的理解就是不同意最后兩句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dá)的,而認(rèn)為這是從作者的角度表達(dá)的。 參考答案:(觀點一)同意。 ①這兩句詩是精衛(wèi)堅韌不拔、前赴后繼奮斗精神的自我抒發(fā);②意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業(yè),也希望子孫后代能夠繼承遺志,填海不止。 (觀點二)不同意。 ①這兩句詩是作者對精衛(wèi)的同情與崇敬之情的表達(dá);②意為移山填海的事業(yè)尚未完成,我愿犧牲生命來幫助精衛(wèi),以自己的生命來換精衛(wèi)的生命。 [二輪復(fù)習(xí)定向] 一、聚焦考

16、情 大 穩(wěn) 定 (1)從材料來源看,以唐宋作品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和非名家的名篇作品成為考查的熱點;(2)從體裁上看,仍會以律詩為主;(3)從考查方式上看,選擇題與問答題平分秋色;(4)從設(shè)問方式上看,小切入點是命題的趨勢;(5)從學(xué)科素養(yǎng)上看,主要涉及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 小 創(chuàng) 新 (1)題型略有變化:選擇題“5選2”改為“4選1”,分值相應(yīng)由5分調(diào)整為3分,選擇題難度也隨之略有降低;(2)與課內(nèi)結(jié)合更為緊密:2018年全國卷Ⅰ和全國卷Ⅲ在選擇題中均與課內(nèi)篇目結(jié)合命題,所“學(xué)”與所“考”結(jié)合更緊密。 二、診斷學(xué)情 通過一輪復(fù)習(xí)來看,考

17、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詩歌閱讀的相關(guān)知識和解題技巧,對考點題型已有基本的應(yīng)對之策,但是考生讀不懂詩歌仍是一個棘手問題,直接影響著答題的準(zhǔn)確性;而在各個題型的細(xì)節(jié)處理上,還存在一些失誤,造成失分嚴(yán)重。故二輪復(fù)習(xí)中,應(yīng)從如下兩方面突破: (1)再次強化讀懂詩歌的能力,進(jìn)一步幫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來疏通詩意; (2)針對考生失分點,逐點例析,并提出應(yīng)對策略補短板。 第1講 詩歌讀懂層面——“三管齊下”通詩意 準(zhǔn)確答題是建立在讀懂詩歌的基礎(chǔ)上的,在二輪復(fù)習(xí)中應(yīng)繼續(xù)強化“讀懂”詩歌的能力,這仍是備考“古詩歌閱讀”的首要任務(wù)。 一、明確考場“讀懂”標(biāo)準(zhǔn)——別“求全責(zé)備” 1.“讀懂”只是相對的

18、 對于一首詩來說,“讀懂”可能永遠(yuǎn)“在路上”??紙錾系摹白x懂”,僅限于把握了詩的大體內(nèi)容,思路是什么,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不要為達(dá)不到平時課堂上在老師帶領(lǐng)下理解得那么深入、透徹而心急,不要患上“讀懂強迫癥”。讀懂,只是“懂”而已。 2.咬文嚼字,理解詩意 至少要讀三遍,要把時間用在品讀語言理解詩意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尋找最快捷、最直接、最牢靠的讀懂路徑。 3.多方聯(lián)系,掃除障礙 高考所給的詩歌會盡可能讓考生讀懂,但絕不可能讓考生一覽無余,其會在某一處某一點上有障礙,如某一兩處詩句或詞語,詩的層次跳躍性偏大,詩的感情不是那么明顯。而這些,只要多讀幾遍,多方聯(lián)

19、系,“連猜加蒙”,也會迎刃而解的。 二、掌握讀懂“三大路徑”——要“三管齊下” 1.最快捷的路徑——利用選項信息 選項3對1錯,錯的那一項也僅在細(xì)節(jié)處設(shè)誤,所以選項相當(dāng)于帶有“瑕疵”的詩歌賞析,故善于利用選項信息,對于快速疏通詩意有很大幫助。 [示例] (2018·全國卷Ⅲ)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精 衛(wèi) 詞 王 建 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 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 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 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

20、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 [提示信息] 開篇采用提問方式,涉及了精衛(wèi)填海的動機,至于“作者是否對動機感到困惑”暫且不作深究。 B.詩的第三、四句設(shè)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 [提示信息] B項相當(dāng)于對詩歌第三、四句的翻譯,詩意十分清楚。 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 [提示信息] C項相當(dāng)于對詩歌第五至八句的詩意概括,有利于我們整體上把握詩歌的脈絡(luò)層次。 D.這首詩的語言質(zhì)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 [提示信息] D項相當(dāng)于對詩歌語言風(fēng)格的把握,通過回憶白居易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及《觀刈麥》,我們

21、可基本確定本項正確。 2.最直接的路徑——標(biāo)題、注釋和情語 (1)看標(biāo)題 古詩歌,除一部分詞、曲只有詞牌、曲牌外,多數(shù)是有標(biāo)題的。唐人作詩,最重標(biāo)題。它們或標(biāo)明寫作對象、重點,或表現(xiàn)感情基調(diào)。此外,詩題還可能會提示寫作時令(如春、秋)、節(jié)日(如除夕、重陽);可能會提示題材(情感),如送別懷人、即事抒懷等。總之,抓住了標(biāo)題,就等于抓住了詩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內(nèi)容。 (2)析注釋 注釋往往暗示著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細(xì)審讀。詩歌注釋蘊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 ②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fēng)格; ③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讀懂詩句; ④介紹相

22、關(guān)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與“此詩作于作者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與詩人仕途失意、對現(xiàn)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等情感有關(guān)。 (3)抓情語 詩歌如果有直接表達(dá)作者情感的詞語或句子,就應(yīng)牢牢把握,這是理解詩情的一條命脈。如2018年浙江高考《送王昌齡》第二句中的“多暮情”、第四句中的“孤”、第十三句“嘆息此離別”等,都是“情語”;2018年天津高考《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中的“憂道不憂貧”“秉耒歡時務(wù)”“即事多所欣”等,也是“情語”。 情語多出現(xiàn)在詩的后兩聯(lián),尤其是尾聯(lián);詞的下闋。有時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的

23、“哀”字。 當(dāng)然,不是詩中所謂的“情語”都是作者最真實的情感表達(dá),有的詩人會故意用反語(這種情況很少)。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是能抓住“情語”進(jìn)而讀懂詩歌的。 3.最牢靠的路徑——對詩家語“咬”“嚼”“泡” 讀懂詩歌的王道是讀懂語言,要遵循詩歌的語言邏輯,深入語言內(nèi)核。在景與情構(gòu)成的“閱讀場”中,就詩論詩,咬文嚼字,把高度凝練含蓄的語言“泡開”“還原”,不可太倚重背景資料而知人論世,更不可空憑經(jīng)驗感覺而主觀臆測。 對于那些無標(biāo)題(或標(biāo)題不含重要信息)、無明顯情語的詩來說,讀懂它只有靠品語言了。例如清代詞人納蘭容若的《夢江南》:“江南好,城闕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馬,遺蹤陌上有銅駝。玉樹

24、夜深歌?!睂W(xué)生讀這首詞,常為詞牌名“夢江南”(又名“江南好”)所迷惑,以為詞人寫此詞時心曠神怡,饒有興致。這樣一來,作品的基調(diào)完全反了,回答任何問題皆是枉然。這首詞中“江南好”是事實,“城闕嵯峨”也是事實,仿佛高峻威嚴(yán)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詞人筆鋒一轉(zhuǎn),“陵前惟石馬”“陌上有銅駝”兩句將一派衰頹之氣道出,瞬時收斂了開篇的高峻之象,轉(zhuǎn)而鋪開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滄桑感慨;最后以“玉樹夜深歌”作結(jié),引典入詞,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傷。由此可見,樹立語言意識,深入詩歌文本的語言內(nèi)核,對正確解讀詩意,尤其是揣摩詩人微妙的情緒狀態(tài)是十分重要的。 當(dāng)然,在考場上讀懂詩家語的直接辦法是翻譯全詩(詞)。如果不能筆

25、譯,起碼在腦海中把它翻譯兩三遍。 [即時鞏固]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驀 山 溪 張中孚① 山河百二,自古關(guān)中好。壯歲喜功名,擁征鞍、雕裘繡帽。時移事改,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厭蠻歌,往事知多少? 蒼顏白發(fā),故里欣重到。老馬省曾行,也頻嘶、冷煙殘照。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②;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③。 [注]?、購堉墟?,其家世代為北宋高官,曾任知鎮(zhèn)戎軍兼安撫使,后降金。其一生歷事宋、金及偽齊劉豫。②出自劉禹錫《初至長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③白居易《長安道》中有“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的詩句。 [讀懂詩歌] 1.利用選項通詩意 A

26、.詞的上片以“山河百二”開篇,寫出了山川形勢的險固,引出作者對壯歲的回憶。 [提示信息] A項是對詞的上片內(nèi)容的總結(jié),有助于我們理解上片的詞意。 B.“聽楚語,厭蠻歌”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輾轉(zhuǎn)楚地,日久難回的人生境遇。 [提示信息] B項是對詞中關(guān)鍵句的理解和情感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詞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 C.下片寫識途老馬,見眼前景況而不安嘶鳴,直接寫出了作者年老歸家的獨特心境。 [提示信息] C項是對詞的下片內(nèi)容的總結(jié),有助于我們理解下片的詞意。 D.“長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詞抒懷,“須信”二字,表明前人說的話深得其心。 [提示信息] D項是對詞中關(guān)鍵句的理解和情感的分析,有

27、助于我們把握詞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 2.結(jié)合注釋提信息 從注釋來看,作者一生經(jīng)歷多朝,應(yīng)該是嘗遍了人生旅途的酸甜苦辣,詞中化用的劉禹錫的《初至長安》和白居易的《長安道》可以印證之。 3.詩歌正文準(zhǔn)翻譯 關(guān)中地勢險固,二萬人足以抵擋諸侯百萬之兵。我少壯時代喜好功名,橫刀立馬,錦帽貂裘。然而,世事變遷,朝代更迭,昔日功成名就之士此刻卻像浮萍斷梗一樣漂泊在江湖上,整日聽著他鄉(xiāng)的語調(diào),看著異族的歌舞,實在感到厭倦,往事實在是不堪回首,有誰知道呢? 到了暮年,我滿頭白發(fā),欣喜地回到了故鄉(xiāng)。雖然老馬識途,但也為眼前的黯淡蕭條景象頻頻悲鳴。長安已經(jīng)幾度易主,只有那終南山色依然青青如昔;那些長安道上來往

28、的客人,來一回,就見老一回。 4.找出“情語”易分析 (1)一句“萍梗落江湖”,既形象又生動地展現(xiàn)了作者的身不由己。 (2)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詞句傳遞出多少隱情。 (3)“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借用劉禹錫“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的詩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復(fù)雜。 [準(zhǔn)做題目]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詞的上片以“山河百二”開篇,寫出了山川形勢的險固,引出作者對壯歲的回憶。 B.“聽楚語,厭蠻歌”兩句,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輾轉(zhuǎn)楚地,日久難回的人生境遇。 C.下片寫識途老馬,見眼前景況而不安嘶鳴,直接寫出了作者年老歸家的獨特心境。

29、 D.“長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詞抒懷,“須信”二字,表明前人說的話深得其心。 解析:選C 不是“直接”,而是化用詩詞典故。 2.本詞抒發(fā)的情感喜憂參半,請結(jié)合全詞具體分析。(6分) 答:???????????????????????????????????????????????????????????????????????????????????????????????????????????????????????????????????????????? ??????????????????????????????????????????????????????????????

30、????????????????????????????????????????????????????????????????????????????? ??????????????????????????????????????????????????????????????????????????????????????????????????????????????????????????????????????????? ????????????????????????????????????????????????????????????????????

31、??????????????????????????????????????????????????????????????????????? ??????????????????????????????????????????????????????????????????????????????????????????????????????????????????????????????????????????? 參考答案:①上片喜:“壯歲喜功名,擁征鞍、雕裘繡帽”,是對意氣風(fēng)發(fā)、建功立業(yè)的追憶;②上片憂:“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厭蠻歌”,寫出了漂泊江湖、流落他鄉(xiāng)的落魄

32、;③下片喜:“蒼顏白發(fā),故里欣重到”,是重回故里的欣喜;④下片憂:“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寫出了物是人非的傷感。 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成都大閱① 陸 游 千步球場爽氣新,西山遙見碧嶙峋。 令傳雪嶺蓬婆②外,聲震秦川渭水濱。 旗腳倚風(fēng)時弄影,馬蹄經(jīng)雨不沾塵。 屬櫜③縛褲毋多恨,久矣儒冠誤此身④。 [注]?、俅箝啠簩婈牭拇髾z閱,即大閱兵。②雪嶺蓬婆:泛指岷山主峰一帶的山峰。③屬櫜(gāo):佩戴箭囊。④儒冠誤此身:語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儒冠多誤身”指滿腹經(jīng)綸的儒生窮困潦倒。 [讀懂詩歌] 1.利用選項通詩意 A.詩的第一句

33、寫出閱兵場寬闊而又空氣清爽的環(huán)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提示信息] A項是對詩歌第一句的理解和情感的賞析,有助于我們把握作者此時的心情。 B.第二句寫閱兵場外遠(yuǎn)處的山脈,“碧嶙峋”寫出了山勢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 [提示信息] B項是對詩歌第二句內(nèi)容的理解,相當(dāng)于對此句的翻譯。 C.閱兵場上風(fēng)勢很大,軍旗獵獵,旗影閃動,馬蹄輕捷,襯托出閱兵將士們的颯爽英姿。 [提示信息] C項是對詩歌第三聯(lián)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詩歌的主體內(nèi)容。 D.詩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感嘆自己的無所作為。 [提示信息] D項是對詩歌尾句所用典故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把握詩歌

34、的整體感情基調(diào)。 2.巧借題目提信息 從題目來看,這是一首描寫大閱兵場面的詩,閱兵事件一定觸動了詩人的理想與愿望。 3.詩歌正文準(zhǔn)翻譯 我迎著秋天雨后新氣,來到成都軍隊檢閱的校場,向遠(yuǎn)處看成都周圍的山巒,一片青碧險峻。將士們的號令聲仿佛傳到雪嶺、蓬婆山之外,他們的聲音足以威震秦川平原、渭水河畔。軍旗的影子隨著風(fēng)閃動,馬蹄在雨后經(jīng)塵不染。我穿著軍裝樂亦在此,儒生的衣冠束縛我好長時間了! 4.找出“情語”易分析 尾聯(lián)抒情?!皩贆部`褲”,寫自己身著軍裝;“毋多恨”,寫樂意為此。樂意的原因是詩人久抱從戎壯志,恨“儒冠”的“誤此身”,這一句乃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這一聯(lián)在

35、喜悅中帶有感慨余音。 [準(zhǔn)做題目]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詩的第一句寫出閱兵場寬闊而又空氣清爽的環(huán)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B.第二句寫閱兵場外遠(yuǎn)處的山脈,“碧嶙峋”寫出了山勢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 C.閱兵場上風(fēng)勢很大,軍旗獵獵,旗影閃動,馬蹄輕捷,襯托出閱兵將士們的颯爽英姿。 D.詩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感嘆自己的無所作為。 解析:選C C項,“閱兵場上風(fēng)勢很大,軍旗獵獵”不當(dāng)。頸聯(lián)中說“旗腳倚風(fēng)時弄影”,“倚”意為“隨著”,“時”意為“時而,偶爾”,“弄”意為“戲耍”,從“倚”“時”“弄”幾字來看,風(fēng)勢應(yīng)是不大

36、。 4.詩的中間兩聯(lián)分別是怎樣描寫大閱兵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 ????????????????????????????????????????????????????????????????????????????????????????????????????????????????????????

37、??????????????????? ??????????????????????????????????????????????????????????????????????????????????????????????????????????????????????????????????????????? ??????????????????????????????????????????????????????????????????????????????????????????????????????????????????????????????

38、????????????? ???????????????????????????????????????????????????????????????????????????????????????????????????????????????????????????????????????????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寫景的技巧。首先要回顧寫景的方式方法,然后再看中間兩聯(lián)寫了哪些內(nèi)容?!傲顐餮X蓬婆外,聲震秦川渭水濱”,“令”和“聲”是將士們的號令聲,閱兵時,將士們的號令聲傳到雪嶺蓬婆外,震動了秦川渭水濱,這是運用了夸張的修辭,從聽覺的角度來寫閱兵時將士們的號令聲音,

39、突出閱兵時的盛大氣勢和雄壯的軍威?!捌炷_倚風(fēng)時弄影,馬蹄經(jīng)雨不沾塵”,這兩句寫到“旗”和“馬蹄”,主要是從視覺角度來寫,使用白描的手法寫了閱兵場上的情形,只看到旗幟偶爾隨著風(fēng)擺動,士兵訓(xùn)練有素,馳馬輕捷,渲染出閱兵場整齊、嚴(yán)肅的氛圍。 參考答案:①頷聯(lián)從聽覺角度寫,用夸張手法,寫閱兵將士們的號令,聲傳山外,聲震遠(yuǎn)方,渲染出閱兵的盛大氣勢和雄壯軍威。②頸聯(lián)從視覺角度寫,運用寫實(白描)的方法,營造出閱兵場整齊、嚴(yán)肅、動中顯靜的氛圍。 第2講 理解分析層面——針對“三點”補短板 易 錯 易 誤 增 分 策 略 1.主觀臆斷,語句理解錯誤 抓關(guān)鍵詞,兼顧詩歌整體意思 2.梳理不全,形象

40、概括不準(zhǔn)確 人、事、景、物、理五個方面,特征、情感兩個角度,全面準(zhǔn)確把握形象 3.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牽強 “切分層次,多方聯(lián)系,注意雙向”3策略全面概括情感; “立足整體考慮,打破思維定式,抓住情語情由”3技巧準(zhǔn)判情感 易錯點(一) 主觀臆斷,語句理解錯誤 鑒賞古代詩歌,考生容易語句理解錯誤,具體的表現(xiàn)有兩種:一是句意理解偏差,即對語句意思的理解出現(xiàn)錯誤;二是延伸意理解偏差,即對語句體現(xiàn)的情感、使用的手法等理解錯誤。 [例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②故道風(fēng)煙在,翁仲③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

41、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④。 [注]?、倭谠?、劉禹錫因參與“永貞革新”而久遭貶謫,奉旨返京后,再度被遠(yuǎn)謫。此詩便作于兩人在衡陽分手、各赴謫地之時。②伏波: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亂上功勛卓著。③翁仲:后世稱石像或墓道石為翁仲,此指伏波將軍廟前的石像。④濯纓:洗濯冠纓。《楚辭?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句。后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 A.首聯(lián)寫兩人經(jīng)過長期的貶謫之后重回長安,沒料到再度被遠(yuǎn)謫,表現(xiàn)了兩人命途之多舛,人生之艱辛。 B.“伏波故道風(fēng)煙在”,寫詩人行進(jìn)在伏波將

42、軍當(dāng)年出征的路上,追憶前賢,不由得心生自勉奮發(fā)之意。 C.“翁仲遺墟草樹平”,寫伏波將軍的廟宇空余石像荒草、斷壁殘垣,借此感慨人心變異,世道衰微。 D.“休將文字占時名”話中有話,因為兩人曾因作詩諷刺權(quán)貴而背上罪名,此處多有自嘲之意。 [解題演示] 解答此類試題,考生容易犯不能準(zhǔn)確理解詩句意思的錯誤,特別是一些重要詞語的意思。在理解中不能主觀臆斷,否則會誤判選項。因此,要正確把握詩句的意思,特別是把握詩句的延伸意。比如A項: 首聯(lián)的關(guān)鍵詞是“憔悴”,延伸意是“命途之多舛,人生之艱辛”,這是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B項,“伏波故道風(fēng)煙在”的意思是,行進(jìn)在伏波將軍馬援當(dāng)年出征的路上,詩人追憶馬

43、援將軍,瞻望前途,不禁感慨自己飄零于世。選項中的“自勉奮發(fā)”錯誤。C項,“翁仲遺墟草樹平”的意思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廟宇前只剩下斷壁殘垣,荒草遍地。此句描寫馬援廟前一片荒涼,感慨世道衰微。D項,“休將文字占時名”的表層意思是,你不應(yīng)該寫諷刺的詩作而取得好名聲,運用反語的修辭手法,深層意思是表達(dá)詩人的憤慨。故答案選B。 [白話詩歌] 經(jīng)過十年被貶的艱辛生活,詩人面容憔悴地返回長安;誰想到?jīng)]過多久,又被調(diào)到五嶺以外的地方。行進(jìn)在伏波將軍當(dāng)年出征的路上,追憶馬援將軍;昔日石人何在,空余斷壁殘垣,荒草遍地。只因慵懶粗疏不愿同流合污,而招來非難;詩文竟然招致橫禍,勸君不要再指望用文章去取得什么好名聲了

44、。今日離別,淚流千行;無須臨河取水,眼淚便可以濯纓。 [增分策略] 1.防止句意理解偏差,注重對關(guān)鍵詞的理解 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要把握詩歌中關(guān)鍵詞的意思,然后通過關(guān)鍵詞的意思來整體理解詩歌的意思。理解句意,不能主觀臆斷,要結(jié)合具體語句進(jìn)行分析、理解。比如[例一]中的頷聯(lián),先要借助注釋等把握“伏波”“翁仲”等意思,再明確此聯(lián)主要寫伏波將軍馬援的卓著功勛和如今廟宇前的荒涼破敗,借此感慨世道衰微。 2.防止延伸意理解偏差,注重對詩歌的整體理解 把握語句表層意延伸出的內(nèi)容,比如語句體現(xiàn)的人物形象特點以及表達(dá)的思想感情等,都要注重從詩歌整體的意思進(jìn)行分析。要注意詩歌本身是鮮活的,不能受固化思維

45、的影響,看到“竹子”“梅花”就想到“氣節(jié)”“高潔”,還要看這些描寫對象在整首詩歌中要表達(dá)的情感等。比如[例一]中的頸聯(lián),表面說詩人因慵懶粗疏而招來非議,但從全詩的角度來分析,這里使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此聯(lián)主要是詩人的自我解嘲。 [即時鞏固]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過賈誼舊居 戴叔倫 楚鄉(xiāng)卑濕嘆殊方,賦人非宅已荒。 謾有長書憂漢室,空將哀些吊沅湘[注]。 雨馀古井生秋草,葉盡疏林見夕陽。 過客不須頻太息,咸陽宮殿亦凄涼。 [注] 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賈誼曾寫《吊屈原賦》表達(dá)對屈原深深的同

46、情。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3分)(  ) A.首聯(lián)感嘆楚鄉(xiāng)卑濕偏遠(yuǎn),人去宅荒,表達(dá)了詩人對賈誼被貶的深切同情,對斯人已逝的追懷。 B.“長書”之“長”,顯示出賈誼的赤誠和才能;而“謾”則突出了詩人對其才志不得伸的遺憾之情。 C.詩人來到賈誼舊居,不由得也想起和賈誼一樣赤誠忠心的屈原,也表達(dá)了對屈原的悼念之情。 D.五、六句寫景,在前文“宅已荒”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描寫賈誼舊居的荒涼,感情蘊含其中。 解析:選C C項,第三、四句說的都是賈誼,意思是賈誼雖然向往屈原的人格,也為振興漢室寫下長書,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一切成空,表達(dá)的是對賈誼的深切同情。所以此項說“也想

47、起和賈誼一樣赤誠忠心的屈原,也表達(dá)了對屈原的悼念之情”錯。 ★(2)如何理解詩歌最后一聯(lián)?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答:???????????????????????????????????????????????????????????????????????????????????????????????????????????????????????????????????????????? ??????????????????????????????????????????????????????????????????????????????????????????????

48、????????????????????????????????????????????? ??????????????????????????????????????????????????????????????????????????????????????????????????????????????????????????????????????????? ????????????????????????????????????????????????????????????????????????????????????????????????????

49、??????????????????????????????????????? ??????????????????????????????????????????????????????????????????????????????????????????????????????????????????????????????????????????? 解析:咸陽宮殿是秦朝的宮殿,但此處當(dāng)指代漢朝。咸陽宮殿凄涼是指漢朝的滅亡。第七句勸訪客不須頻頻嘆息,第八句解釋這樣規(guī)勸的原因:連賈誼曾經(jīng)頗為憂心的漢室都滅亡了,又何必過于執(zhí)著于個人命運呢?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的規(guī)律,個人命運

50、的坎坷也是難以避免的吧。 參考答案:尾聯(lián)兩句的意思是:來訪的人不必為賈誼的不幸頻頻嘆息,如今的咸陽宮殿不也是一片凄涼嗎?(2分)尾聯(lián)兩句的內(nèi)涵是:賈誼的懷才不遇固然令人惋惜,但既然朝代的更迭都是歷史的規(guī)律,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不必太過憂心了。(4分) 易錯點(二) 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準(zhǔn)確 對詩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概括不全和理解有誤兩方面的錯誤。“概括不全”,即不能篩選出詩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會遺漏人、事、景、物、理等中的一項或幾項;或者不能對某一形象進(jìn)行全面概括,比如對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會遺漏一點或幾點?!袄斫庥姓`”,即對形象的特征和體現(xiàn)的意義理解有偏差,對形象進(jìn)行分析時沒有

51、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 [例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漢壽城春望① 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②燒芻狗③,陌上行人看石麟④。 華表半空經(jīng)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⑤,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 ①本詩是作者貶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時所作。②牧豎:牧童。③芻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④石麟:古代貴族墓前的石獸。⑤東瀛變:指滄海桑田。東瀛,指東海。 1.下列對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因不見人煙,所以“對”字組合起來的荒祠、古墓、荊榛之類景物越多,越顯漢壽城的荒涼。 B.頷聯(lián)寫

52、牧豎、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機;頸聯(lián)寫華表、碑文,表現(xiàn)出漢壽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這首詩打破了一般律詩“起、承、轉(zhuǎn)、合”的框架,前三聯(lián)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的景象。 D.在尾聯(lián)興和廢的慨嘆中,詩人闡明了關(guān)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樸素的辯證觀點,強化了全詩的積極思想。 [解題演示] 判斷選項有關(guān)“形象”內(nèi)容的正誤,就要從形象的全面性和解讀的精準(zhǔn)性兩個角度進(jìn)行分析。A項,對應(yīng)的是詩歌首聯(lián)的內(nèi)容,首聯(lián)主要描寫的是景物形象,首句點明了“春望”的地點——漢壽城邊,不直接描寫漢壽城的春色,而以城邊野草剛剛發(fā)芽來描繪春色,含蓄地表現(xiàn)了漢壽城的荒涼;第二句描寫的景物頗多,有荒祠、古墓、荊榛,唯獨沒有人煙,讓讀

53、者更能感受到漢壽城的荒涼。B項,對應(yīng)的是詩歌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內(nèi)容。頷聯(lián)主要描寫的形象有人物(“牧豎”“行人”)、事物(“芻狗”“石麟”)。因為首聯(lián)描寫環(huán)境的荒涼,考生很容易忽略此聯(lián)中寫人物的具體行為的真實意圖,而誤認(rèn)為出現(xiàn)牧豎和行人,是“增添了景中的生機”。其實此聯(lián)中的“牧豎燒芻狗”于“田中”,說明墳?zāi)怪車h(huán)境冷落,祭掃無人,田地荒蕪?!靶腥丝词搿庇凇澳吧稀?,是因為荊榛莽莽,沒有可以觀賞的景物,只有古墓前的石獸尚可注目而已,從而更襯托出漢壽城的荒涼。頸聯(lián)描寫的形象主要是事物(“華表”“碑文”),昔日繁華,今朝破敗,盡在殘缺華表、斷裂石碑中顯露。C項,是對詩歌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前三聯(lián)描寫景物的總體概述,

54、“鋪陳漢壽城的景象”符合前三聯(lián)形象的特征。D項,對應(yīng)的是詩歌尾聯(lián)的內(nèi)容,分析尾聯(lián)情感內(nèi)容,要關(guān)注“東瀛”之“變”和“還成要路津”體現(xiàn)的意義,即興廢是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的。這種思想具有積極意義。故答案選B。 ★2.本詩與杜甫的《春望》從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的影響。請比較兩詩在形象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簡要分析。 答:????????????????????????????????????????????????????????????????????????????????????????????????????????????????????????????????????????

55、???? ??????????????????????????????????????????????????????????????????????????????????????????????????????????????????????????????????????????? ???????????????????????????????????????????????????????????????????????????????????????????????????????????????????????????????????????????

56、??????????????????????????????????????????????????????????????????????????????????????????????????????????????????????????????????????????? ??????????????????????????????????????????????????????????????????????????????????????????????????????????????????????????????????????????? [解題演示] 杜甫

57、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解答這道題,首先要分析兩首詩所描寫的形象: 詩題 《漢壽城春望》 《春望》 人 “牧豎”“行人”等 詩人“白頭”“不勝簪”等 事 詩人春望 詩人春望 景 春景 戰(zhàn)后“野草”叢生,“荒祠古墓”等 春景 戰(zhàn)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物 野草、荒祠、古墓、荊榛、石麟等 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花流淚、鳥悲鳴等 理 “東瀛變”“還成要路津” 國都?xì)埰?、山河破? 情感 漢壽城的昔盛今衰,對大唐江山的憂慮 詩人年老體衰、思念家鄉(xiāng)、擔(dān)憂國家 通過對比可

58、以看出,兩首詩的相同點在于“春景”,不同點是戰(zhàn)后還是戰(zhàn)中,“物”——漢壽城(地方)/國都,“詩人形象”——沒有直接描寫/直接描寫,“情感”——漢壽城的昔盛今衰,對大唐江山的憂慮/詩人年老體衰、思念家鄉(xiāng)、擔(dān)憂國家。解答此類試題,考生容易產(chǎn)生的錯誤是“要點不全”和“分析不準(zhǔn)”等。戰(zhàn)后和戰(zhàn)中、地方和國都的不同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 [參考答案] 相同點:描寫春景的荒蕪、破敗和凄涼。兩首詩都描寫了叢生的雜草等。不同點:①《春望》描寫戰(zhàn)中的場景,描寫了國都破敗的景象;《漢壽城春望》描寫戰(zhàn)后的景象,描寫了戰(zhàn)后的荒祠古墓、野草荒樹、牧豎行人等。②《春望》描寫國都景象,主要描寫了詩人在殘破的國都中的生活狀態(tài)

59、;《漢壽城春望》描寫地方景象,描寫了漢壽城的荒涼。③《春望》刻畫了一個年老體衰、思念家鄉(xiāng)、擔(dān)憂國家的詩人形象;《漢壽城春望》描寫了漢壽城昔盛今衰的景象,借景抒情,表達(dá)了對大唐江山的憂慮。 [白話詩歌] 春天來了,漢壽城邊野草叢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長滿荊榛。田里的牧童燒著丟棄的芻狗,路上的行人在看墓前的石獸。經(jīng)過雷電轟擊,華表殘缺,石碑?dāng)嗔?,雖然積滿塵土,碑文仍可辨認(rèn)。不知什么時候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到那時,這里又會成為南北交通的要道。 [增分策略] 1.運用2步驟、5方面全面概括詩歌形象 把握詩歌形象,可以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把詩歌的形象細(xì)化為“人、事、景、物、理”5個方面,“

60、人”指作者或抒情、敘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體的物件,“理”指詩歌表達(dá)的哲理; 第二步:篩選詩歌中所有有關(guān)“人、事、景、物、理”的詞語,細(xì)致分析這些詞語體現(xiàn)的形象特征。 比如[例二]中《漢壽城春望》的首聯(lián),從景物的角度,要篩選出“野草”“荒祠”“古墓”“荊榛”等,再分析提煉形象特點。 2.從特征、情感2角度正確理解形象體現(xiàn)的意義 形象體現(xiàn)的意義可以分為兩個角度。 第一,形象本身的特征,比如景物營造的意境、人物體現(xiàn)的性格特征、事物表現(xiàn)的意義等; 第二,形象體現(xiàn)的情感,比如景物、事物表達(dá)詩人或抒情、敘事的主人公的情感等。 比如[例二]中《漢壽城春望

61、》的尾聯(lián),從形象的角度來分析,這兩句詩不僅是對朝代的興廢更替的思考,還蘊含著詩人有關(guān)興廢相互轉(zhuǎn)化的哲理思考。 [即時鞏固]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 除夜對酒贈少章① 陳師道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②。 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 發(fā)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偕僬拢呵赜M,字少章,與詩人交往頗密。②未空:事業(yè)、生活沒有落空,即言“有了著落”。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3分)(  ) A.除夕之夜,本該合家團聚,但詩人卻“身何托”,首句抑郁不平之情劈空而來。 B.首聯(lián),詩人“身何托”和客人事業(yè)生活

62、“未空”構(gòu)成鮮明對比,極寫客人的躊躇滿志。 C.第四句的意思是:夢中,抱負(fù)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實現(xiàn);而現(xiàn)實中卻一無所有。 D.頸聯(lián)對仗工整,寫愁催白發(fā)、酒助紅顏,形象表達(dá)了詩人愁情之深、內(nèi)心之苦。 解析:選B B項,“極寫客人的躊躇滿志”錯,應(yīng)是運用對比,突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抑郁不平與愁苦。 ★(2)詩歌中塑造了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答:??????????????????????????????????????????????????????????????????????????????????????????????????????????????????????

63、?????????????????????? ??????????????????????????????????????????????????????????????????????????????????????????????????????????????????????????????????????????? ???????????????????????????????????????????????????????????????????????????????????????????????????????????????????????????????

64、???????????? ??????????????????????????????????????????????????????????????????????????????????????????????????????????????????????????????????????????? ?????????????????????????????????????????????????????????????????????????????????????????????????????????????????????????????????????????

65、?? 參考答案:①生活凄苦,事業(yè)無成。詩人無所依托,雖有抱負(fù),卻無從實現(xiàn),半生憂患,內(nèi)心愁苦。②執(zhí)著追求理想,雖遭挫折仍保持樂觀精神。詩人做夢也希望能夠一展平生抱負(fù),雖然處境困厄,但仍然用歌聲排遣滿腹愁緒。(每點3分) 易錯點(三) 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牽強 鑒賞古代詩歌思想感情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是分析片面,其中包括:情感概括缺失,情感理解牽強。 [例三]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參 一身從遠(yuǎn)使,萬里向安西。 漢月垂鄉(xiāng)淚,胡沙費馬蹄。 尋河①愁地盡,過磧覺天低。 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 漁家傲·寄仲高② 陸 游 東望山陰③何處是

66、?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注]?、賹ず樱菏份d張騫出使西域時,曾去尋找黃河源頭。②仲高:陸升之,字仲高,陸游的堂兄。③山陰:浙江紹興古縣名,陸游的家鄉(xiāng)。 1.下列對以上詩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岑詩本為送朋友入京,起筆卻寫自己從長安入安西,著墨不多而內(nèi)涵豐富,很自然地引出對安西景色的具體描寫。 B.陸詞最后三句描述詞人的現(xiàn)狀——韶華已逝,浪跡天涯,夜不能寐,只有飲茶消愁,這流露出詞人落寞消沉之意。 C.兩首詩歌數(shù)詞的運用耐人尋味。岑詩中“一身”“萬里”的懸殊,表現(xiàn)詩人的膽魄和勇氣;陸詞中“一萬三千里”言離家之遙遠(yuǎn),歸家之難。 D.陸詞用典不著痕跡,如“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典出杜牧《題禪院》“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fēng)”,詞人以杜牧自況來抒發(fā)情感。 [解題演示] 解答本題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是不能準(zhǔn)確把握詩歌表達(dá)的情感,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對詩歌整體意思的理解和把握詩歌表達(dá)的情感等。A項,考查的是詩歌內(nèi)容,選項解釋了岑詩起筆的內(nèi)容和作用。B項,考查了詩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