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生物化學》PPT課件.ppt
《《酶生物化學》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酶生物化學》PPT課件.ppt(9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二章酶 (Enzyme),1.酶的概念 酶是一類由活性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和高度專一性的特殊蛋白質。簡單說,酶是一類由活性細胞產(chǎn)生的生物催化劑。,一、酶的概念,2.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1) 酶和一般催化劑的共性: 加快反應速度; 不改變平衡常數(shù); 自身不參與反應。 (2) 酶催化作用特性: 條件溫和:常溫、常壓、pH=7; 高效率:反應速度與不加催化劑相比可提高108 1020,與加普通催化劑相比可提高1071013; 專一性:即酶只能對特定的一種或一類底物起作用,這種專一性是由酶蛋白的立體結構所決定的。可分為: 絕對專一性:有些酶只作用于一種底物,催化一個反應, 而不作用于任何其它物質。
2、 相對專一性:這類酶對結構相近的一類底物都有作用。包括鍵專一性和簇(基團)專一性。 立體異構專一性:這類酶不能辨別底物不同的立體異構體,只對其中的某一種構型起作用,而不催化其他異構體。包括旋光異構專一性和幾何異構專一性。 易變敏感性: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活細胞內受到精密嚴格的調節(jié)控制。,二、酶的化學本質及結構功能特點,1.發(fā)展史 (1)酶是蛋白質: 1926年,James Summer由刀豆制出脲酶結晶確立酶是蛋白質的觀念,其具有蛋白質的一切性質。 (2)核酶的發(fā)現(xiàn): 19811982年,Thomas R.Cech實驗發(fā)現(xiàn)有催化活性的天然RNARibozyme。 L19 RNA和核糖核酸酶P
3、的RNA組分具有酶活性是兩個最著名的例子。 1955年,發(fā)現(xiàn)DNA的催化活性。 (3)抗體酶(abzyme): 1986年,Richard Lerrur和Peter Schaltz運用單克隆抗體技術制備了具有酶活性的抗體(catalytic antibody)。,酶,單成份酶:脲酶、蛋白酶、淀粉酶、核糖核酸酶等。,雙成份酶,酶蛋白,輔因子,(簡單蛋白質),(結合蛋白質),(apoenzyme),(cofacter),輔酶(coenzyme),輔基(prosthetic group),全酶(holoenzyme)= 酶蛋白 + 輔因子,2.酶的組成,3.酶的輔因子 酶的輔因子是酶的對熱穩(wěn)定的非蛋
4、白小分子物質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作為電子、原子或某些基團的載體參與反應并促進整個催化過程。 (1)傳遞電子體:如 卟啉鐵、鐵硫簇; (2)傳遞氫(遞氫體):如 FMN/FAD、NAD/NADP、C0Q、硫辛酸; (3)傳遞?;w:如 C0A、TPP、硫辛酸; (4)傳遞一碳基團:如 四氫葉酸; (5)傳遞磷酸基:如 ATP,GTP; (6)其它作用: 轉氨基,如 VB6 ;傳遞CO2,如 生物素。,維生素和輔酶 維生素是機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一類小分子有機物質。 多數(shù)維生素維生素作為輔酶和輔基的組成成分,參與體內的物質代謝。 維生素一般習慣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其中脂溶性維生素在體
5、內可直接參與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而水溶性維生素是通過轉變成輔酶對代謝起調節(jié)作用。 某些小分子有機化合物與酶蛋白結合在一起并協(xié)同實施催化作用,這類分子被稱為輔酶(或輔基)。 輔酶是一類具有特殊化學結構和功能的化合物。參與的酶促反應主要為氧化-還原反應或基團轉移反應。 大多數(shù)輔酶的前體主要是水溶性 B 族維生素。許多維生素的生理功能與輔酶的作用密切相關。,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D,E,K均溶于脂類溶劑,不溶于水,在食物中通常與脂肪一起存在,吸收它們,需要脂肪和膽汁酸。 維生素A 維生素A分A1, A2兩種,是不飽和一元醇類。維生素A1又稱為視黃醇,A2稱為脫氫視黃醇。 主要功能:維持上皮組織健康及正
6、常視覺,促進年幼動物的正常生長。,維生素D 維生素D是固醇類化合物,主要有D2,D3, D4, D5。其中D2,D3活性最高。,維生素D的結構 在生物體內,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它們在肝臟和腎臟中進行羥化后,形成1,25-二羥基維生素D。其中1,25-二羥基維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強的。 主要功能:調節(jié)鈣、磷代謝,維持血液中鈣、磷濃度正常,促使骨骼正常發(fā)育。,維生素E 維生素E又叫做生育酚,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有6種,其中,四種有生理活性。 主要功能:具有抗氧化劑的功能,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還可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同時還有抗不育的作用。,維生素K 維生素K有3種:K1,K2,K3。其中K3是人工
7、合成的。維生素K是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 主要功能:促進肝臟合成凝血酶原,促進血液的凝固。,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1和羧化輔酶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在體內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存在。缺乏時表現(xiàn)出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皮膚麻木、心力衰竭、四肢無力、下肢水腫。,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脫羧酶的輔酶,催化丙酮酸或酮戊二酸的氧化脫羧反應,所以又稱為羧化輔酶。,維生素B2和黃素輔酶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異咯嗪兩部分組成。 缺乏時組織呼吸減弱,代謝強度降低。主要癥狀為口腔發(fā)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FAD(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黃素單核苷酸)是核黃素(維生素B2)的衍
8、生物。它們在脫氫酶催化的氧化-還原反應中,起著電子和質子的傳遞體作用。,泛酸和輔酶A(CoA) 維生素B3又稱泛酸,是由,-二羥基-二甲基丁酸和一分子-丙氨酸縮合而成。,輔酶A是生物體內代謝反應中乙酰化酶的輔酶,它是含泛酸的復合核苷酸。它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傳遞酰基,是形成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重要輔酶。,維生素PP和輔酶I、輔酶II 維生素PP包括尼克酸(又稱煙酸)和尼克酰胺(又稱煙酰胺)兩種物質。在體內主要以尼克酰胺形式存在,尼克酸是尼克酰胺的前體。,尼克酸,尼克酰胺,維生素PP能維持神經(jīng)組織的健康。缺乏時表現(xiàn)出神經(jīng)營養(yǎng)障礙,出現(xiàn)皮炎。 NAD+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稱為輔酶I) 和NADP+
9、(煙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又稱為輔酶II )是維生素煙酰胺的衍生物,它們是多種重要脫氫酶的輔酶。,維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 維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維生素B6在體內經(jīng)磷酸化作用轉化為相應的磷酸脂,參加代謝的主要的是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轉氨作用、脫羧作用和消旋作用的輔酶。,生物素 生物素是B族維生素B7,它是多種羧化酶的輔酶。 生物素的功能是作為CO2的遞體,在生物合成中起傳遞和固定CO2的作用。,葉酸和葉酸輔酶 維生素B11又稱葉酸,作為輔酶的是葉酸加氫的還原產(chǎn)物四氫葉酸。 四氫葉酸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碳基團,如-CH3, -CH2-, -CHO 等的載體
10、,參與多種生物合成過程。,維生素B12和B12輔酶 維生素B12又稱為鈷胺素。維生素B12分子中與Co+相連的CN基被5-脫氧腺苷所取代,形成維生素B12輔酶。 維生素B12輔酶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變位酶的輔酶,催化底物分子內基團(主要為甲基)的變位反應。,維生素C 維生素C能防治壞血病,故又稱抗壞血酸。在體內參與氧化還原反應,羥化反應。人體不能合成。,硫辛酸 硫辛酸是少數(shù)不屬于維生素的輔酶。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有兩種形式:即硫辛酸(氧化型)和二氫硫辛酸(還原型)。,輔酶Q(CoQ) 輔酶Q又稱為泛醌,廣泛存在與動物和細菌的線粒體中。 輔酶Q的活性部分是它的醌環(huán)結構,主要功能是作為線粒體呼吸
11、鏈氧化-還原酶的輔酶,在酶與底物分子之間傳遞電子。,4.酶結構與功能特點 蛋白質的結構特點: 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結構 根據(jù)結構不同酶可分為: 單體酶:只有單一的三級結構蛋白質構成。 寡聚酶:由多個(兩個以上)具有三級結構的亞基聚合而成。 多酶復合體:由幾個功能相關的酶嵌合而成的復合體。,與催化作用相關的結構特點 (1)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結合并起催化反應的空間局限(部位)。,結合部位(Binding site):酶分子中與底物結合的部位或區(qū)域一般稱為結合部位。,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 酶分子中促使底物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部位稱為催化部位。 通常將酶的結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12、總稱為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 結合部位決定酶的專一性, 催化部位決定酶所催化反應的性質。,調控部位(Regulatory site):酶分子中存在著一些可以與其他分子發(fā)生某種程度的結合的部位,從而引起酶分子空間構象的變化,對酶起激活或抑制作用,(2)必須基團:酶表現(xiàn)催化活性不可缺少的基團。 親核性基團:絲氨酸的羥基,半胱氨酸的巰基和組氨酸的咪唑基。 酸堿性基團:門冬氨酸和谷氨酸的羧基,賴氨酸的氨基,酪氨酸的酚羥基,組氨酸的咪唑基和半胱氨酸的巰基等。,親核性基團,酸堿性基團,(3)酶原和酶原的激活: 酶原:沒有活性的酶的前體。 酶原的激活:酶原在一定條件下經(jīng)適當?shù)奈镔|作用可轉變成有活性的酶。酶
13、原轉變成酶的過程稱為酶原的激活。 本質:酶原的激活實質上是酶活性部位形成或暴露的過程。 (4)同功酶:能催化同一化學反應的一類酶。 活性中心相似或相同:催化同一化學反應。 分子結構不同:理化性質和免疫學性質不同。,三、酶的分類及命名,1. 酶的分類 氧化-還原酶 Oxidoreductase 氧化-還原酶催化氧化-還原反應。 主要包括脫氫酶(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Oxidase)。 如,乳酸(Lactate)脫氫酶催化乳酸的脫氫反應。,(2) 轉移酶 Transferase 轉移酶催化基團轉移反應,即將一個底物分子的基團或原子轉移到另一個底物的分子上。例如, 谷丙轉氨酶催化的氨
14、基轉移反應。,水解酶 Hydrolase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應。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例如,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應,(4) 裂解酶 Lyase 裂合酶催化從底物分子中移去一個基團或 原子形成雙鍵的反應及其逆反應。 主要包括醛縮酶、水化酶及脫氨酶等。 例如, 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的反應。,(5) 異構酶 Isomerase 異構酶催化各種同分異構體的相互轉化,即底物分子內基團或原子的重排過程。例如,6-磷酸葡萄糖異構酶催化的反應。,(6) 合成酶 Ligase or Synthetase 合成酶,又稱為連接酶,能夠催化C-C、C-O、C-N 以及C-
15、S 鍵的形成反應。這類反應必須與ATP分解反應相互偶聯(lián)。 A + B + ATP + H-O-H =A B + ADP +Pi 例如,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反應 丙酮酸 + CO2 草酰乙酸,核酸酶(催化核酸) Ribozyme 核酸酶是唯一的非蛋白酶。它是一類特殊的RNA,能夠催化RNA分子中的磷酸酯鍵的水解及其逆反應。,2. 酶的命名,(1)習慣命名法: 根據(jù)其催化底物來命名; 根據(jù)所催化反應的性質來命名; 結合上述兩個原則來命名; 有時在這些命名基礎上加上酶的來源或其它特點。,(2)國際系統(tǒng)命名法 系統(tǒng)名稱包括底物名稱、構型、反應性質,最后加一個酶字。例如: 習慣名稱:谷丙轉氨酶 系統(tǒng)名稱:
16、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轉移酶 酶催化的反應: 谷氨酸 + 丙酮酸 -酮戊二酸 + 丙氨酸,1.酶催化作用的本質:降低反應活化能 2.酶催化作用的中間產(chǎn)(絡合)物學說 在酶催化的反應中,第一步是酶與底物形成酶底物中間復合物。當?shù)孜锓肿釉诿缸饔孟掳l(fā)生化學變化后,中間復合物再分解成產(chǎn)物和酶。 E + S = E-S P + E 許多實驗事實證明了ES復合物的存在。ES復合物形成的速率與酶和底物的性質有關。,四、酶作用的機制,3.酶與底物結合形成中間絡合物的方式(理論) (1)鎖鑰假說(lock and key hypothesis): 認為整個酶分子的天然構象是具有剛性結構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狀。
17、酶與底物的結合如同一把鑰匙對一把鎖一樣 (2)誘導契合假說(inducedfit hypothesis): 該學說認為酶表面并沒有一種與底物互補的固定形狀,而只是由于底物的誘導才形成了互補形狀.,4. 使酶具有高效催化的因素 (1)臨近定向效應: 在酶促反應中,底物分子結合到酶的活性中心,一方面底物在酶活性中心的有效濃度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反應速度; 另一方面,由于活性中心的立體結構和相關基團的誘導和定向作用,使底物分子中參與反應的基團相互接近,并被嚴格定向定位,使酶促反應具有高效率和專一性特點。 (2)“張力”和“形變” : 底物與酶結合誘導酶的分子構象變化,變化的酶分子又使底物分子的敏感鍵
18、產(chǎn)生“張力”甚至“形變” ,從而促使酶底物中間產(chǎn)物進入過渡態(tài)。,(3)酸堿催化: 酸-堿催化可分為狹義的酸-堿催化和廣義的酸-堿催化。酶參與的酸-堿催化反應一般都是廣義的酸堿催化方式。 廣義酸堿催化是指通過質子酸提供部分質子,或是通過質子堿接受部分質子的作用,達到降低反應活化能的過程。 酶活性部位上的某些基團可以作為良好的質子供體或受體對底物進行酸堿催化。 His 殘基的咪唑基是酶的酸堿催化作用中最活潑的一個催化功能團。,廣義酸基團 廣義堿基團 (質子供體) (質子受體),(4)共價催化: 催化劑通過與底物形成反應活性很高的共價過渡產(chǎn)物,使反應活化能降低,從而提高反應速度的過程,稱為共價催化。
19、 酶中參與共價催化的基團主要包括 His 的咪唑基,Cys 的硫基,Asp 的羧基,Ser 的羥基等。 某些輔酶,如焦磷酸硫胺素和磷酸吡哆醛等也可以參與共價催化作用。,1.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影響 在酶濃度,pH,溫度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底物濃度和反應速度的關系。如右圖所示: 在低底物濃度時, 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成正比,表現(xiàn)為一級反應特征。 當?shù)孜餄舛冗_到一定值,幾乎所有的酶都與底物結合后,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值(Vmax),此時再增加底物濃度,反應速度不再增加,表現(xiàn)為零級反應。,五、酶促反應的速度及其影響因素,米氏方程 1913年,德國化學家Michaelis和Menten根據(jù)中間產(chǎn)物學說對
20、酶促反映的動力學進行研究,推導出了表示整個反應中底物濃度和反應速度關系的著名公式,稱為米氏方程。,Km 米氏常數(shù) Vmax 最大反應速度,根據(jù)中間產(chǎn)物學說,酶促反應分兩步進行:,米氏方程的推導:,米氏常數(shù)Km的意義:,由米氏方程可知,當反應速度等于最大反應速度一半時,即V = 1/2 Vmax, Km = S 上式表示,米氏常數(shù)是反應速度為最大值的一半時的底物濃度。 因此,米氏常數(shù)的單位為mol/L。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m值,它是酶的一個重要的特征物理常數(shù)。 Km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溫度和pH條件下,一定的緩沖體系中測定的,不同條件下具有不同的Km值。 Km值表示酶與底物之間的親和程度:
21、Km值大表示親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m值小表示親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測定Km和V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eaverBurk的作圖法 雙倒數(shù)作圖法。,1 Km 1 1 = + V Vmax S Vmax,取米氏方程式的倒數(shù)形式:,1/Vmax,斜率=Km/Vmax,-1/Km,米氏常數(shù)Km的測定:,2.抑制劑對酶反應的影響 有些物質能與酶分子上某些必須基團結合(作用),使酶的活性中心的化學性質發(fā)生改變,導致酶活力下降或喪失,這種現(xiàn)象稱為酶的抑制作用。 能夠引起酶的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則稱為抑制劑(inhibitor)。 酶的抑制劑一般具備兩個方面的特點: a.在化學結構上與被
22、抑制的底物分子或底物的過渡狀態(tài)相似。 b.能夠與酶的活性中心以非共價或共價的方式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復合體或結合物。,抑制作用的類型: (1)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劑與酶反應中心的活性基團以共價形式結合,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如有機磷毒劑二異丙基氟磷酸酯。,(2)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劑與酶蛋白以非共價方式結合,引起酶活性暫時性喪失。抑制劑可以通過透析等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復酶的活性。 根椐抑制劑與酶結合的情況,又可以分為三類: 競爭性抑制: 某些抑制劑的化學結構與底物相似,因而能與底物竟爭與酶活性中心結合。當抑制劑與活性中心結合后,底物被排斥在反應中心之外,其結果是酶促反應被抑制了。 竟爭性
23、抑制通??梢酝ㄟ^增大底物濃度,即提高底物的競爭能力來消除。 競爭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有競爭性抑制劑存在時,Km值增大(1+I/Ki)倍,且Km值隨I的增高而增大; 在E固定時,當S Km (1+I/Ki), Km (1+I/Ki)項可忽略不計,則v= Vmax,即最大反應速度不變。,競爭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競爭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圖 :,非競爭性抑制: 酶可同時與底物及抑制劑結合,引起酶分子構象變化,并導至酶活性下降。由于這類物質并不是與底物競爭與活性中心的結合,所以稱為非競爭性抑制劑。 如某些金屬離子(Cu2+、Ag+、Hg2+)以及EDTA等,通常能與酶分子的調控
24、部位中的-SH基團作用,改變酶的空間構象,引起非競爭性抑制。 非竟爭性抑制不能通過增大底物濃度的方法來消除。 非競爭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有非競爭性抑制劑存在時,V值減小(1+I/Ki)倍,且V值隨I的增高而降低; Km值不變。,非競爭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非競爭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圖 :,有反競爭性抑制劑存在時,Km和V值均減小(1+I/Ki)倍,且都隨I的增高而降低。,反競爭性抑制: 酶只有在與底物結合后,才能與抑制劑結合,引起酶活性下降。 反競爭性抑制可用下式表示: 反競爭性抑制作用的速度方程:,反競爭性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圖 :,3.激活劑對酶反
25、應的影響 凡是能提高酶活力的簡單化合物都稱為激活劑(activator)。其中大部分是一些無機離子和小分子簡單有機物。如:Na+、K+、Ca2+、Mg2+、Cu2+、Zn2+、Co2+、Cr2+、Fe2+、Cl-、Br-、I-、CN-、NO3-、PO4-等; 這些離子可與酶分子上的氨基酸側鏈基團結合,可能是酶活性部位的組成部分,也可能作為輔酶或輔基的一個組成部分起作用; 一般情況下,一種激活劑對某種酶是激活劑,而對另一種酶則起抑制作用; 對于同一種酶,不同激活劑濃度會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 4.酶濃度對酶反應的影響 在底物足夠過量而其它條件固定的情況下,并且反應系統(tǒng)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質及其他不利
26、于酶發(fā)揮作用的因素時,酶促反應的速度和酶濃度成正比。,5.溫度對酶反應的影響 一方面是溫度升高,酶促反應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溫度升高,酶的高級結構將發(fā)生變化或變性,導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喪失。 因此大多數(shù)酶都有一個最適溫度。 在最適溫度條件下,反應速度最大。,最適溫度,6.pH對酶反應的影響 在一定的pH下, 酶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通常稱此pH為最適pH。,7.酶的別構(變構)效應: 由于效應物的存在,而引起酶的結構(構象)變化。 別構酶(Allosteric enzyme)的特點: 一般是寡聚酶,由多亞基組成,包括催化部位和調節(jié)(別構)部位; 具有別構效應。指酶和一個配體(底物,調節(jié)物)結合后
27、可以影響酶和另一個配體(底物)的結合能力。,相同(均為底物):同促效應(homotropic effect),不同(效應調節(jié)物):異促效應(heterotropic effect),根據(jù)配體結合后對后繼配體的影響,根據(jù)配體性質,正協(xié)同效應(positive cooperative effect),負協(xié)同效應(negative cooperative effect),動力學特點:不符合米曼方程雙曲線。,別構酶與非調節(jié)酶動力學曲線的比較,別構酶舉例:天冬氨酸轉氨甲酰酶,簡稱ATCase,8.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通過吸附、耦聯(lián)、交聯(lián)和包埋等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把酶連接到某種載體上,做成仍具有酶催化活性的
28、水不溶性酶。 作用特點:穩(wěn)定性提高,易分離,可反復使用,提高操作的機械強度。,六、酶的分離純化與酶活力測定,1.酶的分離純化 基本原則:提取過程中避免酶變性而失去活性;防止強酸、強堿、高溫和劇烈攪拌等;要求在低溫下操作,加入的化學試劑不使酶變性,操作中加入緩沖溶液. 基本操作程序: 選材:微生物(微生物發(fā)酵物: 胞內酶,胞外酶),動物(動物器臟:消化酶,血液:SOD酶,尿液:尿激酶等),植物(木瓜蛋白酶,菠蘿蛋白酶等)。 抽提:加入提取液提取。胞內酶先要進行細胞破碎(機械研磨,超聲波破碎,反復凍融或自溶等), 分離:先進行凈化處理(過濾,絮凝,離心脫色),再采用沉淀法分離(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淀
29、法,超離心等)。 純化:可采用離子交換層析,凝膠過濾,液相色譜,親和色譜和超濾等方法。,酶的制劑形式: 固體:干燥(冰凍升華,噴霧干燥,真空干燥) 液體 保存:低溫下短期保存。 2.酶活力的測定 概念 酶活力:又稱為酶活性,一般把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能力稱為酶活力,通常以在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度來表示。 基本原理:酶是蛋白質,種類多,結構復雜多樣,一般對酶的測定,不是直接測定其酶蛋白的濃度,而是測定其催化化學反應的能力,這是基于在最優(yōu)化條件下,當?shù)孜镒銐颍ㄟ^量),在酶促反應的初始階段,酶促反應的速度(初速度)與酶的濃度成正比(即V=KE),故酶活力測定的是化學反應速度,一定條件下可代
30、表酶活性分子濃度。,酶活力測定 酶活力測定就是測定一定量的酶,在單位時間內產(chǎn)物(P)的生成(增加)量或底物(S)的消耗(減少)量。即測定時確定三種量:加入一定量的酶;一定時間間隔;物質的增減量。 測定酶活力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在一個反應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酶液,開始計時反應,經(jīng)一定時間反應后,終止反應,測定在這一時間間隔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量(終止時與起始時的濃度差),這時測得的是初速度。 在一定條件下,加入一定量底物(規(guī)定),再加入合適量的酶液,測定完成該反應(底物反應完)所需的時間,(非初速度,為一平均速度)。 動態(tài)連續(xù)測定法。在反應體系中,加入酶,用儀器連續(xù)監(jiān)測整個酶促反應過程中底物的消耗或
31、產(chǎn)物的生成。 快速反應追蹤法。近年來,追蹤極短時間(10-3s以下)內反應過程的方法和裝置已經(jīng)應用。其代表有停流法(stopped-flow)和溫度躍變法(temperature jump)。 酶反應條件優(yōu)化: 測酶活所用的反應條件應該是最適條件,所謂最適條件包括最適溫度、最適pH、足夠大的底物濃度、適宜的離子強度、適當稀釋的酶液及嚴格的反應時間,抑制劑不可有,輔助因子不可缺。,酶活力測定方法: 反應計時。反應計時必須準確。反應體系必須預熱至規(guī)定溫度后,加入酶液并立即計時。反應到時,要立即滅酶活性,終止反應,并記錄終了時間。終止酶反應,常使酶立刻變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三氯乙酸或過氯酸使酶蛋白
32、沉淀,也可用SDS使酶變性,或迅速加熱使酶變性。有些酶可用非變性法來停止反應或用破壞其輔因子來停止反應 。 反應量的測定。測底物減少量或產(chǎn)物生成量均可。在反應過程中產(chǎn)物是從無到有,變化量明顯,極利于測定,所以大都測定產(chǎn)物的生成量。 具體物質量的測定,據(jù)被測定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通過定量分析法測定。常用的方法有: 光譜分析法:酶將產(chǎn)物轉變?yōu)椋ㄖ苯踊蜷g接)一個可用分光光度法或熒光光度法測出的化合物。 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使產(chǎn)物變成一個可用某種物理方法測出的化合物,然后再反過來算出酶的活性。 放射性化學法:用同位素標記的底物,經(jīng)酶作用后生成含放射性的產(chǎn)物,在一定時間內,生成的放射性產(chǎn)物量與酶活性成正比
33、。,3.酶活力的表示方法及計算 酶活力單位 酶活力可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中底物的減少量或產(chǎn)物的增加量表示,單位為mol/min等。 酶活力單位的基本定義為:規(guī)定條件(最適條件)下一定時間內催化完成一定化學反應量所需的酶量。 據(jù)不同情況有幾種酶活力單位(activity unit)或又稱酶單位(enzyme unit)。 國際單位: 一般用活力單位U(Unit)表示,許多酶活力單位都是以最佳條件或某一固定條件下每分鐘催化生成1mol產(chǎn)物所需要的酶量為一個酶活力單位。,一個“Katal”單位是指在一定條件下1秒鐘內轉化1mol底物所需的酶量。 Kat和U的換算關系:1 Kat=6107U,1U=1
34、6067n Kat 以上的酶單位定義中,如果底物(S)有一個以上可被作用的化學鍵,則一個酶單位表示1分鐘使1mol有關基團轉化的酶量。如果是兩個相同的分子參加反應,則每分鐘催化2mol底物轉化的酶量稱為一個酶單位。 在“U”和“kat”酶活力單位的定義和應用中,酶催化底物的分子量必須是已知的,否則將無法計算。 習慣單位: 在實際使用中,結果測定和應用都比較方便、直觀,規(guī)定的酶活力單位,不同酶有各自的規(guī)定,如: -淀粉酶活力單位:每小時分解1g可溶性淀粉的酶量為一個酶單位。(QB546-80),也有規(guī)定每小時分解1mL2%可溶性淀粉溶液為無色糊精的酶量為一個酶單位。顯然后者比前一個單位小。 糖化
35、酶活力單位:在規(guī)定條件下,每小時轉化可溶性淀粉產(chǎn)生1mg還原糖(以葡萄糖計)所需的酶量為一個酶單位。 蛋白酶:規(guī)定條件下,每分鐘分解底物酪蛋白產(chǎn)生1g酪氨酸所需的酶量。 DNA限制性內切酶:推薦反應條件下,一小時內可完全消化1g純化的DNA所需的酶量。,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 酶的比活力是每單位(一般是mg)蛋白質中的酶活力單位數(shù)(如:酶單位/mg蛋白),實際應用中也用每單位制劑中含有的酶活力數(shù)表示(如:酶單位/mL(液體制劑),酶單位/g(固體制劑),對同一種酶來講,比活力愈高則表示酶的純度越高(含雜質越少),所以比活力是評價酶純度高低的一個指標。 在評價純化酶的純化操
36、作中,還有一個概念就是回收率。 回收率=某純化操作后的總活力/某純化操作前的總活力 總活力=比活力總體積(總重量) 酶活力計算及計算舉例 酶活力計算是將實驗中所用各種參數(shù)和所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反應時間、酶液稀釋度和用量、產(chǎn)物生成量等)換算成每毫升(或每克)酶制劑中所含的酶活力單位數(shù)。 酶活力測定舉例:福林-酚(Lowry)法測定蛋白酶活力。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酪蛋白為底物進行反應,然后用福林-酚試劑顯色,并用光度法測定酶促反應產(chǎn)物酪氨酸的生成量。測定在初速度階段進行,為初速度法。 ,本章小結,一、酶 酶的概念 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共性 特性:條件溫和、高效率、專一性、易變敏感性 二、酶的化學本質及
37、結構功能特點 酶: 單純酶 結合酶:全酶 = 酶蛋白 + 輔因子 酶的輔因子 維生素和輔酶 維生素是機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一類小分子有機物質。 維生素一般習慣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 輔酶是一類具有特殊化學結構和功能的化合物。參與的酶促反應主要為氧化-還原反應或基團轉移反應。 大多數(shù)輔酶的前體主要是水溶性 B 族維生素。許多維生素的生理功能與輔酶的作用密切相關。,酶結構與功能特點 (1)活性中心:結合部位、催化部位、調控部位 (2)必須基團 (3)酶原和酶原的激活 (4)同功酶 三、酶的分類及命名 四、酶作用的機制 1.酶催化作用的本質:降低反應活化能 2.酶催化作用的中間產(chǎn)(絡合
38、)物學說 E + S = E-S P + E 3.酶與底物結合形成中間絡合物的方式:鎖鑰假說、誘導契合假說 4. 使酶具有高效催化的因素 臨近定向效應 “張力”和“形變” 酸堿催化 共價催化,五、酶促反應的速度及其影響因素 1.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米氏方程 米氏常數(shù)Km的意義:米氏常數(shù)是反應速度為最大值的一半時的底物濃度。米氏常數(shù)的單位為mol/L。 Km值表示酶與底物之間的親和程度:Km值大表示親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 Km值小表示親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2.抑制劑對酶反應的影響 抑制作用的類型: 不可逆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作用 競爭性抑制 非競爭性抑制 反競爭性抑制,a,
39、b,c,3.激活劑對酶反應的影響:提高酶活力 4.酶濃度對酶反應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酶促反應的速度和酶濃度成正比。 5.溫度對酶反應的影響:最適溫度 6.pH對酶反應的影響:最適pH 7.酶的別構(變構)效應 別構酶的特點: 一般是寡聚酶 具有別構效應 反應速度和底物濃度關系不符合米曼方程雙曲線 8.固定化酶 六、酶的分離純化與酶活力測定 1.酶的分離純化 基本原則:提取過程中避免酶變性而失去活性 基本操作程序: 選材 抽提 分離 純化 酶的制劑形式與保存,2.酶活力的測定 概念 酶活力:又稱為酶活性,一般把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能力稱為酶活力,通常以在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度來表示。
40、酶活力測定就是測定一定量的酶,在單位時間內產(chǎn)物(P)的生成(增加)量或底物(S)的消耗(減少)量。即測定時確定三種量:加入一定量的酶;一定時間間隔;物質的增減量。 測定酶活力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初速度法 平均速度法 動態(tài)連續(xù)測定法 快速反應追蹤法 測酶活所用的反應條件應該是最適條件,酶活力測定方法: 反應計時 反應量的測定:根據(jù)被測定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通過定量 分析法測定。常用的方法有:光譜分析法、化學法和放射性化學法。 3.酶活力的表示方法及計算 酶活力單位的基本定義為:規(guī)定條件(最適條件)下一定時間內催化完成一定化學反應量所需的酶量。 國際單位: “U” 和 “Kat” 習慣單位 比活力:酶的比活力是每單位(一般是mg)蛋白質中的酶活力單位數(shù)(如:酶單位/mg蛋白)。 回收率=某純化操作后的總活力/某純化操作前的總活力,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