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陽泉市中考數學一輪復習 專題33 數據的分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西省陽泉市中考數學一輪復習 專題33 數據的分析(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數據的分析
題組練習一(問題習題化)
1.某中學開展“中國夢,我的夢”演講比賽活動,初三(1)班、(2)班根據初賽成績各選出5名選手參加復賽,兩個班各選出的5名選手的復賽成績如圖所示.
(1)根據圖,填寫下表:(單位:分)
平均分
中位數
眾數
方差
極差
(1)班
85
85
70
(2)班
80
30
(2)結合兩個班級復賽成績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分析哪個班級的復賽成績好.
(3)分析統(tǒng)計結果回答哪個班的成績更穩(wěn)定.
(4)如果在兩班參加復賽的選手中分別選出2人參加決賽,你認為哪個班的實力更強些,說明理由.
2、
知識梳理
具體考點
內容
知識技能
要求
過程性
要求
A
B
C
D
A
B
C
1、計算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選擇合適量表示數據集中趨勢
∨
2、計算極差、方差,用它們表示數據的離散程度
∨
3、頻數、頻率的概念
∨
4、列頻數分布表,畫頻率分布直方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5、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用樣本平均數,方差估計總體平均數,方差
∨
∨
6、根據統(tǒng)計結果作出合理判斷和預測
∨
∨
3、
題組練習二(知識網絡化
2.一組數據1,4,6,x的中位數和平均數相等,則x的值是 ?。?
3.一組數據,6、4、a、3、2的平均數是5,這組數據的方差為_______
4.已知一組數據1,2,3,…,n(從左往右數,第1個數是1,第2個數是2,第3個數是3,依此類推,第n個數是n).設這組數據的各數之和是s,中位數是k,則s= ____
(用只含有k的代數式表示).
5.學校抽查了30名學生參加“學習雷鋒社會實踐”的活動次數,并根據數據繪成了條形統(tǒng)計圖,則30名學生參加活動的平均次數是( )
A.2
B.2.8
C.3
D.
4、3.3
9.某校260名學生參加植樹活動,要求每人植4~7棵,活動結束后隨機抽查了20名學生每人的植樹量,并分為四種類型,A:4棵;B:5棵;C:6棵;D:7棵.將各類的人數繪制成扇形圖(如圖-1)和條形圖(如圖-2),經確認扇形圖是正確的,而條形圖尚有一處錯誤.
圖1
圖2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條形圖中存在的錯誤,并說明理由;
(2)寫出這20名學生每人植樹量的眾數、中位數;
(3)在求這20名學生每人植樹量的平均數時,小宇是這樣分析的:
① 小宇的分析是從哪一步開始出現錯誤的?
② 請你幫他計算出正確的平均數,并估計這260名學生
5、共植樹多少棵.
題組練習三(中考考點鏈接)
7.在“全民讀書月”活動中,小明調查了班級里40名同學本學期計劃購買課外書的花費情況,并將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tǒng)計圖.請根據相關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這次調查數據的眾數是 ;中位數是 _;
(3)若該校共有學生1000人,估計本學期計劃購買課外書花費50元的學生有 人.
某廠生產A,B兩種產品,其單價隨市場變化而做相應調整,營銷人員根據前三次單價變化的情況,繪制了如下統(tǒng)計表及不完整的折線圖:
并求得了A產品三次單價的平均數和方差:
.
(1)補全B產品單價變化的折線圖,B產品第三次的單價比上次的單
6、價降低了 %;
(2)求B產品三次單價的方差,并比較哪種產品的單價波動??;
(3)該廠決定第四次調價,A產品的單價仍為6.5元/件,B產品的單價比3元/件上調m%(),使得A產品這四次單價的中位數是B產品四次單價中位數的2倍少1,求m的值.
答案:1.(1)85、85、100、160、25;
(2)∵兩班的平均數相同,初三(1)班的中位數高,∴初三(1)班的復賽成績好些;
(3)S22>S21,所以初三(1)班的成績更穩(wěn)定.
(4)∵初三(1)班、初三(2)班前兩名選手的平均分分別為92.5分,100分,
∴在每班參加復賽的選手中分別選出2人參加決賽,初三(2)班的實力更強一些
7、.-
2. ﹣1或3或9;3.8;4.nk;5.C;
6.解:(1)D有錯
理由:=23
(2)眾數為5
中位數為5
(3)①第二步
②=5.3
估計這260名學生共植樹:5.3260=1378(棵)
7.解:(1)眾數是:30元,中位數是:50元,
(2)調查的總人數是:6+12+10+8+4=40(人),
則估計本學期計劃購買課外書花費50元的學生有:1000×=250(人).
8.解:(1)如圖所示,B產品降低了25%;
(2),
∵
∴B產品的單價波動?。?
(3)第四次調價后,
對于A產品,這四次單價的中位數為,
對于B產品,∵,∴第四次單價大于3,又∵
∴第四次單價小于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