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檢修規(guī)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換熱器檢修規(guī)范(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換熱器檢修基本規(guī)范
一、 換熱器抽芯
換熱器的抽芯工作是在換熱器置換干凈以后,工藝確認可以抽芯后進行的。對于高溫處的螺栓應該提前涂抹松動劑,防止在松卸困難甚至卡死,管箱卸下以后,便可以進行抽芯工作。
拆管箱和抽芯過程中,對于可能有危險介質存在的部位,要高度小心,避免發(fā)生事故。
換熱器的抽芯過程中,首先使用管板上定位吊耳將管束抽出一部分,待拉出的距離可以使用輔助機械后便可將管束抽出。在抽芯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方面:
(1) 定位吊耳應位于水平位置拉出,這樣可以保證換熱器的滑道位于受力位置(及垂直方向),承受換熱器的重力,避免管束直接受力,同時避免折流板把殼體劃傷。
(2)
2、 在吊裝的過程中,也要保證定位吊耳的水平度,保證管束不垂直受壓;吊裝用鋼繩要用專業(yè)的保護套保護,不至使管束受傷(特別是有涂層,可以防止涂層剝落),鋼絲與管束接觸部位一定要加以保護。
抽芯完成后,要放置在專用的墊具上,一般為具有與換熱器吻合面的枕木,不得直接將換熱器管束直接放置在平地上。放置時,管板與管束的連接處不得受力,及管板應懸空,枕木放在管束下,最好滑道與枕木接觸,直接受力。
二、換熱器的清洗
換熱器清洗一般在專門的清洗場地進行,如時間緊迫需在裝置內進行,應注意安全和場地衛(wèi)生。
換熱器的清洗分內壁清洗和外壁清洗兩部分:
(1)內壁清洗使用細管長槍,首先確保管束暢通,其次清除管內污
3、垢、結焦等。在清洗時,應正反兩個方向沖洗同一根管,以保證清洗效果。對結焦比較嚴重的管子,應使用較長的水槍沖洗。沖洗的后管束應暢通,且水柱噴射均勻(內徑未因結焦、污垢無而變?。?。
(2)外壁清洗使用旋轉多頭水槍和長管水槍相結合。無論管束按照哪種形式排列,總有一個平面可以貫通兩側的所有管束,清洗時應使用長管水槍清洗這個空間,并做正反兩方面沖洗。對于防沖板下管束的清洗比較困難,是一個死區(qū),應多次清洗以保證效果。在清洗過程中,應有吊機配合,使管束可以翻身清理,以便達到理想的效果。
(3)清洗效果的檢查也主要分以上兩個方面,外壁目測,特別是可以貫通的平面空間;管內則需要抽查,可選擇“十字交叉”法選擇
4、抽查樣本,這樣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清洗的情況。
清洗后,用風把表面、管內水分吹干,防止碳鋼管銹蝕。
三、 換熱器試壓
換熱器試壓,針對不同形式的換熱器要求不同,有兩次試壓和三次試壓之分,下面就本次檢修中遇到的幾種形式的換熱器試壓方法、過程做一個簡單總結:
(1)固定管板式:
殼體試壓:檢查殼體、換熱管與管板相連接的有關部位。
管程試壓:檢查管箱及有關部位。
(2)U形管式換熱器、釜式換熱器(帶U形管束)及填料函換熱器
殼體試壓(用試驗壓環(huán),也叫假法蘭):檢查殼體、管板、換熱管與
管板連接部位及有關部位。
管程試壓:檢查管箱的有關位置。
(3)浮頭式換熱器:
用試驗壓環(huán)
5、進行管與管板接頭試壓。對釜式重沸器,還應配備管板接頭試壓專用殼體,檢查換熱器與管板接頭及有關部位。
管程試壓:檢查管箱、浮頭及有關部位。
殼程試壓:檢查殼體、換熱器與管板接頭及有關部位。
注意:
1. 當管程的試壓壓力高于殼程壓力時,試驗壓力值應按照圖紙規(guī)定,或按生產和施工單位雙方商定的方法進行。
2. 換熱器試壓后內部積水放干凈。
換熱器試壓中,特別是殼程充水,檢查管束和管板部位的泄漏情況時,應先用非凈化風將積水吹干,以便準確判斷管束的泄漏情況,對于有泄漏的管束,可以在出口處搭接小竹片,漏出的水便會順竹片流下,可以較清楚的分辨哪些管線本身滲漏,哪些管口的水是其他管束漏出
6、的水滲過來的。判斷正確后,對于有泄漏的管束應采取堵漏措施,加堵頭的管束數量不應超過總管束的10%,如果超過,應請工藝人員核算后再做決定。
本次檢修中,E605B由于管束泄漏總數達到了總管束的30%,在工藝上無法達到要求,所以已經更換管束。
四、 換熱器回裝、復位
換熱器的回裝、復位其實與試壓過程是交替進行的。管束的吊裝、穿芯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與抽芯時相同,確保鋼絲繩有完好保護,同時注意換熱器滑道的位置,以免劃傷殼體。在復位時,筒體檢查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換熱器通體內不應有廢棄的螺栓及螺帽、鐵絲、廢料、廢布頭等;
2. 換熱器通體內壁無鐵銹、無油泥,各管箱、小浮頭、頭蓋無鐵銹、無油泥;換熱器筒體污垢清理干凈,允許有輕微浮銹;
3. 換熱器管束表面干凈、無鐵銹、管子之間無雜物、管子內部暢通,無堵塞;墊片規(guī)格合適,所有螺栓材質、規(guī)格正確;
4. 設備口各接口內無雜物,各密封面無損壞;
5. 換熱器殼體及管束各密封面清理干凈。
對于部分塔底再沸器,由于投入生產后溫度變化比較大,需要熱緊,特別是浮頭式換熱器,再未引入蒸汽前,頭蓋先不封上,待蒸汽引進后,對小浮頭熱緊,而后頭蓋復位,復位后和系統(tǒng)一起氣密,不再做殼程水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