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三 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第30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三 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第30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學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30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
考試內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報
考查頻度
必考
加試
1.新興力量的崛起
(1)歐洲共同體形成的基本過程
(2)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b
b
(2016年4月,32題第一問)考查歐洲共同體形成過程
7次1考
2.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1)兩極格局瓦解的標志
(2)“一超多強”局面形成及其具體表現
(3)歐盟成立的標志及其影響
(4)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和國際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現
(5)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b
b
b
b
c
(2018年11月,25)考查日本成為經濟大國及影響
(20
2、16年4月,第32題第二問)考查歐盟建立及其影響(2018年4月,25)歐盟的性質和影響
7次3考
考點1 歐共體形成的基本過程(b)
1.(2018年1月金華十校期末)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主要表現不包括( )
A.歐共體成立
B.不結盟運動誕生
C.日本經濟迅速崛起
D.歐共體提出“用一個聲音說話”
解析 歐共體成立于1967年,是政治多極化的表現,故A項錯誤;不結盟運動成立于1961年,是政治多極化的表現,故B項錯誤;日本戰(zhàn)后經濟迅速發(fā)展,成為多極化的一極,故C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起,歐共體國家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對外盡量
3、用一個聲音說話,與材料中時間信息不符,故D項正確。
答案 D
2.(2018年3月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考試)《巴黎條約》是歐洲走向聯合的開始,下列國家屬于該條約成員國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巴黎條約》是西歐六國(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簽署的,建立歐洲煤鋼聯營的條約,據此可知,地圖中的②③④分別對應的是德國、意大利和法國三個簽約國,故選B;①指的是英國,它沒有參與,故排除。
答案 B
【名師點睛】 充分把握時間線索,深刻認識空間差異,是學習歷史過程中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對于空間觀念的把握,是個需要很
4、重視的關鍵問題。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或者古今地名的對照等,都是在解答選擇題時值得關注的細微信息;再有就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戰(zhàn)爭或者什么路線之類的信息,則需要結合地圖進行把握。這一題就考查考生對地圖中的地理位置的熟悉問題。
考點2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b)
3.(2017年9月臺州模擬)1961年6月在開羅舉行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的籌備會議,會議明確規(guī)定了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5個條件:①奉行以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基礎的獨立的外交政策;②支持民族獨立運動;③不參加大國軍事同盟;④不與大國締結雙邊軍事協定;⑤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由此可見不結盟運動( )
A.是不結盟的區(qū)域集團組織
B
5、.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宗旨
C.是新中國的堅定盟友
D.形成了美蘇之外的第三世界
解析 據材料“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5個條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結盟運動不以國家所在區(qū)域為條件,不是區(qū)域集團組織,故A項錯誤;“和平共處和不結盟……不參加大國軍事同盟”說明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宗旨,故B項正確;材料內容無法體現不結盟運動是新中國的堅定盟友,中國也沒有加入不結盟運動,故C項錯誤;材料只反映了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5個條件,不能說明不結盟運動形成了美蘇之外的第三世界,故D項錯誤。
答案 B
考點3 “一超多強”局面的形成及其具體表現(b)
4.(2018年1月寧波十校期末)蘇聯解
6、體后,東歐政治、經濟危機深重,民族分裂,領土爭端加劇,武裝沖突迭起,難民潮涌現。這些狀況( )
A.有利于第三世界的發(fā)展
B.使社會主義運動進一步發(fā)展
C.反映出冷戰(zhàn)后國際力量失衡
D.有利于西歐各國的繁榮穩(wěn)定
解析 材料反映了蘇聯解體后東歐國家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加劇,社會更加動亂,這均不利于第三世界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材料中東歐國家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加劇與社會主義運動無關,故B項錯誤;材料中東歐國家民族分裂,領土爭端加劇,反映出冷戰(zhàn)后國際矛盾發(fā)展,故C項正確;材料中東歐國家民族分裂,領土爭端加劇,也會影響到西歐國家的穩(wěn)定,故D項錯誤。
答案 C
5.(2018年3月浙江十校模
7、擬卷)亨利·基辛格在1993年指出:“美國是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但靠軍事力量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至于其他問題,如經濟力量……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如日本、歐洲,再過幾年還有中國。”下列表述與基辛格的看法一致的是( )
A.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都保持明顯優(yōu)勢
B.中國已經成為政治大國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C.世界政治出現“一超多強”的基本態(tài)勢
D.多極化格局已經基本定型為世界新格局
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國軍事和經濟均受到了別國的制約,故A項錯誤;材料不單在強調中國的作用,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美國……靠軍事力量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經濟力量……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美國雖然
8、強大,但有諸多的強國掣肘,故C項正確;多極化作為一種發(fā)展的趨勢,仍在進行中,故D項錯誤。
答案 C
考點4 歐盟成立的標志及其影響(b)
6.(2018年1月臺州高三期末)兩極格局終結后,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下列相關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跉W元正式啟用 ③歐元進入流通領域?、軞W洲聯盟成立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解析 《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是1991年,歐元正式啟用是1999年,歐元進入流通領域是2002年,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④②③,B項符合題意。
9、答案 B
考點5 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c)
7.(2017年6月全國高考卷)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組成七國集團,協調經濟政策以解決世界經濟難題,俄羅斯加入后成為八國集團。1999年,八國集團國家和中國、巴西、印度等組成二十國集團,尋求合作以促進國際金融穩(wěn)定和經濟持續(xù)增長。從這一歷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變化沖擊舊的世界經濟秩序
B.經濟全球化深入到貿易金融領域
C.越來越多的亞非拉國家進入世界體系
D.區(qū)域經濟集團從封閉走向開放
解析 依據材料,二十國集團最初的七國主要是發(fā)達國家,后來的二十國,加上了俄羅斯、中國、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在
10、世界經濟秩序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沖擊了由西方大國主導的世界經濟舊秩序,而這些國家的崛起又與兩極格局結束,多極化趨勢的加強緊密相關,故A項正確;經濟全球化深入到貿易金融領域是在19世紀晚期,其表現是跨國公司的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得到迅速發(fā)展,故B項錯誤;19世紀中后期,伴隨著工業(yè)革命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越來越多的亞非拉國家就已被卷入世界體系,故C項錯誤;二十國集團只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無論是最初的七國、八國,還是后來的二十國,都不屬于區(qū)域經濟集團,且單從一個集團加入國家的增加是無法體現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故D項錯誤。
答案 A
易錯點1 把不結盟運動與真正意義上的“不結盟”混淆
易錯
11、提醒 “不結盟”是亞非拉新興獨立國家之間的聯合自強,抵制美蘇兩極格局下的霸權政策。不結盟不是消極的中立,而是要積極地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主張用和平共處代替“冷戰(zhàn)”,實現全面徹底裁軍。
【典例1】 在不結盟運動興起時,美國和其他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不結盟運動進行威脅利誘,蘇聯鼓吹自己是不結盟運動的“天然盟友”。這表明不結盟運動( )
A.沖擊著美蘇霸權主義
B.得到了美蘇兩國支持
C.加劇了美蘇間的斗爭
D.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 根據材料“美國和其他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不結盟運動進行威脅利誘”、“蘇聯鼓吹自己是不結盟運動的‘天然盟友’”,美蘇對不結盟運動的態(tài)度,表明不結盟運動對
12、美蘇兩極格局形成了一定的沖擊,故A項正確;材料中美蘇對不結盟運動的態(tài)度,表明雙方都在爭取不結盟運動,故B項錯誤;不結盟運動不屬于美蘇兩大陣營,是美蘇爭取的對象,故C項錯誤;材料僅涉及不結盟運動對美蘇兩大陣營的影響,故D項錯誤。
答案 A
易錯點2 誤認為當今世界格局是多極化格局
易錯提醒 當今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特點,多極化趨勢不斷發(fā)展,但它只是一種趨勢,并未最終形成,它的最終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
【典例2】 有學者認為,世界格局進入了一個無領導者的“碎片化”時代。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首次沒有任何單個國家或國家集團能夠推動國際議程。這里的“碎片化”( )
A.推動了不
13、結盟運動的興起
B.有利于國際政治關系的民主化
C.表明多極化趨勢開始出現
D.使歐洲喪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解析 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新獨立的廣大亞非拉國家為了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身的獨立,主張團結起來,相互支持,不結盟運動興起,與材料中“無領導者的碎片化時代”不符,故A項錯誤;二戰(zhàn)后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冷戰(zhàn)”格局,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向多極化發(fā)展的趨勢,有利于民主化,與材料中“無領導者”相符,故B項正確;六七十年代,在兩極格局下多極化趨勢開始出現,與材料中“無領導者的碎片化時代”不符,故C項錯誤;二戰(zhàn)后的“冷戰(zhàn)”格局,取代了長期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政
14、治格局,與材料中“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首次沒有”不符,故D項錯誤。
答案 B
[命題分析]
1.從本講知識學考命題看,主要是對歐洲走向聯合過程及意義以及當今世界格局的特點的考查。
2.從對知識的考查來說,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歐洲聯合的相關史實。
3.從能力要求看,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識讀能力。
4.從題型特點看,主要表現為圖片型、史料型、特點型。
【典例】 (2016年4月浙江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舒曼向西歐國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大膽計劃。即建議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把煤和鋼的生產整個過程交由一個高級公共機構負責掌管,目的是使
15、大家在經濟領域團結一致,并進而在政治領域相互靠攏。舒曼計劃的中心觀點是“歐洲建設非一時之力、一日之功”。這種漸進的一體化方式,有別于以往的各種方法?!搅?986年,歐共體成員從原先的6國增加到12國。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歐洲一體化史 (1945~2004)》
材料二 下圖所示為1993年歐盟、美國、日本三大區(qū)域的國內生產總值
——引自[法]皮埃爾《歷史與地理》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20世紀50~80年代,歐洲走向聯合的歷史進程。
(2)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的聯合在20世紀90年代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分析上述變化對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產生的
16、積極作用。
答案 (1)進程:1951年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三個機構合并為歐洲共同體;80年代中期后,歐共體從原先的6國發(fā)展到12國。
(2)變化:1991年,簽訂《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歐盟正式成立;建立歐洲防務體系;歐共體逐漸由經貿集團變?yōu)榻洕螌嶓w。
作用:歐盟成為與美國、日本并立的世界經濟三強,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題組訓練]
1.(2017年9月臺州模擬)2017年3月29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歐盟,正式開啟英國“脫歐”程序。歐洲一體化進程遭遇重大挫折。下列關于
17、歐洲一體化說法正確的是( )
A.英國是歐洲共同體的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
B.法德和解邁出了歐洲一體化的重要一步
C.1991年“馬約”簽署宣告歐洲聯盟誕生
D.歐盟成立沖擊了兩極格局有利于多極化
解析 本題考查歐洲一體化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并不是歐洲共同體的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歐洲共同體的創(chuàng)始會員國是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故A項錯誤;作為歐洲共同體的主要創(chuàng)始會員國,法德和解邁出了歐洲一體化的重要一步,故B項正確;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故C項錯誤;兩極格局在1991年已經結束,故D項錯誤。
答案 B
2.
18、(2018年4月浙江選考)下圖是歐洲某區(qū)域集團組織的成員國擴大示意圖。觀察圖1和圖2,該組織的演進反映了( )
①歐洲一體化進程 ②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勖捞K對峙格局的形成 ④從經濟合作為主向政治合作為主的轉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美蘇對峙格局形成的標志是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和某區(qū)域集團組織的成員國擴大無關,排除③;單從成員國擴大看不出從經濟合作為主向政治合作為主,④錯誤;選A。
答案 A
3.(2018年11月浙江選考)下圖是一幅描繪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的漫畫。結合所學,推斷當時的日本( )
A.經濟上開始超越美國
B.凱恩斯主義左右了產業(yè)變革
C.形成了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
D.謀求與周邊國家建立密切的經濟關系
解析 A項錯在“超越”的表述;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紛紛減少國家干預,凱恩斯主義左右產業(yè)革命的說法不符合史實,B項錯誤;漫畫反映的是日本的對外關系,積極建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系,故與C項經濟模式無關,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