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浩特水文調查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二連浩特水文調查報告(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水文調查報告
錫盟水文勘測局
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的水文調查報告
目錄
刖百1
一、項目來由及主要任務1
二、項目概況1
三、工作概況及主要工作量2
第一節(jié)自然地理及地質概況3
一、位置、交通3
二、氣象、水文3
三、地形地貌5
四、地質概況6
第二節(jié)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7
第三節(jié)結論與建議10
#
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的水文調查報告
、夕4—
刖百
一、項目來由及主要任務
我局受錫林郭勒盟電力勘察設計院的委托,承擔了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的水文調查報告。目
2、的是查明項目區(qū)的地下水分布規(guī)律、為輸電項目興建及其環(huán)境評價提供科學依據。主要任務是:
1、查清項目區(qū)的地下水類型、含水層巖組及其分布規(guī)律。
2、查明項目區(qū)地下水的水位埋深、動態(tài)特征和水化學特征。
3、了解項目區(qū)地質巖性及其分布規(guī)律。
二、項目概況
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的建設是解決區(qū)域負荷的急劇增長,促進二連地區(qū)工業(yè)的發(fā)展,進一步優(yōu)化二連浩特市地區(qū)電網,滿足東城區(qū)的電力負荷需要以及完善東城區(qū)電力網架,提高二連浩特
電網的供電可靠性的民心工程。主要包括:
1、興建變電站
(1)新建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變電站一座。遠景裝設兩臺
63MVA自冷式三繞組有載調壓變壓器
3、,電壓為110/35/10kV。110kV
規(guī)劃出線4回,35kV規(guī)劃出線8回,10kV規(guī)劃出線20回。裝設兩臺63MVAI冷式三繞組有載調壓變壓器,本期110kV出線2回;35kV本期出線2回(一回至工業(yè)區(qū)變,一回至東蘇鎮(zhèn)礦變),10kV出線10
(2)完善二連工業(yè)園區(qū)35kV變電站接線形式。將工業(yè)區(qū)35kV變電站二連變進線間隔由單隔離開關進線完善為完整間隔。(3)玉龍220kV變電站新建110kV出線間隔2回。
2、興建輸電線路。
(1) 110kV線路:同塔雙回路架空線接入二連浩特玉龍220kV
變電站,形成玉龍220kV變至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變的雙回路供電模式(導線型號
4、LGJ-240)。線路長度約24.8m。
(2) 35kV系統(tǒng)接入:破口接入工業(yè)園區(qū)變至東蘇鎮(zhèn)礦變35kV
輸電線路,單回路架設,185導線,線路長度?kni
(3) 10kV系統(tǒng)接入:破口接入附近10kV線路,同時新建2回同桿3回10kV線路,2回單回10kV線路。185絕緣導線。
3、新建光纜。
(1)至玉龍變光纖通信;本工程自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變電站至二連浩特玉龍220kV變電站新建24芯OPGWt纜一條,光纜長度長度24.8km。
(2)至工業(yè)區(qū)變光纖通信:破口35kV線路后,新建至工業(yè)區(qū)變16芯OPG姚纜,完善至破口點16芯ADS洸纜(銀礦方向)。
三、工作概況及
5、主要工作量
我局接受委托后,立即著手收集有關資料并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對項目區(qū)建設場地進行現場勘查及水文調查,對收集的第一手資料進行
綜合分析評價。經過約20多天的野外內外業(yè)調查工作,完成了收集
資料1份、調查水文地質1處,編寫調查報告1份。
第一節(jié)自然地理及地質概況
一、位置、交通
二連浩特市(以下簡稱二連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境內,地處內蒙古自治區(qū)北部,是我國通往蒙古國的唯一鐵路口岸,也是國務院批準的13個沿邊開放城市之一,北與蒙古國扎門烏德隔界相望,東臨蘇尼特左旗,南與西均與蘇尼特右旗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1053'—11214',北緯4322'—4345'。
二連市是集
6、二線的終點,也是我國通往蒙古國的陸路口岸,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北可達蒙古國、俄羅斯,南接華北、華中、華東等廣大地區(qū),處于國際、國內兩個經濟輻射面的交匯處,是歐亞大陸鐵路運輸網絡中最便捷的縱向運輸大動脈上的樞紐站,是蒙古國通往亞洲大陸
的“橋梁”。與滿洲里相比,經二連市對獨聯體及歐洲各國進行國際貿易和交往可縮短1000多km的距離。
二、氣象、水文
1、氣象
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氣候,處于西風帶,受
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時間長。氣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長風雪少,春季干燥少雨風沙多,夏季干熱降雨少,秋季天高氣爽霜來早。年平均氣溫5.1C,一月平均氣溫-16.2C,極端最低氣溫-
7、29.7C,七月
3
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的水文調查報告
平均氣溫25.7C,極端最高氣溫39.0C。結冰期8個月,境內烤火期7個月。年日照時數3356.8小時,日照率76%霜凍出現早,最早9月末出現,最晚5月末結束,無霜期僅221天左右。雨水分布不均,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遞減。年際雨量變化大,平均降水量139.5毫m(1996年降水量最多256.9mm2001年降水量最少39.7mm)。常年盛行偏西風,年平均風速4.1m/s。詳見二連浩特地區(qū)氣候特征表。
二連浩特地區(qū)氣候特征表
月份
平均氣溫(C)
年降水量(mrm
年烝發(fā)里(mm
一
-18.6
8、1.9
20.9
二
-15.0
1.5
39.4
三
-4.6
2.5
126.6
四「
6.0
4.6
P288.6
五
14.3
9.9
445.7
六
20.4
17.3
462.3
七
22.9
38.6
「426.4
八
20.7
38.8
347.3
九
13.4
16.5
261.5
十
4.3
7.4
P169.3
一
-6.9
2.1
65.7
十二
-16.2
0.9
24.8
平均值
3.4
142.2
2699.6
最大
244.4
3129
最小
83
9、.0
2284
2、水文
地表無河流水系,水資源嚴重缺乏。能夠開發(fā)利用的水源地有3
處,分別為二連鹽池東段、賽烏蘇洼地和齊哈日格圖。其中鹽池為地下水、地表水匯集區(qū),資源量8524萬吊,淡水層下部為咸水,水質差不能飲用。市區(qū)南24km賽烏蘇洼地為20m以內的淺層水,不適合飲用。齊哈日格圖為地下古河道水源地,水質優(yōu)良,是目前二連市區(qū)
主要供水水源。地下水儲量也十分有限,且均為高礦化度的苦咸水,
水資源貧乏。二連浩特地區(qū)最大24小時雨量為61.6mm具體見下表:
二連浩特地區(qū)不同歷時降水頻率統(tǒng)計表
暴雨歷時
均值
Cv
Cs/Cv
不同頻率(P%降水量(mrm「
0.1
10、
0.2
0.33
0.5
1.0
2.0
5.0
101
24小時
27.2
0.57
3.5
119
108
100
93.8
83.1
72.2
58.2
47.3
3日[
30.6
0.55
3.5
128
117
109
102
90.61
78.9
64.3
52.6
二連浩特市地區(qū)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經勘探,城市建成區(qū)屬貧水區(qū),行政區(qū)劃內無河流水系,缺乏地表水源,勘探資料表明,區(qū)劃內現鄰近區(qū)域有3處可供本市以及鄰近旗縣牧區(qū)生產和生活用水的水源;鹽池一帶地下水儲量2.2億m,含鹽量大,礦化度大于2g/l,水質差;蘇尼
11、特右旗境內的齊哈日格圖是本市現在的水源地,面積784平方公里,總儲量為40.5億m3,賽烏蘇地區(qū)地下水儲量為3.7億m,基本能保證現在蔬菜地和林地的需要。
三、地形地貌
地處內蒙古高原中部,陰山山脈以北的層狀高原區(qū)。地勢較為平坦,由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市區(qū)于二連盆地沉積帶西緣,基本輪廓奠定于第四紀延續(xù)到三迭紀、白堊紀,土質以淡栗鈣土夾沙礫土為主。區(qū)內有零星洼地,季節(jié)性積水。賽烏素東南的“那仁紹榮”、“哈日
陶勒蓋”為最高,海拔1016nl市區(qū)附近的“布朗音推饒木”南架子山為次高,海拔964.3m,“額仁諾爾”為最低,海拔900m
地質結構均為各種巖層,地表層為砂質土壤,地耐力均為180
12、千帕以上,工程條件優(yōu)良。由于地處地震活動帶,根據《中國地震動參
數區(qū)劃圖》(GD-18306-2001),比照《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1990)〉〉
對照烈度為7度,應與設防。
四、地質概況
1、地層
礦區(qū)內出露地層從下至上有二迭系及第四系地層。
二迭系下統(tǒng)格根敖包組(P1g):巖性為灰綠色長石砂巖、粉砂巖、硬砂巖組成。
二迭系下統(tǒng)達里諾爾組(P1①可分三段:
下碎屑巖段:灰黃色長石砂巖、含礫粗砂巖,底部為雜色礫巖。
火山巖段:灰綠色安山巖、流紋巖及變質泥巖、長石砂巖和板巖。
上碎屑巖段:黃綠色安山巖、砂巖、砂質板巖及綠灰色灰?guī)r、變質泥巖。
二迭系統(tǒng)哲斯組(P1z)
碎屑
13、巖段:黃綠色、紫紅色粉砂質泥巖、粉砂巖夾礫巖、灰?guī)r。
灰?guī)r段:下部為灰白色生物碎屑灰?guī)r,上部為砂巖石。
新生界第四系(Q4
為草原亞砂土、分成砂,底部為沖擊砂礫巖石層。
2、構造
礦區(qū)由格根敖包組、達里諾爾組、哲斯組地層組成,總體地層走向為東北,由于受華力西晚期及燕山運動影響,地層產狀比較復雜。本礦區(qū)有兩條北東向大斷層及一條北東向斷層。斷層及火山巖脈的侵
入體對尋找多金屬礦十分有利。
3、含水層
由于礦區(qū)地處中下侏羅統(tǒng)砂巖、砂礫巖含水層較厚,含水層分布受地質構造控制極不穩(wěn)定,可劃分三個含水層,上部含水層,為膠結中等的矽質砂巖、中細砂巖,厚約15.0m,中部煤層上含水層,灰白色粗
14、、中砂巖夾砂質頁巖,厚約10.0~16.0m;下部煤層上含水層為灰白色粗、中砂巖及砂礫巖,厚30.0m。含水層頂板高程1200m左右,單位涌水量0.72t/h〃m左右。礦化度1g/L左右,以HCO3Ca-Na型為主。止匕外,
4、巖性
組成巖性主要有上侏羅統(tǒng)凝灰?guī)r、玄武巖、中下保護國羅統(tǒng)砂巖、砂礫巖、下二疊統(tǒng)輕變質巖、燕山早期一一華力西晚期花崗巖、上更新統(tǒng)下段洪積泥質砂礫石及上更新統(tǒng)上段玄武巖。
第二節(jié)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
區(qū)內地下水的賦存條件與分布規(guī)律受多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和控制,如,地貌、巖性、構造、古地理、氣象和水文等。這些自然因素均從不同角度影響著區(qū)域地下水的形成條件。
低山丘陵區(qū)
15、由于地形起伏大,巖石堅硬,裂隙一般不甚發(fā)育,接受大氣降水入滲補給的條件差而排泄條件好,因而山區(qū)基巖裂隙水通常具有含水不續(xù),水量貧乏、埋深變化大,水質良好的特點。由上更新統(tǒng)下段洪積物組成的低緩丘陵雖然入滲條件比低山丘陵好,但因所
處地勢高,故成為透水不含水層。
據1:20萬區(qū)域水文地質普查和烏盟水電局勘探資料,二連鹽池為一小型中生代斷陷盆地,含水層由白堊系上統(tǒng)碎屑巖組成,盆地水文地質條件只要受構造控制。東部為富水區(qū),面積約100km2左右,
下部基巖埋深深度較大,約50—70m含水層主要巖性為砂礫巖,含裂隙孔隙承壓水,含水層頂板埋深10-32m一般厚度20—45m其中淡水層厚度10-30m
16、平均厚度17.11m,下部為咸水。水位埋深,自東向二連鹽池方向變淺,一般均小于30m單井出流量多在500—1500m3/日。上部礦化度在1.0—1.7g/l,以HCO3C—Na;CL〃HCO3一Na型水為主,向下水質變差,礦化度大于2.0g/l,在水平方向,也有自盆地周邊至鹽池水質變差的規(guī)律。地下水主要接受北部呼和額熱格溝的地下徑流補給。
該富水區(qū)距市區(qū)約為10km地面高程940m較二連市低約30m該富水區(qū)地區(qū)面積較小,地下水補給條件較差,淡水層較薄。經地下水資源概算,淡水容積存儲量為25500萬m3,斷面動儲量為4226.61m3/d,總補給量為8013.65m/d。
氣象要素與地下水的
17、關系主要反映在降水乃是本區(qū)地下水的首要補給來源,而蒸發(fā)又是地下水的要主要排泄方式。根據資料分析推算,降水入滲占初勘區(qū)地下水補給量的56%潛水蒸發(fā)排泄占礦區(qū)地下水排泄量的44%另外,凍土層的形成和融化對地下水動態(tài)有顯著影響,凍土層形成時,通過毛細作用潛水面不斷地輸送水份到凍土層的下部,以至造成潛水面的下降趨勢;春季解凍期,凍土層融化后水
份又下滲補給潛水,使得潛水面上升并出現全年的第一次地下水位高峰。
1、地下水的類型
⑴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水
其含水層(組)埋藏條件、巖性、厚度、富水性、水化學特征、補給、徑流、條件等都有差異。據一些淺孔資料,深孔稍大約在3.6
t/h〃m左右,單位涌水量
18、在0.43~1.08t/h〃mr礦化度多小于1g/L,以HCO3Na-Mg型水及SO4-HCO3Na-Mg型水為主。
⑵蘇尼特古河道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水
巖性以含礫中粗砂巖、砂礫巖為主,磨園度,分選性好,單井涌水量均大于60m3/h,
⑶堊統(tǒng)巴彥花組和上新統(tǒng)的碎屑巖層孔隙水。巖性以含礫中粗砂巖為主含水層(組),水位埋深,主要受地貌控制,在四級高平原上水位。
2、水化學類型
⑴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水,水位埋深不定,水位埋深〉40m含水層厚度<10m且水量貧乏,民井抽水量和泉流量均<10m3/日。水質良好,水化學類型多屬HCO3Na〃MgHCQ/SO4-Na〃Ca型,礦化度一般<1g/L。
19、⑵蘇尼特古河道碎屑巖類裂隙孔隙水多數情況下被上更新統(tǒng)洪積層(Q32pl)覆蓋,其中、下部砂層中含有孔隙潛水。水位埋深變化較大,一般為1.0—5.0m。民井揭露的含水層厚度約3.0m。由于丘
間溝谷洼地來自側向的基巖裂隙水補給量甚少,洼地本身的滲透性又
差(據滲水試驗測得的垂直滲透系數小于1m因而直接接受的降水
入滲量也很微弱,故其富水性甚差。民井抽水量3.57—40nV日。水
化學類型HCO3Cl—Na〃Mg為主,礦化度0.7—0.9g/l的淡水。
⑶組成巖性為白堊統(tǒng)巴彥花組和上新統(tǒng)的碎屑巖層。該含水量成
(組)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水化學類型多為HCO3Na〃MgSO4HCO3一N
20、a和HCO3CI—Mg〃Na型。
3、地下水的補給、逕流、排泄
(一)補給
項目區(qū)地下水補給主要是大氣降水和部分地區(qū)巖層孔隙水滲入的區(qū)域性補給。
(二)逕流、排泄
地下水多沿洼地蓋層與基巖接能帶逕流,故多以承壓水形式流動。
項目區(qū)的排泄方式,除開采利用、側向排泄以外,主要是蒸發(fā)排泄,一些地表水流區(qū),地下水淺埋區(qū),均是水源的排泄點和區(qū)域。
第三節(jié)結論與建議
二連東城區(qū)相對于整個二連浩特地區(qū)的富水區(qū),主要補給來源為
大氣降水和局部地下水補給。面積約100km2左右,下部基巖埋深深度較大,約50-70m含水層主要巖性為砂礫巖,含裂隙孔隙承壓水,含水層頂板埋深10—32m一般厚度20
21、-45m其中淡水層厚度10—
30m,平均厚度17.11m,下部為咸水。水位埋深,自東向二連鹽池方向變淺,一般均小于30m單井出流量多在500—1500m3/d。上部礦化度在1.0—1.7g/l,以HCO〃C「Na;CL〃HCOHNa型水為主,向下水質變差,礦化度大于2.0g/l,在水平方向,也有自盆地周邊至鹽池水質變差的規(guī)律。地下水主要接受北部呼和額熱格溝的地下徑流補給。經地下水資源概算,淡水容積存儲量為25500萬m3,斷面動儲量為4226.61m3/d,總補給量為8013.65m3/d。
由于項目區(qū)所在地區(qū)地下水埋深較深,降水量偏小,從水文調查
這個層面,新建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完全可行。
建議在二連浩特東城區(qū)110kV輸變電工程的新建后,應做好項目區(qū)以草木、樹木等水土保持的保護措施,綠化面積不宜少于項目總面積的20%設置雨量站1處和地下水監(jiān)測井2處,定時監(jiān)測降水、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防止應局部暴雨洪水造成線路、變電設備設施的破壞,力爭創(chuàng)建一個清新怡人的現代化輸變電工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