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含解析.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含解析.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含解析 (xx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Ⅰ)48.(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 韓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學家、思想家、當時皇帝崇信佛教,耗資大量財富。韓愈力加諫阻:“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止君臣之義,父子之情。” 當時士大夫熱衷于辭藻綺麗、對仗工整但空洞無物的駢體文,朝廷亦將之作為選才重要標準。韓愈首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仿先秦散文,“文以載道”。在他看來,由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傳的“道”,在孟子死后失傳,他承擔起了重續(xù)“道統(tǒng)”的責任。 韓愈提倡的“道統(tǒng)”就是孔孟的仁義道德思想,同事也做了一些新的闡釋。他一面講博愛,一面又講“義”。他說的“義”,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論證儒家的仁義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為其反佛提供理論根據。韓愈的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摘編自卞孝萱等《韓愈評傳》 (1)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韓愈提倡古文運動的背景。(8分) (2)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韓愈對儒家發(fā)展的作用。(7分) 【解析】考查要點: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和必修三中的儒學復興運動。解答此題關鍵在于閱讀材料從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結合韓愈發(fā)起的儒學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來分析。材料中提到唐朝時佛教盛行,佛教不講君臣之義,沖擊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韓愈反對辭藻華麗的駢體文,主張“文以載道”即弘揚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還有韓愈是唐朝中期的文學家、思想家,結合唐朝中期的社會變化——藩鎮(zhèn)割據、由盛轉衰。這些信息就是歸納答案的關鍵。另外結合必修三中韓愈發(fā)起的儒學復興運動的相關史實來回答(1)(2)問。 【答案】(1)唐朝由盛轉衰;內容空洞的駢體文流行;佛教盛行,華夏傳統(tǒng)受到沖擊。 (2)排斥佛學,弘揚儒學,提出“道統(tǒng)”論,承上啟下,成為宋代理學的先聲。 (xx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Ⅱ)48.(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一 中國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個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選取功勛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廟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對該大臣的最高評價。北宋神宗時,王安石“變風俗,立法度”,主導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紹圣初年,詔“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廟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紹圣以來,學術政事敗壞殘酷,致禍社稷,其源實出于安石”。于是,“罷安石配饗神宗廟庭”?!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 材料二 《宋史》記熙豐(宋神宗年號熙寧、元豐)事實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襲之,皆反對黨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荊公(王安石)處,皆一一詳辯之……荊公不僅為中國大政治家,亦為中國大文學家?!粤簡⒊锻跚G公》(1908年) (1)根據材料一,分別指出兩宋對王安石的評價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梁啟超重新評價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解析】 考點:王安石變法。 能力: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答案: (1)北宋褒揚王安石,認為王安石變法對朝廷有功;南宋貶斥王安石,認為北宋滅亡根源于王安石變法。(6分) (2)目的:弘揚歷史上的改革精神;推進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 方法:重視歷史記錄者的態(tài)度;考訂歷史材料的真?zhèn)?。?分) (xx年高考(福建卷))41.C.[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找到了一條推動中國革命走向復興和勝利的道路。結合圖15,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圖15 ——毛澤東《西江月□□□》(1928年秋) 材料二 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zhàn)。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xiàn)。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毛澤東《清平樂蔣桂戰(zhàn)爭》(1929年秋) 材料三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毛澤東《如夢令元旦》(1930年1月) (1)根據材料一,將“西江月”后□□□處省去的內容填寫完整并指出該詞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6分) (2)上述毛澤東詩詞展現(xiàn)了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場景。從材料二、三中找出相關的詞句并以此論證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0分) 【考點】毛澤東 【解析】本題以毛澤東詩詞如題,以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為熱點背景。第(1)題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材料當中有山、黃洋界,時間為1928年秋,因此省略的地方應為井岡山;結合所學知識解決1928年秋有這么多共產黨、數量增加的原因;第(2)題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材料二“軍閥重開”指軍閥混戰(zhàn);材料二講的是龍巖上杭的農業(yè)生產情況。材料三主要是從地理條件指明方向。 【答案】[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1)井岡山;秋收起義后,《清平樂蔣桂戰(zhàn)爭》 (2)軍閥重開戰(zhàn)(蔣桂戰(zhàn)爭)——軍閥混戰(zhàn),為紅軍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分田分地真忙——土地革命,喚起民眾。路隘林深苔滑(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直指武夷山下等)——偏遠農村是敵人統(tǒng)治的薄弱地區(qū),紅軍有回旋余地。 (xx年高考(江蘇卷))B.[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 克倫威爾和拿破侖是歐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倫威爾在他建立新模范軍的時候,不論階級出身和社會地位,一律論功行賞,但后來當平等派提出普選權的要求時,克倫威爾卻竭力加以反對。他在一次向議會發(fā)言時說,窮人就是壞人,并且說,如果共和國注定要受苦受難的話,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窮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覺非《歐洲史論》 材料二 拿破侖認為,法國發(fā)生革命不是因為法國渴望自由,而是因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證的同樣的公民權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樣的社會經濟條件。因此他就決定用自己的法典確保公民權利的平等。……他消滅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鞏固下來,編成了法典。 ——(蘇聯(lián))塔爾列《拿破侖傳》 材料三 克倫威爾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征討均以勝利而結束。以后,愛爾蘭的土地被英國占領軍沒收,大部都落入英國高級軍官之手??藗愅柕热硕汲闪藧蹱柼m的大土地所有者。 ——劉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編)》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克倫威爾平等觀的變化。分別指出前后平等觀產生的原因。(3分) (2)據材料二,歸納拿破侖對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認為“平等”被拿破侖法典鞏固下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拿破侖法典“鞏固”平等帶來的深遠政治影響。(4分)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克倫威爾平等觀的主要政治傾向,并分析立法途徑與革命戰(zhàn)爭對資產階級文明擴展的價值。(3分)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需結合材料一第一句話直接回答即可,關鍵是要注意答題的方式。第二小問,在回答“原因”時要結合第一小問,先找出兩個不同階段,克倫無論是反對還是支持,都與其自身的目的分不開。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證的同樣的公民權利,……。因此他就決定用自己的法典確保公民權利的平等”概括分析;第二小問,主要是結合所學知識來回答。第(3)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三中“大部都落入英國高級軍官之手??藗愅柕热硕汲闪藧蹱柼m的大土地所有者”分析其政治傾向;第二小問,革命戰(zhàn)爭對舊的傳統(tǒng)統(tǒng)治構成有力沖擊,也便于傳播先進思想,而最終通過立法的方式把先進文明固定下來。 答案:(1)變化:先提倡平等,后來反對普選權(或主張貧富有別)。 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軍(推翻封建王權),以“平等”激勵革命; 后因:反對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維護其獨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樣的公民權;平等是革命的目標(或用法典確保公民平等權)。影響: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guī)范。 (3)政治傾向:滿足社會上層(如富人、高級軍官)的利益。 價值:沖擊封建統(tǒng)治,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客觀上傳播革命思想。-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四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含解析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真題分 模塊 課時 整理 選修 中外 歷史人物 評說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315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