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訓練15 綜合實驗探究.doc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訓練15 綜合實驗探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訓練15 綜合實驗探究.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訓練15 綜合實驗探究 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用右圖所示裝置(必要時可加熱試管),不能完成的實驗是( ) A.試管中盛酚酞溶液,驗證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 B.試管中盛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探究SO2的還原性 C.試管中盛稀氫氧化鈉溶液,驗證CO2與NaOH反應的產(chǎn)物 D.試管中盛淀粉KI溶液,驗證氯氣的氧化性 2.下列制取氣體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的是( ) ①用H2O2和MnO2制取O2?、谟肅aCO3和稀鹽酸制取CO2?、塾肒ClO3和MnO2制取O2?、苡肸n和稀硫酸制取H2 ⑤用Cu和濃硝酸制取NO2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3.(xx河南洛陽二練)下圖表示從固體混合物中分離X的兩種方案,請根據(jù)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方案1 方案2 A.可以選用方案1分離碳酸氫鈉中含有的氯化銨 B.方案1中殘留物具有的性質(zhì)是受熱易揮發(fā) C.方案2中加入的試劑能夠與除X外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離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 4.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探究接觸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相同溫度下,取等質(zhì)量的大理石塊、大理石粉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的鹽酸中 B 證明Mg(OH)2沉淀可以轉(zhuǎn)化為Fe(OH)3沉淀 向2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 FeCl3溶液 C 檢驗蔗糖水解產(chǎn)物具有還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幾分鐘,然后加入適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 D 測定鋁箔中氧化鋁的含量 取a g鋁箔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逸出的氣體通過堿石灰后,測其體積為b L(已轉(zhuǎn)化為標準狀況下) 5.(xx安徽十校聯(lián)考)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少量液體甲逐滴加入到固體乙中,試管中試劑為丙,則下表中現(xiàn)象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 甲 乙 丙 試管中現(xiàn)象 A 濃硫酸 Na2SO3 石蕊溶液 先變紅后褪色 B 濃氨水 生石灰 A1Cl3溶液 先沉淀后消失 C 醋酸 碳酸鈣 BaCl2溶液 變渾濁 D 濃硝酸 銅 水 試管口出現(xiàn)紅棕色 6.(xx浙江紹興一中模擬)某化學小組在常溫下測定一定質(zhì)量的某銅鋁混合物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測定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下列有關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方案Ⅰ:銅鋁混合物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方案Ⅱ:銅鋁混合物測定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鹽酸或NaOH溶液 B.溶液A和B不可以均選用稀硝酸 C.若溶液B選用濃硝酸,則測得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 D.實驗室方案Ⅱ更便于實施 7.(xx上海金山一模)下列實驗裝置設計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8分) 8.(xx山西忻州實驗中學一模)(18分)為提高氯化銨的經(jīng)濟價值,我國化學家設計了利用氫氧化鎂熱分解氯化銨制氨氣并得到堿式氯化鎂[Mg(OH)Cl]的工藝。某同學根據(jù)該原理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生成堿式氯化鎂的化學方程式為 ;裝置B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 (2)反應過程中持續(xù)通入N2的作用有兩點:一是使反應產(chǎn)生的氨氣完全導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 。 (3)裝置C的試管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9.(xx河南鄭州一模)(20分)S2Cl2是一種金黃色易揮發(fā)的液體,常用作橡膠硫化劑。某化學興趣小組擬設計實驗制備少量的S2Cl2,査閱資料知S2Cl2在水中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一部分硫元素化合價升高,另一部分化合價降低)。加熱條件下硫單質(zhì)和干燥、純凈的Cl2反應即可生成S2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Cl2S2Cl2。 反應涉及的幾種物質(zhì)的熔沸點如下: 物質(zhì) S S2Cl2 沸點/℃ 445 138 熔點/℃ 113 -76 該小組設計的制備裝置如下圖(夾持及加熱儀器已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連接好實驗裝置后的第一步實驗操作是 。 (2)實驗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是 。(填寫字母) (3)裝置B、C中的試劑分別是 。 (4)裝置D中儀器a的作用是 。 (5)反應結束后從錐形瓶內(nèi)混合物中分離出產(chǎn)品的方法是 。 (6)若實驗過程中缺少C裝置,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渾濁不清,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7)實驗完畢,小組中的一位同學把剩余濃鹽酸倒入E燒杯中,發(fā)現(xiàn)有黃綠色刺激性氣體產(chǎn)生。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 。 10.(20分)地下水中硝酸鹽造成的氮污染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環(huán)境問題。文獻報道某課題組模擬地下水脫氮過程,利用Fe粉與KNO3溶液反應,探究脫氮原理及相關因素對脫氮速率的影響。 (1)實驗前:①先用0.1 molL-1H2SO4洗滌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②將KNO3溶液的pH調(diào)至2.5;③為防止空氣中的O2對脫氮的影響,應向KNO3溶液中通入 (寫化學式)。 (2)下圖表示足量Fe粉還原上述KNO3溶液過程中,測出的溶液中相關離子濃度、pH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部分副反應產(chǎn)物曲線略去)。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寫出t1時刻前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t1時刻后,該反應仍在進行,溶液中N的濃度在增大,Fe2+的濃度卻沒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十五 綜合實驗探究 1.C 解析:無法驗證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 2.A 解析:CO2、NO2均不能用排水法收集,③需要加熱,所以只有①④正確。 3.D 解析:碳酸氫鈉受熱分解,A選項錯誤;除X外的物質(zhì)均可溶,加入水,過濾均可,C選項錯誤。 4.B 解析:B選項中NaOH過剩,會與FeCl3反應生成Fe(OH)3。 5.D 解析:A選項,SO2只能使石蕊變紅,不能漂白石蕊溶液,錯誤;B選項,氨水不與Al(OH)3沉淀反應,錯誤;C選項,CO2不與BaCl2溶液反應,錯誤;D選項,濃硝酸與銅反應生成NO2,與水反應生成NO,NO與空氣變?yōu)榧t棕色NO2,正確。 6.C 7.A 解析:B選項,應用濕潤的pH試紙檢驗氨氣,錯誤;C選項,溫度計的位置錯誤;D選項,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稀釋物質(zhì),錯誤。 8.答案:(1)Mg(OH)2+NH4ClMg(OH)Cl+NH3↑+H2O 干燥氨氣 (2)防止裝置C中的溶液倒吸入裝置B (3)產(chǎn)生白色沉淀 Al3++3NH3H2OAl(OH)3↓+3N 9.答案:(1)檢驗裝置氣密性 (2)AD (3)飽和食鹽水 濃硫酸 (4)冷凝回流、導氣 (5)蒸餾 (6)2S2Cl2+2H2O3S↓+SO2↑+4HCl↑(或3S2Cl2+4H2O5S↓+H2SO4+6HCl↑) (7)ClO-+Cl-+2H+Cl2↑+H2O 解析:流程為造氣→除雜→主體實驗→尾氣處理。所以A為制取氯氣,需要加熱,B、C裝置除雜,D裝置制取S2Cl2,需要加熱,E裝置尾氣處理;(6)如果缺少C裝置,則D裝置中含有水蒸氣,依據(jù)信息“S2Cl2在水中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一部分硫元素化合價升高,另一部分化合價降低)”可知化合價降低生成S單質(zhì),化合價升高生成SO2,配平即可;(7)E燒杯中含有Cl-、ClO-,加入HCl后,生成黃綠色氣體Cl2。 10.答案:(1)去除鐵粉表面的氧化物等雜質(zhì) N2 (2)4Fe+N+10H+4Fe2++N+3H2O 生成的Fe2+水解(或與溶液中的OH-結合) 解析:(1)抓住洗滌關鍵詞,洗滌鐵表面雜質(zhì),再分析鐵粉表面可能的雜質(zhì);(2)由圖像可知c(N)、c(H+)逐漸減小,c(Fe2+)、c(N)逐漸增大,所以反應物為Fe、N、H+,生成物為Fe2+、N、H2O配平即可;由圖像可知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所以c(H+)逐漸減小,c(OH-)逐漸增大,考慮Fe2+易水解的性質(zhì)即可推知Fe2+不會繼續(xù)增大。-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訓練15 綜合實驗探究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二輪 復習 專題 限時 訓練 15 綜合 實驗 探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275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