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嶺市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doc
《吉林省公主嶺市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吉林省公主嶺市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doc(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吉林省公主嶺市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總分100分時間:90分 一、單選題 1.湯因比在《人類與大地母親》中指出,統(tǒng)一了中國的諸侯國秦國國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稱號,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一個擁有整個中華文明覆蓋范圍的中央集權型帝國。作者認為嬴政最大的貢獻在于 A. 廢除分封制 B. 實行郡縣制 C. 建立皇帝制度 D. 開創(chuàng)統(tǒng)一格局 【答案】D 【解析】 【詳解】秦朝結束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促使國家走向了統(tǒng)一,“從未出現過一個擁有整個中華文明覆蓋范圍的中央集權型帝國”說明秦朝開創(chuàng)了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的格局,故D 項正確;材料沒有說明廢除分封制的意義,故A項錯誤;郡縣制和皇帝制度屬于秦朝創(chuàng)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符合材料中國家統(tǒng)一的信息,故B和C項錯誤。 2. “永樂時,內閣初設,閣臣與部臣為平交,至嚴嵩始陰撓部權,迨張居正時,部權盡歸內閣?!辈牧媳砻? A. 六部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 B. 內閣地位上升,職權逐步強化 C. 明朝中后期皇權漸趨衰弱 D. 內閣職能強化,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機構,排除A;盡管內閣權力日盛,但畢竟不同于宰相制,雖有內閣大學士大權在握的現象,但其權力并不來自于制度、職位,而來自最高統(tǒng)治者的個人支持與信任,一旦失寵,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盡管有人認為首輔即變相重設的宰相,但權力與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語,更談不上制約皇權,排除C,B正確;D項“行政效率提高”在題干中沒有體現。 【易錯警示】明朝內閣制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內閣制度隨著皇權的高度強化而建立,明代內閣因缺乏法定的地位和權力,只是政務的輔助機構,通過票擬、修旨來輔政。期間雖有內閣首輔大臣權傾朝野,但是權力的來源畢竟由君主所授予,對君權的制約作用有限。事無大小,內閣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為君主加強專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專制比前代尤甚,助長了君主專制。 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內閣制 3.乾隆繼位之初,曾裁撤軍機處,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兩路軍務尚未全竣,且朕日理萬機,亦問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須就近承辦”,將其恢復,此后軍機處“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內閣宰輔名存而已”。這表明 A. 清朝內閣權利得到加強 B. 清朝中央集權遭到削弱 C. 軍機大臣獲得宰相職位 D. 軍機處有助于加強皇權 【答案】D 【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內閣宰輔名存而已”可知內閣已經名存實亡,不可能權力得到加強,排除A。清朝中央集權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結合所學可知,軍機大臣品級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本身無決策權,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經廢除宰相制度,排除C。結合所學,乾隆從裁撤軍機處到恢復軍機處,關鍵在于軍機處有利于皇權加強,故選D。 【點睛】清朝軍機處設立于雍正帝時,皇帝選派滿漢大臣入軍機處,只能“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各種詔令由軍機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擬寫成文,然后經皇帝批準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zhí)行。軍機處的設立,使清朝初期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對皇權限制很大)實權盡失,軍政大權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忌灰斫廛姍C處設立的作用,再結合題干和選項,不難得出正確答案。 4.元朝的大一統(tǒng)超邁前代,其疆域“北踰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為實施有效管理,在全國分設十個行省。行省的設立旨在 A. 獨立民政事務,調動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強中央集權,調整中央與地方關系 C. 監(jiān)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權,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元朝為實施對遼闊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國分設十個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的派出機構,代表中央來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設立旨在加強中央集權,調整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系,故選B;行省沒有獨立的民政權,所以沒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機構,而不是監(jiān)察機構,故C不符合史實;行省是用來管理地方的,故與中央政府的權力無關,所以排除D。 5.在古代雅典,官員就職前須宣誓保證依法履行職責,陪審員須宣誓保證公平審判,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須參加成人宣誓儀式才擁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些宣誓旨在 A. 限制權利濫用 B. 防止官員腐敗 C. 培育權利觀念 D. 增強責任意識 【答案】D 【解析】 “限制權力濫用”應當是在權利行使機制上要有約束制度,或是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材料說的是官員在就職前和18歲男子在行使公民權利前,材料“官員就職前須保證依法履行職責,陪審員須宣誓保證公平審判”體現了古代雅典的這些宣誓旨在增強公民的責任意識,所以D項正確、A項不正確。B項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了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故C項說法不全面。 【考點定位】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點睛: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很容易選擇A項。初讀材料感覺題目并不難,但本題不能用排除法來完成,完全依靠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它與以往的考查點有所不同,不是簡單的以雅典民主制度的相關內容為切入點,而是通過設置材料情境,這個情境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學生需要正確的理解A、D兩項才能得出答案。 6.從羅馬法的發(fā)展歷史來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產生并非偶然。其原因涉及地理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狀況、社會結構、政治格局、文化傳統(tǒng)等多個方面。它們所提供的技術條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羅馬法始終以一種與現實社會和權力結構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開拓法律的規(guī)范空間。由此可見,《民法大全》 A. 可以凌駕于現實社會和權力結構之上 B. 反映出帝國境內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 C. 是奴隸主貴族與王權政治斗爭的產物 D. 最大限度地滿足協調利益沖突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法大全》是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羅馬法加以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匯編而成的,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形成,根據材料信息“其原因涉及地理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狀況、社會結構、政治格局、文化傳統(tǒng)等多個方面”可知,這部法典的頒布適應了東羅馬帝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根據材料“與現實社會和權力結構并行不?!笨芍?,《民法大全》根本上是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協調了社會矛盾,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成為鞏固帝國統(tǒng)治的法律基礎,故D正確;“羅馬法始終以一種與現實社會和權力結構并行不悖”表明羅馬法與現實社會和權力結構并行,又互不沖突,故“可以凌駕于現實社會和權力結構之上”不符合題意,排除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民族矛盾十分尖銳”,排除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奴隸主貴族與王權政治斗爭”,排除C。 7.在美國1787年憲法的討論中,有人主張聯邦政府享有最高權威,甚至試圖在憲法中加入國會有權否決各州立法的條款。有人則要求保護各州的自主權,將聯邦體制——對政府的不同層次、不同部門權力進行特別劃分——視為防止過多國家集權的保障。它反映 A. 大州與小州的利益之爭 B. 南方與北方的權力之爭 C. 立法與行政的職權之爭 D. 聯邦與各州的權限之爭 【答案】D 【解析】 據材料“有人主張聯邦政府享有最高權威……有人則要求保護各州的自主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當時美國聯邦與各州的權限之爭,故D選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大州與小州的利益之爭,故A選項錯誤;材料信息也沒有體現南方與北方的權力之爭,故B選項錯誤;立法與行政之爭,屬于三權分立的表現,與材料無關,故C選項錯誤。故選D。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與聯邦制的相關知識,學生容易將聯邦制和三權分立等概念混淆從而錯選C選項,復習和考試訓練中應該加強有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8. 1702年英國國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繼位,當時議會內部存在兩個黨派,安妮厭惡占多數席位的輝格黨,于是解除了輝格黨人的行政要職,代之以托利黨人。這說明當時在英國 A. 議會無權制裁國王 B. 君主立憲制尚未完善 C. 內閣制已基本確立 D. 《權利法案》遭到破壞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相關內容。光榮革命后英國頒布了《權利法案》,王權受到限制,并通過一系列法令的頒布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礎。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輝格黨人行政職務的做法違背了法律規(guī)定,說明君主立憲制尚未發(fā)展完善。故選B。 考點: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完善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權利法案》 9.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聯邦議會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在這里它是真正的實權機構,相當于各邦使節(jié)構成的帝國最高合議機關。在正常情況下,皇帝以帝國的名義對外宣戰(zhàn),必須征得聯邦議會的同意。這反映出當時德國 A. 聯邦議會有權行使立法權 B. 聯邦議會成為了國家的權力核心 C. 國家元首形式上對議會負責 D. 具備資產階級民主權力制衡原則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材料提到,各邦使節(jié)構成的帝國最高合議機關。在正常情況下,皇帝以帝國的名義對外宜戰(zhàn),必須征得聯邦議會的同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出當時德國具備資產階級民主權力制衡原則,故D項正確。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排除。 考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德國 【名師點睛】提到德國,德國為二元制君主立憲,我們往往只注意到德國的皇帝是國家的權力中心,專制主義殘余濃厚,然而卻忽視了它立憲的一面。在高考中,也多次考查德國議會的作用。 例題:依據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建立的政體屬于資產階級代議制。這部憲法內容中最能體現資產階級代議制特征的是 A.帝國依據本憲法在聯邦領土內行使立法權 B.德意志皇帝在國際關系上為帝國的代表 C.聯邦議會主席職位屬于皇帝任命的帝國宰相 D.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 分析:“帝國依據本憲法在聯邦領土內行使立法權”,能表明德意志帝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但與“最能體現資產階級代議制特征”不符,故A項錯誤;國家元首“皇帝在國際關系上為帝國的代表”,是國際慣例,不能充分體現是否為資產階級代議制,故B項錯誤;宰相同時是“聯邦議會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議會選舉產生,只對皇帝負責,表明保留了濃厚的專制殘余,故C項錯誤;資產階級代議制是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間接參政議政,行使國家權力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帝國議會由成年男子選舉產生,與“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相符,故D項正確。 10.《試論法國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啟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國人民曾先后信仰過人權理論、立憲制度、共和主義、恐怖統(tǒng)治、寬容政策,并為此流血戰(zhàn)斗,付出極大代價。但是革命發(fā)展得太快,以至人們一早起來就會發(fā)現世界變了樣,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舊世界。”這一分析試圖 A. 說明法國沒有實行民主政治的基礎 B. 揭示法國民主政治曲折發(fā)展的歷程 C. 強調堅定的信仰對革命的重要性 D. 肯定法國大革命對社會的成功改造 【答案】B 【解析】 【詳解】材料中“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舊世界”所反映的是舊世界的勢力的強大與共和派的反復斗爭,體現出法國民主政治曲折發(fā)展的歷程,故B項正確;啟蒙運動為法國革命奠定思想基礎,并且這與材料的主旨無關,故A項錯誤;堅定的信仰對革命是很重要,但與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更突出暴力革命無法解決的舊勢力,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兼容統(tǒng)一秩序與自由的價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yōu)點,營造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共同發(fā)展”的政體。確立這種“政體”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 英國《大憲章》 B.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C. 法國1875年憲法 D. 美國1787年憲法 【答案】B 【解析】 【詳解】從材料“兼容統(tǒng)一、秩序與自由的價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yōu)點,營造出一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共同發(fā)展”可以看出,這是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德意志帝國憲法有效地維護了德國的統(tǒng)一,同時建立了代議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主與自由;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yōu)點說的是專制色彩比較濃厚,故選B;英國《大憲章》,與“兼容統(tǒng)一秩序與自由的價值”不符,排除A;CD都是建立的共和制,不存在君主,故排除。 12.“二元聯邦主義”是對美國自1789年至20世紀30年代聯邦制發(fā)展模式的概括,特指聯邦和州各自在憲法規(guī)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使權力,各負其責,互不干涉的政治模式。倡導這一模式的政治家們主張在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間劃一道界線,“彼此保持獨立并在自己管轄的領域中享有至高地位”。這一“政治模式” A. 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 B. 確立了聯邦政府的絕對主導地位 C. 容易造成權力越界的混亂現象 D. 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積極性的發(fā)揮 【答案】D 【解析】 【詳解】美國1787年憲法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別由國會、總統(tǒng)和最高法院掌握,三者獨立平等,但又相互制約,以防止專制獨裁的出現,這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A與材料不符,排除;“二元聯邦主義”是指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彼此保持獨立,并在自己管轄的領域中享有至高無上地位,所以BC錯誤;在“二元聯邦主義”構架,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有利于雙方積極性的充分發(fā)揮,所以D正確。 13.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其主要的共同點是 A. 國家元首都擁有行政實權 B. 國家元首有權解散議會 C. 議會都擁有立法權 D. 政府首腦都對議會負責 【答案】C 【解析】 資產階級的代議制分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而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制都有議會,議會都有立法權,故選C;英國國王沒有行政權,故A錯誤;英國國王“統(tǒng)而不治”,故B錯誤;美國不對議會負責,故D錯誤。 14.1935年林語堂曾痛心疾首地評論道“1911年的革命不過在種族革命上獲得了勝利,它不過是粉碎了一個皇統(tǒng),而剩留下了一堆毀垣碎瓦和嗆人的塵灰?!贝嗽u論 A. 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 B. 認為辛亥革命基本實現了三民主義 C. 為辛亥革命不徹底而深感惋惜 D. 強調資產階級革命根本不適合中國 【答案】C 【解析】 【詳解】由材料“種族革命上獲得了勝利”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留下了一堆毀垣碎瓦和嗆人的塵灰”說明存在一定的封建殘余,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深感痛惜,故C正確;由材料“種族革命上獲得了勝利”可知,肯定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A錯誤;材料說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但存在封建殘余,無法體現辛亥革命基本實現了三民主義,排除B;材料說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但存在封建殘余,材料信息無法得出“資產階級革命根本不適合中國”,排除D。 15.—位歷史學家在總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時說:“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國運動.沒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會階層的支援,這不在于太平天國的封閉性,而是中國社會尚未形成聲援的力量?!边@說明 A. 中國社會小農意識根深蒂固 B. 中國革命缺乏先進的理論和科學綱領 C. 沒有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 D. 中國需要發(fā)展先進的社會生產力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說,19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缺乏更多的社會階層,沒有形成聲援太平天國的力量。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尚未誕生新的強大的階級力量。這根源于中國社會尚未形成新的經濟結構,已經是社會生產力不夠發(fā)達。材料談的不是小農意識,排除A;是指由工人階級在進行革命和建設中同農民結成的革命聯合,同時也不符合社會實際,排除C;B項屬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因素,但與材料不符,排除。所以答案選D。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太平天國運動 【名師點睛】太平天國運動的“新”特點: (1)起義時代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治國方案新——提出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 (3)擔負任務新——反封建的同時反侵略。 (4)失敗原因新——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5)所屬范疇新——舊民主主義革命。 16.抗戰(zhàn)時期,中共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被稱作“解放區(qū)”;隨后長達3年的國共內戰(zhàn)時期,由中共控制的區(qū)域亦被稱作解放區(qū)。材料中兩個“解放區(qū)”的含義分別是 A. 武裝割據,人民主權 B. 民主獨立,思想解放 C. 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答案】D 【解析】 敵后抗日根據地被稱作“解放區(qū)”是由于當時正在抗擊日本侵略、追求民族解放,國共內戰(zhàn)時期的作解放區(qū)是由于當時正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tǒng)治、追求民主自由,所以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不涉及武裝割據的問題,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解放的問題,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獨立領導以及武裝斗爭的問題,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 17.2014年底,臺灣方面推出的抗戰(zhàn)殉職將官名錄中列有1942年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而2014年9月份中國大陸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1943年犧牲的國民黨將領、國民革命軍第一五零師師長許國璋名列其中。這說明 A.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族矛盾高于一切 B. 國共聯合抗戰(zhàn)增強了民族觀念 C. 海峽兩岸都尊重抗戰(zhàn)的歷史事實 D. 國共對彼此抗戰(zhàn)評價高度一致 【答案】C 【解析】 【詳解】材料中海峽兩岸公布抗戰(zhàn)英烈名單是在2014年,與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民族矛盾高于一切無關,故A錯誤;臺灣軍方推出抗戰(zhàn)殉職將官名錄中列有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大陸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國民黨將領許國璋名列其中,這不能體現國共聯合抗戰(zhàn)增進了民族觀念,故B錯誤;臺灣軍方推出抗戰(zhàn)殉職將官名錄中列有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大陸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國民黨將領許國璋名列其中,這說明臺灣和大陸軍方都重視犧牲的烈士,不分黨派,體現了海峽兩岸對抗戰(zhàn)歷史事實的尊重,故C正確;材料中海峽兩岸公布抗戰(zhàn)英烈名單,沒有涉及國共兩黨對抗戰(zhàn)的評價,故D錯誤。 18.《天朝的鏡像》一書中描述:“無數中國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細菌所傳染,并于一夜之間在沒有具備任何新思想的情況下,變成了暴力反滿和反君主政體者。革命黨人發(fā)明的反滿口號很快被大量中國人拾起?!边@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爆發(fā)的條件已經成熟 B. 許多參與者具有盲目性 C. 參與民眾反對君主制 D. 革命黨人發(fā)動民眾參與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材料中的“沒有具備任何新思想的情況下、很快被大量中國人拾起”等字眼均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許多參與者們的一哄而上、盲目參加辛亥革命,具有非常明顯的盲目性,辛亥革命的表面繁榮隱藏著失敗的危機,材料并不是反映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條件已經成熟、參與民眾反對君主制、革命黨人發(fā)動民眾參與,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B。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許多參與者具有盲目性 19.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墻上,寫著醒目的黑字標語:“打倒喝我們血的軍閥!”“打倒把中國出賣給日本的漢奸!”“歡迎一切抗日軍隊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國紅軍萬歲!”這一歷史場景最早出現在 A. 九一八事變前后 B. 一?二八事變以前 C. 西安事變前后 D. 八一三事變以后 【答案】C 【解析】 從“中國紅軍萬歲”等內容以及空間信息“西北”,可以推斷這是中共的宣傳標語。“打倒喝我們血的軍閥”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長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軍閥,如青海的馬家軍對中共屠殺甚烈(1935年后);“打倒把中國出賣給日本的漢奸!”可能是針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年底);“歡迎一切抗日軍隊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應該是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之后;“中國紅軍萬歲!”出現于1927-1937年間。A、B時,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故排除。C、D滿足條件,但題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現”的時間,C當為最佳答案。 【思路點撥】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解題時注意空間信息“西北”和隱性的時間信息。另外,要注意解題技巧:舊事物可能出現在新時間,新事物不可能出現在老時間。 20.1945年5月,蔣介石說:“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滅共產黨!……只有消滅中共,才能達成我們的任務。”而8月份他卻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商討”和平問題。其態(tài)度變化的原因在于 A. 主動順應二戰(zhàn)后世界和平、民主的發(fā)展潮流 B. 立即發(fā)動內戰(zhàn)的時機尚未成熟 C. 希望通過政治協商方式和平解決兩黨爭端 D. 中共有足夠的武裝力量制止內戰(zhàn) 【答案】B 【解析】 【詳解】抗日戰(zhàn)爭后蔣介石堅持獨裁內戰(zhàn),之所以沒有立即發(fā)動內戰(zhàn)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國內外要求和平民主的壓力,二是內戰(zhàn)的準備工作沒有完成,所以A錯誤,B正確;蔣介石重慶談判的目的是讓共產黨交出軍隊和解放區(qū)的政權,借此消滅共產黨,所以C錯誤;D與史實不符,此時國民黨力量強大,排除。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滅共產黨!”“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商討’和平問題”,聯系所學重慶談判的背景分析解答。 21.土地革命時期,在農村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在解放區(qū),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這兩次土地改革 A. 為爭取全民族抗戰(zhàn)的勝利奠定物質基礎 B. 有利于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C. 廢除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D. 完成了舊民主主義革命任務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打土豪,分田地”“沒收地主土地”可知,中國共產黨把土地進行重新分配,滿足了農民的土地的要求,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所以B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全民抗戰(zhàn)是1937到1945年,A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950年新中國成立,實行土地改革,廢除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C錯誤;土地革命時期和1947年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D不符合題意,排除。 22.中共中央機關由西柏坡遷往北平的途中,毛澤東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紀念1644年李自成義軍進人北京后敗亡的文章)說:“這僅僅是讀了個開頭,這篇文章是要永遠讀下去的!”毛澤東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 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即 B. 北平政協會議召開,籌建新中國 C. 國共雙方達成《雙十協定》 D. 中共七大召開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由西柏坡遷往北平”,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的西柏坡會議,作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到城市的決定”,由此可知,這一事件的背景是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即,故A正確;B時間為1949年9月,黨中央已經遷到北平,1945年重慶談判,國共雙方達成《雙十協定》,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都與題中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平的時間1949年初不符,故BCD排除。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中共中央機關由西柏坡遷往北平”,聯系所學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分析回答。 23.蔣介石日記:中午約毛澤東談話半小時.余示以至誠與大公,允其所有困難無不為之解決,而彼尚要求編其二十八師之兵數耳!這則日記可能寫于 A. 國民革命時期 B. 兩安事變時期 C. 重慶談判時期 D. 北平會談時期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正午約毛澤東談話半小時,余示以至誠與大公,允其所有困難無不為之解決,而彼要求編其28師之兵數?!敝芏鱽韰⑴c了西安事變,毛澤東沒有,排除B。北平會談時期蔣介石派代表參加談判,沒有約會毛澤東,排除D。從談判的內容分析,毛澤東主要是解決根據地的軍隊問題。結合所學可知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重慶談判時期。因此選擇C。A不符合題意,排除。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解放戰(zhàn)爭重慶談判 24.1948年12月24日和30日,白崇禧兩次致電蔣介石,要求舉行和談。與此同時,程潛、張軫及河南、湖北、湖南的參政會都致電蔣介石,表達了同樣的主張。此后,白崇禧還一度策劃湘鄂贛豫黔“五省聯盟”,以李宗仁出面,代表南京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和談”。促使出現“和談”要求的外部條件是 A. 國民黨統(tǒng)治集團內部對時局認識有分歧 B. 美國主張通過第三次國共合作實現和平 C. 國統(tǒng)區(qū)社會各階層紛紛要求蔣介石下野 D. 人民解放軍在軍事上取得摧枯拉朽的勝利 【答案】D 【解析】 【詳解】抓住關鍵信息“外部條件”,根據“1948年12月24日”“此后”可知,國民黨內部部分高級官員策劃的“和談”發(fā)生在三大戰(zhàn)役勝利前后,國民黨軍隊的主力遭受重大打擊,人民解放軍在軍事上取得重大勝利,故D正確;A不符合“外部條件”,排除;B不符合史實,排除;“和談”的主要背景并非國統(tǒng)區(qū)社會各階層紛紛要求蔣介石下野,而是國民黨在軍事上的重大失敗,排除C。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48年12月”“外部條件”,聯系所學北平談判的背景分析解答。 25.有人說二月革命是俄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短短八天之內,俄國變成了一個‘自由’的國家”。這里“自由”的含義是 A. 俄國人獲得了和平和面包 B. 俄國推翻了沙皇專制統(tǒng)治 C. 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D. 俄國建立了工兵蘇維埃政權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1917年3月,俄國爆發(fā)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tǒng)治,它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革命勝利后,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特殊局面。故答案為B項。 26.《全球通史》中說:“蘇維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革命,當時工人們選舉產生了工人代表會議即蘇維埃,以協調他們反對沙皇專制統(tǒng)治的斗爭。盡管蘇維埃當時遭到了鎮(zhèn)壓,但它們作為鼓動和直接行動的機構已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迸c臨時政府相比,蘇維埃所具有的主要“價值”是 A. 以推翻沙皇專制為革命目標 B. 已經掌握全部軍隊指揮權 C. 同工農群眾聯系緊密 D. 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目標 【答案】C 【解析】 【詳解】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相比,蘇維埃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是其與工農群眾聯系緊密,在發(fā)動群眾進行革命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故C正確;1905年革命資產階級和工人蘇維埃都以推翻沙皇專制為革命目標,無法體現與臨時政府相比,蘇維埃所具有的主要“價值”,排除A;蘇維埃只是掌握了大部分武裝,不是全部,排除B;材料反映工人蘇維埃在1905年的革命的作用,此時還沒有進行社會主義革命,D錯誤。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工人們選舉產生了工人代表會議即蘇維埃,以協調他們反對沙皇專制統(tǒng)治的斗爭”,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所學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分析解答。 27. “這標志著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標志著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上完全形成?!辈牧现械摹斑@”是指( ) A.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B. 1949年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 C. 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D.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還未實現民族獨立,故A項錯誤;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與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完全形成無關,故B項錯誤;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標志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同時也標志著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建立,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故C項正確;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與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完全形成無關,故D項錯誤。 28.“文革”結束后,鄧小平提倡黨政職能部門分開和廢除干部任用的終身制,并大力支持有能力的年輕干部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鄧小平的這些做法 A. 以平反“冤假錯案”為出發(fā)點 B. 有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C. 貫徹落實了依法治國方略 D. 有利于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平反“冤假錯案”與材料中黨政部門分開和干部任期改革不符,故A錯誤;材料中改變黨政不分、重用年輕干部,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完善,故B正確;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方略,與題干時間不符合,故C錯誤;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與材料信息無關,D排除。 29.改革開放早期,我國學者對西方政治制度的關注更多的是從階級本質出發(fā),意識形態(tài)色彩較濃。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者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無論在體系結構還是在制度分析上較80年代都有很大進步。史學研究出現此種變化是 A. 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則的需要 B. 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不斷完善的需要 C. 全面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需要 D.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改革開放前后,我國學者對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是從階級本質出發(fā),意識形態(tài)色彩較濃;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者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研究西方政治制度,這種變化主要是建設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需要,D項正確;AB項屬于改革開放后,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表現,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說法錯誤。所以選D 30.2016年3月,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九二共識”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為兩岸搭建了一座和平的“跨海大橋”。不管未來誰上任都可以使用這座“大橋”。和平的“跨海大橋”指的是 A. “求同存異”的模式 B. “一個中國”的共識 C. “一國兩制”的構想 D. “睦鄰友好”的方針 【答案】B 【解析】 求同存異”是中國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用于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故A錯誤;1992年?;鶗秃f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歷史性突破,故B正確;材料說的是“九二共識”,故C錯誤;“睦鄰友好”適用于中國與鄰國,而臺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故D錯誤。 二、材料題 31.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1954—1956年,新中國著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發(fā)生“整風”“反右”等政治運動,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斷。1962.1964年,雖完成《民法典草案(試擬稿)》.但因“四清運動”而中斷。以上只是表面原因,關鍵原因則是不具備其賴以存在的經濟社會條件。 ——摘編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設想》等 材料二1979年.我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經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條件還不具備。1985年.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來越活躍,客觀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調整各種民事關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頒布民法通則。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向。隨后,與之相適應的擔保法、合同法等單行法相繼制定。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并提出爭取2020年形成統(tǒng)一的民法典。 ——摘編自梁慧星《中國民法典編蓁的幾個問題》等 (1)依據材料一,概括兩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斷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的“經濟社會條件”。 (2)依據材料二,歸納改革開放以來編纂民法典的基本歷程。這一歷程反映了怎樣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推動形成統(tǒng)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答案】(1)原因:政治運動的干擾;經濟社會條件不具備。經濟社會條件: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基本歷程:改革開放后開始起草民法典;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深入,頒布民法通則:20世紀90年代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制定相應的單行法;21世紀后,適應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過民法總則。特點: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和經濟發(fā)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斷完善。有利因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益成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不斷健全。 【解析】 【詳解】(1)原因:根據“由于發(fā)生‘整風’‘反右’等政治運動”“四清運動”得出政治運動的干擾;根據“關鍵原因則是不具備其賴以存在的經濟社會條件”得出經濟社會條件不具備。經濟社會條件: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基本歷程:根據“1979年,我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得出改革開放后開始起草民法典;根據“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于是1986年頒布民法通則”得出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深入,頒布民法通則;根據“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向。隨后,與之相適應的擔保法、合同法等單行法相繼制定”得出20世紀90年代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制定相應的單行法;根據“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民法典的起草加快”“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得出21世紀后,適應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過民法總則。特點: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和民法典不斷完善等角度回答。有利因素:可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分析解答。 32.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在中國延續(xù)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廢除。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隋創(chuàng)進士科之后)歷代踵行,時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閑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 材料二(科舉制)西國莫不慕之,近代漸設考試以取人才,而為學優(yōu)則仕之舉。今英、法、美均已見端,將來必至推廣。 ——丁韙良《西學考略》 材料三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鼓勵之功有甚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 材料四邑聚千數百童生,摧十數人為生員;省聚萬數千生員,而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而拔百數人為進士;復于百數進士,而拔數十人入翰林,此其選之精也。然內政外交,治兵理財,無一能舉者,則以科舉之試以詩文楷法取士,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故也。 ——梁啟超《公車上書請變通科舉折》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歸納科舉制的主要特點。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科舉制的積極影響。 (2)據材料四,概括梁啟超對科舉選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啟超上述議論的目的。 【答案】(1)延續(xù)時間長;不斷發(fā)展完善;選拔方式規(guī)范;公平(公正)。 (2)被西方國家借鑒;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擴大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促進社會穩(wěn)定。 (3)看法:科舉制層層精選人才;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所選人才缺乏實際治國能力。 目的:改革科舉制,培養(yǎng)實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機。 【解析】 (1)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科舉制的主要特點按照材料一分層次概括即可,例如,取人之道益“公”體現的是科舉制度的公平公正,防閑之法益“密”體現的是科舉制度的日益完善。 (2)材料二反映了科舉制度被西方國家所借鑒,材料三反映了科舉制度能打破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能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能提高官員文化素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例如“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就是強調科舉制度能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3)首先要知道梁啟超是要改革科舉制度的,所以梁啟超對科舉選才的基本看法主要突出科舉制度并不能選到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解決民族危機的人,即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梁啟超上述議論的目的主要突出是要救亡圖存、是要挽救民族危機,這是為改革科舉制度做準備。-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吉林省 公主嶺市 2018 2019 年高 歷史上 學期 期末考試 試題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391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