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9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課件 新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春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9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課件 新人教版.ppt(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9阿長與山海經(jīng) hung l chung ji 憚 m p l 悚 拙 shung 二、重要詞語1.惶急:2.駭:3.: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形容極端驚恐。 4.擄:5.詰問:6.懼憚:7.:懶散而不習慣于受拘束。 8.仁厚: 恐懼,驚慌,著急。 驚嚇,震驚。面如土色 把人搶走。 追問,責問。 害怕。疏懶 仁愛寬厚。 三、作家作品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墳等。本文節(jié)選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為舊事重提,內(nèi)容大多是魯迅對童年、少年生活的回憶,從一個側(cè)面表現(xiàn)了魯迅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2、 四、寫作手法欲揚先抑是一種描寫技巧?!坝麚P先抑”的“揚”,指抬高、褒揚;“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或事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是先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這種方法,使情節(jié)多變,形成波瀾,造成鮮明對比,給讀者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對于“抑”“揚”兩者,不可等量齊觀,應(yīng)該重在“揚”,“抑”起的是襯托作用。 1.文題中不用“長媽媽”而用“阿長”的原因探究。點撥不同的稱呼,標志著不同的身份。阿長與前一部分寫人物,多用抑筆,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討厭”,又是“不耐煩”,又是“麻煩”,倘用“媽媽”稱呼,名實不符。所以,文題其實是表示文章的前半部分用抑筆。再則,將“阿長”與“山海經(jīng)”
3、連接,又是一個看似矛盾的聯(lián)系。一個大字不識的勞動婦女與一本古籍怎么聯(lián)系起來了呢?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令人好奇。另外,文題用的是46歲寫作時的口氣,宜用“阿長”稱呼,而“阿”字又有親昵的意味。 2.作者刻畫長媽媽的方法探究。點撥(1)傳神的描寫。細節(jié)描寫:“大”字的睡相。動作描寫:“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lián)u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繪聲繪色,活靈活現(xiàn)。外貌描寫:“她生得黃胖而矮”?!包S”“胖”“矮”三個字勾畫出了人物的大體輪廓,筆墨節(jié)省,描寫傳神。神態(tài)描寫:“惶急地看著我”“又有所要求似的”。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她著急的樣子。語言描寫:“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歡似的,笑將起來”。通過語言、神態(tài)描寫,阿長心滿意足、歡天喜地之狀躍然紙上。(2)對比、映襯法。在“我”尋找山海經(jīng)的過程中將“別人”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guān)心;將山海經(jīng)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 “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jīng)的內(nèi)容為“寶”。 (3)先抑后揚法。使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產(chǎn)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這種寫法可以使文章有層次,情節(jié)跌宕。 3.核心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