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拉深復合模設計說明書》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落料拉深復合模設計說明書(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落料拉深復合模設計說明書
班 級 05010903
學 號 2009301234
姓 名 陳 雄
日 期 2012年10月
目錄
一、工藝方案分析與確定 2
二、零件主要參數(shù)計算 3
三、排樣
2、 4
四、落料凹凸模尺寸 5
五、拉深凸凹模尺寸 6
六、拉深凸凹模圓角 6
七、落料凹模板的厚度H的確定 7
八、凹凸模長度 7
九、相關力的計算
3、 8
十、設備的選擇 10
十一、模具結構設計 12
十三、參考文獻 17
一、 工藝方案分析及確定
材料20號鋼,材料厚度0.5mm,零件圖如下:
t=0.5mm
其工藝性分析內(nèi)容如下:
(1)材料分析
20號鋼為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屬于拉深級別鋼,具有良好的拉深成形性能。屬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其力學性能
4、是強度、硬度低而塑性較好,非常適合沖裁加工。另外產(chǎn)品對于厚度與表面質量沒有嚴格要求,所以盡量采用國家標準的板材,其沖裁出的產(chǎn)品表面質量和厚度公差就可以保證。
(2)結構分析
零件為一無凸緣錐形件,結構簡單,底部圓角半徑為R2.5,滿足筒形拉深件底部圓角半徑大于一倍料厚的要求,因此,零件具有良好的結構工藝性。
(3)精度分析
零件上尺寸均為未注公差尺寸,普通拉深即可達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經(jīng)上述分析,產(chǎn)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沖壓加工要求。
對零件進行分析后,提出兩種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再拉深,再修邊。采用單工序模生產(chǎn)。
方案二:落料+拉深復合,后修邊。采用復合模+單工序模生產(chǎn)。
5、 此零件需要落料(制成Φ21mm的坯料)、一次拉伸和修邊共三道工序。方案一模具結構簡單,但需三道工序兩副模具,成本高而生產(chǎn)效率低,難以滿足大批量生產(chǎn)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產(chǎn)效率都較高,工件精度也能滿足要求,成本較低。通過對上述兩種方案的分析比較,該件的沖壓生產(chǎn)采用方案二為佳。
綜上所述:該零件的沖壓工藝方案為:落料拉深修邊。
二、零件主要參數(shù)的計算
1)確定零件修邊余量
零件的相對高度,經(jīng)查得修邊余量,所以,修正后拉深件的總長。
2)確定坯料尺寸
由無凸緣錐形拉深件坯料尺寸計算公式得
3)相對厚度
,又因為相對高度,所以零件屬于中等深度錐形件
6、拉深,一次成形即可,但是為防止起皺采用壓邊圈。
三、排樣
制件毛坯為簡單的圓形件,而且尺寸比較小,考慮到操作方便,宜采用有廢料單排。
查表,確定搭邊值
材料厚度t
(mm)
圓件及圓角r>2t
矩形件邊長L<=50
矩形件邊長L>50或圓角r<=2t
工件間
沿邊a
工件間
沿邊a
工件間
沿邊a
0~0.25
1.8
2.0
2.2
2.5
2.8
3.0
0.25~0.5
1.2
1.5
1.8
2.0
2.2
2.5
0.5~0.8
1.0
1.2
1.5
1.8
1.8
2.0
0.8~1.2
0.8
7、1.0
1.2
1.5
1.5
1.8
1.2~1.6
1.0
1.2
1.5
1.8
1.8
2.0
查表知:
工件間搭邊值,沿邊搭邊值
步距
條料寬度
四、落料凸、凹模尺寸
落料時,零件的基本尺寸為,此處沒有零件公差,其值按標準公差(GB/T1800.3-1998)取,公差等級取IT13,查得:零件公差;落料板坯所用材料為20鋼,厚度t為0.5,查表得,
最小間隙,最大間隙;
所要落料的零件為圓形件,制造公差查表得:
凸模制造公差δ凸=0.025mm;凹模制造公差δ凹=-0.020mm;
;
因為δ凸+δ凹=0.045>0.02,不符合要求,故
8、:
;
;
磨損系數(shù)由查表得:x=0.5
計算
凹模直徑
;
凸模直徑
;
五、拉深凸、凹模尺寸
凸模制造公差δp=0.02;凹模制造公差δd=0.03;零件公差;
有壓邊圈時凸凹模單邊間隙值:Z2=(1~1.1)t,此處取Z2=1.1t,故Z=0.55mm;
凹模直徑
凸模直徑
六、拉伸凸、凹模圓角
由于是一次拉深成形,凸模圓角等于零件內(nèi)圓半徑,拉深凸模圓角γ凸=2.5mm
凹模圓角由公式得:
γ凹=0.8D-dt=0.821-14.19560.51.5mm
式中: D為毛坯直徑,
d為本道次工序的拉深直徑,
9、 t為材料厚度;
七、落料凹模板的厚度H的確定
計算按公式:H=KS
式中:K為厚度系數(shù)
S為凹模刃口最大尺寸
K值查表(《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P236,表7.6)可知,其值取0.20~0.30,此處取0.3,
計算:
壁厚C=1.5H=22mm
八、凸凹模長度
落料時凸模長度計算按公式: L=h1+h2+h
式中:
h1為凸模固定板厚度,一般取值(0.6~0.8)H,此處取9mm;
h2為卸料板厚度,一般取值(5~20mm),此處取5mm;;
h為附加長度,主要考慮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0.5~1.0mm)及模具閉合狀態(tài)下卸料板到凸模固定板間的安全距離,
10、此處分別取值1mm,10mm.
計算:
L=h1+h2+h=9+5+1+10=25mm
九、相關力的計算
1、落料力的計算
式中: L為沖裁輪廓的總長度
t為板料厚度
為材料的抗剪強度
20鋼 故:
2、卸料力F卸和頂件力F頂?shù)挠嬎?
式中,K卸為卸料力系數(shù);K頂為頂件力系數(shù);
查表(《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P52表2.3)知:K卸=0.07 K頂=0.08
故:
3、壓邊力及壓邊裝置的確定
在生產(chǎn)中采用壓邊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變形區(qū)板料在拉深過程中的起皺,拉深時壓邊力必須適當,壓邊力過大會引起拉深力的增加,甚至造成制件拉裂,壓邊力
11、過小則會造成制件直壁或凸緣部分起皺,所以是否采用壓邊裝置主要取決于毛坯或拉深系數(shù)m和相對厚度tD100
由于相對厚度tD100=0.521100=2.38
拉深系數(shù)
查表(《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知該工件拉深時應該采用平板壓邊圈
1)壓邊力:F壓邊=π4D2-d+2rp
p為單位面積壓料力,其值查表(《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P199,表5-12),得:p=2.5MPa
2)壓邊圈尺寸:
計算按公式:壓邊圈內(nèi)經(jīng)d內(nèi)=(0.02~0.20)+d凸;壓邊圈外徑d外=D-(0.03~0.08)
d凸為拉深凸模外徑,D為拉深前半成品工件內(nèi)經(jīng)
計算:
內(nèi)徑 d內(nèi)=0.02+d
12、凸=0.02+14.5=14.52mm
外徑 d外=D-0.03=21-0.03=20.97mm
4、拉深力的計算
計算按公式:
式中: d為零件直徑
t為模具厚度
σb為A3鋼抗拉強度
K1為修正系數(shù),其值查表(《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P134,表4.9)得:K1=0.66;
十、設備的選擇
1、 壓力機的選擇原則
沖壓設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設備的合理使用,安全,產(chǎn)品質量,模具壽命,生產(chǎn)效率和成本等一系列問題。
對于中小型沖裁件,彎曲件或淺拉深件多用具有C形床身的開式曲柄壓力機。在大中型和精度要求較高的沖壓件生產(chǎn)中,多采用閉式壓力機。對于大型,較復雜的拉深件
13、多采用閉式雙動拉深壓力機。對于形狀復雜零件的大量生產(chǎn),應優(yōu)先考慮選用多工位自動壓力機。而對落料,沖孔件的大量生產(chǎn),則應選用效率高,精度高的自動高速壓力機。在小批生產(chǎn)中尤其是大型厚板的生產(chǎn),多采用液壓機。校正彎曲,校平整形工序要求壓力機有較大的剛度,以便或得較高的蟲牙件尺寸精度。
對曲柄壓力機所要考慮到的重要參數(shù)是:
1.壓力機的許用負荷;
2.完成各工序所需要的壓力;
3.行程和行程次數(shù);
4.最大裝模高度;
5.壓力機的臺面尺寸應大于沖模的平面尺寸,并留有固定模具的余地,臺面上的漏孔應與所要進行的工藝相適合;
6.壓力機精度
當拉深行程過大,特別是采用落料
14、拉深復合沖壓時,不能簡單得將落料力與拉深力疊加取選擇壓力機,因為壓力機的公稱壓力是直滑塊在接近下死點時的壓力,所以應該注意曲柄壓力機的允許壓力曲線。如果不注意壓力機的壓力曲線,很可能由于過早出現(xiàn)最大沖壓力而使壓力機超載破壞。同時,由于拉深的工作行程大,消耗的功就多,因此還要審核壓力機的功率,且壓力機滑塊的行程必須為拉深行程的兩倍以上。
對于拉深工作,由于施力行程較大,不能按壓力機的額定壓力選用,為了選用方便,可以近似取為:
在深拉深時,最大拉深力壓力機公稱壓力;
在淺拉深時,最大拉深力壓力機公稱壓力。
式中 F——拉深力,在用復合模沖壓時,還包括其他變形力。
2、 選擇壓力機
取落
15、料力和拉深力中較大的一個力,根據(jù)以上原則,初選開式雙柱可頃壓力機J23-3.15,根據(jù)公稱壓力大于31.5kN,滑塊行程s≥2=24.5=9mm及閉合模具高度H=120mm。
其主要參數(shù)如下表5-1:
表 5-1 J23-6.3開式雙柱壓力機參數(shù)
公稱壓力(KN)
31.5
滑塊行程(mm)
25
行程次數(shù)(次/分鐘)
200
最大閉合高度(mm)
120
連桿調(diào)節(jié)長度(mm)
25
工作臺尺寸(mmmm)
160250
模柄尺寸(mmmm)
直徑25深度40
電動機功率(KW)
2.2
3、模架選擇
由凹模外形尺寸,
16、查《實用沖壓模具設計手冊》得,根據(jù)閉合高度選擇后側滑動導柱導套模架,按其標準選擇具體的結構尺寸:
上模板: GB/T 2855.5 11010030
下模板: GB/T 2855.6 11010035
導柱: GB/T 2861.1 1580
導套: GB/T 2861.1 186023
模具閉合高度: 最大120mm,最小90mm
十一、模具結構設計
1 采用落料、拉深復合模,考慮落料凸模(兼拉深凹模)的壁厚能保證足夠強度,故可采用復合模。
落料、拉深復合模常采用下圖所示的典型結構,即落料采用正裝式,拉深采用倒裝式。
對于生產(chǎn)該模具,
17、由于拉深深度不算大,材料也不厚,因此采用彈性卸料較合適。
考慮到裝模方便,模具采用后側布置的導柱導套模架。
2 落料凹模
3 凸凹模
4 拉深凸模
5、裝配示意圖
1、 打料桿 2、模柄 3、螺釘M4 4、螺釘M4 5、上模座 6、導套 7、導柱 8、下模座
9、螺釘M6 10、頂料桿 11、銷釘 12、凸模固定板 13、壓邊圈 14、拉深凸模
15、落料凹模 16、彈性卸料版 17、彈簧 18、固定板 19、固定板 20、銷釘 21、打料塊
參考文獻
[1].翟平、林兆榮. 飛機鈑金成形原理與工藝.[M]. 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5
[2].張如華、趙向陽.沖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鄂大辛. 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4].張國文、吳安德.機械制造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5].黨根茂、駱志斌、李集仁.模具設計與制造.[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
[6].劉京華.模具識圖與制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7].王玉、劉篤喜、蔡安江.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