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第3課 宋明理學(xué) 31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教版必修三 第3課 宋明理學(xué) 31ppt(31頁珍藏版)》請?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 3課 宋 明 理 學(xué) 一 、 佛 教 傳 入 與 道 教 產(chǎn) 生 漢 明 帝 劉 莊 “ 夜 夢 金 人 , 身 有 日 光 , 飛 行 殿 前 , 欣 然 悅 之 。 明日 , 傳 問 群 臣 , 此 為 何 神 ? ” 有 臣 答 曰 , 此 神 即 “ 佛 ” 。 明 帝 即派 遣 大 臣 蔡 愔 、 秦 景 出 使 天 竺 ( 今 印 度 ) 尋 佛 取 經(jīng) 。 蔡 愔 、 秦 景邀 請 到 天 竺 高 僧 摩 騰 、 竺 法 蘭 來 到 洛 陽 。 永 平 11年 (公 元 68年 ) ,漢 明 帝 下 令 建 白 馬 寺 (因 摩 騰 、 竺 法 蘭 來 時(shí) 由 白 馬 馱 經(jīng)
2、 故 名 白 馬 寺 )。 摩 騰 、 竺 法 蘭 在 寺 里 講 經(jīng) 說 法 , 宣 揚(yáng) 佛 教 , 并 且 翻 譯 了 一 部 四 十 二 章 經(jīng) 。 佛教傳入中國 佛 教 信 仰 在 民 間 廣 泛 流 傳 開 來 : 在 深 奧 的 佛 學(xué) 理 論中 國 化 化 的 同 時(shí) , 通 俗 的 佛 教 信 仰 也 向 中 國 民 間 社 會 靠攏 , 努 力 化 入 民 眾 的 血 肉 肌 體 之 中 。 蕓 蕓 眾 生 之 上 有 神通 廣 廣 大 、 法 力 無 邊 的 佛 、 菩 薩 , 現(xiàn) 實(shí) 世 界 之 上 存 在 著極 樂 世 界 , 求 佛 拜 菩 薩 能 夠 消 災(zāi) 得 福
3、 , 現(xiàn) 世 積 德 死 后 可以 進(jìn) 入 極 樂 世 界 這 些 被 普 遍 接 受 的 信 念 都 是 佛 教 帶締 給 中 國 民 間 社 會 的 。 前 生 今 世 、 生 死 輪 回 、 投 胎 轉(zhuǎn) 世 、天 堂 地 獄 、 因 果 報(bào) 應(yīng) 的 觀 念 , 觀 世 音 菩 薩 、 彌 勒 、 阿 彌陀 佛 的 信 仰 , 于 此 時(shí) 廣 為 流 傳 。 建 寺 立 塔 , 開 窟 造 像 ,風(fēng) 行 于 五 、 六 世 紀(jì) 的 中 國 大 地 。 五 、 六 世 紀(jì) 的 中 國 民 間社 會 是 佛 教 的 天 下 , 佛 教 信 仰 流 行 民 間 也 是 佛 教 中 國 化的 一
4、個(gè) 方 面 。羅宗真魏晉南北朝:動蕩分裂的年代佛教的中國化 儒 學(xué) 的 一 些 有 名 學(xué) 者 看 到 佛 教 有 可 以 利 用 的 地 方 ,并 不 完 全 反 對 佛 教 , 特 別 是 在 社 會 動 亂 時(shí) 期 。 比 如 在 魏晉 南 北 朝 時(shí) 戰(zhàn) 亂 不 已 , 儒 者 與 僧 人 交 往 密 切 , 東 晉 的 孫綽 就 主 張 周 公 、 孔 子 就 是 佛 , 佛 也 就 是 周 公 、 孔 子 , 其 喻 道 論 明 確 提 倡 儒 佛 等 同 。 隋 代 的 王 通 則 主 張 “ 儒 、佛 、 道 三 教 合 一 ” , 因 此 , 雖 然 在 儒 學(xué) 的 反 佛
5、高 潮 中 佛教 還 是 保 存 了 下 來 。孫開泰儒家史話 中 國 佛 教 是 中 國 本 土 思 想 文 化 浸 潤 的 宗 教 , 不 同 于 印 度 早 期佛 教 , “ 印 度 早 期 佛 教 宣 傳 出 家 之 后 就 不 再 關(guān) 心 世 俗 之 事 , 與 家庭 完 全 脫 離 關(guān) 系 , 也 不 再 關(guān) 心 國 家 大 事 , 也 不 敬 仰 父 母 。 中 國 佛教 僧 人 出 家 , 還 要 尊 敬 父 母 , 忠 于 國 君 , 僧 人 也 提 倡 忠 君 愛國 。 所 以 中 國 的 寺 院 有 的 稱 為 護(hù) 國 寺 , 有 的 稱 報(bào) 國 寺 。他 們 認(rèn) 為 佛
6、 教 為 國 家 培 養(yǎng) 大 德 之 人 , 是 大 忠 大 孝 。 張 豈 之 中 國 歷 史 十 五 講 道教的產(chǎn)生 道 教 教 徒 “ 持 九 節(jié) 仗 為 符 咒 , 教 病 人 叩 頭 思 過 , 因以 符 水 因 之 。 得 病 或 日 淺 而 愈 者 , 則 云 此 人 信 道 。 其 或不 愈 , 則 為 不 信 道 。 ” 三 國 志 張 魯 傳 道 教 戒 律 大 體 上 都 依 據(jù) 傳 統(tǒng) 的 道 德 倫 理 , 告 誡 人 們 要 遵 循 世俗 認(rèn) 可 的 忠 、 孝 、 慈 、 謹(jǐn) , 同 時(shí) , 它 也 仿 效 佛 教 , 要 求 信 仰 者 恪守 宗 教 禁 令 ,
7、 對 殺 、 盜 、 淫 、 妄 語 飲 酒 等 行 為 要 嚴(yán) 厲 懲 罰 。 在 佛教 的 刺 激 下 , 道 教 也 建 立 了 自 己 的 經(jīng) 典 系 統(tǒng) 。 葛 兆 光 中 國 思 想 史 “以 曾 青 ( 硫 酸銅 溶 液 ) 涂 鐵 , 鐵赤 色 如 銅 ” 陶 弘 景 編 訂 的 第一 部 道 教 神 仙 譜 系稱 真 靈 位 業(yè) 圖 ,包 括 天 神 , 地 祗 、人 鬼 和 諸 多 仙 真 ,大 約 3000名 , 以 7個(gè)等 級 排 列 。 三教合一 奉 祀 李 耳 為 祖 先 , 標(biāo) 榜 正 統(tǒng) , 開 設(shè) 道 舉 尊 道派 遣 玄 奘 西 取 佛 法 , 創(chuàng) 立 法
8、相 宗 唯 識 宗 禮 佛以 儒 家 經(jīng) 典 取 士 , 修 建 孔 廟 , 太 學(xué) 講 學(xué) 崇 儒 精 神 信 仰倫 理 道 德 鞏 固 統(tǒng) 治 唐代佛教道教的興盛 因 為 老 子 為 先 祖 , 所 以 李 唐 王 室 格 外 推 崇 道 教 。 由于 道 教 盛 行 , 服 食 金 丹 在 當(dāng) 時(shí) 蔚 然 成 風(fēng) 。 整 個(gè) 李 唐 皇 室里 面 , 因 為 服 金 丹 而 死 的 皇 帝 多 達(dá) 六 個(gè) 。 而 當(dāng) 時(shí) 不 僅 是皇 帝 服 金 丹 , 很 多 達(dá) 官 貴 族 也 服 食 金 丹 。 唐 代 士 大 夫 階 層 的 精 神 根 底 , 主 要 是 道 教 和 佛 教 的
9、 。在 政 俗 兩 面 , 都 可 以 看 到 宗 教 迷 狂 的 深 刻 影 響 。 士 大 夫精 神 世 界 不 歸 于 佛 則 歸 于 老 , 而 這 個(gè) 時(shí) 候 真 正 有 儒 家 正統(tǒng) 觀 念 的 人 越 來 越 少 , 真 正 有 儒 家 價(jià) 值 觀 念 的 人 越 來 越少 。 楊 立 華 宋 明 理 學(xué) 十 五 講 , 北 大 出 版 社 , p7 韓愈復(fù)興儒學(xué):古文運(yùn)動韓 愈 的 貢 獻(xiàn)1、 提 倡 華 夷 之 辨 ;2、 排 擊 佛 教 ;3、 發(fā) 明 道 統(tǒng) (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周 公 、 孔 子 、 孟 子 , “軻 之 死 , 不 得 其
10、 傳焉 ”) ;4、 古 文 運(yùn) 動 ( 提 倡 樸 實(shí) 的 文 風(fēng) ) ;5、 確 立 師 道 。 二 、 程 朱 理 學(xué)產(chǎn)生的時(shí)代背景1.文 化 上 : 儒 學(xué) 的 危 機(jī) 魏 晉 南 北 朝 以 來 , 傳 統(tǒng) 儒 學(xué) 不 適 應(yīng) 時(shí) 代 要 求 ; 佛 、 道 盛 行 , 挑戰(zhàn) 儒 學(xué) ; 唐 宋 時(shí) 期 , 儒 學(xué) 在 三 教 合 一 的 思 潮 中 吸 收 佛 、 道 思 想 , 逐 步 哲學(xué) 化 、 系 統(tǒng) 化 ; 2.政 治 上 : 宋 代 加 強(qiáng) 中 央 集 權(quán) 要 求 統(tǒng) 一 思 想 , 重 文 輕武 , 提 供 文 化 環(huán) 境 ; 天 子 寧 有種 耶 ? 兵 強(qiáng)馬 壯
11、者 為 之爾 。 新 五 代 史 安 重 榮 傳 馮 道 早 年 曾 效 力 于 燕王 劉 守 光 , 歷 仕 后 唐 、 后晉 、 后 漢 、 后 周 四 朝 , 先后 效 力 于 后 唐 莊 宗 、 后 唐明 宗 、 后 唐 閔 帝 、 后 唐 末帝 、 后 晉 高 祖 、 后 晉 出 帝 、后 漢 高 祖 、 后 漢 隱 帝 、 后周 太 祖 、 后 周 世 宗 十 位皇 帝 , 期 間 還 向 遼 太 宗稱 臣 , 始 終 擔(dān) 任 將 相 、 三公 、 三 師 之 位 。 3.經(jīng) 濟(jì) 上 : 經(jīng) 濟(jì) 迅 速 發(fā) 展 , 科 學(xué) 進(jìn) 步 , 引 發(fā) 理 學(xué) 家 對 自然 界 及 社 會
12、的 思 考 。 “二程”(程頤、程顥)1、 核 心 : 天 理 是 宇 宙 萬 物 的 本 原 , 主 張 先 有 理 而 后 有 物 。 天 理 云 者 , 這 一 個(gè) 道 理 , 更 有 甚 窮 已 。 不 為 堯 存 ,不 為 桀 亡 。 人 得 之 者 , 故 大 行 不 加 , 窮 居 不 損 。 二 程 遺 書 卷 二 上本 體 論2、 把 天 理 和 倫 理 道 德 直 接 聯(lián) 系 起 來 。3、 “格 物 致 知 ”。 認(rèn) 識 論 朱熹 未 有 這 事 , 先 有 這 理 。 如 未 有 君 臣 , 已 先 有 君 臣 之 理 。 未有 父 子 , 已 先 有 父 子 之 理
13、。 不 成 元 無 此 理 , 直 待 有 君 臣 父 子 ,卻 旋 將 道 理 入 在 里 面 。 朱 子 語 類 1、 強(qiáng) 調(diào) 理 之 源 在 于 天 理 , 即 三 綱 五 常 , 是 人 性 的 最 高 境界 。2、 存 天 理 , 滅 人 欲 。3、 “物 ”指 天 理 、 人 倫 、 圣 言 、 世 故 。 ( 程 頤 和 朱 熹 ) 認(rèn) 為 , 我 們 所 見 的 宇 宙 , 不 僅 是“ 氣 ” 聚 而 生 , 還 因 為 其 中 有 它 各 自 的 “ 理 ” ; 萬 物各 從 其 類 , 因 為 “ 氣 ” 的 聚 結(jié) , 各 依 不 同 的 “ 理 ” 。花 之 所 以
14、成 為 花 , 是 因 為 它 的 “ 氣 ” 按 照 花 的 “ 理 ”而 聚 結(jié) , 于 是 便 生 成 為 花 ; 葉 所 以 成 為 葉 , 因 為 它 的“ 氣 ” 是 按 照 葉 的 “ 理 ” 聚 結(jié) , 因 此 便 生 成 為 葉 了 。 馮 友 蘭 中 國 哲 學(xué) 簡 史 今 日 格 一 件 , 明 日 又 格 一 件 , 積 習(xí) 既 多 , 然后 脫 然 自 有 貫 通 處 。 朱 熹 近 思 錄 雖 草 木 , 亦 有 理 存 焉 。 一 草 一 木 , 豈 不 可 以格 。 朱 子 語 類 卷 十 八 如 果 說 “好 好 學(xué) 習(xí) , 天 天 向 上 ”是 天 理 的
15、話 ,在 這 個(gè) 世 界 上 是 先 有 “好 好 學(xué) 習(xí) ”的 天 理 呢 , 還是 先 有 學(xué) 生 和 學(xué) 校 呢 ?學(xué) 生 的 欲 望 是 什 么 ? 玩 手 機(jī) 、 睡 懶 覺學(xué) 生 應(yīng) 該 怎 么 做 ? 存 天 理 , 滅 人 欲如 何 獲 得 天 理 ? 格 物 致 知 。 上 課 認(rèn) 真 聽 講 , 下 課認(rèn) 真 完 成 作 業(yè) , 不 斷 反 思 , 從 中領(lǐng) 會 “好 好 學(xué) 習(xí) ”的 天 理 。 影響1、 適 應(yīng) 了 統(tǒng) 治 階 級 需 要 , 有 力 維 護(hù) 了 封 建 專 制 統(tǒng) 治 。2、 朱 熹 的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 成 為 后 世 科 舉 考 試 依
16、據(jù) 的教 科 書 。3、 朱 熹 的 學(xué) 術(shù) 思 想 流 傳 海 外 , 形 成 “朱 子 學(xué) ”學(xué) 派 。 朱 熹 首 先 提 出 “ 四 書 ” 之 名 , 對 它 們 加 以 注 釋 并 編 著 四 書 章 句集 注 等 書 。 元 以 后 的 科 舉 考 試 , 都 首 重 “ 四 書 ” , 并 以 朱 熹 的 注 解作 為 釋 讀 的 惟 一 標(biāo) 準(zhǔn) 。 三 、 陸 王 心 學(xué)陸九淵 “四 方 上 下 曰 宇 , 往 古 來 今 曰 宙 。 宇 宙 便 是 吾 心 , 吾 心 便 是宇 宙 ” 。 陸 九 淵1、 “心 ”是 宇 宙 萬 物 的 本 原 , “心 ”就 是 理 。2
17、、 天 地 萬 物 都 在 心 中 。3、 反 省 內(nèi) 心 就 可 以 得 到 天 理 。 鵝湖之會1、 朱 熹 把 倫 理 綱 常 說 成 是 客 觀 存 在 的 天 理 , 而 陸 九 淵 把 倫 理 綱 常 說 成 是 人人 所 固 有 的 “本 心 ”。 2、 朱 熹 認(rèn) 為 道 德 修 養(yǎng) 要 做 “格 物 致 知 ”的 功 夫 , 包 括 讀 “圣 賢 ”的 書 ; 陸 九 淵 認(rèn)為 “此 心 此 理 , 我 固 有 之 ”, 只 須 存 心 養(yǎng) 性 就 可 恢 復(fù) “本 心 ”。3、 朱 熹 認(rèn) 為 陸 九 淵 的 學(xué) 問 是 “簡 易 功 夫 ”, 陸 九 淵 認(rèn) 為 朱 熹
18、的 學(xué) 問 是 “支 離 事業(yè) ”。 王陽明1、 宣 揚(yáng) “心 外 無 物 ”、 “心 外 無 理 ”的 命 題 。2、 提 出 “致 良 知 ”和 “知 行 合 一 ”的 學(xué) 說 。 夫 萬 事 萬 物 之 理 , 不 外 于 吾 心 。 圣 人 之 道 , 吾 性 自 足 , 向 之 求 理 于 事 物 者 誤 也 。 傳 習(xí) 錄 “ 良 知 良 能 , 愚 夫 愚 婦 與 圣 人 同 。 ”“ 人 胸 中 各 有 個(gè) 圣 人 。 ” 王 陽 明 “我 今 說 個(gè) 知 行 合 一 , 正 要 人 曉 得 , 一 念 發(fā) 動 處 便 即 是 行了 ”。 即 是 說 , 若 是 人 們 心 中
19、 產(chǎn) 生 了 某 種 “不 善 ”的 念 頭 , 也 必須 立 即 “駁 倒 ”。 朱 紹 侯 中 國 古 代 史 下 冊 , p262 比 較 程 朱 理 學(xué) 與 陸 王 心 學(xué) 四 、 拓 展 : 宋 明 理 學(xué) 的 主 要 特 點(diǎn)1、 思 辨 化 的 儒 學(xué) 。 宋 代 的 理 學(xué) 家 們 認(rèn) 識 到 , 儒 學(xué) 之 所 以 會 受 到 來 自 佛 教 和 道 教 的 挑 戰(zhàn) , 其 中 一 個(gè)主 要 原 因 在 于 儒 學(xué) 本 身 在 形 而 上 學(xué) 的 層 面 上 存 在 著 嚴(yán) 重 不 足 。 理 學(xué) 家 們 為 了 建 立 儒 家 的 形 而 上 學(xué) , 一 方 面 借 鑒 佛 教 和 道 教 在 哲 學(xué)本 體 論 方 面 的 成 果 , 一 方 面 在 傳 統(tǒng) 儒 學(xué) 中 尋 找 能 夠 用 來 構(gòu) 筑 哲學(xué) 上 形 而 上 學(xué) 的 因 素 。 傳 統(tǒng) 儒 學(xué) 經(jīng) 由 理 學(xué) 家 們 的 改 造 , 道 德 信 條 式 的 理 論 體系 終 于 變 成 以 哲 學(xué) 形 而 上 學(xué) 作 基 礎(chǔ) 的 哲 學(xué) 理 論 體 系 。2、 以 倫 理 道 德 為 核 心 的 儒 學(xué) 。3、 融 合 佛 老 的 儒 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