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節(jié) 地球表面形態(tài)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節(jié) 地球表面形態(tài)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節(jié) 地球表面形態(tài)教案 湘教版必修1.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節(jié) 地球表面形態(tài)教案 湘教版必修1 一、 設計思路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生掌握了知識,學生還要有能力和品質的雙重提高。因此在本節(jié)課實施的過程中,通過模擬動手——設疑——探究——建立思維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體化,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相應的課程標準內容是“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體系中,地球表面形態(tài)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礎理論,是解決區(qū)域地理問題必須借助的重要知識,而且初中階段學生對地形已有一定的認識了,掌握這一部分知識,有助于學生區(qū)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地理現象的理解,對今后順利開展地理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堂課的地理韻味很濃,理論性又比較強,特別是其中出現的一些專門的地理術語比較多,使之成為目前高中學生最難掌握的內容之一。 【學情分析】 1、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低,對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較困難。但限于水平,學生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分析,對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關注局部。而無法對全球作出一個讓自己都信服的解釋。 2、根據平時對學生了解,對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現象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利于本堂課的順利進行,許多學生甚至在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都關注過這方面的內容,并且高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強,本課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示,并配以豐富的色彩,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3、本課的知識網絡復雜、容量大,教學設計貼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擴充,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學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2.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理解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的關系。 3.了解地質構造的類型及其與地表形態(tài)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閱讀地質構造和地質剖面示意圖。 2.學會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 3.學會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的一般方法。通過課堂和野外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板塊構造學說發(fā)展的認識,培養(yǎng)探究科學的興趣和獻身科學的精神。 2.了解地質構造規(guī)律以及對于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經濟規(guī)律辦事的思維意識。 3.通過教材中圖片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通過欣賞由于內、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優(yōu)美自然風光,培養(yǎng)學生探究自然界奧秘的科學精神,樹立科學美的觀念。 四、教學重點: 1. 運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宏觀地形的形成。 2. 地質構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 五、教學難點: 1. 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tài)的關系。 2. 從內、外力綜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六、知識結構 地球表面形態(tài) 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tài)——導致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力量來源 內力作用:能量主要來自地球 ,表現為 、 、 等。 外力作用:能量主要來自地球 的 能,它能造成地殼表層物質的 、 和 。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 (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 板塊構造主要觀點: (1) 地球表層的 并不是完整一塊,而是被 分割成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等六大板塊。 (2) 板塊之間互相擠壓碰撞( 邊界)和相鄰板塊的彼此分離( 邊界)對于宏觀地形的形成和變化具有重大影響。 ①在大陸板塊相撞擠壓的地區(qū)常形成高峻的 和巨大的 。如 ②在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碰撞的地帶,常形成深邃的 ,以及與之相伴的 或 。如美洲西岸的 和亞洲東部的 。 ③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如 的形成)或海洋(如 海的形成) (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 概念:由 運動留下的“痕跡”。 1.褶皺 概 念:強烈碰撞和水平擠壓,可以使沉積巖發(fā)生彎曲,形成褶皺。 基本形態(tài):一般地說,中間向上隆起的叫 ,中間向下凹陷叫 。不少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地區(qū)的巖石在褶皺作用下被 ,比較 ,抗 能力較強,反而形成山地。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形態(tài)來識別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據巖層的新老關系來確定背斜和向斜,背斜從中心向兩翼巖層越來越 ,向斜從中心向兩翼巖層越來越 。 2.斷層 概念:巖層受力達到一定的強度,發(fā)生 ,兩側的巖層沿斷裂面產生顯著的 。 形式:斷層中兩側陷落,中間的突起的部分叫 ,常形成陡峻的 。中間部分相對下沉的斷層,形成 構造,常形成 或 。 (三)火山、地震活動和地表形態(tài) 巖漿噴出地表即為 ,其熔巖物質的堆積常常形成 、 等多種火山地貌。大地由于 而快速震動稱為 ,其結果往往造成地殼 和 。 七、教學策略 (一) 外在教學資源運用: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材料。 2. 課件中各種地形圖片及現有教具。 (二) 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運用 1. 先提供感性的事實材料,后分析、比較、歸納理性結論、觀點,再用結論、觀點去組織、駕馭、解釋事實材料,解決實際問題,即遵循“由‘地’導‘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學原則。 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課堂教學在問題探究、問題研討活動中進行。 八、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討論、主動探究。 九、課前準備 1. 制作多媒體課件。 2. 讓學生進行事先的預習 十、教學流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投影資料】1975年,我國科學考察登山隊在喜馬拉雅山區(qū)的巖石中發(fā)現了含有魚、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這說明什么問題?近年來,人們發(fā)現在臺灣海峽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著古代森林的遺跡,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地表形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 學生討論并回答。 從實例入手,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興趣。 板書 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tài)。 承轉 是什么原因造成地殼及其表面形態(tài)不斷變化的呢? 學生閱讀教材得出結論 表格 分類 能量來源 主要表 現形式 對地表形 態(tài)的影響 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學生通過討論完成表格 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得出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感受到自然的奧妙。 承轉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探索地殼運動的奧秘,并得出幾種不同的理論,目前盛行的是板塊構造學說。 學生分析教材“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認識六大板塊的名稱、分布及板塊的邊界類型,運用動畫視頻資料,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的關系。 課件 播放板塊之間相互運動的圖片,提出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 學生依據動畫視頻進行歸納 板書 學生伸出雙手演示板塊的擠壓和碰撞,得出不同的運動會生成不得地形。 學生通過動手演示可體會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性質不同,會生成不同的地形。 探究 請同學們思考課本37頁活動1和活動2 學生分組討論, 幫助學生深刻有效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的關系。 承轉 在山區(qū)河谷或公路兩側的裸露巖壁上,經常可以看到地層傾斜、彎曲,甚至是斷裂的情形。這些有地殼運動留下的“痕跡”叫地質構造。 示意學生拿出一疊紙雙手相向擠壓,使其彎曲變形。教師引出褶皺、背斜、向斜的概念。 引導學生通過演示,直觀地認識到褶皺的形態(tài)。 板書 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tài) 問題 一般情況下,背斜、向斜形成什么樣的地形? 學生回答: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課件 打出背斜谷、向斜山示意圖,提出背斜山、向斜谷是如何形成的。 學生討論后請兩位學生回答。 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承轉 當巖層受力達一定程度發(fā)生斷裂,兩側巖層沿斷面產生顯著位移,稱為斷層。 讓學生用手做演示,左手相對上升,右手相對下降。 形象直觀地認識地表形態(tài) 視頻 播放斷層及其對地表形態(tài)影響動態(tài)視頻資料,呈現地壘、地塹景觀圖。 學生通過觀察找出不同景觀圖的特點。 探究 斷層線上的巖石的抗侵蝕強度如何?斷層線被侵蝕后會形成什么地形? 學生通過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探究 學習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給我們現實生活帶來哪些用處? 結合現實,激發(fā)學生興趣。 承轉 上面我們所學習的內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進行的,在短時間內難以覺察出來,可有的內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卻是在瞬間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動。 學生觀察課本P40景觀圖及火山視頻,思考火山噴發(fā)和地震對地形各有什么影響。 形象直觀的認識火山、地震給地表的影響。 板書 火山、地震活動和地表形態(tài) 課堂小結 地表形態(tài)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力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態(tài)的基本格局。 課堂練習 一、 單項選擇題 1.喜馬拉雅山是 A.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 B.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形成 C.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 2、我國華山的地質成因是 A. 向斜成山 B. 背斜成山 C. 斷層形成的塊狀山地 D. 褶皺形成的高地 3、關于地質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背斜巖層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斷地質構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斷層一側上升的巖塊,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 20世紀50年代,我國地礦工程技術人員在黑龍江省某區(qū)發(fā)現了大型油氣田。該區(qū)位于松嫩平原內,外力侵蝕嚴重,地勢低平。經多年地質勘探,判定本區(qū)為大型背斜構造,儲油的可能性極大。地質剖面如下圖所示。后經開采,果然原油噴出。據此回答4~5題。 4.本地區(qū)為大型背斜地質構造的判定依據是在地表自A至B一線多點采集巖石標本,經同位素方法測定,巖石的年齡分布為(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相當接近 D.新—較新—較老—老 5.如上圖所示,背斜構造內E、F、G分別代表的是( ) A.氣、水、油 B.氣、油、水 C.水、氣、油 D.油、水、氣 6、關于火山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哥倫比亞高原是巖漿沿地殼管道噴出形成的高原 B、 長白山的主峰是巖漿沿地殼裂縫噴出形成的火山 C、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錐兩部分組成 D、 火山錐上部坡度較小,下部坡度較大 二、綜合題 7、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的地質構造是 ,其中A為 ,B為_________。 (2)A、B兩處,巖性較堅硬的是_____________。 (3)A處頂部缺失是__________力作用的結果。 (4)A、B兩處的特點是( ) A.褶皺形成過程中,A處受到拉張,B處受到擠壓 B.B處是良好的儲油構造,A處是良好的儲水構造 C.A處在內力的作用下隆起,又在外力作用下下降 D.B處地勢較高,表明一直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 作業(yè)設計 一線精煉30分鐘習題 十一、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標準的要求,《地球表面形態(tài)》第一課時是作為分析認識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這一 可是學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并不少,而且地殼運動對學生來講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該節(jié)課可學習 和借鑒的地方是:將傳統(tǒng)和現代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多種教學用具 (動畫、圖片和教具等)協(xié)調地運用到教學中,而不顯得重復。例如:在講授褶皺和斷層的形成時,既 有動畫演示,也有利用紙片來作演示的原始方法;還有就是利用圖片和模型來講授褶皺和斷層的形態(tài), 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開展小組學習,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對學生的 回答作出恰當、及時的評價鼓勵?;就瓿闪私虒W內容,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還有很多細節(jié)的地方需要 改進:課堂上有較多學生小組活動時,要很好地控制好討論時間;設計問題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 實際能力出發(fā),并且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引導,否則學生的頭緒會比較混亂,思維過于發(fā)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節(jié) 地球表面形態(tài)教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第二 地球表面 形態(tài) 教案 湘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55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