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設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晝夜交替現(xiàn)象》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晝夜交替現(xiàn)象》一課是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地球的運動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旨在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認識晝夜交替現(xiàn)象及其產生的原因。
教材中,對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成因提出了四種可能的情況,是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在學生自行探究晝夜交替現(xiàn)象成因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兩種朝著不同方向轉動地球儀的操作,(自西向東、自東向西轉動地球儀)都會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學生都知道地球在自轉,關鍵是搞清楚怎么轉動才是真實的情況。究竟哪一種操作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由此,引出第二部分的教學活動——探究地球的自轉方向。我利用教具手電筒和地球儀來讓學生做實驗自己來探索。在實驗過
2、程中,學生究竟朝哪個方向轉動地球儀,才會看到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那么此時,地球儀的轉動方向就是地球自轉的方向。從而讓學生真正了解晝夜交替形成的客觀原因。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科學認知的方法。
對于宇宙單元的教學來講,契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將宏觀的物象直觀化,不易觀察的物體可視化,變難為易,使學生在實踐基礎上深入理解。
在生活中,學生自身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運動,那么,讓學生扮成地球,親身體驗。對學生來講,平日在地球上看到現(xiàn)象時與做模擬實驗時,身處的方位是不同的:前者處在地球上,后者處在宇宙中。所以先要將空間方位理解清楚。在模擬實驗中,設計了用即時貼剪成大一些的圓點貼于地球儀自己
3、所在的位置上,以此確定觀察點,并以觀察點為基準,確定東西方向,即處在宇宙中,觀察原本實際生活中的自己,而現(xiàn)象再現(xiàn)的實驗又是一次空間換位,即從宇宙中換位到地球上。這次實驗,實際上是現(xiàn)象的還原。要從宇宙之中,換位到自己成為地球親身體驗的實驗方法。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方位轉換,就要引導學生回想自己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看到什么——看到太陽東升西落現(xiàn)象,換位到扮地球時,同樣應該看到太陽東升西落的現(xiàn)象,才是地球在真正地自轉。此時,啟發(fā)學生,想象用頭做地球,自己的眼睛就是模擬實驗中的“觀察點”,再據(jù)觀察點判斷東、西方向。學生便很順利地判斷出“東”與“西” ,雖然此時的東西方向與上一模擬實驗中東西方向相對于學生的左右
4、正好是相反的,但是由于空間方位轉換到位,學生理解并不困難,從而順利突破了確定東西方向這一最大的難點。從學生探究、掌握客觀規(guī)律必經的認知過程出發(fā)來設計教學內容,是本課的另一設計特色。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已經初步了解到地球自轉是形成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原因,只是說不清楚具體細節(jié)。而且,孩子已具備了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和探究能力,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與發(fā)展。他們關心生活中的事物和現(xiàn)象,能嘗試著用科學知識進行解釋。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充滿著求知的欲望,他們更渴望探索宇宙空間的奧秘。
教學目標:
1、知道晝夜交替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在太陽的照射下,由于地球自轉形成
5、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約24小時。
2、和小組同學合作設計模擬實驗,研究晝夜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
3、培養(yǎng)學生探究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實事求是、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樂于合作的意識、善于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晝夜交替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及地球自轉的方向。
難點:地球自轉的方向。
教具學具準備:
手電筒、地球儀(小)、即時貼、口取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1.西夏公園的夏天很美,最近安老師又去西夏公園了。還拍了兩張照片呢,請你觀賞。(播放白天拍攝的照片)這是老師劃船時拍攝的,好看嗎?我也覺得很美,(播放夜晚拍攝的照片)這是安老
6、師在西夏公園的湖邊拍的。
2.提問:
(1)這兩張照片分別是什么時間拍的?
(2)白天用一個字來說,可以叫做什么? (板書:晝)
黑夜用一個字來說呢?(板書:夜)
(3)想一想,每天早上和傍晚有什么不同?(太陽是怎樣的?)
3.小結
師:對,白天和黑夜總是交替的出現(xiàn)。每天早上,太陽從東邊冉冉升起,地球上的人們迎來了白天,每天傍晚,太陽又從西邊落下,地球上的人們又迎來了黑夜。我們把白天用一個字來表示,叫做“晝”,把黑夜用一個字來表示,叫做“夜”。白天和黑夜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我們叫做晝夜交替現(xiàn)象。那么,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晝夜交替現(xiàn)象” 。(板書:晝夜交替現(xiàn)象)
7、
二、探究新知:
(一)你認為晝夜交替現(xiàn)象與什么有關?(地球和太陽)
地球與太陽怎樣運動會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科學家在研究的過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設,然后再對自己做出的假設進行論證,最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今天我們也來當科學家。
要想做一名科學家,我們首先要敢于猜想,敢于提出假設。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開動大腦,猜想一下:地球、太陽怎樣運動才可能產生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要求把你的想法用示意圖的形式呈現(xiàn),可以用兩個圓分別代表地區(qū)和太陽,標出地球、太陽的名稱,用箭頭表示運行的方向。
1.學生作出假設,暴露初始想法,畫示意圖。
2.集體交流,收集學生的假設: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
8、圍著太陽轉;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
過渡:猜測是科學課的一種方法,同學們剛才進行了大膽猜想,說明大家有良好的科學預測習慣。很好!在大家的猜測中有好幾種觀點,到底哪種是正確的或者錯誤的,我們要進行論證。怎樣去判斷呢?(實驗)
3.師生共同研討實驗方法:
(1)提問:這個實驗要用什么材料?(手電筒、地球儀)
手電筒模擬什么?(太陽)
地球儀模擬什么?(地球)為了讓你看清楚,老師使用大地球儀。這樣的實驗叫模擬實驗。
(2)這個模擬實驗怎么做呢?
(3)學生研討。
(4)教師演示:(打開手電筒,讓光照在地球儀上)
提問:現(xiàn)在,地球儀
9、上哪是晝?哪是夜?打手勢告訴我。
你看到了嗎,晝夜之間有一條非常明顯的什么?(分界線)
講述:分界線這邊半球是晝,分界線這邊半球是夜。
你做實驗時,要先調節(jié)好手電筒與地球儀之間的距離,也讓光差不多照亮半個地球儀。因為事實就是這樣,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提問:調節(jié)好距離后,手電筒還能亂動嗎?
實驗中,要注意觀察什么現(xiàn)象?
還要思考你是怎么觀察到這個現(xiàn)象的。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經歷一個先期的實踐,學會如何進行模擬實驗。教師的演示,讓學生懂得實驗材料不是單一的。實驗過程中,希望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要清楚觀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就要在地球儀上確定一個地區(qū)作為觀察
10、點,以此為目標,進行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觀察。)
4.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匯報。
6.研討:
(1)要更清楚地看到晝夜交替現(xiàn)象先要怎樣?
(2)這個觀察的地區(qū)確定在哪?
其實選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這節(jié)課,為了觀察方便,我們選擇最熟悉的地方——中國。安老師幫你用即時貼做了一個大點,把它貼在中國,你觀察時,就不用在地球儀上找“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字了,看到這個大點,就是看到中國了,觀察起來就更方便了。我們要觀察中國越過晝夜分界線,進入晝;然后逐漸越過分界線,進入夜。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不能只
11、做,把你看到的現(xiàn)象說出來,邊做邊說行嗎?
7.學生實驗。
8.匯報:(請向不同方向轉動地球儀的二個組上前匯報實驗)
9.研討:
(1)大家看到晝夜交替現(xiàn)象了嗎?
(2)請兩個組同時進行實驗,仔細觀察:這兩組做實驗時,有什么不同嗎?(地球儀轉動方向不同)
哪組的地球儀轉動方向和這組一樣?哪組和另一組一樣?
(設計意圖:請學生以“觀察點”為目標,清晰地進行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觀察,并要求學生邊觀察邊敘述,將思維訴諸語言。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會出現(xiàn)“地球自轉”方向不同的問題,由此進行研討,引出本課第二部分教學,使課堂教學真正地以學生的思維路徑來進行,并且有效地以學生思維
12、的發(fā)展為主線,推進課堂教學的生成。)
10.思考并回答: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有晝夜之分嗎?假如地球本身會發(fā)光,有晝夜之分嗎?假如太陽和地球都不動,會有晝夜之分嗎?
生:這樣有晝夜,但不會出現(xiàn)晝夜的交替。
(二)引導學生認識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1、確定東、西方向
(1)思考:兩種轉動地球儀的方法,都可以看到晝夜交替現(xiàn)象,你思考了嗎:對于地球來講,既向這邊轉,又向那邊轉,可能嗎?
因此,只有一種轉動方法是符合實際的。地球究竟是向哪個方向轉動的?
(2)提問:哪邊是東?哪邊是西?(很多學生指不準確)
當我們面向地球儀時如何判斷方向?(學生指出時在觀察點對應
13、的東西方向貼好“東” 、“西” )
(3)講述:我們剛才判斷方向時,有個前提:當我們面向地球儀時,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左西右東就不一定準確了,可要記住。
(4)提問:地球儀怎么轉動才叫自西向東轉動?(請學生到前面指出)
2、探究地球自轉方向
(1)提問:地球到底是怎么轉動的?如何來判斷呢?(太陽東升西落)
實驗中,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就是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2)講述:安老師給你一個建議:兩種轉動地球儀的方法你都試試,當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時,你是如何轉動地球儀的,地球就是如何自轉的。
(3)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匯報
(5)小結:通過
14、模擬實驗,我們知道了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轉動的。你想來看看真正的地球自轉嗎?
(6)播放錄像:地球自轉。
(設計意圖:真正的學習,不是發(fā)生在學生的手中,而是發(fā)生在學生的頭腦里。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將思考的習慣伴隨于動手活動之中。在學生遇到困難之際,教師適時點撥,為學生提供鍛煉思維專注性、嚴謹性與深刻性的機會。從而完善個人觀點的思維建構過程。至此,學生所進行的實驗都屬于模擬實驗,而在生活中,是無法觀察到真正的地球自轉的,因此,安排了播放宇宙中地球自轉的錄像片予以補充,豐富學生的認識。)
(三)用現(xiàn)象再現(xiàn)的實驗方法,進一步認識自轉方向
1、提問:剛才,我們都到
15、宇宙中去了,孩子們,現(xiàn)在返航?;氐轿覀兩畹牡厍蛏?,你能不能把晝夜交替的現(xiàn)象再現(xiàn)出來?
2、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請一組到前面邊說設計,邊示范:(教師提供“太陽”——球形燈)用自己的頭扮成地球,眼睛成為觀察點。
4、判斷此時的方向:左眼一側為東,右眼一側為西。學生轉動。)
5、提醒學生在實驗中注意的問題:
(1)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注意體會什么時候開始看見太陽,直到什么時候完全看不見太陽,體驗晝夜交替變化。
(2)轉動別太快了,小心摔倒。
6、學生實驗。
7、匯報:幾組學生上前表演“地球自轉”。
8、小結:
(1)我們知道了地球自轉的
16、方向? (板書:自西向東。)
(2)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多長?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叫做地球自轉周期。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完成空間方位的轉換,由模擬試驗處在宇宙中,回到地球上,再現(xiàn)每天看到的真實的自然現(xiàn)象。在此過程中,注重使學生手、腦、口并用,想、說、做結合。進一步升華學生的認識。)
三、鞏固提高
1.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形成晝夜交替現(xiàn)象??墒牵覀兤匠?床坏降厍蛟谵D動,看到的卻是太陽東升西落,這是怎么回事?
2.播放地球自轉與太陽東升西落的錄像,邊播放教師邊配音:平時,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我們知道,太陽并不是真的在天空中穿越,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假如這是我
17、們生活的地方,我們隨地球一起運動。清晨,我們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實際的情況是,我們朝著等待在那里的太陽轉過去,地球是自西向東轉動的,因此,我們先從東方看到太陽,地球繼續(xù)轉動,現(xiàn)在是一天的什么時候呢?(中午)現(xiàn)在呢?(傍晚)傍晚,太陽從西邊落下,實際的情況是,我們朝著背向太陽的一面轉過去。
(設計意圖:地球自轉的現(xiàn)象是無法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我利用《發(fā)現(xiàn)與探索》這套光盤,有選擇地截取、編輯了一段錄像。使學生能同時看到宇宙中地球的自轉,以及地球上我們在居住地隨地球自轉時看到太陽東升西落的現(xiàn)象。這樣,有利于學生較全面地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
四、課堂小結(盡量讓學生自己總結所學知識)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現(xiàn)象
地球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
太 陽
地球
方法
模擬實驗
現(xiàn)象再現(xiàn)
聯(lián)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