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以李白詩歌為例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上傳人:1888****888 文檔編號:39026353 上傳時間:2021-11-09 格式:DOC 頁數(shù):7 大?。?24.52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以李白詩歌為例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以李白詩歌為例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以李白詩歌為例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以李白詩歌為例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以李白詩歌為例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浙江師范大學函授 畢業(yè)論文 ( 屆) 題目 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歌教學 ——以李白詩歌為例 專業(yè) 學院 浙師大 人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學號 班級 漢語言文學金教院班 作者姓名 指導老師 完稿時間 2011-6-21 成績

2、 淺論在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教學 ——以李白詩歌為例 摘要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后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 關鍵詞 古詩的涵義 古詩的分類 李白詩歌的特點 教學方法 。 一、什么是古詩 古詩在時間上說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后,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

3、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后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 我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的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尤其是對于樂府、古風、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為,從形式上看,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古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qū)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的區(qū)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的稱呼。 小學課文教材中的“古詩”,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泛指古代的詩歌,因此它包容了漢魏“古詩”、“近體詩”和“古風”。收入教材的40多首古詩中,除兩首李紳的古風(《鋤禾》、《古風》),一首杜甫的古樂府(《前出塞

4、》)外,其余都是近體詩。近體詩因韻律極嚴,又稱格律詩。   近體詩的特點是:詩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聲有間重,頸頷對仗,偶句葉韻。   每首八句的叫律詩,四句一首的叫絕句,這就是詩有定句,這是句數(shù)上的分類;七個字一句的叫七言詩,五個字一句叫五言詩,這就是句有定字,這是字數(shù)上的分類。判定一首近體詩的形式,要綜合字數(shù)和句數(shù)兩個因素,因此近體詩分四類:七言律詩、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分別簡稱為七律、七絕、五律、五絕。在教材的近體詩中,有一首五律(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教材僅用前四句,并改詩題為《草》)、15首五絕、 19首七絕。 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分類 九

5、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指出: “ 小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必須切實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加強思想教育,發(fā)展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 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都是從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出發(fā)編選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張繼的《楓橋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牧的《山行》等。在這些詩中,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歌頌、贊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壯麗風光。通過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小激發(fā)他們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高遠

6、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 2 、描寫自然景物和吟詠天成之美的。如駱賓王的《鵝》。其中 “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 一句,寥寥幾字將鵝的外貌、優(yōu)雅的在水中游動的身姿描繪得栩栩如生,從而從小培養(yǎng)孩子熱愛小動物的品質。又如楊萬里的《小池》中的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這一句將夏日的美景描繪得生動逼真、美不勝收。使學生認識自然,領略自然之美,天成之美,學會觀察生活,培養(yǎng)美的情趣。 3 、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如李紳的《鋤禾》,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盼中餐,粒粒皆辛苦。 ” 這首詩將勞動人民的艱辛,糧食的來之不易描繪得入木三分,從小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勞

7、動人民,養(yǎng)成勤勞節(jié)儉的美德。 4 、抒發(fā)愛國主義情感和親情、友情、鄉(xiāng)情的,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一句: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這首詩將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李白的《贈汪倫》中的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和熱愛親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從以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雖然數(shù)量少、篇幅短,但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卻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充分理解古詩內含的思想,從而達到提高

8、學生思想品德的目的。 三、李白詩歌的特點 李白留給后世人九百多首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其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xiàn)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xiàn)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yè)的向往。 縱觀李白一生,可以看出,他從青年時代起,直到逝世,都在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而奮斗。李白筆下的波瀾,胸中的激蕩,一生的經歷,同唐朝命運息息相關。當“開元之治”前期,唐玄宗勵精圖治,整個社會欣欣向榮,他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便呈現(xiàn)出一片風和日麗的景象。如

9、《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而在長安三年經歷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到了“天寶年間”,唐玄宗沉溺女色,朝廷上奸臣當?shù)?,整個社會已經是危機重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xiàn)實,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懣。憤怒出好詩,于是,便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這樣的調子。 特別是在天寶二十載,李白尤感大廈將傾,禍在眉睫,創(chuàng)作了《鄭客西入關》、《殷后亂天際》等名篇,多次借詩歌預示叛亂將起。安史之亂前,李白大半生過著流浪生活,游歷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

10、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yōu)美詩篇,借以表達出他那種酷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數(shù)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游天姥吟留別》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讓苦悶、郁悒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盛唐的現(xiàn)實生活在李白的詩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李白堪稱“時代的鏡子,”其反映時代的廣度和深度在歷代詩人中是少有其匹的。 四、以李白詩歌為例進行詩歌教學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共選用了47首古詩,其中李白

11、就詩歌有9首,比其他詩人在教材中占的比例要大的多。 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下,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用的李白的幾首詩歌。 如:描寫風景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古詩教學要抓好理解詩句與指導朗讀兩個環(huán)節(jié),講清古今詞義的變化與特殊句式,在指導朗讀中,領會古詩的音樂美和意境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是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1-2年級的學生,應該要做到,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體,能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教材選編這首唐詩的主要意圖,一是豐富學生古詩的積累,從唐詩的音韻和諧、用詞

12、精煉中受到熏陶感染,培養(yǎng)語感;二是通過理解詩歌內容,了解祖國山河壯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看到這首古詩時,首先應該讓他們初步的了解李白,知道他寫過那幾首詩歌,其次就是要,讓學生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也就是這首詩時代背景。最后,才是古詩教學,并要求學生學會有感情朗讀及背誦。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李白創(chuàng)作這首詩是在天寶十五年,當時他從安徽的宣城來到了長江邊上的廬山,一直呆到了這一年的年底,才奉永王之召下山,在廬山上度過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寫了二十四首詩。此時他已經離開長安整整十個年頭了,在這期間,他體會到了從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這兩種社會角色之間的巨大差異,也飽嘗了

13、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世態(tài)炎涼,但是李白卻絲毫沒有向世俗低頭,更不會趨炎附勢,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樂,盡管也落得逍遙自在,但是內心的孤寂卻是一直像影子一樣,寸步不離的。這才寫下了這首詩,以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 首先,本詩押韻的字是“煙”“川”“天”。 詩歌的押韻是用同韻的音樂作有規(guī)律的重復出現(xiàn),這同樣是一種給人以音樂旋律感的和諧運動。要讓學生通過朗讀,充分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其次,該詩前兩句概括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首句從香爐峰寫起,陽光照射下的水氣變成了紫色的薄霧,給人一種朦朧美。第二句描寫瀑布,一個“掛”字,寫出了瀑布奔騰飛瀉的氣勢。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

14、,字字珠璣。結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銀河,既生動又貼切,一個“疑”字,顯得意味深長。 最后,通過對詩人李白的了解與對這首詩的理解,學會有感情的朗讀,并能在課后背誦。 李白的《望天門山》也是如此。兩首詩歌皆是寫景詩,其內涵是時代精神充分個性化的、形象的表現(xiàn) ,盛唐氣象通過李白的“濟世”熱情和飄逸個性 ,轉化為空間時間化的動態(tài)意象。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 ,李白繼承了“興寄”和“自然”兩大寫景傳統(tǒng) ,在個性表現(xiàn)和自然生成的基礎上 ,一方面盡量呈現(xiàn)對景物的原初感覺 ,另一方面又象征寄托著深厚的時代內容 ,是比興兼得的典范。 再如: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15、 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詩,它能為文化教養(yǎng)較低的人所接受和理解,因為其詩中樸實無華的情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喚起了深深的共鳴。他通過寫月,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以及家鄉(xiāng)的親人那種濃濃的思念之情。 李白筆下的“月”,只不過是詩仙借以發(fā)端、托以寄意之工具,“言志”之手段,“詠懷”之媒介,由此及彼之階梯,引人入勝之曲徑罷了。“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李白“比興言志”的寫月詩正是這樣的一種境界。李白寫的是天上月,反映的是世上事,表達的是人間情。這些寫月詩和李白其它優(yōu)秀詩篇一樣,都是我國文庫中的寶貴財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痹姼璧拈_頭是平白的敘事。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16、只有那寧靜皎潔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灑下了淡淡的青輝。在不經意間,低頭一望,還以為是地上落了一層薄薄的秋霜呢。這顯然是一種錯覺。在這寧靜的夜里,人們本來就很容易陷入沉思、遐想中,從而產生纏綿而渺遠的情思。尤其是離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念著遙遠的家鄉(xiāng)。也許,這時的詩人本來已經睡著了,在睡夢中夢到了日夜思念的家鄉(xiāng),就被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懷喚醒,在朦朦朧朧中,錯把地上的月光當做了秋霜亦未可知。詩中尤以“疑”字,用得傳神,細致地反映了當時詩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狀態(tài),因為自己也隱約地意識到,在屋里是不應該有霜的,而第一感覺卻是地上有霜。秋霜歷來是一種感傷的暗示,它表示這又是一年秋風起,喚

17、起無數(shù)客子心中深藏的年華易逝的遲暮之感,對此,李白是深有體會的,“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內心的表白。而今,月色如霜,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都好似在無聲地傾吐著什么,使得詩人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了。他忽然感到無比冷清蕭瑟,于是,一股不可名狀的情思就這么翻涌而來,帶著不可抗拒的力量,填滿了他的內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時他已經完全清醒過來了,明白自己身處何地,而當他抬起頭來,望著窗外那皎皎的明月正靜靜地掛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觸動了自己的心弦,原來就是那揮之不去、召之即來的思鄉(xiāng)之情呀,它無所不在。尤其是望著這溫柔的月光時,詩人的心弦仿佛被輕

18、輕的撥動了一下,在一瞬間感受到了鄉(xiāng)情在自己心靈深處重要的存在。所以在教這首詩歌的時候,不僅僅是要注意詩歌本身的特點,還要注意詩人李白在此時的所想所感。 《靜夜思》在人們心中所引起的這種力度極小的感情波動,適應了人們日常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它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大概只要有離家不歸的人們,就會有人在月下吟起這首百讀不厭、體味不盡的《靜夜思》的。 此外,還有描寫朋友間深厚友情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要離開之際,好友汪倫來送他時的情形。詩人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表現(xiàn)汪倫對李

19、白和這段友情的重視,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前兩句敘事?!袄畎壮酥蹖⒂小保靼讜硶?,開頭就將名字道出,給我們一種爽朗、率真的感覺。 “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當時李白也許真的不曾想到汪倫會來送行,正準備走了的時候,不想汪倫突然出現(xiàn)在岸邊,李白心情自然很難平靜。汪倫人未到而聲先聞,熱情爽朗的歌聲,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xiàn)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送往迎來那套繁瑣禮節(jié)。汪倫敬重李白,珍視與李白的友情。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攜著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

20、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tài)。當然,我們也可以想象,“岸上踏歌聲”應該不只是只有汪倫一個人而已,也許還有其他的村民,大家一起手拉手,唱著歌,踏著有節(jié)奏的腳步,來為李白送行。從這里可以看出,李白是很受當?shù)卮迕駳g迎的,也說明李白當?shù)卮迕翊緲?、熱情的生活情調。詩人通過短短十四字就寫出兩人樂天派的性格和他們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也將當?shù)氐拿袼罪L情一展無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他的情深作對比。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

21、生動,又耐人尋味。詩人不是將汪倫對他的友情比的和潭水一樣深,而是說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友情,因為把汪倫的友情比作潭水那樣深,就顯得一般化,還有一點刻意雕琢的味道。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下,潭水已“深千尺”了,汪倫的情誼之深,讀者也可想而知了。詩人結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這兩句詩也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詩家常用的寫法。而且清代沈德潛也曾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保ā短圃妱e裁》)而詩中的寫法,好像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復一杯”。口頭語,眼前景,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讀者看到大詩人豪放不

22、羈的個性。 五、古詩教學的主要方法 當然,除了以上所述的幾種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的古詩教學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這六個字的基本教法:擴、說、補、挪、考、嚼。 濃縮的語句要“擴”, 古今差異的要“說”, 成分省略的要“補”, 語序倒置的要“挪”, 引用典故的要“考”, 詩眼佳句的要“嚼”。 “擴”就是要把詩人本來高度濃縮了的語句加以擴展,使詩句本來的意思明顯化、具體化。如:“遙知兄弟登高處”中的“遙知”,這一詞就必須擴展開來,解釋為“遙遠地知道”。這樣把詞意擴展開來學生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說”因為古詩“古”,所以就有古今差異較大的字義、詞義和古今不同的語法

23、現(xiàn)象。在講解時要把這些不同點向學生講清楚。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有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這里的“可憐”我在教學時向學生講明它不是“憐憫”“同情”的意思,而是作“可愛”講。通過這樣詳細的分析,學生自然容易掌握了。   “補”成份省略是古詩中常見的現(xiàn)象,碰到這種現(xiàn)象,只要把省略了的成份補起來,學生就會不講自通了。如: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中“江楓漁火對愁眠”這里就省略了主語誰,是誰對愁眠?這樣補上以后,學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挪”即“挪動”調整句子的順序。講解古詩時,要把因對仗、協(xié)韻、平仄等而倒置了的語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慣重新調整,調整以后再解釋就容易多了。如張繼的《楓橋夜泊》中的“

24、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一句話,在教學時,就要進行顛倒詞序講解,譯為“滿天霜”也就是“滿天降落著霜”,學生一聽就明白了。   “考”古人寫詩常常引用典故,在講解時,對于詩句中所用的典故要給學生進行恰當?shù)摹翱甲C”,才能使學生弄清詩句的真正含義。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這里的“茱萸”,是古代的一種象征物,在講解時結合有關實例一說,學生很快就懂了。   “嚼”就是咀嚼、品味,就是說我們在講解古詩時,對于詩中一些關鍵的、傳神的或者有哲理的字、詞、句要引導學生細心地咀嚼、品味,從而把學生對于詩句的理解,引到更深一層。例如教學《前出塞》一詩中“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一句,這里的“茍”應解釋為“假如,如果”;“豈”作“難道”講。這樣通過詳細的講解,學生的疑難就迎刃而解了。 參考文獻: [1]安旗,薛天偉,閻琦.李詩咀華[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4. [2]王榮生.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 [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3]楊義.李杜詩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