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永川中學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四類實詞 字字對譯知識點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重慶市永川中學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四類實詞 字字對譯知識點課件(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增分突破一四類實詞,字字對譯考情快遞文言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是理解文段的關鍵,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熱點,每年必考??荚囌f明的表述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實詞,是教材中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二是要弄清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也就是根據(jù)上下文確定該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既考查識記能力,又考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規(guī)過,臣不勝大慶。譯文: _(2)而親賢下士,推轂后進,雖位崇年高,曾無倦色。譯文: _解析翻譯句子要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考生應牢記“字字落實”的原則,找準采分點
2、。答案(1)大禹、商湯歸罪自己,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過錯,我深表慶賀。(2)而(于休烈)親近賢才,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連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緟⒖甲g文】于休烈,是河南人。于休烈性情純厚謹慎,機敏聰明。從小好學,善于寫文章。考中進士科,被授予秘書省正字。改任比部員外郎,郎中。楊國忠輔佐朝政,排擠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任中部郡太守。正值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于休烈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禮儀事務,兼修國史。肅宗從鳳翔返回京城,振奮精神聽取臣下建議,曾對于休烈說:“國君的任何舉動都要記錄下來,這才是良史。朕有過失,卿是否記下了?”他回答說:“夏禹、商湯歸罪自己,
3、他們能夠蓬勃興起。有道德的國君,不忘糾正過錯,我深表慶賀?!碑敃r中原動蕩傾覆,典章幾乎散盡,沒有史籍可供查尋。于休烈上奏說:“國史實錄是圣朝大典,修撰多年,如今并沒有保存下來。希望交付御史臺審問勘查史館的有關官員,令府縣招致訪求。有人另外收存國史實錄的,如果送到官府,重金購回并從優(yōu)獎賞。”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韋述身陷叛軍之中,此時進入東京,到此將他家收藏的國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國史,獻上五代帝王論,皇上非常贊賞。宰相李揆自負才能嫉妒賢人,因于休烈修國史與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請任他為國子祭酒,暫留史館修撰以此來壓制他。于休烈安然自處,毫不介意。代宗即位,鑒別官員的名望
4、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載稱贊,于是被授為右散騎常侍,依舊兼修國史,多次進封為東??す?,加授金紫光祿大夫。在朝中共三十多年,歷任清貴顯職,家中沒有一石的積蓄。恭謹儉樸溫和仁義,從不將喜怒之情表現(xiàn)在臉上。而親近賢才,屈身交接士人,薦舉后輩,雖然位尊年高,連一點倦怠的神色都沒有。酷好古代典籍,手不釋卷,直到去世。大歷七年去世,終年八十一歲。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韋氏去世?;噬咸匾庀略t追贈韋氏為國夫人,安葬之日賜給儀仗鼓樂。等到聽說于休烈去世,追懷悼念了很長時間,褒獎追贈為尚書左仆射,賜給助喪用絹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謁者內常侍吳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問。儒士的榮耀,很少有人能與他相比的。1直譯為主、意譯為
5、輔的原則把握不好。翻譯重在直譯,字字落實,但不少學生在做題時僅憑主觀臆斷,不注意字字對譯,這一點在訓練中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2不分單雙。在文言文中兩個連用的單音詞恰好與現(xiàn)代漢語的一個雙音詞相同,如果把它們誤作為現(xiàn)代漢語的一個詞,句子就解釋不通,釋義也必然錯誤。3弄錯通假。對古代漢語中部分實詞的通假現(xiàn)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們所通之字去解釋。或按原字去解釋,或將它作另外的字解釋,都勢必造成理解的錯誤。4不明活用。詞類活用是文言文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如果不明白這些詞類活用現(xiàn)象,不按活用的類型解釋詞義,而仍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釋,就勢必造成理解的錯誤。5不辨古今??忌鷽]有注意到詞義的古今聯(lián)系與區(qū)別,
6、誤將它們與現(xiàn)代漢語相應的詞在詞義上混為一談,以今義去解釋古義。實詞意義推斷的方法把握動態(tài)語境,義與境合分析句子成分,確定類屬利用句式修辭,前后貫通聯(lián)想課文例句,善于遷移借助相關成語,觸類旁通代入句中驗證,語意順暢【對比分析】采樣得分(1)0分(2)2分3分3分扣分依據(jù) (1)B項“勞”為慰勞、犒勞之意?!皠凇睘闊﹦冢乾F(xiàn)代漢語之意,用在此不正確。(2)供:供奉,屬一詞多義,理解錯誤。祭禮:應是兩個詞,屬單雙不分,應各自翻譯成雙音節(jié)詞,祭祀和儀式。因此扣2分。左右:左右的人,隨從。屬古今異義,未翻譯出來。因此扣1分。良:的確,誠然,確實。未能翻譯出來???分。規(guī)范答案(1)B(2)學田(收益)是
7、用來供給祭祀儀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賣掉?(世祖)說他誹謗詆毀大臣,喪失了禮節(jié)規(guī)矩,命令侍從打他的臉頰。我猜想你們怎么(會)是造反的人呢,確實是由于官吏的卑污暴虐造成的。定向規(guī)范六種實詞釋義方法一、音形訓義法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形聲字占80%以上,會意字占12%以上,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可以通過字形來解釋詞義,是謂形訓;還可以通過字音來解釋詞義,是謂音訓(或者叫聲訓)。如:解析昧,形聲字,從日,未聲,音mi。從日,與光線有關。說文解字:“昧,爽且明也。一曰暗也。”可見,“昧”字本義為“日出前天將明而未全明”,引申為“糊涂”“冒犯”“違背”等。而C項中理解為“冒犯”,不恰當,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應
8、該解釋為“違背”才通順。答案 C二、對文斷義法所謂對文,是指在結構相同或相近、語意相關的對句中,相對應的詞語,在意義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關系。比如成語“爾虞我詐”,相對應位置上的“虞”和“詐”,“虞”可能不了解,但“詐”是“欺騙、欺詐”之意大家都懂,就可以推知“虞”也是“欺騙”之意,從而求出該成語的意思是互相欺騙。同樣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對文的詞語可以互訓。對文訓釋的意義在于據(jù)已知訓未知、由易知訓難知。這就便于我們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循序漸進。如:解析 D項,“由”應該理解為“出于”。而C項干擾較大,致使很多考生誤選。其實C項中“人眾車輿”是一個典型的對文,
9、“人”和“車”都是名詞,根據(jù)對文的特點,“眾”和“輿”詞性也應該相同,意義也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再聯(lián)系上下文,文中是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因此可以猜測C項,將“輿”解釋為“眾多”是對的。答案 D三、語法辨義法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要判斷文言實詞的具體詞義,可先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了解這個詞在句中的語法位置,即了解這個詞在句中充當什么成分,然后根據(jù)這個詞和其他詞構成的語法關系來推求它在句中的詞性、用法和意義。如: 解析 A項,命題者將“著”解釋為“顯著”,理解為形容詞,修飾限制后面的“令
10、”字,這樣理解明顯不妥,因為這個句子中,“著”處在謂語位置上,并且后面帶有賓語“令”,因此,應該理解為動詞,意思是“表述”“寫成”,“著令”的意思是“書面寫定的規(guī)章制度”。答案 A四、語境推義法文言實詞大多具有多義性,即詞義是不確定的,完全采用逐詞逐義識記,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確定一個實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我們可以聯(lián)系語境進行具體分析。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部語境來推斷。如:解析 C項,“預”是個常見的文言實詞,在古漢語中確實有“參與,加入
11、”的意思,但在這里將“參與,加入”的意思代入到句中,覺得不通。再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來看,第五段整體上是圍繞曹彬的“料事在前”來寫,因此“預”在這里應該是“預先”的意思。答案 C五、成語證義法成語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漢語的烙印,是古漢語留給現(xiàn)代漢語的“活化石”,在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語后,便可以根據(jù)一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推斷出文言實詞的詞義。如: 六、聯(lián)想明義法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即所謂立足于教材,選材于課外。因此,我們要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聯(lián)想學過的課文例句,相互比照,辨其異同,以確定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在這里我還要特別提醒同學們,牢記課文經(jīng)典例句。如:解析B項,將“遏”理解為“禁絕”,不妥,因為“遏”后面帶的賓語是“水陸津要”,是地方,如果解釋為“禁絕”,那應該是禁絕某些事務。從語境來看,文段是說九真太守李遜聽說刺史滕遜之要來交趾赴任,就分別派遣兩個兒子截斷水陸要道,阻止滕遜之上任。因此,這里的“遏”宜理解為“阻止、阻攔”。這一義項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學過的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中的詩句“浪遏飛舟”來印證。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