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學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學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學案 新人教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學案 新人教版 【學習目標】 1、了解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 2、認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zhì),能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歸納堿相似化學性質(zhì)及其原因。 3、認識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并掌握有關事故的急救與處理常識。 【課前延伸】 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食醋、 、 、 溶液顯 性,能使紫色石蕊變成 色,這是由于它們中都含有一類特殊的化合物—— 。 而石灰水、氨水這些溶液顯 性,能使紫色石蕊變成 色、無色酚酞變 色,這是由于它們中都含有另一類特殊的化合物—— 。 *注意:某些鹽類物質(zhì)的溶液也能顯酸性或堿性,所以酸性溶液 (填“一定”、“不一定”,下同)是酸溶液,堿性溶液 是堿溶液。 2、常見的堿有 、 、 、 等。(寫化學式) 3、氫氧化鈉有強烈的 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 、 或 。 如果做實驗時,不小心將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 ,再 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 ,表面 ,這種現(xiàn)象叫做 。因此,氫氧化鈉可以用作某些氣體的 。氫氧化鈉還能用于 等。 4、氫氧化鈣俗稱 或 ,它可以由 與水反應制得,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 熱量。 上冊我們學過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工人將石灰、黏土和沙子混合,用來做建筑材料,利用了氫氧化鈣的什么性質(zhì)? 【課堂探究】 一、 幾種常見的堿 (實驗探究)學生分組完成課本54頁【實驗10-6】,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結(jié)合課前的預習,完成下列表格,總結(jié)歸納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有關知識。 比較項目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化學式 俗名 顏色、狀態(tài) 溶解性 吸水性 制取 用途 保存 其它 (精講點撥)(1)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并與水反應,所以也可以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它和氫氧化鈉都是堿性干燥劑(它們的混合物叫堿石灰),可以干燥H2、O2、N2、NH3等氣體,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氣體。 (2)由于氫氧化鈉有腐蝕性且易潮解,所以稱量氫氧化鈉時不能直接放在 上,頁不能放在 上,要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 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zhì) 1、與 反應,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 色,無色的酚酞溶液變 色。 2、觀察分析Ca(OH)2與CO2的反應方程式,試著寫出NaOH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總結(jié)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的原因 (2個) 練習:參照上面的反應,寫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氫氧化鈉與三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是因為NaOH能與玻璃成分中的SiO2反應生成粘性的Na2SiO3(水玻璃)等物質(zhì)使玻璃相互粘結(jié),不易打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iO2===Na2SiO3+H2O (對應練習)為探究CO2和NaOH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出了下列4種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任意一種實驗裝置,簡述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解釋產(chǎn)生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 選擇的實驗裝置是 。實驗現(xiàn)象為: 。 產(chǎn)生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2)某同學質(zhì)疑上述實驗設計,該同學質(zhì)疑的依據(jù)是: 。 (3)在原實驗的基礎上,請你設計實驗證明CO2和NaOH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3、堿還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下節(jié)課我們專門學習) 4、(提出問題)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酸能跟某些鹽反應,那么堿能不能跟鹽反應呢? 觀察實驗,說出實驗現(xiàn)象,寫出化學方程式。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1、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2、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3、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碳酸鈉溶液 (點撥)(1)化學方程式書寫的規(guī)律方法。 (2)這三個反應都有明顯的現(xiàn)象,特別是前2個實驗現(xiàn)象還比較特殊,因此常用于物質(zhì)的檢驗與鑒別,要熟練掌握。 (小結(jié))堿還能與某些 反應,生成 和 (認真觀察上面三個化學方程式回答。) 二、不同的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 (自主學習)學生閱讀課本56頁,回答為什么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等不同的堿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課堂小結(jié))堿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與酸進行比較。 【鞏固檢測】 1、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是( ?。? A、氯化鈉溶液 B、硫酸 C、酒精 D、燒堿溶液 2、固體氫氧化鈉必須密閉保存,其原因是 ( ) (1)氫氧化鈉有毒;(2)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3)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會被氧化;(4)氫氧化鈉在空氣里易吸收水分而潮解;(5)氫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A、(1)(2 )B、(3)(4) C、(4)(5) D、(2)(5) 3、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物質(zhì)是 ( ) A.石灰水 B.二氧化硫 C.氧化銅 D.硫酸銅溶液 4、 下列有關物質(zhì)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質(zhì)的是 ( ) A.氧化鈣、消石灰、CaO B.氯化氫、鹽酸、HCl C.碳酸鈣、熟石灰、CaCO3 D.氫氧化鈉、燒堿、NaOH 5、、鐵銹可溶于稀硫酸生成________色溶液,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可得到________色沉淀,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6、消石灰沙漿廣泛用于粘合磚石,因細軟的消石灰消漿硬化后能和磚、石結(jié)為一體。試回答以下問題: (1)消石灰消漿表面會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用相應的化學方程式說明) (2)消石灰里的Ca(OH)2和細砂里的SiO2(二氧化硅)能不能發(fā)生反應,其理由是_________。(如認為能反應,則要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_ 【課后提升】 1、有一瓶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要檢驗這瓶溶液是否變質(zhì),常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除去雜質(zhì),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組氣體,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苛性鈉干燥的是( ) A.H2 O2 B.CO2 HCl C.SO2 CO D.SO2 CO2 3、圖中廣口瓶里分別裝入下列各組中的氣體,滴管分別滴入各組中的液體時,玻璃管下端所系的氣球能夠鼓起來的是 A.氫氣、濃硫酸 B.氮氣、苛性鈉溶液 C.HCl、水 D.CO2、燒堿溶液 4.若將潮濕的空氣依次通過燒堿溶液、濃硫酸和紅熱的銅網(wǎng),將會依次除去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______。 5、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和生石灰都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它們發(fā)生的變化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溶解 B.潮解 C.化合 D.吸水 6.某一無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質(zhì):①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②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可產(chǎn)生藍色沉淀;③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據(jù)以上推斷,此溶液是 ( ) A.氫氧化鈉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鈣溶液 D.鹽酸 【課外閱讀】 氫氧化鈉的用途 (1)制造肥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的鈉鹽,通常用油脂和氫氧化鈉為原料經(jīng)過皂化反應而制成。 (2)精煉石油。石油產(chǎn)品經(jīng)硫酸洗滌后還含有一些酸性物質(zhì),必須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再經(jīng)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產(chǎn)品。 (3)造紙。造紙的原料是木材或草類植物,這些植物里除含纖維素外,還含有相當多的非纖維素(木質(zhì)素、樹膠等)。加入稀的氫氧化鈉溶液可將非纖維素成分溶解而分離,從而制得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紙漿。 (4)紡織。人造纖維如人造棉、人造毛、人造絲等,大都是粘膠纖維,它們是用纖維素(如紙漿)、氫氧化鈉、二硫化碳(CS2)為原料制成粘膠液,經(jīng)噴絲、凝結(jié)而制得。 (5)印染。棉織品用燒堿溶液處理后,能除去覆蓋在棉織品上的蠟質(zhì)、油脂、淀粉等物質(zhì),同時能增加織物的絲光色澤,使染色更均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常見的堿 2019-2020年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學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化學 下冊 常見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329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