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4 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和經濟政策(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14 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和經濟政策(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后限時集訓(十四) 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和經濟政策
(建議用時:45分鐘)
一、選擇題
1.(2019·四川雙流中學月考)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土特產品的地區(qū)差價很大,甚至“市賈倍蓰”,相差一倍至五倍。利之驅使,使商人們“雖有關梁之難,盜賊之?!倍活櫋_@主要反映了 ( )
A.大眾消費需求的極大增長
B.商人從業(yè)風險空前升高
C.特殊商品長途販運的繁榮
D.交通不暢阻礙商品交換
C [由材料中“土特產品的地區(qū)差價很大”“利之驅使,使商人們‘雖有關梁之難,盜賊之危’而不顧”可知,土特產品的長途販運非常繁榮,C項正確;A、D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
2、(2018·濟寧模擬)下表為選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記載,這些記載可以作為史料來實證唐代( )
典籍
記載內容
《舊唐書·玄宗紀》
(741年)禁九品以下清資官置客舍邸店車坊(車坊,經營車馬出租業(yè)務的店棧)
《全唐文》卷八十一
應公主家有莊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課
《唐會要》六十九
天寶九載(750年)十二月敕,郡縣官僚共為貨殖,竟交互放債侵人,互為征收割剝黎庶
《唐會要》八十六
大歷十四年(779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長吏,無得與人爭利,先于揚州置邸肆貿易者罷之
A.基本放棄了重農抑商政策
B.城市布局已經開始發(fā)生重大變化
C.有不少官僚涉足商業(yè)活動
D.對商業(yè)
3、貿易活動的管理更加規(guī)范
C [根據材料中的“應公主家有莊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課”和“禁九品以下清資官置客舍邸店車坊”等信息來看,政府一再發(fā)文禁止官吏經商,說明唐朝時期有不少官僚涉足商業(yè)活動,故答案為C項。]
3.(2018·福建莆田二模)開元年間,“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睋丝芍? )
A.茶葉栽培擴展到黃河下游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
C.經濟繁盛使茶葉貿易發(fā)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鋪經營
C [“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未涉及茶葉的種植范圍,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
4、表現,故A項錯誤、C項正確;“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突出南北交通,不能說明南方與北方的差距,故B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茶鋪經營是否受政府管制,故D項錯誤。]
4.(2019·南京調研)《宋會要輯稿·食貨·商稅》:“沿江諸郡稅場,今后商賈所載物貨,如系茶鹽米面銅錢,敢有違法收稅者,許商賈越訴?!辈牧现饕从沉怂未? )
A.政府限制商人的經營范圍
B.區(qū)域性長途販運受到限制
C.商稅不再是政府主要財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護
D [“敢有違法收稅者,許商賈越訴”表明政府保護商人的權益,材料未提及限制商人的經營范圍,故A項錯誤,D項正確;區(qū)域性長途販運受到限制與材料政府保護商人
5、的權益不符,故B項錯誤;“敢有違法收稅者,許商賈越訴”表明商稅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故C項錯誤。]
5.(2018·北京西城區(qū)一模)下圖為唐宋時期政府錢幣與實物收入數量統計圖。據此推斷,這一時期經濟發(fā)展( )
A.官營手工業(yè)漸衰落 B.經濟重心逐步南移
C.商品經濟發(fā)展較快 D.自然經濟趨于解體
C [結合所學知識,明朝中葉以后民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官營手工業(yè)才逐漸衰落,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政府錢幣與實物收入數量,并未涉及南北地域間經濟的比較,故B項錯誤;由材料可知唐宋時期政府錢幣收入不斷上升,實物收入不斷下降,說明政府貨幣稅的比重上升,實物稅的比重下降,反映了商品經濟
6、的發(fā)展,故C項正確;自然經濟趨于解體是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故D項錯誤。]
6.(2018·濱州模擬)在宋代,設鎮(zhèn)的標準是“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者,則為鎮(zhèn)”?!爸菘h官凡有所需索,皆取辦于一鎮(zhèn)之內”。由此可知,宋代( )
A.承認了私營商業(yè)的合法性
B.嚴重阻礙了市鎮(zhèn)的設置
C.放棄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
D.影響了小農經濟的地位
A [根據材料中“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者,則為鎮(zhèn)”“州縣官凡有所需索,皆取辦于一鎮(zhèn)之內”說明當時設鎮(zhèn)是為了增加政府的商業(yè)稅收,即對私營工商業(yè)給予一定的承認,故A項正確;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市鎮(zhèn)的發(fā)展,故B項錯誤;宋代僅僅是放松了重農抑商政策,并未放棄,故
7、C項錯誤;材料中“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者,則為鎮(zhèn)”,并未影響小農經濟的地位,故D項錯誤。]
7.早在明清時期,中國的貨幣商人就創(chuàng)辦了錢莊、賬局、票號等金融機構,但遺憾的是它們的業(yè)務局限在匯兌領域。不僅如此,由于缺乏大規(guī)模海上貿易,它們喪失了擴大發(fā)展的機會。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封建專制制度阻礙社會發(fā)展
B.重農抑商政策影響資金流向
C.閉關鎖國政策限制國際交往
D.“官本位”思想影響人才走向
A [B項與材料信息無對應性,排除;C項是材料中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金融和貿易的發(fā)展問題而不是人才問題,據此排除D項。]
8.(2019·天津
8、聯考)康熙六十一年,帝下詔禮部“朕聞暹羅國米甚豐足,價亦甚賤,若于福建、廣東和寧波三處各運米十萬石,來此貿易,于地方有益,前來不必收稅”。乾隆八年該措施成為常例。說明( )
A.閉關鎖國政策名存實亡
B.對外貿易注重滿足民生需求
C.重農抑商政策根深蒂固
D.清政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故A項錯誤;根據題目中信息得出,對外貿易注重滿足民生需求,故B項正確;題目中并未牽涉重農抑商政策,故C項錯誤;D項表述不符合史實。]
9.(2018·長郡中學模擬)明代晚期,南京的士大夫僅是所戴頭巾,就有漢巾、晉巾、唐巾、不唐不晉巾、諸葛巾
9、、東坡巾、陽明巾、九華巾、逍遙巾等多種,可謂殊形詭制,日新月異。這表明當時南京 ( )
A.經濟發(fā)展沖擊社會生活 B.成為全國商業(yè)中心
C.傳統道德觀念已經淪喪 D.文化復古之風流行
A [由材料時間可以看出,晚明時期的江南,伴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對人們的傳統觀念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士大夫的衣著打扮也不再拘泥定式,出現了多種形式的衣著,說明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對社會生活的沖擊。故選A項。]
10.(2019·陜西渭南質檢)西漢桓寬《鹽鐵論》記載:吳王專山澤之饒,海賦其民,賑贍窮乏,以成私威。私威積而逆節(jié)之心作。這說明了當時 ( )
A.亟須遏制地方腐敗勢力的膨脹
B.專營
10、專賣政策產生負面影響
C.鹽鐵專賣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D.推行集權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D [材料的觀點是希望政府能夠在經濟上實行集中管理,以杜絕地方專權或者叛亂的發(fā)生,故選D項。]
11.(2018·德陽三模)明世宗時,政府僅征收了兩淮產鹽總量的40%,其余的食鹽都落入了販賣私鹽的商人手中。到了明代末期,私鹽販賣在一些地區(qū)甚至已經有了固定的市場。這表明 ( )
A.官營政策抑制了食鹽生產
B.商業(yè)資本占據主導地位
C.政府對經濟管控較為松弛
D.重農抑商政策逐步廢除
C [官營政策抑制了食鹽生產與材料的內容強調私鹽販賣現象不符,故A項錯誤;商業(yè)資本在古代中國封建社會沒有
11、居于主導地位,故B項錯誤;“到了明代末期,私鹽販賣在一些地區(qū)甚至已經有了固定的市場”表明政府對經濟管理比較寬松,故C項正確;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一直居于主導地位,沒有被逐步廢除,故D項錯誤。]
12.(2018·宣城二模)有學者在研究16世紀中葉“嘉靖大倭寇”問題時認為:一是倭寇的主體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階層;二是倭寇的最高領導是王直,是徽商出身;兩者追求的是海上貿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 )
A.民間貿易損害政府利益
B.商幫力圖擴展海外貿易
C.官方貿易失去壟斷地位
D.“海禁”政策加劇倭寇之患
D [根據材料“一是倭寇的主體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階層;二是倭寇的
12、最高領導是王直,是徽商出身;兩者追求的是海上貿易的合法化”可知,材料主要說的是中小商人階層和大商幫都追求海上貿易的合法化,反對“海禁”政策,當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成了倭寇,這說明了“海禁”政策其實是加劇了倭患,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諸藩志》卷上列舉了15處(涉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商人前往貿易時所販售商品,瓷器所有15處皆有銷售,絲織品為12處,僅居其后,其次是金、酒、銀、鐵、米、糖、漆器,香藥商品除檀香為3處外,都為1—2處。宋朝允許本國商人出海貿易,包恢在《敝帚稿略》卷一中稱:“販海之商無非豪富之民,江淮閩浙處處有之?!彼未?/p>
13、期中國帆船更喜歡在馬六甲海峽與印度商人交易,后期中國船也樂意到印度的港口與阿拉伯人交易。13世紀及此前很長時期,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南中國海已形成三個有連鎖關系的海上貿易圈(同時也是地理區(qū)域和文化區(qū)域),在這個貿易體系中,南海地區(qū)是最重要的中心,其中的中國是推動貿易發(fā)展最主要的力量,東南亞是聯系這一區(qū)域貿易的最重要樞紐,因此我們可以稱這一貿易體系為南海貿易體系。
——摘編自黃純艷《論宋代南海貿易體系的形成》
材料二 據統計,在1721年至1740年,英國人用來購買中國貨物的貨款,94.9%是以金銀幣償付沖抵,真正以貨易貨的份額很小。入華白銀的最大來源地是美洲,秘魯和墨西哥兩地的銀產量在16世
14、紀時占世界產銀總量的73%,17世紀占87.1%,18世紀占89.5%。到18世紀末,長期的過度開采使美洲銀礦日漸枯竭。183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駐華委員會發(fā)現:“廣州銀元奇缺,這是近幾年來從中國運出白銀而又沒有相應銀元流入這個國家的必然結果……”因為拿不出較多白銀來和中國進行交換,到19世紀20年代,幾乎所有先前與中國有傳統貿易的歐洲大陸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普魯士、瑞士、瑞典等)都淡出了中國市場。
——摘編自郭衛(wèi)東《印度棉花:鴉片戰(zhàn)爭
之前外域原料的規(guī)模化入華》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南海貿易體系”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18世紀末19世
15、紀初“南海貿易體系”的發(fā)展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狀況出現的原因。
[解析] 第(1)問,“原因”根據材料“《諸藩志》卷上列舉了15處(涉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國商人前往貿易時所販售商品”“瓷器所有15處皆有銷售,絲織品為12處……香藥商品除檀香為3處外都為1-2處”“宋朝允許本國商人出海貿易”“其中的中國是推動貿易發(fā)展最主要的力量”等信息并結合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經濟重心南移、造船技術進步等史實回答;“特征”根據中國的主導地位、商品結構、主要貿易力量、市場等角度分析。第(2)問,“狀況”根據材料二“幾乎所有先前與中國有傳統貿易的歐洲大陸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普魯士、瑞士、瑞
16、典等)都淡出了中國市場”概括得出;“原因”從中外兩方面分析,中國方面可從國力下降、對外政策方面回答,外國方面可從新航路開辟、美洲銀礦日漸枯竭、工業(yè)革命角度總結。
[答案] (1)原因: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唐宋時期農耕經濟的繁榮;經濟重心逐步南移;航海和造船技術的進步;統治者重視發(fā)展海外貿易;沿海居民以海為生,積極發(fā)展海外貿易;南海諸國相對落后,愿意與中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任答三點即可)特征:貿易體系以中國為主導;商品結構以中國的瓷器、絲綢等手工業(yè)品為主,其他地區(qū)性資源商品為輔;以中國、阿拉伯和印度商人為主要貿易力量;海外市場廣闊,多個貿易圈相連。
(2)狀況:日益萎縮,逐步瓦解。
17、原因:清王朝固守傳統農耕經濟,綜合實力逐漸下降;清王朝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主動脫離海外市場;新航路開辟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逐漸形成,沖擊著傳統的南海貿易體系;美洲銀礦日漸枯竭,與中國有傳統貿易的歐洲大陸國家淡出中國市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西方加緊擴張,東方日益從屬于西方。(任答三點即可)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中國古代貨幣演變概況表
時間
概況
商周
以貝殼作為主要貨幣使用,出現青銅材質貨幣
春秋戰(zhàn)國
楚國地區(qū)使用蟻鼻錢、黃河流域多用布幣、齊燕地區(qū)使用刀幣和三晉兩周地區(qū)使用環(huán)錢、秦國地區(qū)使用圓形方孔錢
秦
黃金為上幣,銅錢為半兩錢,重如其文。而珠玉龜
18、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漢
主要有三種:半兩、三銖、五銖
唐
主要使用開元通寶,錢帛并行
宋
以銅錢為主,出現鐵錢和紙幣
元
紙幣成為基本流通貨幣,銅錢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銀的流通量占有相當比例
明
大力推行紙幣——大明寶鈔,后來改為錢鈔兼用。嘉靖后,白銀成為法定貨幣(以稱量貨幣非鑄幣存在)
清
大額交易以白銀為主,小額交易往往用錢,外來銀元多有流通。清末開始鑄造銀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提煉兩條有關中國古代貨幣演變的結論,并予以說明。(要求:結論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解析] 本題是開放性的題目,對考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做這樣的題目首先要審題,確定
19、好主題,注意觀點要明確,本題可以從“貨幣的鑄造”“貨幣從多樣化到統一化”等角度確定觀點。其次,要圍繞主題,認真組織材料,論證要求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言之有理,論證要充分,史論結合要注意思維的邏輯性。
[答案] 示例:結論一:中國古代貨幣體系經歷了三次演變,先后形成了銅幣時期、紙幣時期和白銀貨幣時期。
說明:春秋以后,銅幣逐漸成為我國主要貨幣;宋代,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紙幣出現;宋元明三個時期,政府都發(fā)行過紙幣。新航路開辟后,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明朝中后期,白銀成為合法貨幣,中國貨幣體系進入白銀時代。
結論二:古代貨幣經歷了雜亂到統一的發(fā)展過程。
說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紛爭導致貨幣形態(tài)多樣而復雜;秦統一后,統一了貨幣,圓形方孔的重量錢成為標準形態(tài);唐朝進而發(fā)展為寶文錢,影響深遠,成為以后各朝銅幣鑄造的典范。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