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聽評記錄》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聽評記錄(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7聲音的產生聽評課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符合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目標明確,具體。
1.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聲音的產生作假設性解釋,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做聲音產生的實驗;經歷“假設──實驗驗證”這一科學的探究過程。
2.在探究過程中,有樂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欲望,體驗合作與交流的快樂;體會到科學探究中要尊重事實;養(yǎng)成在實驗過程中既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
3.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
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實驗記錄的使用。
二、教學準備的實驗器材合理
1.學生準備:尺子、皮筋、氣球以及
2、各種發(fā)聲的物體。
2.教師準備:音叉、小鼓、鑼、水槽、燒杯、小瓶(內懸泡沫小球)與多媒體課件等。
三、教學過程分析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認識各種各樣的聲音,課件制作精美,能夠突破重難點,更加生動形象。
1、引導學生自行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是本節(jié)科學課的重要教學目標,同時教師有目的的讓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對于問題的篩選與提出問題是同等重要的,這樣訓練,學生今后就會從身邊入手,提出自己能研究的問題,增強問題的針對性。
2、制造聲音,猜想聲音的產生
了解學生對聲音產生的認知水平。了解學生對于聲音產生的現(xiàn)有水平,教師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3、思路,以學定教。
模仿聲音,讓學生結合已有知識對聲音的產生做初步的猜想,匯報時抓住了學生的發(fā)聲方法,通過發(fā)聲方法的多樣為下一步猜測聲音產生做鋪墊。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如果學生的猜想與初步驗證不一致,自己會產生新的想法,注重了實驗設計的層次性。讓學生通過多種發(fā)聲方法以及看到的現(xiàn)象,初步認識到聲音與物體振動有關系。
3、、合作探究,驗證猜想
設計實驗。
學生明白猜測必須要用實驗來驗證,教師準備充足的材料,學生小組內自行設計實驗選擇材料,通過課件展示出應注意的事項,特別是小組合作不要出現(xiàn)噪音,學生的研究才能深入,不出現(xiàn)過多的干擾。建議有學生提出注意事項,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分組實驗
4、。
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實驗方案,選擇合適的材料來研究。學生進行探究時間為16分鐘的時間,教師參與到各小組的活動中,讓每組學生在實驗時材料選擇有所側重,固體、液體與氣體都要有所設計。小鼓鼓面的振動要通過放在上面的小物體推測,氣體發(fā)聲實驗重點抓住小瓶內泡沫小球的跳動現(xiàn)象,液體發(fā)聲注意觀察水面的變化。教師巡視時,適時給予指導。
根據(jù)同學們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把聲音產生總結到振動上。不能直觀看到的要結合其他的現(xiàn)象進行推測,例如氣體的振動發(fā)聲通過瓶內泡沫小球的跳動,把看不見的化為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然后利用鑼進一步實驗反證。既然我們認為物體發(fā)聲是因為物體在振動。那么當鑼發(fā)聲時,應該有什么現(xiàn)象?再次引出“矛盾”
5、能又一次激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更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認知。
通過學生親自感知,利用反證只要不振動了,聲音就消失了,從反面也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
4、拓展活動,思考延伸
一塊唱校園歌曲,本環(huán)節(jié)既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同時不經意間把聲音的產生回到我們人身體上來。這是我們的聲帶在振動。請用手摸喉部,感受發(fā)聲時聲帶的振動。聲帶振動,人就能發(fā)出聲音。如果聲帶壞了,人就不能發(fā)出聲音。同學們要保護聲帶,不要大聲喊叫。利用所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同時滲透噪聲也是一種污染,要注意學校的環(huán)境。
5、總結評價 課下延伸
關于聲音,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說出自己心中還存在的疑問。使學生意識到對科學的探究是無止境的,把課堂向課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