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一)》教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華文化的勃興(一)》教學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教學案
學 科
歷史
學 校
鎮(zhèn)江新區(qū)
大港中學
教 者
周正華
班 級
七(2)班
課 題
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課 型
新授課
地 點
七(2)班
時 間
2014年10月
課程分析:(本課的作用和學習本課的意義)
1、教材分析:
本課為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從教材看,本課是對我國奴隸社會產生和鼎盛時期文化成就的總結,主要涵蓋了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
2、學情分析:
學生對我國奴隸社會的歷史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奴隸社會的殘酷性、奴隸社會的生產力發(fā)展均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課重在通過教學活動,令其認識到奴隸社會
2、較之原始社會有了很大的進步,創(chuàng)造了發(fā)達的文明。鑒于學生心理的特點,本課以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為主,調動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
問
題
設
計
1、時間倒回先秦時代,沒有紙張、沒有筆墨,歷史是如何被記載下來的?
人們怎樣記錄呢?
2、看課本41頁《二里頭遺址陶器符號》,想一想:這些符號在古人生活中用什么作用?將來它們可能有怎樣的發(fā)展?
3、你能在現(xiàn)代漢字中找出一兩個仍然體現(xiàn)著這種特點的例子嗎?
4、請你運用書本知識簡單介紹屏幕上的圖片。
5、古人記事除了要面對復雜的圖形文字,還要掌握高難的刻寫技術,聰明的古人,還會尋找哪些更好的記事載
3、體和工具呢?
6、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屈原的故事和風俗?
7、讓我們欣賞一段自先秦時期便開始流行宮廷的音樂,請你關注主要的樂器和演奏方式。
8、24節(jié)氣與今天的生活有出入,原因何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歷法、戰(zhàn)國的24節(jié)氣;知道扁鵲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編鐘。
2、過程與能力:
通過分析史料和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運用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過分組討論實現(xiàn)對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交流和分享,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
4、明,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過詳細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通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學重點:
甲骨文、商朝歷法和詩人屈原。
教學難點:
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歷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教學方法:
講述法、材料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朗讀法等多種手段綜合使用,視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略做調解。
所需設備:
電腦多媒體輔助設備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比一比:
播放小朋友朗誦的《魚戲蓮葉間》,請同學們以最快速度用合適的材料和工具記錄歌詞。得勝者發(fā)給甲骨文圖片一張。
5、
點 評:
對得勝者進行表揚,肯定同學們選擇了恰當?shù)牟牧虾凸ぞ撸h字運用得得心應手。
問題1:
時間倒回先秦時代,沒有紙張、沒有筆墨,歷史是如何被記載下來的?人們怎樣記錄呢?
記錄詩文,體會先秦詩歌的清新自然,勞動人民的美好心靈。
一開課便調動學生,為學生做好“熱身運動”,調動積極性的同時,為后面的分組活動做準備。
新
課
教
學
新
課
教
學
6、
新
課
教
學
一、文字的演變
問題2 :
看課本41頁《二里頭遺址陶器符號》,想一想:這些符號在古人生活中用什么作用?將來它們可能有怎樣的發(fā)展?
看導言部分山東灰陶尊符號的圖形演變過程,體會漢文字的來歷。
問題3:
你能在現(xiàn)代漢字中找出一兩個仍然體現(xiàn)著這種特點的例子嗎?
結論:中國古代文字由圖形發(fā)展簡化而來。
展示:甲骨照片。
問題4:
請你運用書本知識簡單介紹屏幕上的圖片。
點評:甲骨文是一種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字形復雜,刻寫艱難。
問題5:
古人記事除了要面對復雜的圖
7、形文字,還要掌握高難的刻寫技術,聰明的古人,還會尋找哪些更好的記事載體和工具呢?
點評:
點評學生回答,指出隨著記事載體的變化,書寫工具、字形字體都在發(fā)生著變化。
展示:毛公鼎、金文、竹帛書等,玉器、石器、銅刀刻字和毛筆等圖片,展示字體變化過程并略加敘述。
講述:
古人克服種種困難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為后代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精神何其可貴,我們唯有通過保護文物,弘揚傳統(tǒng)文化方能無愧華夏子孫的身份。
但是,值得我們自豪的遠不止這一點,早在夏商時期,祖先們便在天文、歷法和醫(yī)學等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二、天文、歷法和醫(yī)學成就
分組活動:
請同學們根據(jù)興趣愛好分成三大組,選擇自己
8、較感興趣的方向,根據(jù)課本知識和老師補充的材料,合作完成相關的探究作業(yè)。(見附表)
最先完成的小組代表大組公布答案,各組交流、分享學習成果。并寫下自己最想了解卻暫時未能獲得答案的問題。
投影:
投影《天文、歷法和醫(yī)學成就》表格,學生發(fā)言填表。
點評:
填寫屏幕上的表格,并展示相關的圖片,在歷法部分請同學們齊聲朗讀24節(jié)氣歌。
我們的祖先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了寶貴的經驗,積累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其中不少成果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墒?,你們知道嗎,他們在藝術領域取得的成就,更讓人回味無
9、窮!
請同學們大聲說出先秦時期,文學藝術領域的代表人物是誰?(屈原)
三、屈原和“鐘鼓之樂”
提問6: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于屈原的故事和風俗?
點評、講述:
屈原的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感動著后人,他滿懷熱情的詩文廣為流傳,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他定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各國為他舉行的紀念活動充分的證明了屈原對整個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深遠影響。
展示:
《離騷》節(jié)選
屈原的詩文中最打動人心的是他真摯的情感,愉悅的心情和痛苦的情感除了用文字抒發(fā),還有別的方式表現(xiàn)
10、嗎?(音樂)
問題7:
讓我們欣賞一段自先秦時期便開始流行宮廷的音樂,請你關注主要的樂器和演奏方式。
播放:隨州編鐘的視頻
思考后得出結論:這些符號是文字雛形,古人用它們記事,將來可能發(fā)展為成熟的文字。
反向思考:從現(xiàn)在簡潔的文字向古代復雜的圖案回溯。
歸納:漢字的祖先是甲骨文,自商代便產生,是一種成熟的文字。
討論得出結論:書寫材料的選擇和針對該材料的工具。諸如:石頭、木板、青銅器、泥板等。
通過圖表梳理知識,了解漢字字體的變化發(fā)展。
分組活動:
每大組分若干小組,視人數(shù)而定。主要的學習材料是課本和補充材料,主要
11、任務是完成知識總結表,首先完成的組請同學來講述學習成果。
朗讀加深記憶
學生講屈原的故事及與他有關的風俗等。
視聽結合,得出以青銅樂器為主,敲擊演奏的結論。
感受中國古代文字發(fā)展的歷程,感受先人記錄歷史的艱辛,保存史料的功績。
主動探索,不依賴課本,通過探討、推測構建知識。
鍛煉學生歸納和表達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
在分組和合作中努力顧及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激起學生閱讀其他小組材料的好奇心,從而期待課后的交流。
課
堂
小
結
與
知
識
拓
展
知識小結:
投影:
《中華文化的
12、勃興(一)》表格,幫助學生記憶。
知識拓展:
看下面幾段材料,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則,思考其中的問題,和同學交流、討論。
材料一:
今天的氣溫高達25度,可是根據(jù)24節(jié)氣的記載,很快就要迎來“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的“霜
降”了。24節(jié)氣與今天的生活有出入,原因何在?
材料二:
一不治依仗權勢,為人傲慢、驕橫、放縱,不講道理;二不治貪圖錢財,輕視身體;三不治衣食無節(jié)制,不能調節(jié)適當;四不治陰陽錯亂,五臟功能不正常,病深不早求醫(yī)的;五不治身體非常虛弱,不能服藥的;六不治迷信巫術不相信醫(yī)術的。扁鵲“六不治”是對病人不負責,推卸責任嗎?談感想。
知識拓展,課堂的延續(xù)。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古代生活中心在黃河流域,與南方氣候有一定差異,此外環(huán)境惡化,溫室效應等,造成天氣異常。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扁鵲主張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醫(yī)學和生活,是醫(yī)德高尚,醫(yī)術高明的表現(xiàn)?!傲恢巍苯虝覀冏鋈撕蜕畹幕镜览?。
通過表格梳理知識。
通過拓展和探究擴大課堂歷史知識的外延,努力做到課堂教學和生活的有機結合。
課后將同學們上課完成的卡片相互交換,分享學習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