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數學《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5 新人教A版必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中數學《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5 新人教A版必修4(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高中數學《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5 新人教A版必修4
教材分析:教材通過實際問題情景的設置,使學生看到和角的正切求值問題,通過探究問題的設置,使學生明白兩角差的余弦值與兩角余弦值的差不相等這個事實,引發(fā)學生探索求解兩角差的余弦值。然后,用幾何方法部分的推導了兩角差的余弦公式,使學生體會到幾何方法推導公式的復雜性,轉而用向量推證余弦的差角公式。
余弦的和差角公式是推導其它4個公式及后面的二倍角公式的基礎,推證的過程難度不大,教材采用了“留空”的方式處理這部分內容。
課標解讀:1、經歷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出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向量方法
2、的作用。
2、能從兩角差的余弦公式導出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
3、能運用上述公式進行簡單的恒等變換(包括引導導出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記憶)。
課 題:§3.1.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課 時:第1課時
課 型:新知課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在利用向量的數量積的知識,推導出兩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導出兩角和的余弦公式,兩角和與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2、能力目標:會根據問題的特點,正確的選擇公式解決問題
3、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
3、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探索和討論交流,導出兩角和與差的六個三角函數公式,并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為運用這些公式進行簡單的恒等變換打好基礎。
教學難點:1、利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差角的余弦公式
2、利用誘導公式,由余弦的和差角公式推導正弦的和差角公式
難點突破:1、利用“導學案”問題的步步設置,使差角的余弦公式推導問題分散處理,在學生解決“導學案”所設置的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得出差角的余弦公式。
2、利用“導學案”對“利用誘導公式,由余弦的和差角公式推導正弦的和差角公式”的過程進行提示和引導,使學生有方向,有目
4、的的進行公式的推導,并得出結論。
課前準備:課前將導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復習已有舊知識,預習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并完成導學案上所設置的問題。要求學生完成導學案后,找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并記錄下來,
老師予以記錄,解答。
復習準備
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自主復習三角函數定義,誘導公式,向量的數量積及同角三角函數的關系。(學生課前完成)
教學流程:
問題設置
在導學案中設置問題情景,提高學生學習本節(jié)知識的興趣。(學生課前完成)
1、 通過導學案,層層設置問題,使公式的推導過程逐層遞進,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公式的推導和論
5、證過程。
2、 老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公式的特征,作用及記憶口訣。
知識探究
知識鞏固
通過例題的練和講,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公式及其簡單應用。
課時小結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六個公式,及一般的解題思路。
課堂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
內容設計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復
習
準
備
1.三角函數的定義:設α是任意角,它的終邊與單位圓交于點P(x,y),
那么:,
,
2.同角三角函數的關系:
3.誘導公式: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如:, ,
,
4.向量的數量積:
; (
6、模長形式)
(坐標形式)
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引導,自主復習相關知識。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問
題
設
置
我們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由此,我們能否得出大家可以猜想,是不是等于呢?
在導學案中提出該問題,學生自主回答。
提出問題,使學生對問題的結果產生猜想,提高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的興趣
知
識
探
究
1、差角的余弦公式推導:
如圖所示,任意角α的終邊OP與單位圓相交于點P,根據三角函數的定義可知,點P的坐標是(用α表示),同樣的,任意角β的終邊OQ與單位圓相交于點Q,根據三角函數的定義,點Q的坐標是(用β表示),故
7、向量,(填坐標),的夾角為,,由向量的數量積可知:
1、在導學案中,層層設置問題。學生獨立自主的解決導學案中所設置的問題。
1、通過層層設置的問題,使差角的余弦公式的推導過程中的難點分散得到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體驗用向量解決問題的過程。
進一步檢測學習的結果,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和記憶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作業(yè)布置
過程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
內容設計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知
識
探
究
①(模長形式)
8、 ②(坐標形式)
由①②可得:
③
又∵ (思考:為什么有這個等式)
∴ ④
由③④可得:
()
此公式給出了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值與其差角的余弦值之間的關系。稱之為差角的余弦公式。簡記為
顯然,有了公式以后,我們只要知道的值,就可以求得的值。
若令,則有:
即一個任意角的余弦可以表示為兩個角的差的余弦,然后利用差角公式,可求此任意角的余弦值。
2、和角的余弦公式推導:
例如:求,的值,
解:
化簡得:( 和角的余弦 公式,簡記為)
思考1:是否可以看做其它角的差?等是否也可用類似方法求余弦值?
思考2:觀察余弦的和角
9、公式與差角公式的特點,你能編一句口訣加以記憶嗎?(提示:從公式中角的特點,函數的名稱,以及符號的變化等方面進行思考歸納)
記憶口訣: 可可塞塞,符號要改
1、在導學案
中,層層設置問題。學生獨立自主的解決導學案中所設置的問題。
2、 學生按照
導學案上的提示,推導出問題的結論,同時得出和角的余弦公式
思考1:學生課前思考,自己給出問題的結果并驗證。
思考2:學生課前歸納總結出自己的記憶口訣,老師上課時引導學生得出更合理的記憶口訣
1、通過層層設置的問題,使差角的余弦
10、公式的推導過程中的難點分散得到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體驗用向量解決問題的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應用新知識的能力,推導和角的余弦公式。
思考1: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
思考2: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幫助學生分析公式特點,并結合記憶口訣記住公式
課堂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
內容設計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知
識
探
究
3、兩角和與差的正弦公式推導:
由誘導公式可知,余弦與正弦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那么,可
11、以轉化為,
即:
思考3:對此轉化結果,若用余弦的差角公式展開化簡,可以得到怎樣的結果?
答: ( 和角的正弦公式,簡記為)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對做類似的轉化,
最終得出:( 差角的正弦 公式,簡記為)
記憶口訣: 塞可可塞,符號要改
4、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推導:
思考4:由正切函數與正弦,余弦函數的關系可知:
所以:
化簡的: ( 和角的正切 公式,簡記為)
同法可得:( 差角的正切 公式,簡記為)
記憶口訣: 上同下不同
5、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作用: 拆角,并角
6、六個和角與差角公式的邏輯聯系:
思考
12、5:通過上面的一系列推導,我們不難發(fā)現,這六個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邏輯聯系,這種聯系可以用框圖的形式表示出來,請根據
3、學生課前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完成公式的推導過程,老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對應的記憶口訣。
4、 學生課前
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完成公式的推導過程,并仿照正弦,余弦和差角公式的命名方式,為正切的和差角公式命名。
5、老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正切和差角公式的記憶口訣以及三角函數和差角公式的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會三角恒等變換通過類比余弦記憶口訣的歸
13、納過程歸納正弦和差角公式的記憶口訣,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體會三角恒等變換,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
5,6: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
課堂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
內容設計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知
識
鞏
固
2、練習:
練習1、利用和差角公式求值:
(1) (2) (3)
(3)
(4)
(5)
(6)
(7)
練習2、已知
練習3、已知
,求的值
老
14、師出示練習題,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對于個別題目,老師可作引導。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和使用公式解決問題
課
時
小
結
1、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之間有著密切的邏輯關系。
3、 解題的一般思路
師生共同完成小結
加深學生對新學知識的印象,使學生體會到有所獲
作
業(yè)
布
置
1、 復習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完成教材P137頁,習題3.1(A組)第2,7,10題
2、 完成導學案后面的“學習評價”及“思考提高”
學生自主完成,并上交,老師批改,給出評價。
通過課后作業(yè),
15、檢驗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層度,為下節(jié)課收集學情。
課堂教學設計
環(huán)節(jié)
內容設計
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
知
識
鞏
固
下面框圖中的提示,完善此框圖。
1、例題
例題1、利用和差角公式,計算下列各式的值:
(1) (3)
(2)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題2、證明:
證明:
例題3、已知求,的值。
解:
6、學生課前通過以上的自主學習,歸納
16、概括出六個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之間的邏輯關系
老師引導學生完成例題1
老師引導學生完成例題2,并歸納出誘導公式是三角函數和差角公式的特例。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尋求解題方法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新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根據問題正確選擇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發(fā)現誘導公式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以此使學生明白新學知識實際上是對舊知識的一個擴充。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解題思維和習慣”
§3.1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一、 余弦的差角公式: 例題3:
二、 余弦的和角公式 解:
三、 正弦的和角公式
四、 正弦的差角公式
五、 正切的和角公式
六、 正切的差角公式 歸納小結: 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后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