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版生物七上第二節(jié)《環(huán)境對生物的作用》教案三》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濟南版生物七上第二節(jié)《環(huán)境對生物的作用》教案三(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 最新濟南版生物七上第二節(jié)《環(huán)境對生物的作
用》教案三
教材分析
探究“光照對黃粉蟲幼蟲生活的影響”是全書的第一個探究活動 , 主要目的
是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 , 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 , 體會控制實驗變量和設置對照實
驗的重要性。教師不應直接告訴學生探究的每一個步驟 , 而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思
考 , 主動探索 , 體驗探究的過程 , 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建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從
而使學生在此基礎上 , 認同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 并且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
生活實踐中的有關現(xiàn)象。
教學目標
1、了解非生物因素的種類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 樹立生物與環(huán)境是不可分割
的整體
2、的觀點 , 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點 , 增強學生的生態(tài)意識和環(huán)境意識。
2、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 模仿控制實驗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 , 認同科學
探究的嚴謹和求實。
3、在進行探究實驗的過程中 ,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猜想和推理能力 , 觀察能力 ,
概括能力 , 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
4、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 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 能夠不斷關注生態(tài)環(huán)
境。
教學重點
說出非生物因素的種類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 體驗探究的過程 , 模仿控制實驗
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 ; 樹立生物與環(huán)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的觀點。
教學難點
模仿控制實驗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 , 認同科學探究的嚴
3、謹和求實 ; 能夠認真
觀察和記錄 , 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 討論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也是本節(jié)
課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桔逾淮為枳”的錄像故事 , 魚類洄游、春蘭秋菊等生物生活
的場景圖片和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 , 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 , 等等。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黃粉蟲生活的資料。
黃粉蟲幼蟲若干只(至少保證每個實驗臺上有十只) , 鑷子 , 大培養(yǎng)皿 , 麥
麩、米糠、樹葉等混合而成的食料 , 玻璃板(或透明本夾) , 不透光的紙盒和紙
板 , 表 , 手電筒 , 實驗報告用表 , 筆 .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 , 激發(fā)興趣
1、請學生欣賞“桔逾淮為枳”的
4、錄像故事 , 并思考桔成為枳的原因。
2、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 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課件展示鳥類遷徙 , 魚類洄游 , 春蘭
秋菊等生物生活的場景 , 請學生推測猜想形成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
3、學生認真思考 , 踴躍發(fā)表意見 , 認識到生物的生活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從而順
利引出課題。
二、進入情境 , 明確目標
學生思維非常活躍 , 列舉出大量環(huán)境影響生物生活的實例。如:韭菜長期遮
光就成韭黃;冬天 , 蛇、青蛙等進行冬眠;雜草叢生的農田作物長勢不好 , 等
等。
學生分析所舉事例是受環(huán)境中哪些因素的影響。小組內充分討論 , 歸納總結
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陽光、水分等非
5、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請學生
思考 ,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有什么影響?順利過度到探究實驗。
三、實驗探究 , 獲得新知
1、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用這
句名言鼓勵學生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 由此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 能力。
( 1)課前在每個實驗臺上放一個大的培養(yǎng)皿 , 里面分別放置十至十五只黃
粉蟲幼蟲和一些食料。請學生觀察它們的活動情況 , 并提示學生用手電筒照射黃
粉蟲幼蟲 , 注意黃粉蟲幼蟲有什么反應 , 根據(jù)觀察現(xiàn)象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 2)學生認真觀察 , 積極思考 , 踴躍提出問題 , 認識到用手電筒照射時 , 黃
6、粉
蟲幼蟲都向陰暗地方爬。教師繼續(xù)引導 , 為什么會有這種反應?學生自然想到是
因為環(huán)境變亮了 , 從而提出所要探究的問題 , 光照是否影響黃粉蟲幼蟲的生活?
2、學生針對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 , 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經(jīng)驗和查找的資
料作出假設。例如:黃粉蟲幼蟲具有避光的生活習性 , 光會影響幼蟲的生活 , 等
等。
3、師生共同探討 , 制定探究方案。
( 1)請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設計探究方案 , 教師利用在相互討論中提出的問
題 , 引導學生學會控制實驗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 , 并認識其重要性。如 , ①實驗過
程中應給黃粉蟲幼蟲提供哪兩種不同的環(huán)境?如何設計?其他因素是否要保
7、持
一致?如何保持一致?②用兩只黃粉蟲幼蟲做實驗行嗎?為什么?③往實驗裝 置中放黃粉蟲幼蟲時,最好放在什么位置?為什么?④ 放入黃粉蟲幼蟲后,為什
么要靜置 4~5 分鐘?為什么要一分鐘統(tǒng)計一次 , 并且統(tǒng)計十次?
( 2)同學們大膽設計 , 充分討論 , 合作學習 , 制定出本小組的探究方案 , 在教
師的組織下進行交流。各小組設計的方案既受到教材的啟發(fā) , 又在教材的基礎上 大膽創(chuàng)新和超越。
方案一:取一個礦泉水瓶 , 一半用深色紙包上 , 另一半透明。將瓶平放 , 瓶內
鋪上一些食料 , 再把黃粉蟲幼蟲放入 , 稍停片刻 , 觀察現(xiàn)象。
方案二:用一個深一些的紙盒 , 底部
8、平鋪一些食料 , 一半蓋上玻璃板 , 另一半蓋上
紙板 , 把黃粉蟲幼蟲同時放入兩側的中央 , 并用手電筒照射蓋玻璃板的一側 , 過一
會兒 , 觀察哪一側的黃粉蟲幼蟲多。
方案三:取一個不透光紙盒 , 一半的內壁糊上深色紙 , 另一半不變 , 并且在紙
盒中央加一個高出紙盒底部少許的擋板 , 再平鋪上食料 , 放入黃粉蟲幼蟲 , 稍停一
會看哪一側多。
在交流過程中 , 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 , 鼓勵學生的
創(chuàng)造性 , 對設計中的不足之處也要及時提出并予以糾正。通過各小組橫向交流 ,
教師適時引導補充 , 集思廣益 , 使各小組的實驗方案得到充實和完善 ,
9、 更具有科學
性和可行性。
( 3)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實驗過程中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充分發(fā)表
意見 , 如 , 實驗時要認真嚴謹 , 實事求是 , 實驗過程中要保持安靜 , 不要亂動實驗裝
置和黃粉蟲幼蟲 , 等。
4、各小組根據(jù)修正后的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在實驗過程中 , 教師巡回指導 ,
同學們分工合作 , 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 實事求是地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 , 有的小組可
能暗處比亮處少 , 也要真實記錄。(實驗結束 , 提醒學生下課后把黃粉蟲幼蟲交
給老師。培養(yǎng)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 , 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5、教師組織各小組匯報結論和最后一分鐘的實驗數(shù)據(jù) , 并對
10、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
處理 , 求出平均值。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十分鐘后暗處的黃粉蟲幼蟲比亮處的多
光照對黃粉蟲幼蟲的生活有影響。
請學生反思 , 能不能只用一個小組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為什么?從而使學生認
識任何科學實驗都要多做幾次 , 綜合分析后才能得出最準確的結論。
6、請各小組介紹自己在制定和實施計劃中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 , 如果有的小組得
出的結論和全班結論不一致 , 也讓他們如實介紹 , 并請其他小組的同學指出失敗
的原因 , 如明暗環(huán)境對比不明顯 , 幼蟲在光照下時間太久以致對光的敏感程度降
低等 , 從而提出改正意見 , 請他們課下再重新探究。
7、進一步探究:請學生思考并討論除
11、了光照之外 , 還有哪些非生物因素也
能影響黃粉蟲幼蟲的生活?這些因素對其他生物有沒有影響?請學生選擇一種
生物獨立設計實驗 , 探究非生物因素對它的影響。隨著問題的逐漸深入 , 學生的
思維進一步開闊 , 認識愈加全面深刻。
學生的設計豐富多樣:( 1)、蚯蚓的生活受水分的影響 , 給蚯蚓創(chuàng)設干濕
兩種環(huán)境 , 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 觀察蚯蚓的活動情況。( 2)探究向日葵的生活受
光照的影響 , 設置兩組向日葵 , 放在光下 , 一組遮光 , 另一組不變 , 利用一天的時間
觀察?!?
四、分析整理 , 歸納總結
這是思維活動最活躍的環(huán)節(jié) , 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互相交流 ,
12、 互相補充。對
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
( 1)請學生回顧整個實驗過程 , 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探究光照對黃粉
蟲幼蟲生活的影響時共分了幾個步驟?總結探究的一般過程。
( 2)師生共同歸納如何設置對照實驗和控制實驗變量 , 并認識其重要性。
( 3)進一步歸納總結:生物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 4)多媒體展示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
五、聯(lián)系生活 , 遷移深化
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 , 使學生經(jīng)歷再認識的深化過程 , 從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 , 并
過渡到形成能力。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 1)、你能給“桔逾淮為枳”做出合理的解釋嗎?
( 2
13、)、“人間四月芳菲盡 , 山寺桃花始盛開。”你能對這句詩描述的自然現(xiàn)象
作出科學的解釋嗎?
( 3)、黃粉蟲是糧倉中一種常見害蟲 , 你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農民制定出防治
黃粉蟲的具體措施嗎?
( 4)、由于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 , 我們冬季照樣能吃上新鮮蔬菜。你
知道菜農們采取哪些措施 , 克服非生物因素對冬季蔬菜栽培的不利影響的嗎?
六、思維發(fā)散 , 開拓創(chuàng)新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拓寬學生的思維 ,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教師啟發(fā)學生利用所學知識 , 對生活實踐中的相關現(xiàn)象提出問題 , 并通過
討論最終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學習的
14、積極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 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 如:
( 1)、南方的植物移栽到北方為什么不容易成活?( 2)、為什么我們冬季可
以吃到黃瓜、西紅柿等新鮮蔬菜?等等。學生通過充分討論解決這些問題。如
此以來 , 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 , 而且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 培養(yǎng)
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2、多媒體展示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 , 請學生思考 , 從愛護環(huán)境、保護生物圈的角
度出發(fā) , 我們每個人應該怎么做?
教學設計說明
一、通過課前讓學生從圖書館、書店或上網(wǎng)等多種途徑查詢有關黃粉蟲的
資料 , 不僅鍛煉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 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
15、面 , 激發(fā)了學習興
趣 , 培養(yǎng)了學習動機。
二、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 ,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上課伊始 , 通過播放“桔逾
淮為枳”的錄像 , 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 , 為后面學習中學生積極參與做好鋪墊。
在探究過程中 , 教師充分放權 , 以學生為主體 , 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 , 分析討論 , 提
出探究問題 , 作出假設 , 設計并實施探究方案。從而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 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 , 努力體現(xiàn)新課標關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 , 倡導
主動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 , 讓學生在教師組織引導下積極參與 , 主動探究 , 合作學
16、
習,在活動中建構起自己的認知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是探究實驗 , 在實驗過程中 , 同
樣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 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 , 通過小組內互相討論交流
意見 , 自己設計和操作實驗來驗證假設。
在 45 分鐘的課堂教學中 , 師生共同討論 10 分鐘 , 學生討論 15 分鐘 , 學生設
計實驗 5 分鐘 , 學生操作實驗 15 分鐘。
四、本設計突出了學生對科學過程和方法的學習和理解 , 而不是僅僅重視結
論的掌握。在教學過程層層展開的過程中 , 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
許多交流 , 在交流的基礎上 , 學生親自去做。而且特別突出通過實驗進行探究活
動中
17、兩個重要的要點:一個是控制變量 , 一個是如何設計對照實驗。
五、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新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一些實際問題 , 實現(xiàn)學會
學習 , 善于學習。例如 , 請學生結合生活實踐 , 相互提問 , 相互解答。從而培養(yǎng)學
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使學生思維的多個方面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
六、在實驗的最后 , 請學生把黃粉蟲幼蟲交給老師 , 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生物的
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教學反思
本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首先學生在思考討論中提出
問題 , 再通過小組合作 , 設計并實施實驗方案解決問題 , 教師的作用則是提供材料
適時引導、點撥 , 真正做到學生主動參與、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經(jīng)過教學實踐的檢驗 , 該設計適用性強 , 較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
熱情 , 基本達到了預先確定的教學目標。但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 學生通過觀察思
考提出的問題存在一定的發(fā)散性和不確定性 , 而且各小組成員的領悟能力也不均
衡。
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