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2課時 問題解決(二) 西師大版(2014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2課時 問題解決(二) 西師大版(2014秋)(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2課時 問題解決(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0頁例2,第21頁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六第3~5題。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具有相遇問題(工效問題)特征的數學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能感受到的成功體驗,激發(fā)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能分析數量關系,能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能分析具有相遇問題(工效問題)特征的數學問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
2、(1)一個修路隊每天能修路50m,工作6天后,他們修路多少米?
(2)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兩個城市相對開出,客車平均速度是每時55km,貨車平均速度是每時45km。兩車開出后5時相遇,兩個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說解題思路,教師板書。
2.準備題。
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相距450km的兩地相對開出,客車平均速度是每時50km,貨車平均速度是每時40km。兩車開出后幾時相遇?
(1)學生默讀題目,在草稿本上畫出示意圖。
通過畫圖,你發(fā)現這道題有什么特點了嗎?(這道題跟昨天學習的相遇問題剛好相反。它已知兩地的距離和兩個運動物體的速度,求相遇時間。)
(2)學生
3、獨立列式解答。
(3)學生反饋解法,說明思路。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要用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來繼續(xù)學習問題解決。
[點評:本節(jié)課是將“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拓展到“工效問題”中來學習,因此,開課時可以復習工效問題和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同時以逆向思維的方式求相遇時間,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
二、探索新知識
1.教學例2。
(1)理解題意
讓學生齊讀題目,然后說一說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和問題,再用兩只手比畫兩個工程隊修路的過程。
(2)分析數量關系。
出示討論題,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①這道題跟剛才的準備題對比,你有什么發(fā)現?
這道題與準備題很像,準
4、備題是行程問題,而例2是兩個工程隊修路的工效問題。但這兩道題都是知道總的路程和兩車(隊)的速度,求他們的相遇時間(修復完這段公路的時間)。
②要求“8天能否修復這段公路”,你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
可以先求出兩隊修完這段公路需要的時間,再與8天進行比較;也可以先求出兩個隊8天一共能修多少米,再與公路總長進行比較。
教師引領:這道題的解決策略,一是比工作時間,二是比工作總量。
(3)列式計算。
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獨立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全班匯報解題方法。
展示兩種不同的方法,并請學生說出解題思路。
①比時間。
先求兩隊每天一共修路多少米。
列式:510÷
5、(45+40)=6(天)
6天<8天,可以修復完。
②比路程。
列式:(45+40)×8=680(米)
680米>510米,可以修復完。
(4)比較兩種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說出理由。
學生交流后,老師強調:在選擇解題策略時,可以選擇自己能理解的比較簡潔的方法解決問題。
[點評:由于工效問題可以借用相遇問題的思路類推而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運用對比的學習方法,參與知識的自主建構,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學生自主找尋到本題的解決思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算一算。
(1)我們已經知道修復完這條公路需要6天,如果要求“修復完這段公路,甲隊比乙隊
6、多修了多少米”,你會解決嗎?
(2)學生獨立解決,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匯報方法,可能會有兩種解法:
6×45-6×40=30(米)
6×(45-40)=30(米)
引導學生說出兩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和數量關系,重點追問第2種方法中的(45-40)表示的意義。
[點評:這個問題難度不大,教師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中差生對第2種解答方法的理解可能有困難,教師通過追問第2種方法中(45-40)表示的意義,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3.小結。
回顧剛才解決的問題有什么特點?這類問題可以怎么解決?剛才的問題是關于工作問題中的合作問題,可以借助相遇問題的思路來進行解決。
三、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第2題。
學生獨立解決,再組織同桌討論兩個小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練習六第3~5題。
學生獨立練習。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