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五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與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第12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學案
《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五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與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第12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五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與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第12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學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12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考試內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報 考查 頻度 必考 加試 1.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1)近代以來中國服飾的變化 (2)近代以來中國主要社會習俗的變化 b b (2015年10月,16)考查20世紀末服飾變遷的原因 (2016年4月,10)考查婚俗變化 (2016年10月,11)綜合考查廢止纏足 (2017年4月,9)考查婚俗變化 (2017年11月,31)考查上海社會生活和服飾的變化 (2018年4月,9)考查阻礙社會習俗變化的原因 7次1考 7次5考 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1)
2、交通近代化的趨勢和中國近代出現的交通工具 (2)近代以來中國通信工具的發(fā)展 b b (2018年11月,15)考查近代出現的交通工具 (2016年10月,10)考查近代無線電技術的發(fā)展 (2017年11月,12)考查電話的影響 (2018年4月,15)考查通訊網絡的發(fā)展 7次1考 7次3考 3.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 (1)報刊、影視業(yè)的發(fā)展 (2)互聯(lián)網的逐漸普及 b b (2018年4月,28)考查中國電影業(yè)的發(fā)展 (2016年10月,28)考查近代報刊——《民報》的作用 (2017年11月,28)考查近代報刊的發(fā)展
3、 7次3考 考點1 近代以來中國服飾的變化(b) 1.民國建立,強調服制的“整齊劃一”,規(guī)定“自大總統(tǒng)以至平民其式樣一律”,常禮服除了傳統(tǒng)的長袍馬褂外,另一種為西式。這一舉措( ) A.體現了職位身份的差異 B.增強了傳統(tǒng)服飾的西化色彩 C.提高了西方服飾的地位 D.實現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平等 解析 據材料“自大總統(tǒng)以至平民其式樣一律”,可知體現了職位身份的差異不合題意,故A項錯誤;據材料“常禮服除了傳統(tǒng)的長袍馬褂外,另一種為西式”可知,傳統(tǒng)服飾和西式服飾并存,而不是傳統(tǒng)服飾的西化,故B項錯誤;據材料“常禮服除了傳統(tǒng)的長袍馬褂外,另一種為西式”可知,傳統(tǒng)服飾和西式服飾并
4、存,提高了西方服飾的地位,故C項正確;自大總統(tǒng)以至平民其式樣一律,僅從服裝上無法說明實現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平等,故D項錯誤。 答案 C 2.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報》專門刊登了一篇題為《粵女學生之怪裝》的文章,稱她們“穿著猩紅襪褲,腳高不掩脛,后拖尾辮,招搖過市”。為此廣東教育司專門發(fā)出布告,下令整頓,稱:“近來一種女子佻撻長襪猩紅,褲不掩脛,此在無知識者為之尚不足責,不謂人格尊貴之女學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庇纱吮砻鳟敃r( ) A.學校教育尚未開啟近代化 B.新舊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C.崇洋風氣已成為社會主流 D.新文化運動促進女性解放 解析 學校教育開啟
5、近代化是從洋務運動開始,故A項錯誤;因粵女學生之怪裝,廣東教育司專門發(fā)出布告,下令整頓,表明中華民國成立后,新舊文化的碰撞,故B項正確;粵女學生之怪裝,廣東教育司專門發(fā)出布告,下令整頓,表明西方文化還沒有被國人所普遍接受,崇洋文化沒有成為主流,故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是從1915年興起,故D項錯誤。 答案 B 考點2 近代以來中國主要社會習俗的變化(b) 3.(2016年10月浙江選考)19世紀初葉,《中國叢報》一篇文章寫道,在中國“最時尚的區(qū)域里,大部分的婦女都纏足”。促動纏足陋習開始改變的重要歷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運動 C.新中國成立 D.改革開放
6、 解析 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促動纏足陋習開始改變的重要歷史事件是辛亥革命。 答案 A 4.(2018年1月臺州高三期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衛(wèi)生”一詞日益流行。從知識精英到一般知識分子,中國的文化論述里彌漫著講求衛(wèi)生、強身救國的主張。文化市場涌現大量的生理衛(wèi)生、生殖醫(yī)學的書籍和刊物,相關的廣告與介紹也頻繁見諸報端,……《高等小學衛(wèi)生教科書》(1903年)廣告詞言:“今亟譯此類之書,以餉吾國民。凡有保種之責,而知亡國之憂者,蓋令青年子弟日肆習之?!标P于上文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衛(wèi)生”觀念承載著國家、種族意識 B.“衛(wèi)生”觀念的傳播有利于促進現代化 C.“衛(wèi)生”等觀念的宣傳促進
7、維新思想的成熟 D.“衛(wèi)生”觀念成為商家行銷的一種文化符號 解析 從材料“《高等小學衛(wèi)生教科書》(1903年)廣告詞言:‘今亟譯此類之書,以餉吾國民。凡有保種之責,而知亡國之憂者’”,可知“衛(wèi)生”觀念承載著國家、種族意識,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從材料“從知識精英到一般知識分子,中國的文化論述里彌漫著講求衛(wèi)生、強身救國的主張。文化市場涌現大量的生理衛(wèi)生、生殖醫(yī)學的書籍和刊物”,可知“衛(wèi)生”觀念的傳播有利于促進現代化,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維新思想盛行于19世紀末,與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從材料“相關的廣告與介紹也頻繁見諸報端”,可知“衛(wèi)生”觀念成為商家行銷的一種文化符號,故
8、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答案 C 考點3 交通近代化的趨勢和中國近代出現的交通工具(b) 5.(2018年11月浙江選考)由人力、畜力向機械動力的演進,是交通近代化的趨勢。下圖所示屬于中國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 A.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圖示中所示交通工具分別為自行車、人力黃包車、汽車,三者都是近代出現的新式交通工具,故正確答案選D項。 答案 D 6.(2018年3月寧波適應卷) 下圖所示為中國近代一則自行車廣告,中有“同昌飛馬牌女車,注冊商標,謹防假冒。乘腳踏車有益體育,女體育家宜提倡之。電報(有線號碼、無線號碼)……電話
9、(號碼)……”等字樣。該廣告反映出( ) A.自行車已成國人的主要代步工具 B.自行車成為女性鍛煉身體的首選 C.自行車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 D.19世紀末廣告宣傳方式日趨多樣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自行車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即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并未體現出主要代步工具、鍛煉身體的首選等方面的信息,所以選項A、B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自行車廣告而未體現出廣告宣傳方式的多樣性,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 答案 C 考點4 近代以來中國通信工具的發(fā)展(b) 7.(2017年9月嘉興模擬)19世紀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發(fā)現,上海的
10、社會經濟生活發(fā)生著巨大變化。下列現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 ①上海周邊鄉(xiāng)村婦女進城從事繅絲、卷煙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雜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張謇?、凵虾Ec倫敦之間商業(yè)訊息可通過有線電報傳遞 ④上海輪船招商局開拓中國近代輪船航運事業(y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列強入侵,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逐漸解體,一些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破產,進入城市謀生,故①正確;19世紀70年代民族資本主義剛剛誕生,而張謇在甲午戰(zhàn)爭后才投身實業(yè),與材料時間不符,故②錯誤;19世紀70年代上海出現電報,故③正確;19世紀70年代李鴻章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故④正確,C項符合
11、題意。 答案 C 8.(2016年10月浙江選考)某記者回憶從業(yè)生涯時說,20世紀80年代他曾以“書信電報”的方式發(fā)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寫在電報紙上,郵局再逐字譯成電報碼,利用電流把“點點杠杠”符號傳輸,對方通過無線電接收機接收信號還原文稿。這種通信方式在中國最早出現于( ) A.19世紀中期 B.19世紀末期 C.20世紀初期 D.20世紀中期 解析 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電報在中國出現于19世紀末期。 答案 B 考點5 (加試)報刊、影視業(yè)的發(fā)展(b) 9.(加試題)(2018年3月浙江十校模擬卷)中外報刊都有悠久的發(fā)展歷史。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報刊實現
12、了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經歷了一次較大的“飛躍”,各類報刊已基本上滿足社會各層次的需求,促進了政治思想、工商業(yè)、社會生活等信息傳播,宣告了大眾傳播時代的來臨。結合所學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昭文新報》開創(chuàng)了近代中國人自己辦報的先例 B.《中外紀聞》編譯西方書報,宣揚“中體西用” C.《民報》宣傳中國同盟會的民主共和革命思想 D.《火星報》宣傳了馬克思主義和列寧革命思想 解析 《昭文新報》創(chuàng)辦于1873年漢口,是公認的中國人創(chuàng)辦的最早的報紙,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中外紀聞》由康有為1895年創(chuàng)辦,是維新派的重要輿論陣地,故B項錯誤,符合題意;《民報》是中國同盟會
13、的機關刊物,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火星報》是列寧創(chuàng)辦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機關報,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10.(2018年1月金華十校期末)1897年《申報》載:“梨園競尚時調,閨閣均效時裝,甚至握管文人亦各改頭易……有客籍之人謂滬上求時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觀之,不待兩三年也,有數月而即變者焉”。對該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 A.上海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 B.上海物質生活變遷速度不斷加快 C.維新思想深刻影響上海消費觀念 D.通俗性報刊滿足了市民文化需求 解析 “數月而即變者焉”可以看出上海物質生活變遷速度很快,選B。 答案 B 11.(2018年4
14、月浙江選考)閱讀下表,解讀正確的是( ) 時間 影事概略 1896年 上海徐園首次放映“西洋影戲” 1905年 中國拍攝第一部影片——京劇《定軍山》(片斷) 1927、1930年 有聲影片傳入中國;有聲電影開始拍攝 20世紀30、40年代 美國影片《摩登時代》在上海、廣州等地上映 《風云兒女》《三毛流浪記》等國產片上映 20世紀50、60年代 《紅色娘子軍》《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等歌頌革命斗爭、社會主義新生活的題材是電影的重要內容 20世紀80、90年代 改革開放后,《牧馬人》《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多種題材電影相繼問世;《紅高粱》《黃土地》等獲得國際大獎;《泰
15、坦尼克號》等國外影片在中國熱映 ①中國電影在發(fā)展初期以戲劇電影為主?、谥袊c歐美幾乎同時進入“有聲電影黑白時代”?、壑袊娪笆聵I(yè)經歷了從進口片到國產片的發(fā)展歷程?、茈娪耙云涮赜械臏贤ǚ绞酱龠M了多元文化的發(fā)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購牟牧现袩o法得出以戲劇電影為主的結論,①表述錯誤,排除A、C;④反映在改革開放后《泰坦尼克號》等國外影片在中國熱映,④表述正確,故排除B,選D。 答案 D 考點6 (加試)互聯(lián)網的逐漸普及(b) 12.(2018年4月浙江選考)“兩盒點心跑一天”到20世紀90年代已不再是人們春節(jié)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從除
16、夕夜7點到初五中午12點,家庭電話通話次數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國電信網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電子賀年郵件接來送往。隨著手機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現階段人們春節(jié)期間拜年的首選。這一現象主要反映了( ) A.郵政電信合一時代到來 B.電信縮短了人們的心理距離 C.改革開放加速了城市化進程 D.通信網絡發(fā)展改變了生活方式 解析 從材料中可知在90年代隨著通信網絡的發(fā)展人們拜年方式的變化,選D。 答案 D 易錯點1 夸大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范圍和影響 易錯提醒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中國近現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們的社會生活近代化程度較高,
17、但在偏遠農村和內陸地區(qū)卻變化不大。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受西方外來文明影響深刻,加劇了我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轉型,推動了中國社會邁向近代化的步伐,但也具有明顯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典例1】 (2018·浙江“七彩陽光”聯(lián)盟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題)1876 年,有文章記載上海當時出現的一種交通工具“若用時,騎坐其中,以兩足踏鐙”,當時流行的竹枝詞也記載道:“路車兩制亦開行,包用包修費獨昂。來往如飛人盡慕,趨時騎坐意洋洋?!边@表明( ) A.自行車尚屬于新奇奢侈之物 B.上海新式交通工具大量使用 C.交通進步呈現中西合璧特色 D.機動車引進方便了民眾出行 解析 根據材料,“騎坐其中,以兩足踏鐙”
18、、“包用包修費獨昂。來往如飛人盡慕,趨時騎坐意洋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當時上海出現自行車這種新式交通工具,且費用昂貴,故A項正確;材料并沒有體現上海新式交通工具大量使用,故B項錯誤;材料也沒有反映交通進步,呈現中西合璧的特色,故C項錯誤;自行車也不是機動車,故D項錯誤。 答案 A 易錯點2 對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認識不全面 易錯提醒 【典例2】 材料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來游學,此君尚未娶婦,意欲訪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為室。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三聘娶儀節(jié)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權者,毋論滿漢新舊
19、、貧富貴賤、長幼妍媸均可。 ——《大公報》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當時新婦女觀的哪些內容? (2)這種新婦女觀受到了哪種思想影響?列舉近代中國在這種思想影響下發(fā)生的思想解放運動和反封建革命。 答案 (1)破除纏足陋習;提倡女子學文化;摒棄舊式結婚禮俗;婚姻自主。 (2)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維新變法、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 易錯點3 有關大眾傳媒認識的幾個誤區(qū) 易錯提醒?、偎拇竺浇榉謩e指的是報刊、廣播、影視、互聯(lián)網。②《昭文新報》開創(chuàng)國人辦報先例?!渡陥蟆肥侵袊鷼v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③1905年《定軍山》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自攝影片;《歌女紅牡丹》是中國第
20、一部有聲電影。④1993年中國的第一條互聯(lián)網專線正式開通。 【典例3】 下圖網址設置“1905”的寓意是( ) A.這一年電影誕生后不久就傳到了中國 B.這一年中國電影事業(yè)開始起步 C.這一年中國結束了電影無聲的歷史 D.這一年中國影片第一次獲得國際榮譽 解析 依據題干“電影”“1905”的信息逐一分析四個選項,A項在1905年前;C項是1931年;D項發(fā)生在1935年。1905年中國人自己攝制的電影《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yè)開始起步。故B項符合題意。 答案 B [命題分析] 1.從本講知識學考命題看,主要是對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基本史實的考查。 2.從對知識
21、的考查來說,具有細微性、全面性的特點。 3.從能力要求看,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識讀能力。 4.從題型特點看,主要體現為圖片型、史料型、表格型、特點型、組合式、排序題等。 【典例】 (2018年4月浙江選考)《清代北京竹枝詞》中說:“坤(女)鞋制造甚精工,爭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過尚依舊,幾時強迫變頹風?”這反映了( ) A.傳統(tǒng)觀念影響習俗變革 B.社會啟蒙與進步知難行易 C.婦女纏足之風氣日趨衰頹 D.近代女鞋制造工藝刪繁就簡 解析 從材料“爭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過尚依舊”可知舊的風俗阻礙了女鞋的推廣,選A。 答案 A [題組訓練] 1.(20
22、16年4月浙江學考)從甲圖到乙圖的歷史變遷,反映了( ) A.男女日常服飾的逐漸變化 B.先進習俗已取代落后習俗 C.近代婚姻禮俗的刪繁就簡 D.婚姻自主觀念的普遍流行 解析 結合圖片可知近代婚姻習俗刪繁就簡,故C項符合題意。 答案 C 2.(2017年11月浙江選考)近代文人包天笑早年曾中秀才,1905年起任上?!稌r報》副刊《余興》的編輯?!队嗯d》側重消閑,內容有詩詞歌曲、筆記雜錄、游戲文章、詼諧小品等。當時滬上小說盛行,《時報》設小說專欄,以語體文(通行口語)譯介不少世界名著,如雨果《悲慘世界》、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等,傳誦一時。影響之下,滬上各報爭相設副刊。上述材料集
23、中表明( ) A.白話文運動始于20世紀初 B.通俗性報刊廣受民眾歡迎 C.西方文學經典在晚清的影響迅速擴大 D.通俗讀物改變傳統(tǒng)讀書人的價值取向 解析 材料中說到“以語體文(通行口語)譯介不少世界名著”只能說明1905年后出現使用白話文的情況,但不能說明白話文運動的開始。C項西方文學經典在材料中有所提及,但是這不是這段材料主要要表達的含義,并不是最佳的選項。D項“通俗讀物改變傳統(tǒng)讀書人的價值取向”,并沒有改變人們的價值取向,材料中沒有體現。故答案為B。 答案 B 3.(2017年11月浙江選考)下圖所示為近代一則電話廣告,中有“無論天氣冷、熱、晴、雨,可以足不出門,立刻使你將
24、各種事情很順利的辦妥……裝有電話的家庭,處處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適的利益,而且可以節(jié)省勞力、時間、金錢”等字樣。該廣告反映出( ) A.電話于19世紀末傳入中國 B.電話推動了婦女走出家庭步入社會 C.電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D.“風雨無阻”的電話是民族工業(yè)的領跑者 解析 據材料可知這段廣告意在表明電話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改變生活方式。廣告中未提到電話什么時期傳入中國以及電話與民族工業(yè)的關系,故排除A、D選項。廣告中說有了電話可以足不出戶,和B選項中婦女走出家庭步入社會無關。故答案為C。 答案 C 4.(2017年4月浙江選考)20世紀初,《復報》登載了學生編的新歌
25、:“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國,自由結婚樂。我中華,舊俗直堪嗟,抑女權,九州鑄鐵錯?!焙蟆洞蠊珗蟆贰渡陥蟆返认嗬^刊載。這一現象反映了( ) A.婚姻自由成為普遍時尚 B.民生主義影響巨大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結合 D.婚嫁舊俗受到沖擊 解析 婚姻自由成為普遍時尚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故A項錯誤;民生主義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故B項錯誤;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結合材料沒有涉及到,故C項錯誤;“我中華,舊俗直堪嗟,抑女權,九州鑄鐵錯”表明舊的婚姻習俗受到新思想的沖擊,故D項正確。 答案 D 5.(2015年10月浙江學考)20世紀末,中國的傳統(tǒng)服飾連同印花棉布、古典絲綢又在國際時裝舞臺上
26、活躍起來,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國風”。時裝“中國風”的出現反映了( ) ①歸真返璞的文化現象?、诮洕蚧募訌姟、壑袊C合國力的提升?、芊椛钍苷紊畹挠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傳統(tǒng)服飾連同印花棉布、古典絲綢”重新活躍體現出歸真返璞的文化現象,故①正確;中國服飾出現在國際時裝舞臺上,反映出中國與世界聯(lián)系加強,經濟全球化的加強,故②正確;同時也說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故③正確;服飾“中國風”體現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的提升,深受政治生活的影響是在建國初期,④錯誤。 答案 A 6.(2017年11月浙江選考)閱讀
27、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上海縣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國依仗強權分占的特區(qū)勢力,出現了各自為政的“租界”?!谶@里,他們擁有相對獨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儼然“國中之國”。起初,由于外人來華之際,中外民情捍格,以風俗習慣等種種不同,不愿華洋雜居。小刀會起義爆發(fā),華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華洋雜居。不同的風俗習慣發(fā)生碰撞、沖突也就在所難免了。 ——摘自張仲禮、熊月之等《長江沿江城市與中國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開辟后)西洋服飾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來形成“服尚新奇、衣必華鮮”的習俗得以進一步張揚?!堆鬀茕盒轮裰υ~》寫道:“康奴也學假斯文,衣履難將貴賤分。更有異言并異眼,淡黃馬
28、褂著紛紛?!蹦睦镞€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張仲禮、熊月之等《長江沿江城市與中國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叭A洋雜居”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租界”的消極影響。 (2)閱讀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飾之引入”對上海民風嬗變的影響。綜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說明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典型特征。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原因”,據材料一“在上??h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國依仗強權分占的特區(qū)勢力,出現了各自為政的‘租界’?!〉稌鹆x爆發(fā),華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華洋雜居”得出一是殖民者設立租界,二是小刀會起義的沖擊;第二小問“影響”,租界的設立侵犯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凸顯了中國半殖民地的特征。第(2)問,第一小問“影響”,據材料二“康奴也學假斯文,衣履難將貴賤分。更有異言并異眼,淡黃馬褂著紛紛”得出淡化了等級觀念,時尚的習俗進一步張揚;第二小問“特征”,綜合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典型特征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答案 (1)原因:殖民者設立租界,小刀會起義的沖擊。 影響:嚴重踐踏中國國家主權,突顯半殖民地社會特征。 (2)影響:新奇、時尚的習俗進一步張揚;淡化了等級觀念。 特征:中西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交匯與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12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