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村寨》教學設(shè)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歡樂的村寨》教學設(shè)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歡樂的村寨》教學設(shè)計
《迷 人 的 火 塘》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內(nèi)容: 人音樂版五年級第十冊第二課《歡樂的村寨》——《迷人的火塘》。 二、教學目標: 1、用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演唱《迷人的火塘》,初步掌握歌曲的二聲部,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 2、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了解少數(shù)民族——侗族的音樂風格特點和風土人情,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 學唱《迷人的火塘》,掌握切分節(jié)奏 “·,了解侗族的音樂風格特點,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四、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歌曲的二聲部,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 五、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節(jié)奏卡片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
2、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律
動
導
入】
1、用身體律動導入節(jié)奏 _ _ _ _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活動活動,請看老師的身體動作,同學們模仿”。
2、加入音高3 5 5 3|1316 師邊唱邊律動。
(師)“同學們,我們增加一點難度,看看有什么變 化,請同學們模仿”。 3、變化節(jié)奏,生再模仿
(師)“看來都難不倒大家,我再增加一點難度,請聽聽老師的音名有沒有變化,請同學們模仿”。
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
學生按節(jié)奏邊唱邊做身體律動
學生聽辨旋律的變化,感受切分節(jié)奏在歌曲中的不同,再次模仿,邊唱邊做身體律動。
教師通過身體律動的方式解除學生的緊張感
3、,讓學生直接用身體去感受侗族節(jié)奏、音調(diào)的特點,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
由感受節(jié)奏過渡到模唱音調(diào),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發(fā)聲練習。
【揭
示
課
題】
1、(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且每個民族都有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剛才老師唱的這些音調(diào)就是我國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音調(diào),你們都知道是哪些少數(shù)民 族嗎?
2、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還真不少,但老 師剛剛唱的是侗族的音調(diào),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首侗族的歌曲,請同學們讀讀題目。
3、出示課題《迷人的火塘》
4、(師):“請同學們按老師的節(jié)奏來讀“ _ _” 。
5、(師):“我們用這個節(jié)奏填上剛才學過的侗族音調(diào)來唱唱歌名《
4、迷人的火 塘》”
6、(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到侗族的村寨去走一 走,看一看。”
學生回答:“藏族,苗族、_”等各種答案。
學生朗讀歌名 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名
學生按節(jié)奏模仿老師的音調(diào)唱出歌名。
通過聽辨、模仿,準確演唱切分節(jié)奏在旋律中的作用。
以音樂貫穿教學,突出音樂的本體性使得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在音樂氛圍中進行。
【歌
曲
新
授】
1、師播放音樂課件,進行演示,配有《迷人的火塘》作為背景音樂 。 ①侗族概況 ②侗族服飾 ③侗族建筑 ④侗族民居 ⑤侗族樂器
2、師介紹侗族風情文化 (師)侗家人有個習慣,就是在忙碌了一天后全寨子的人都會聚集在火塘的四周,在那里舉行篝火
5、晚會,那載歌載舞的場面,讓人別提有多開心了。 3、(師)你們知道什么是火塘嗎? 4、再次聆聽歌曲《迷人的火塘》。 5、師提出的問題“誰知道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
學生初聽歌曲,感受活潑、歡快情緒
學生談自己對火塘的理解。
學生回答:合唱
感知二聲部的音響,為后面合唱打好基礎(chǔ)。 通過課件展示,使圖畫美和音樂美的有機結(jié)合,讓學生了解侗族的風土人情。
通過多次聆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侗族的音樂風格。
【歌
曲
新
授】
【歌曲新授】
學唱歌曲第一聲部
學唱歌曲第二聲部
二聲部練習
學唱齊唱部分 1、師范唱低聲部旋律,指導生視譜學唱。 (師)“那我們一起先唱唱低聲部旋律”。
6、
2、師在歌曲教唱中指導學生掌握切分節(jié)奏的演唱。
3、師范唱高聲部旋律,指導生視譜學唱。 4、師指導生分組合作完成二聲部的練習,感受和聲的音響魅力。 (師):“還是按照剛才的分工,一組完成高音聲部,一組完成低音聲部。生分組合作完成二聲部的視唱。現(xiàn)在我們要集中注意力,兩個小組要同時進行完成這條二聲部的視唱練習。注意兩個聲部的音量要均衡,希望我們這次挑戰(zhàn)成功?!?5、師指導生視譜學唱齊唱部分的旋律。
6、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感受侗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師):“現(xiàn)在我們請各組分別匯報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效果。”
學生視譜學唱低聲部旋律。
在歌曲中掌握切分節(jié)奏的 “· 學生視譜學唱高聲部旋律。
7、
學生進行二聲部練習,感受和聲的音響魅力。
。
學生學唱齊唱部分的旋律。
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感受和聲音響魅力。
啟發(fā)學生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第一聲部。
【綜合表現(xiàn)】
填詞演唱深入學習歌曲
合唱練習
1、師指導生分組合作演唱二聲部的歌詞。 (1)填唱高音聲部的歌詞 (師):“我們先來進行高音聲部。我來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你們完成后半部分的歌詞填唱?!?播放伴奏)
(2)填唱低音聲部的歌詞 (師):“我們說低音聲部不太好把握,所以我們更要集中注意力,千萬不要受高音聲部的影響。還是我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你們唱后半部分的歌詞。準備好,注意后半部分又兩拍休止,還有音準和節(jié)奏?!?
8、(3)完整填唱歌詞 。 (4)啟發(fā)學生用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5)師生合作演唱。 (6)小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填唱高音聲部的歌詞
學生填唱低音聲部的歌詞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二聲部填詞演唱。 為準確表達歌曲內(nèi)涵,有針對練習重難點樂句。 用歌唱的狀態(tài) 填詞演唱。
通過師生、小組合作,讓學生獲得合唱的體驗,繼而達到全體參與的效果。
【拓展延伸】
1、(師):“外國人評價中國的音樂是單聲部音樂,但當1986年我們侗族同胞去法國表演原汁原味的民歌時震驚了樂壇,扭轉(zhuǎn)了中國沒有多聲部音樂偏見,這就是侗族大歌,同學們想不想聽聽?” 2、欣賞侗族大歌
學生回答:想
欣賞童聲
9、演唱的侗族大歌 通過欣賞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風格,加深對侗族音樂文化的理解。
【小結(jié)】 師生小結(jié),下課。 (師):“侗族有句話,說的是“飯能養(yǎng)身,歌能養(yǎng)心,愿同學們今后能主動了解我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都能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做一個愛音樂,愛生活的人!”
學生自由暢談學習感受。
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
《巴塘連北京》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主要了解我國藏族的風土人情,領(lǐng)略藏族民歌風格, 培養(yǎng)學生喜愛藏族 歌舞藝術(shù)的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唱準歌曲的曲譜,特別是跨小結(jié)切分音,連音線, 圓滑線。 3、能準確熟練地演唱歌曲《巴塘連北京》,聽賞《阿
10、瓦人民唱新歌》 4、欣賞并了解巴塘弦子,能學會跳簡單的藏族舞的動作,為歌曲編排舞蹈。 教學重點: 了解藏族風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風格。 教學難點: 唱好跨小結(jié)切分音,連音線,圓滑線。 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課件、彩色圍巾、袖套 教學過程: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 新 課 導 入 1、師生問好 2、節(jié)奏游戲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和同學們玩一個節(jié)奏游戲,考一考大家,看能不能夠把老師所拍的節(jié)奏準確地重復一遍。 1、師生問好 2、學生模仿老師拍打節(jié)奏。 通過”節(jié)奏游戲?qū)搿睂W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新 課 活 動 1、點題,初聽歌曲 師:同學
11、們的節(jié)奏感真不錯,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装@一節(jié)奏的民歌,名叫《巴塘連北京》,不知道大家能否聽出歌中哪里與這一節(jié)奏相同,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復聽歌曲(播放幻燈片) 讓我們再聽歌曲,看它是屬于哪個民族的,請 聽。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藏族的呢? 1、學生聆聽音樂,說出感受 (熱烈、歡快) 2、生答:藏族 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 在活動中讓學生記憶音樂,并感受音樂的美,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二、 新 課 活 動 3、介紹藏族 師小結(jié): _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在那可仰望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在那可觀賞世界
12、上海拔最高的雄偉建筑----布達拉宮;藏族人民性格豪放,善于歌舞;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tǒng)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有吉祥之意。 4、律動感受音樂 師:下面讓我們先來學學藏族的幾個基本動作吧。(邊聽歌曲邊律動) 5、出示切分音節(jié)奏,在歌曲中找出切分音(板書) 6、學唱曲調(diào) 師: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把旋律唱一遍。(在長音出做甩袖動作) 師:這首歌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個樂句,大家能否看出旋律有什么相同之處?歌曲由兩個樂節(jié)組成一個樂句,呈上下句結(jié)構(gòu),介紹“換頭合尾”和“魚咬尾”兩種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師:完整地唱一遍歌譜,體會“換頭合尾”和“魚咬尾”的作
13、用。 3、學生傾聽老師介紹 4、學生邊聽歌曲邊律動 5、學生在黑板上尋找切分音 6、學生跟老師哼唱一遍旋律,并了解“換頭合尾”和“魚咬尾”兩種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藏族的風土人情,以及民歌風格的由來。 感受藏族民歌風格 培養(yǎng)學生的模唱能力, 掌握切分音節(jié)奏,完成樂譜的學習,并了解兩種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二、 新 課 活 動 7、學唱歌詞 a、師帶唱歌詞,完整聽老師唱一遍 師:一字多音和長音是構(gòu)成藏族音樂風格的重要音樂元素,讓我們再唱第二段感受一下吧。 b、歌詞分析,思想教育 8、學跳藏族舞 師: 同學們的歌聲真是悅耳動聽,我還有個小秘密要告
14、訴你們哦!你們看!(視頻播放《巴塘弦子簡介》) 呀!原來巴塘居然還是弦子之鄉(xiāng)呢! 巴塘弦子,是一種民間歌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藏區(qū)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讓我們再來跳幾個藏族舞蹈動作吧。 a、平步拂袖手 b、一步一靠雙晃手 c、三步一撩 d、獻哈達 學會了這些動作,讓我們合著音樂舞起來吧。 7、學生朗讀第一段歌詞并分句學唱第一段,帶有藏族風味地完整的隨伴奏音樂演唱歌曲。 8、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巴塘弦子》 跟老師學習藏族舞蹈動作 隨音樂跳起藏族舞蹈動作 通過師生合作學唱,幫助學生學會完整演唱歌曲。 通過學習巴塘弦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舞蹈中體驗歌曲的情緒,感受動作的韻律美
15、。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三、 延 伸 拓 展 師: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今天老師 除了帶來藏族的民歌,還帶來了一首佤族的民歌,請同學們聽聽。(播放視頻) 師:歌曲表達的情緒給你什么感受? (熱情、歡快) 是啊,佤族人民世世代代以狩獵、耕耘為生,他們的音樂與他們的風俗一樣古樸、粗獷,在末尾有句襯詞:“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語言,表示歡樂、友好的意思。讓我們再聽一遍,在尾句時全體一起唱“江三木啰”好嗎? 小結(jié):我國是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藏族的民歌,也欣賞一首佤族的民歌,還有很多不同民族的歌曲都非常好聽,讓我們多一些了解不同的民族的歌曲,感受他們的音樂文
16、化吧! 學生觀看視頻,說出感受 聽老師介紹佤族風土人情,并一起唱襯詞“江三木啰”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通過”延伸拓展”讓學生了解巴塘弦子,還進一步感受其他民族音樂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北京喜訊到邊寨》教學設(shè)計 【教材依據(jù)】 《北京喜訊到邊寨》是人民音樂出版社教材第十冊第二單元的欣賞曲,本單元的主題是“歡樂的村寨”,從各種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在少數(shù)民族村寨里,當喜訊傳來時他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 【教材分析】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我們祖國的心臟。在那里發(fā)出的重要信息都會傳遍全國各地,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產(chǎn)生激蕩和回響。管弦樂《北京喜訊到邊寨》就是表現(xiàn)了重
17、大喜訊傳到祖國邊陲時,山寨人們欣喜若狂、縱情歡慶的情景。這是一首熱情奔放的舞曲,結(jié)構(gòu)緊湊,表現(xiàn)手法簡樸,音樂形象鮮明。其主題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曲調(diào)新穎,節(jié)奏明快,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全曲由引子、六個具有舞曲特征的主題(表現(xiàn)不同的舞蹈場面)以及第一個主題反復再現(xiàn)所構(gòu)成。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能熟悉各主題音樂的旋律,并能會唱第一主題音樂和第四主題音樂的旋律; 2、能聽辨出各主題音樂開始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以及各段音樂所表達的情緒; 3、通過唱、聽、跳、涂色等活動,感受在少數(shù)民族村寨里,當喜訊傳來時他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 4、豎笛練習,簡單吹奏《敖包相
18、會》《蘇武牧羊》民族樂曲。 【教學重點】 能熟悉各主題音樂的旋律,并能會唱第一主題音樂和第四主題音樂的旋律。 【教學難點】 能聽辨出各音樂主題開始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并能分辨每個主題的情緒、力度、節(jié)奏的不同。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
學
環(huán)
節(jié) 教師活動 一、導入: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節(jié)選,教師與學生一起舞蹈。 二、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1、完整聆聽全曲,感受音樂情緒。 2、提問:在剛才這段音樂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民族的人們在舞蹈?他們的心情怎樣?你猜猜是什么事情讓他們?nèi)绱思樱?3、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后六七十年代,我國經(jīng)歷了文化大革命。那個時期出現(xiàn)了一股
19、壞勢力“四人幫”,他們禍國殃民、壞事做盡,全國的老百姓都很痛恨他們。終于在1976年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這么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越過高山、跨過原野傳到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這首樂曲就生動而形象的表現(xiàn)了當這一特大喜訊傳到我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的情景。 4、分段聆聽,說說每個主題音樂的情緒、音樂形象等。 ①引子:用圓號模仿牛角號的聲音,奏出號召性的音樂。 ②第一段:展現(xiàn)出一幅熾熱的群舞場面,引出了熱誠奔放、高昂矯健的旋律。 ③第二段:姑娘們輕盈、歡樂地舞蹈著。 ④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揚而流暢的旋律。 ⑤第四段:雙簧管奏出輕飄而富有色彩的音調(diào),像一位美麗的
20、姑娘在獨舞。 ⑥第五段:小號奏出粗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壯的舞蹈。 ⑦第六段、第七段:姑娘們跟小伙子們對以輕快活潑的舞蹈。 ⑧第八段:樂聲輝煌燦爛,把萬眾歡騰的熱烈情緒發(fā)展到了頂點。 5、介紹舞蹈形式:獨舞、群舞和對舞。 6、復聽第一主題旋律和第四主題旋律,用“l(fā)u”唱一唱旋律。 7、完整聆聽,想象每個主題音樂所表現(xiàn)的畫面,并標出每個音樂主題所演奏的樂器序號。 8、說出樂曲是用哪一段曲調(diào)作為結(jié)束的,在速度和情緒是有什么變化。 9、課堂小結(jié):旋律熱誠彌漫,粗獷奔放;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和地方色彩。 三、拓展: 1、介紹苗族和彝族:(播放視頻) 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的音樂文化風格
21、各異,個性獨特,內(nèi)容豐富多彩。民歌彝族從古到今都有愛唱歌的傳統(tǒng),彝族諺語稱:“有嘴不會唱,白活在世上”。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 2、拓展豎笛練習:簡單吹奏課本練習《敖包相會》《蘇武牧羊》民族樂曲。 a、tu音練習 b、簡單吹奏課本練習《敖包相會》《蘇武牧羊》民族樂曲。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欣賞了《北京喜訊到邊寨》,大家都為我國近30年來發(fā)生的巨變所感染、激動,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創(chuàng)造更多的令人歡欣鼓舞的喜訊。 學生活動 聆聽樂曲片段,舞蹈 聯(lián)想音樂所描述的場景 聽出每個主題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唱主題旋律 說出每個主題所演奏的樂器 觀看視頻,感受民族風俗、音樂舞蹈風格 學生簡單吹奏《敖包相會》《蘇武牧羊》樂曲 設(shè)計意圖 讓學生對歌曲有個初步的印象,感受少數(shù)民族舞蹈風格 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熟悉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情緒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聆聽的好習慣 加強試唱、識譜努力 直觀了解苗族和彝族的音樂文化 結(jié)合課本練習,通過吹奏活動,進一步多方位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和喜愛 激發(fā)學生為了更好地建設(shè)祖國的未來而努力學習的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