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帶三維備注的都有三維源文件,由于部分三維子文件較多,店主做了壓縮打包,都可以保證打開的,三維預覽圖都是店主用電腦打開后截圖的,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304139763 ?===========題目最后備注XX系列,只是店主整理分類,與內容無關,請忽視
鑄造工藝課程設計
設計題目 :法蘭盤
目錄
一、設計任務 1
二、生產(chǎn)條件和技術要求 1
2.1、生產(chǎn)性質:小批量生產(chǎn) 1
2.2、材料:Q275 1
2.3、零件加工方法 1
三、工藝設計過程 2
3.1、澆注位置與分型面 3
3.2、鑄造工藝參數(shù)的確定 4
3.2.1機械加工余量 4
3.2.2拔模斜度 4
3.2.3鑄鐵的鑄造收縮率 4
3.2.4鑄造圓角 5
3.3、型芯、冷鐵和冒口的確定 5
3.4、澆注系統(tǒng) 6
3.4.1澆道的設計 6
3.4.2.1澆注系統(tǒng)截面的選擇 6
3.4.2.2澆注系統(tǒng)斷面尺寸的設計 7
一、設計任務
1.1、繪制零件圖
1.2、繪制鑄件圖
1.3、編寫毛坯工藝設計說明書
二、生產(chǎn)條件和技術要求
2.1、生產(chǎn)性質:小批量生產(chǎn)
2.2、材料:Q275
2.3、零件加工方法:
零件上有多個孔,除中間的大孔需要鑄造以外,其他孔在考慮加工余量后不宜鑄造成型,采用機械方法加工,均不鑄出。
造型方法:手工造型
造芯方法:手工制芯
三、工藝設計過程
3.1、澆注位置與分型面
分型面設計及澆注位置的選擇
澆注位置選擇原則:
1).澆注位置應有利于所確定的凝固順序,而且要有利于鑄件的補縮以及冒口的安放
2).鑄件的重要部分應盡量置于下部
3).重要加工面應朝下或呈直立狀態(tài)
4).應使鑄件的大平面朝下
5).應保證鑄件能充滿
6).應使合型位置、澆注位置和鑄件冷卻位置相一致
分型面選擇原則:
1).應使鑄件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內
2).應盡量減少分型面的的數(shù)目
3).分型面應盡量選用平面
4).分型面通常選在鑄件的最大截面處,盡量不使砂箱過高
確定方案:根據(jù)原則1與4選擇位于一側的最大端面為分型面。(詳情見鑄造工藝圖)
3.2、鑄造工藝參數(shù)的確定
3.2.1機械加工余量
機械加工余量是指在鑄件加工表面上留下的、準備用機械加工方法切去的金屬層的厚度,目的是獲得精確的尺寸和光潔的表面,以符合設計的要求。
鑄件加工余量的大小,要根據(jù)鑄件的合金種類,生產(chǎn)方法,尺寸大小和復雜程度,以及加工面的要求和所處的澆注位置等因素來確定。
零件最大尺寸為130mm,按H等級要求,取加工余量為3mm。
3.2.2拔模斜度
為了在造型和制芯時便于起模而不致?lián)p壞砂型和砂芯,應該在模樣或芯盒的出模方向帶有一定的斜度。如果零件本身沒有設計出相應的結構斜度時,就要在鑄型工藝設計時給出拔模斜度。拔模斜度的大小應根據(jù)模樣的高度,模樣的尺寸和表面光潔度以及造型方法來確定,范圍在0.5°~5°之間。
本鑄件高度較小,故選擇1°10′為外拔模斜度,1°05′為內拔模斜度。
3.2.3材料的鑄造收縮率
鑄件在冷卻和凝固過程中,體積一般都要收縮。由于鑄件的固態(tài)收縮(線收縮)使鑄件各部分的尺寸小于模樣原來的尺寸,為了使鑄件冷卻后的尺寸與鑄件圖示尺寸一致,則需要在模樣或者芯盒上加上其收縮的尺寸。增加的這部分尺寸為鑄件的收縮量,一般用鑄造收縮率表示:
k=(L模樣一L鑄件)/L鑄件 X 100%
式中:L模樣—模樣尺寸;L 鑄件—鑄件尺寸。
鑄造收縮率主要和鑄造合金的種類及成分有關,同時還取決于鑄件在收縮時受到阻礙的大小等因素。
本零件選用Q275碳素結構鋼,鑄造法蘭盤為圓形鑄件,取收縮率為1.8%~2.0%。
3.2.4鑄造圓角
鑄造圓角是指鑄件上相鄰兩壁的交角,在設計制作模樣時,均應做成圓弧過渡的形式,以防止在該處產(chǎn)生縮孔、因沖砂而缺角、因應力集中而開裂等缺陷。一般為兩相交壁平均厚度的1/3~1/2,中、小型鑄件的鑄造圓角半徑為3~5mm。
本零件取圓角半徑3mm,其余較小處為1mm。
3.3、型芯、冷鐵和冒口的確定
3.3.1砂芯尺寸
根據(jù)鑄件澆注位置、分型面以及內腔的形狀,確定在此鑄件中只需設計一個砂芯就可達到鑄造工藝要求。具體結構見圖鑄造工藝圖。
1) 芯頭設計
選擇垂直芯頭。
2) 芯頭尺寸
(a)垂直芯頭的尺寸包括其長度,斜度以及芯頭與芯座之間的間隙。
根據(jù)鑄型種類為濕型,芯頭直徑小于34mm。查《砂型鑄造工藝設計》表,垂直芯頭與芯座之間的間隙S取0.5。
(b)查表4-1,砂芯長度取45mm,在31~60mm之間,因此下芯頭高度h選取20~25mm,這里取h為20mm。由下芯頭高度h,查得上芯頭高度h1為15mm。
(c)查表4-3,由h選取上、下芯頭的a值分別為3mm,1.5mm。
表4-1
表4-2
表4-3
3.3.2冷鐵及冒口
本零件屬于小型鑄件,無需補縮,股不設置冒口,并且澆注后冷卻速度較快,無需設置冷鐵。
3.4、澆注系統(tǒng)
澆注系統(tǒng)是砂型中引導液態(tài)合金流入型腔的通道。生產(chǎn)中常常因澆注系統(tǒng)設計安排不合理,造成砂眼、夾砂、氣孔、粘砂、縮孔、縮松、澆不足、變形、裂紋、偏析等缺陷。澆注系統(tǒng)與獲得優(yōu)質鑄件,提高生產(chǎn)效率和降低鑄件成本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常用的澆注系統(tǒng)大多由澆口杯、直澆道、橫澆道、內澆道等部分組成。
為使?jié)沧⑴c冷卻更均勻,采用四條內澆道。
澆道的設計
3.4.1澆注系統(tǒng)截面的選擇:如下表所示。
澆注系統(tǒng)分為開放式,封閉式,半封閉式,封閉一開放式幾種類型,由于鑄件的材質為Q275,要求澆注系統(tǒng)撇渣能力較強,鐵水充型平穩(wěn),所以,選擇封閉式澆注系統(tǒng),F(xiàn)直>ΣF橫>ΣF內,F(xiàn)內為控流斷面。澆注開始時液態(tài)金屬很快充滿澆注系統(tǒng),鑄件成品率高,撇渣能力較強,澆注初期也有一定的撇渣能力。
按內澆道在鑄型中的位置有:頂注式、中注式、底注式 及階梯式。本次鑄件高度不大、形狀簡單、疏于薄壁或中等壁厚鑄件,因此選擇頂注式。
3.4.2澆注系統(tǒng)斷面尺寸的設計
根據(jù)鑄件尺寸,直澆道為圓形截面,直徑φ=20mm,橫截面積為314mm2。
橫澆道截面為梯形如圖所示,內澆道的高度應小于橫澆道以獲得良好的擋渣能力,高度取橫澆道的1/3故內澆道的高度為3。
A、內澆道截面積 B、橫澆道截面積
參考文獻:
[1]吳宗澤,羅圣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張世昌,李旦,高航.《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愛珍,《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藝》[M].3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4]鄧文英,《金屬工藝學》[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