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 教案-1.2 心臟和血管|湘教版(一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四年級上冊科學 教案-1.2 心臟和血管|湘教版(一起)(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心臟和血管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能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簡單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有關(guān)的資料。
2.指導學生通過測量心跳和脈搏,認識人體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想知道、愛提問;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與交流;珍愛生命;
2.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質(zhì)量。
(三)知識與技能:
1.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2.使學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環(huán)的過程,懂得保護心臟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
【教學準備】
1.心臟模型圖、長膠管、鐘表、漏斗等。
2.多媒體血液循環(huán)器官課件或掛
2、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測一測我們的脈搏
1.測量靜坐時,自己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
2.測量一般性運動及劇烈運動后,自己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
3.小結(jié):劇烈運動后,測得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比靜坐時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多,說明同一個人,脈搏跳動的快慢與運動、情緒等有關(guān);不同的人,脈搏跳動的快慢也不同,可能與身體的胖瘦、大小、是否經(jīng)常鍛煉有關(guān)。
(二)認識心臟的位置、形狀、結(jié)構(gòu)、作用
1.指導學生認識心臟的位置。
(1)出示心臟的圖片。
(2)再出示人體半身模型,使學生感受心臟的準確位置。
2.指導學生認識心臟的形狀和構(gòu)造。
(1)認識心臟的形狀。
3、(2)展示心臟的結(jié)構(gòu)。
3.指導學生認識心臟的作用。
(1)讓我們來聽一聽心臟的聲音吧,把耳朵貼近同位的心臟位置,靜靜的感受心臟的聲音和節(jié)奏,聽完后,看哪個同學準確地把它描述出來。
(2)認識心臟的收縮和舒張。
(三)指導學生認識血管的知識。
1.教師介紹血管的種類、血液循環(huán)的方式。
2.認識血液循環(huán)的意義。
(四)認識脈搏與人體健康的關(guān)系,怎樣保護自己的心臟。
1.提問:有人說脈搏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為什么呢?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我們應(yīng)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心臟?
2.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3.師生小結(jié):通過聽和摸脈搏了解心臟跳動的情況,可以進一步了解人體健康情況,這是醫(yī)
4、生診斷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正常情況下,少年兒童每分脈搏跳動60~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就可能有病了,例如在發(fā)燒時脈搏常會加快。我們學會了摸脈搏的方法,平時就可以用這種方法監(jiān)視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人在運動時,心跳和脈搏跳動都會加快,那是正常的。
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等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但是體育鍛煉要適量,否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煙、酒對心臟、血管傷害很大。同學們的心臟還在發(fā)育中,特別怕煙酒的傷害,千萬不能吸煙飲酒。
(五)自由活動
指導學生動手用漏斗和長膠管制作簡易聽診器,聽一聽不同人的心跳并記錄測試結(jié)果。
(六)拓展活動
1.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產(chǎn)生原因,寫一篇調(diào)查報告。
2.測一測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的心跳,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