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2課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 新人教版 (2)
《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2課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 新人教版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2課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 新人教版 (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識記、理解本課生字詞; (2) 能有感情的誦讀全詩,并能準確的背誦; (3) 了解象征手法在詩歌中的應用,理解象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課堂上賞析、朗讀; (2)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人對苦難中的祖國無法言喻的感情,體會對解放區(qū)的深情向往,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盼望,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性格,增強學生對現(xiàn)在生活的珍惜和對祖國未來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分析 《我用殘損的手掌》是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鐵窗下向苦難祖國的抒懷之作?!皻垞p的手掌”既是寫實,又是詩人堅貞不屈意志的寫照。詩歌一方面從實處著筆。描寫淪陷區(qū)陰暗.表現(xiàn)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guān)注,另一方面抒寫解放區(qū)的明麗.側(cè)重于寫意,對象征著 “永恒的中國”的土地,發(fā)出深情贊美。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完美統(tǒng)一,抒情風格變幻多姿。 詩歌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有一種沉郁頓挫的音樂感。教讀本文,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其音樂美。課文在想象中展開詩的內(nèi)容,其思想感情的表達,主要通過形象的構(gòu)成來實現(xiàn)。要引領(lǐng)學生把握詩中的藝術(shù)形象,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讀中,宜采用聯(lián)想想象欣賞法,引領(lǐng)學生把握意象的含義和全詩的感情線索,培養(yǎng)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 朗讀、體會詩歌蘊涵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2、 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變化,把握寄托詩人情感的具體形象; 四.教學難點 象征手法的應用,理解象征意義;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抗日戰(zhàn)爭的炮火曾震動過許多中國人的心靈,在民族危亡的關(guān)頭,詩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悵的叢林和寂寥的雨巷,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命運融為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fā)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guān)注和真誠的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板書標題、作者)(出示課件1) 出示學習目標(出示課件2) 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學中文系。192產(chǎn)主義青年團,做宣傳工作。1931年加入中國左聯(lián)。1942年,因在報紙上編發(fā)宣傳抗戰(zhàn)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我用殘損的手掌》就作于那個時候。這首詩,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母親的歌。其代表詩作還有《雨巷》、《我的記憶》,其中《雨巷》一詩膾炙人口,詩人也因此獲得了“雨巷詩人”的桂冠。他是新詩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現(xiàn)代詩人。(出示課件3)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生字詞,釋義(課件4) 錦幛(zhng) 荇藻(xng zǎo) 蓬蒿(Png hāo) 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螻蟻(lu yī):“螻蛄和螞蟻,用來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3. 聽錄音或教師范讀,學生聽,記錄停頓和重音。 4. 教師總結(jié)后全班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教師點評然后再次朗讀(齊讀或個別學生范讀)。 (板書:) (三)問題研究: 1.找一找這首詩描寫了哪些具體形象?作者借此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歸納點撥:形象:“殘損的手掌”“廣大的土地”“長白山的雪峰”“黃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詩人以“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形象化思緒,在想象中再現(xiàn)了他的家鄉(xiāng)、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以及未曾親身體驗過的解放區(qū)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凄楚憂憤,轉(zhuǎn)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qū)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變化,具體體現(xiàn)在詩中一些起修飾作用的詞語上,這些詞語有些是消極、冷色調(diào)的,有些是積極、暖色調(diào)的,請同學們找出這些詞語,并說說詩人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點撥歸納: 積極暖色調(diào)詞;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恒…… 消極冷色調(diào)詞: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表達效果:通過對比更好地表達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愛與憎。 (四)鞏固拓展 找出詩中的比喻句,分別說明其含義。 (1)廣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廣大的土地”借喻整個中國。 (2)“繁花如錦障”是明喻,用“繁花錦障”來形容家鄉(xiāng)百花盛開的美好圖景。 (3)“那里是太陽,是春”是暗喻,用“太陽和春天”來比喻解放區(qū)的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4)“無形的手掌”是隱喻,用來比喻詩人的思想、聯(lián)想、心理和情感。 (5)“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侶關(guān)系與母子關(guān)系的比喻,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溫柔感情抒發(fā)得細致動人。 (6)“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新生活。 (五)遷移。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鑒這種寫法,聯(lián)系你的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課件8) (六)總結(jié): 這是一首優(yōu)秀的詩作,這首詩以“我”用“無形的手掌”撫摸祖國地圖時的聯(lián)想為抒情線索?!盁o形的手掌”指的是詩人的思緒.聯(lián)想.心理和情感,而“撫摸”則是思緒和聯(lián)想的展開,心理和情感的流動。 它豐富的意象,跳躍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強烈的情感,無不深深打動著讀者。 七.板書設計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 淪陷區(qū):遭受蹂躪、支離破碎 手掌的感受 解故區(qū):親切溫馨、和煦明媚 憎 凄楚憂憤 對 比 感情變化 熱切期盼 民族復興 愛 八.教學反思 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是一個難點。比起現(xiàn)代文教學和古詩文教學困難了許多,特別是一些象征意義的詩歌和朦朧詩,更是給教學帶來了困難。因此,要由學生們比較熟悉的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入手引導,化難為易。更重要的是朗讀,讀出感情,讀出意蘊是關(guān)鍵。 當堂練習: 一、文學常識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 。浙江杭縣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學中文系。詩集有《我的記憶》《 》《望舒詩稿》和《 》。 二、理解探究 1.把握詩中用“無形的手掌”撫摸中國地圖生發(fā)聯(lián)想的抒情線索。 2. 讀第一部分,思考:“殘損的手掌”表明了什么? “這廣大的土地”僅僅指土地嗎? 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著廣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 答案: 一、文學常識填空。 戴夢鷗 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二、理解探究 1. 這首詩以“我”用“無形的手掌”撫摸祖國地圖時的聯(lián)想為抒情線索?!盁o形的手掌”指的是詩人的思緒、聯(lián)想、心理和情感,而“撫摸”則是思緒和聯(lián)想的展開,心理和情感的流動。 2. 實寫,表明詩人堅貞不屈的意志 。象征手法,象征祖國。 荇藻和水、長白山的雪峰、黃河的水夾泥沙、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南海。-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2課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案 新人教版 2 九年級 語文 下冊 殘損 手掌 教案 新人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1190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