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章 三角形的證明 3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教案 (新版)北師大版.doc
《2019年春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章 三角形的證明 3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教案 (新版)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春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章 三角形的證明 3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教案 (新版)北師大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3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第1課時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教學目標 一、基本目標 1.掌握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定理及判定定理,能夠利用這兩個定理解決一些問題. 2.經(jīng)歷探索、猜測、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證明能力,豐富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二、重難點目標 【教學重點】 掌握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定理及判定定理. 【教學難點】 證明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定理及判定定理.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1 自學提綱,生成問題 【5 min閱讀】 閱讀教材P22~P23的內(nèi)容,完成下面練習. 【3 min反饋】 1.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2.到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3.如圖所示,已知直線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垂足為D,點P是MN上一點,若AB=10 cm,則BD=5 cm;若PA=10 cm,則PB=10 cm. 環(huán)節(jié)2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活動1 小組討論(師生互學) 【例1】如圖,在△ABC中,AB=AC=20 cm,DE垂直平分AB,垂足為E,交AC于點D,若△DBC的周長為35 cm,則BC的長為( ) A.5 cm B.10 cm C.15 cm D.17.5 cm 【互動探索】(引發(fā)學生思考)△DBC的周長等于哪些線段的和?利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以將△DBC的周長轉(zhuǎn)化為哪些線段的和(差)關系? 【分析】由題意可知,△DBC的周長=BC+BD+CD=35 cm.∵DE垂直平分AB,∴AD=BD,∴BC+AD+CD=35 cm.又∵AC=AD+DC=20 cm,∴BC=35-20=15(cm). 【答案】C 【互動總結(jié)】(學生總結(jié),老師點評)利用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以實現(xiàn)線段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從而求出未知線段的長. 【例2】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D∥BC,E為CD的中點,連結(jié)AE、BE,BE⊥AE,延長AE交BC的延長線于點F.求證: (1)FC=AD; (2)AB=BC+AD. 【互動探索】(引發(fā)學生思考)(1)要證FC=AD,結(jié)合已知和圖形可以考慮證三角形全等得到結(jié)論;(2)要證AB=BC+AD,觀察這三條線段在圖形中的位置關系,考慮運用轉(zhuǎn)化思想將其進行轉(zhuǎn)化到一條邊上. 【證明】(1)∵AD∥BC,∴∠ADC=∠ECF.∵E是CD的中點,∴DE=EC.又∵∠AED=∠CEF,∴△ADE≌△FCE,∴FC=AD. (2)∵△ADE≌△FCE,∴AE=EF,AD=CF.又∵BE⊥AE,∴BE是線段AF的垂直平分線,∴AB=BF=BC+CF.又∵AD=CF,∴AB=BC+AD. 【互動總結(jié)】(學生總結(jié),老師點評)由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可利用它證明線段相等. 活動2 鞏固練習(學生獨學) 1.如圖所示,在△ABC中,AD垂直平分BC,AC=EC,點B、D、C、E在同一條直線上,則AB+DB與D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 C ) A.AB+DB>DE B.AB+DB-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春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章 三角形的證明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教案 新版北師大版 2019 年春八 年級 數(shù)學 下冊 三角形 證明 線段 垂直平分線 教案 新版 北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370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