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46課《超然臺記》同步練習 滬教版(五四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46課《超然臺記》同步練習 滬教版(五四制)(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46 超然臺記
一、基礎知識
1.正字音
瑋麗( ) 啜漓( ) 舟楫( ) 采椽( ) 杞菊( )
期年( ) 城郭( ) 擷?。? ) 秫酒( ) 慨然( )
指數(shù)( ) 倏忽( ) 作揖( ) 甕牖( ) 颯爽( )
園圃( ) 脫粟( ) 騁騖( )( ) 睥睨( )( )
2.通假字
(1)餔
2、糟啜醨,皆可以醉 (2)而庇采椽之居 (3)出沒隱見
3.重點實虛詞
(1)茍有可觀,皆有可樂 (2)人之所欲無窮
(3)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 (4)如隙中之觀斗
(5)夫所謂求福而辭禍者 (6)始至之日,歲比不登
(7)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 (8)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
(9)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
3、 (10)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
(11)釋舟楫之安
(12)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
(13)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
(14)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
二、課外閱讀
范冉,字史云,陳留外黃人也。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與河內(nèi)王奐親善。奐后為考城令,境接外黃,屢遣書請冉,冉不至。及至遷漢陽太守,將行,冉乃與弟步赍麥酒,于道側(cè)設壇以待之。冉見奐車徒絡繹,遂不自聞,惟與弟共辯論于路。奐識其聲,即下車與相揖對。奐曰:“行路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可供到前亭宿息,以敘分隔?!比皆唬骸白忧霸诳汲牵加鄰?,以賤質(zhì)自
4、絕豪友耳。今子遠適千里,會面無期,故輕行相候,以展訣別。如其相追,將有慕貴之譏矣?!北闫鸶孢`,拂衣而去。
桓帝時,以冉為萊蕪長,遭母憂,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議者欲以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間。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余年,乃結(jié)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后為三府所辟,乃應司空命。是時西羌叛,黃巾作難,制諸府掾?qū)俨坏猛腥ゾ?。冉首自劾退,詔書特原不理罪。
中平二年卒于家。遺令敕其子曰:“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濟時,死何忍自同于世!氣絕便斂
5、,斂以時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斂畢便穿,穿畢便埋。其明堂之奠,干飯寒水,飲食之物,勿有所下。墳封高下,令足自隱。勿令鄉(xiāng)人宗親有所加也?!庇谑侨坌姓撝u,僉曰宜為貞節(jié)先生。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如此十余年,乃結(jié)草室而居焉??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B.①惟與弟共辯論于路 ??????????? ?②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C.①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 ???? ②今老矣,無能為已
D.①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眾俗??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范冉“好違時絕俗,
6、為激詭之行”的一組是(? )
①奐后為考城令,境接外黃,屢遣書請冉,冉不至
②冉見奐車徒絡繹,遂不自聞,惟與弟共辯論于路
③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④議者以為待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間
⑤后為三府所辟,乃應司空命
⑥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只云,釜中生魚范萊蕪?!?
A.①③⑥ ? B.②⑤⑥? ?? C.③④⑤?? D.①②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范冉極有個性,盡管與河內(nèi)人王奐的關系密切,但并不因為王奐做官而攀附他,等到王奐遠行到異地為官,也只是在路邊見上一面就離開了。
7、
B.桓帝時,曾任命范冉擔任萊蕪長,但因母親去世,范冉并沒有去就任。后來有人提議讓他擔任侍御史的官職,他又一走了之。
C.范冉甘于清貧生活,家里住的很簡陋,生活窘困,他卻若無其事,言談和表情依舊,因此鄉(xiāng)人也以歌譏諷他。
D.范冉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有著奢侈風氣的混亂社會,活著不能匡世濟時,死后也不肯和世人一樣,因此臨終之時,他吩咐兒子自己的喪事一切從簡。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及奐遷漢陽太守,將行,冉乃與弟步赍麥酒,于道側(cè)設壇以待之。
譯文:???????????????????????????????????????????
8、 ??????????????
(2)今子遠適千里,會面無期,故輕行相候,以展訣別。
譯文:????????????????????????????????????????? ??????????????
(3)冉首自劾退,詔書特原不理罪。
譯文:???????????????????????????????????????????? ???????????
三、課內(nèi)閱讀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餔糟啜離(加“酉”字旁),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9、?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上捕溈杀病H酥麩o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于物之內(nèi),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nèi)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斗,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丑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
10、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使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完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威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
11、也。
1.寫出下列加線詞在句中的意思。
(1)是謂求禍而辭福( )(2)歲比不登 ( )
(3)背湖山之觀 ( )(4)稍葺而新之 ( )
(5)而吊其不終 ( )(6)余弟子由適在濟南( )
2.下列句中加線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
A. (1)蓋游于物之外也 (2)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B.(1)以??上捕溈杀?。(2)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山中與裴秀才書》)
C.(1)因城以為臺者舊矣。 (2)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過秦論》)
D.(1)臺高而安 (2)正襟危坐而問
12、客(《前赤壁賦》)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是以惡美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譯文:
(2)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譯文:
4.簡答
(1)從第一段的議論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 (2)第三段中寫作者“相與登覽,放意肆志”,你能品味出這縱情歡樂中含蘊著怎
13、樣的感慨和隱痛?請精讀該段并聯(lián)系全文,試作簡要分析。
(3)取名為“超然臺”的原因是 (請用文中的一個句子回答)
答案
一、基礎知識(略)
二、課外閱讀
1.A(A項①是“才”的意思;②表示判斷,有“為”“是”的意思。B項都為“在”;C項都為“做,干”;D項都是“因為”。)
2.D(③是說范冉上朝佩戴韋皮是為了提醒自己。⑤說范冉應召到司空府就職。⑥是說民間歌謠對范冉家里窮的描述。)
3.C(鄉(xiāng)人的歌謠并不是譏諷他)
4.(1)等到王奐升為漢陽太守,將要啟程,范冉才與弟弟步行,攜帶了麥子做的酒,在路邊設壇來等候王奐。
(2)現(xiàn)在您要到千里以外的遠方,相見無期,所以
14、就輕裝趕來等候您,來跟您道別。
(3)范冉自己首先主要動交待罪行要求辭去官職,天子下詔書特地赦免他不予治罪。
三、課內(nèi)閱讀
1.(1)避開(2)收成(3)景色(4)修理(5)哀痛(6)正在
2.C.都作介詞,相當于“憑借、依靠”。(A.(1)連詞,可譯坐“因為”、“由于”。(2)用作發(fā)語詞,可譯為“大概”。B.(1)動詞,認為;(2)介詞,用。D.(1)連詞,表并列;可譯作“又”;(2)連詞,表修飾,可譯作“地”,或不譯。)
3.(1)所以有了美和惡的意念,憂和樂就產(chǎn)生了;這不是很可悲嗎?
(2)我既安于這里的淳樸風俗,而這里的官吏和百姓對我的無能也習慣了。
4.(1)反映了作者等榮辱、同憂樂的隨緣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正是他在險惡的境遇中自我消遣的精神支柱。這樣開頭,一方面扣緊題旨——超然,點明主題,顯示了全文的思想情感傾向性,有力地吸引讀者;另一方面也為下文的展開作了鋪墊。
(2)要點參考:抒發(fā)懷才不遇之感,愿為邦國立功而終遭貶謫之慨嘆,仕途失意之悲,人生潦倒之苦。
(3)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