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9 赤壁賦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9 赤壁賦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9 赤壁賦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月”這個意象,引出對作者情感的分析。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tǒng)寫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誦讀課文,分析理解,合作學習,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和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寫,引導學生進行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
(2)分析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nèi)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手段】
2、課前知識點梳理,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會有所感懷??鬃印暗翘┥蕉√煜隆保懿佟皷|臨碣石,以觀滄海”,而蘇軾被貶黃州,看著歷經(jīng)滄桑的赤壁更是情難自已,留下了千古絕唱“兩賦一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篇——《赤壁賦》。
二、展示學習目標
1.通過分析“月”這個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tǒng)寫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三、整體感知,速度課文,劃出描寫月的句子。
由“月”這個意象引入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引導學生讀蘇軾有關月的詩句,在文本中劃出描寫月的句子。
四、分析課文
(一)鑒賞
3、第1段景物描寫,感受意境之美。
1.月出前與月初后的景象是怎樣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這些句子共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走到學生中點撥學生描繪景物畫面的方法。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明確。)
蘇子泛舟赤壁之下,皓月當空,碧波萬頃。月光如煙霧般籠罩著江面,涼爽宜人的秋風微微吹來,江面上沒有一絲波紋。一葉扁舟,隨意飄蕩,而不知所往。
3.這樣一幅既望之夜的月下之景,你們體會到了畫面的特點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4.齊讀第一段,感受蘇軾帶給我們的這種美妙情景。
(二)分析課文2、3段,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1.面對此情此景,蘇子的心情如何?用一個字回答。
明
4、確是“樂”。
2.客的簫聲如何?
明確是“悲”。
3.客因何而悲?
英雄不在——凡人更悲
對比
宇宙無限——個人短暫
豐功偉業(yè)——漁樵江渚
(理想) (現(xiàn)實)
(三)分析課文第4段,體會其中的哲理。
1.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4段。(配樂朗讀)
2.分析面對客的悲傷,蘇子是怎樣勸慰的呢?
(1)變與不變的觀點:
樂觀 曠達
何羨論
變: 天地不能一瞬
不變:物與我皆無盡
(2)取與不取的觀點:
共適論
取: 清風明月
5、
不取:物各有主
(四)理解“主客問答”的表達形式
客——儒者的蘇軾——悲觀消極
主——道者的蘇軾——曠達樂觀
(五)遷移訓練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哪些句子能體現(xiàn)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小結,情感教育。)
(六)齊讀第4段,體會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五、隨堂練習
1.《赤壁賦》中以眼前的流水在流逝而永不停息為例說明世界是運動變化的,而又相對靜止不變的哲學原理的兩句是 ,
。
2.《赤壁賦》中,以月有圓缺,但月還是那個月為例,說明世間萬物既是運動的,又是靜止的哲學原理的兩句 , 。
3.《赤壁賦》中勸慰朋友大自然有無盡的寶藏,要學會享受生活的兩句 , 。
六、作業(yè)
把第一自然段改寫成一段200字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