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數(shù)學《第1章有理數(shù)》單元測試題(滬科版帶答案)
《七年級上數(shù)學《第1章有理數(shù)》單元測試題(滬科版帶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上數(shù)學《第1章有理數(shù)》單元測試題(滬科版帶答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七年級上數(shù)學第 1 章有理數(shù)單元測試題(滬科版帶答案)有理數(shù)單元測試一.選擇題(共 12 小題)1 .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積約為 316 000 000km2,數(shù)據(jù) 316 000 000 用科學記數(shù)法可 表示為()A .3.16X109 B. 3.16X107 C. 3.16X108 D.3.16X1062. ? 2 的倒數(shù)是()A. 2 B. ? 3 C. ? D. 3 .計算(?16)- 的結果等于()A . 32 B . ? 32 C. 8 D. ? 8 4 .下列各數(shù)|? 2| , ? (? 2) 2, ? (? 2), (? 2) 3 中,負數(shù)的個數(shù)有( )A. 1
2、 個 B . 2 個 C. 3 個 D . 4 個 5 .如圖,點AB 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 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且 AB=4 那么點 A 表示的數(shù)是()A .? 3 B. ? 2C.? 1 D.3 6.對于任何有理數(shù) a,下列各式中一定為負數(shù)的是()A. ? (? 3+a) B. ? a C. ? |a+1| D. ? |a| ? 1 7.如圖,現(xiàn)有 3X3的方格,每個小方格內均有不同的數(shù)字,要求方格內每一行.每一列 以及每一條對角線上的三個數(shù)字之和均相等,圖中給出了部分數(shù)字,則 P 處對應的數(shù)字是()A . 7 B . 5 C . 4 D . 1 8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0 既不是正數(shù),也
3、不是負數(shù) B .絕對值最小的數(shù)是 0C .絕對值等于自身的數(shù)只有 0 和 1D .平方等于自身的數(shù)只 有 0 和 19.已知 a,b,c 為非零的實數(shù),貝 S 的可能值的個數(shù)為()A. 4 B. 5 C. 6 D. 7 10 .“”表示一種運算符號,其意義是:ab=2a? b, 如果 x(3) =2,那么 x 等于()A . 1 B. C . D . 2 11 .如圖,在日歷中任意圈出一個 3X3的正方形,則里面九個數(shù)不滿足的 關系式是()A . a1+a2+a3+a7+a8+a9=2(a4+a5+a6)B . a1+a4+a7+a3+a6+a9=2(a2+a5+a8)C. a1+a2+a3+
4、a4+a5+a6+a7+a8+a9=9aD. (a3+a6+aS) ? (a1+a4+a7)=(a2+a5+a8) 12 .當 a=? 1 時,n 為整數(shù),則?an+1(a2n+3? a2n+1? 3an+1+6an)的值是()A . 9 B . 3 C. ? 3 D. ? 9二.填空題(共 4 小題)13 .當 a, b 互為相反數(shù),則代數(shù)式 a2+ab? 2 的值為 .14 .計算?2+3X4的結果為 15 .規(guī)定:x表 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數(shù), (x)表示不小于 x 的最小整數(shù), x )表示最 接近 x 的整數(shù)(XMn+0.5 ,n 為整數(shù)),例如:2.3=2 , (2.3 ) =3,
5、 2.3 )=2 .當?1vxv1 時,化簡x+ (x)+x )的結果是.16. 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個整數(shù)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可以按如下方法求得,如:6=2X3,則 6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1+3)+(2+6) =( 1+2)X(1+3) =12; 12=22X3, 則 12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1+3)+(2+6)+(4+12) =( 1+2+22)X( 1+3) =28; 36=22X32,則 36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1+3+9) + (2+6+18) +(4+12+36) = (1+2+22)X(1+3+32) =91. 參照上述方法,那么 200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為三.解答題(共 7 小題)
6、17 .已知:b 是最小的正整數(shù),且 a、b、c 滿足(c? 5) 2+|a+b|=0 ,試回 答下列問題:(1)求 a, b, c 的值(2) a、b、c 所對應的點分別 為AB、C,若點 A 以每秒 1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點 C 以每 秒 5 個點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試求幾秒后點 A 與點 C 距離為 12 個點位長度? 18 .如圖,已知 A ,B 兩點在數(shù)軸上,點 A 表示的數(shù) 為?10,OB=3O,點 M 以每秒 3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 A 向右運動.點 N 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 0 向右運動(點 M 點 N 同時出發(fā))(1)數(shù)軸上點 B 對應的數(shù)是.(2)經
7、過幾秒,點 M 點 N 分別到原點 O 的距離相等? 19 .同學們都知道,|4? (? 2) |表示 4 與?2 的差的絕對值,實際上也可理解為 4 與?2 兩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對 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同理|x ? 3|也可理解為 x 與 3 兩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 對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試探索:(1) |4? (? 2) |的值.(2)若|x?2|=5,求 x 的值是多少?( 3)同理|x ? 4|+|x+2|=6 表示數(shù)軸上有理數(shù) x 所對應的點到 4 和?2 所對應的兩點距離之和,請你找 出所有符合條件的整數(shù) x,使得|x ? 4|+|x+2|=6,寫出求解的過 程.20 . (1) ? | ?7+
8、1|+3? 2- (?)(2) ( ) - (?)X(3)21.觀察下列兩個等式:3+2=3X2? 1, 4+ ? 1,給出定義如下:我們稱使等式 a+b=ab? 1 成立的一對有理數(shù) c,b 為“椒江有理數(shù)對”, 記為(a,b),如: 數(shù)對(3,2), (4,), 都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1) 數(shù)對(?2, 1), (5,)中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的是;(2)若(a, 3)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 求 a 的值; (3)若(m n)是“椒 江有理數(shù)對”,則(?n, ? m)“椒江有理數(shù)對”(填“是”、“不是”或“不確定”).(4)請再寫出一對符合條件的“椒江有 理數(shù)對”(注意:不能與題目中已有的“椒
9、江有理數(shù)對”重復)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22.如圖 A 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數(shù)為?2. (1)點 B 在點 A 右邊距 A 點 4 個單位長度,求點 B 所對應的數(shù);(2)在(1)的條件下,點A 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向左運動,點 B 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沿 數(shù)軸向右運動,當點 A 運動到?6 所在的點處時,求 A, B 兩點間距 離.(3)在(2)的條件下,現(xiàn) A 點靜止不動,B 點沿數(shù)軸向左運 動時,經過多長時間A, B 兩點相距 4 個單位長度.23 .已知:在一 條東西向的雙軌鐵路上迎面駛來一快一慢兩列火車,快車長 AB=2(單位長度),慢車長 CD=4(單位長度),設正在行駛途中的
10、某一時刻,如圖,以兩車之間的某點 0 為原點,取向右方向為正方向畫數(shù)軸,此 時快車頭 A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 a,慢車頭 C 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 b.若快車 AB 以 6 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勻速繼續(xù)行駛,同時慢 車 CD 以 2 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左勻速繼續(xù)行駛,且|a+8|與(b? 16) 2 互為相反數(shù).(1)求此時刻快車頭 A 與慢車頭 C 之間相距多少單 位長度?(2) 從此時刻開始算起,問再行駛多少秒鐘兩列火車行駛到車頭 AC 相距 8 個單位長度?(3 )此時在快車 AB 上有一位愛動腦筋的七年級學生乘客 P,他發(fā)現(xiàn)行駛中有一段時間 t 秒鐘,他的位 置 P 到兩列火車頭A
11、C 的距離和加上到兩列火車尾 B、D 的距離和是 一個不變的值(即 PA+PC+PB+PD 定值).你認為學生 P 發(fā)現(xiàn)的這一 結論是否正確?若正確,求出這個時間及定值;若不正確,請說明 理由.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 12 小題)1 .已知地球上海洋面積約為 316 000 000km2,數(shù)據(jù) 316 000 000 用科學記 數(shù)法可表示為()A. 3.16X109 B. 3.16X107 C. 3.16X108D. 3.16X106【解答】解:316 000 000 用科學記數(shù)法可表示為 3.16X108,故選:C.2 . ? 2 的倒數(shù)是()A. 2 B. ? 3C.? D.【解
12、答】解:?2 的倒數(shù)是?.故選:C.3 .計算(? 16)- 的結果等于()A . 32 B . ? 32 C . 8 D . ? 8 【解答】解:(?16)- = (? 16)X2=? 32,故選:B.4 .下列各數(shù)|? 2| , ? (? 2) 2, ? (? 2), (? 2) 3 中,負數(shù)的個數(shù)有()A. 1 個 B . 2 個 C . 3 個 D . 4 個【解答】解:|?2|=2 ,? (? 2)2=? 4, ? (? 2) =2,(? 2) 3=? 8, ? 4, ? 8 是負數(shù),二負數(shù)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有 2 個.故選:B.5 .如圖,點 A、B 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的絕對值相等
13、,且 AB=4 那么點 A 表示的數(shù)是()A. ? 3 B. ? 2 C. ? 1D. 3【解答】解:如圖,AB 的中點即數(shù)軸的原點 0.根據(jù)數(shù)軸可以得到點 A 表示的數(shù)是?2.故選:B.6 .對于任何有理數(shù) a,下列各式中一定為負數(shù)的是()A.? (? 3+a) B . ? a C. ? |a+1|D. ? |a| ? 1【解答】解:A ?(? 3+a) =3? a, a3時,原式不 是負數(shù),故A 錯誤;B、?a,當 aW0時,原式不是負數(shù),故 B 錯誤;CT? |a+1| 0,二當 az? 1 時, 原式才符合負數(shù)的要求, 故 C 錯 誤; D、 丁 ? |a| 0,二? |a| ?10,
14、 ab0, ac0, bc 0,原式=1+1+1+1=4; a、b、c 中有兩個正數(shù)時, 設為 a0, b 0, cv0, 則 ab0,a cv0, bcv0, 原式=1+1? 1? 1 =0 ; 設 為 a0, bv0, c0,貝 S abv0,ac0, bcv0,原式=1? 1+1? 1 =0; 設為 av0, b0, c0, 則 abv0, acv0,bc0, 原式 =? 1? 1? 1+1 =? 2; a、b、c 有一個正數(shù)時, 設為 a0, bv0,cv0,貝 S abv0, acv0, bc0,原式=1? 1? 1+1 =0;設為 av0, b 0, cv0,則 abv0, ac
15、0, bcv0,原式=? 1? 1+1? 1 =? 2; 設為 av0,bv0,c0,則ab0,acv0, bev0,原式=? 1+1? 1? 1 =? 2; a、b、c 三個數(shù)都是負數(shù)時,即 av0, bv0, cv0,貝卩 ab0, ac0, bc0, 原式二?1+1+1+1 =2. 綜上所述, 的可能 值的個數(shù)為 4.故選:A. 10 .“”表示一種運算符號,其意義是:ab=2a? b,如果 x(3) =2,那么 x 等于()A. 1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B.C. D . 2 【解答】Tx(3) =2, x( 1X2? 3) =2, x(? 1) =2, 2x? (? 1) =2 , 2x
16、+1=2, x= .11 .如圖,在日歷中任意圈出一個 3X3的正方形,則里面九個數(shù)不滿足的關系式是()A. a1+a2+a3+a7+a8+a9=2(a4+a5+a6)B. a1+a4+a7+a3+a6+a9=2( a2+a5+a8)C. a1+a2+a3+a4+a5+a6+a7+a8+a9=9aD. (a3+a6+a9)? (a1+a4+a7)=(a2+a5+a8)【解答】解:Aa1+a2+a3+a7+a8+a9=( a4+a5+a6)? 21+ (a4+a5+a6) +21=2 (a4+a5+a6),正確,不符合題意;B、a1+a4+a7+a3+a6+a9=a1+a3+a4+a6+a7+a
17、9=2a2+a5+a8),正確,不符 合題意;C、a1+a2+a3+a4+a5+a6+a7+a8+a9=9a5 正確,不符合題意D(a3+a6+a9)? (a1+a4+a7) =6,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2 .當a二?1 時,n 為整數(shù),則?an+1 (a2n+3? a2n+1? 3an+1+6an)的值是()A . 9 B. 3 C . ? 3 D. ? 9【解答】解:當 n 是偶數(shù)時,原式= 1X(? 1+1+3+6)=9,當 n 是奇數(shù)時,原式=? 1X(? 1 + 1? 3? 6) =9.故選:A. 二.填空題(共 4 小題)13 .當 a, b 互為相反 數(shù),則代數(shù)式 a2+a
18、b?2 的值為?2 .【解答】解:Ta, b 互為 相反數(shù), 二 a+b=O, 二 a2+ab?2=a (a+b) ? 2=0? 2=? 2, 故答案 為:?2.14 .計算?2+3X4的結果為 10【解答】解:? 2+3X4? 2+12=10,故答案為:10.15 .規(guī)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數(shù), (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數(shù), X )表示最接近x 的整數(shù)(XMn+0.5 , n 為整數(shù)),例如:2.3=2 , (2.3 ) =3, 2.3 ) =2.當?1vxv1 時,化簡x+ (x) +x )的結果是?2 或?1 或 0 或 1 或 2 .【解答】解:?1vxv? 0.5 時,x+ (
19、x) +x ) =? 1+0?仁?2;?0.5vxv0 時,x+ (x)+x ) =? 1+0+0=? 1;x=0 時,x+ (x) +x ) =0+0+0=0; 0vxv0.5 時,x+ (x) +x )=0+1+0=1; 0.5vxv1 時,x+ (x) +x ) =0+1 +仁2 故 答案為:?2或?1 或 0 或 1 或 2.16 .一個整數(shù)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可以按如下方法求得,女口: 6=2X3,則 6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1+3) +(2+6) = (1+2)X(1+3) =12; 12=22X3,貝卩 12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 和(1+3)+ (2+6) + (4+12) = (1+2+
20、22)X(1+3) =28; 36=22X32, 則 36 的所有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正約數(shù)之和(1+3+9) +(2+6+18) +(4+12+36) =( 1+2+22)X(1+3+32) =91.參照上述方法,那么 200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為 465【解答】解:200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可按如下方法得到:因 為200=23X52, 所以 200 的所有正約數(shù)之和為(1+2+22+23X(1+5+52)=465.故答案為:465. 三.解答題(共 7 小題)17 .已 知:b 是最小的正整數(shù),且 a、b、c 滿足(c? 5) 2+|a+b|=0 ,試回 答下列問題:(1)求 a, b, c
21、的值(2) a、b、c 所對應的點分別為AB、C,若點 A 以每秒 1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點 C 以每 秒 5 個點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試求幾秒后點 A 與點 C 距離為 12 個點位長度?【解答】解: (1)由題意得,b=1, c? 5=0, a+b=O,則 a=? 1, b=1, c=5;(2)設 x 秒后點 A 與點 C 距離為 12 個點位長度,則 x+5x=12? 6,解得,x=1,答:1 秒后點 A 與點 C 距離為 12 個點 位長度.18 .如圖,已知 A, B 兩點在 數(shù)軸上,點 A 表示的數(shù)為? 10, 0B=30A點 M 以每秒 3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 A 向
22、右運動.點 N 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點 0 向右運動(點 M 點 N 同時出發(fā))(1)數(shù)軸上點B對應的數(shù)是 30 . (2)經過幾秒, 點 M 點 N 分別到原點 O 的距離相等? 【解答】 (1)vOB=3OA=30.B對應 的數(shù)是 30.故答案為:30. (2)設經過 x 秒,點 M 點 N 分別到 原點 O 的距離相等, 此時點 M 對應的數(shù)為 3x? 10,點 N 對應的數(shù)為 2x.點M 點 N 在點 O 兩側,則 10? 3x=2x,解得 x=2;點 M 點 N 重合,貝幾 3x?10=2x,解得 x=10.所以經過 2 秒或 10 秒, 點 M 點 N 分別到原點 O 的
23、距離相等.19 .同學們都知道,|4?(? 2) |表示 4 與?2 的差的絕對值,實際上也可理解為 4 與?2 兩 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 同理|x? 3|也可理解為 x 與 3 兩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試探索:(1) |4? (? 2)|的值.(2)若|x? 2|=5 ,求 x 的值是多少? (3)同理|x? 4|+|x+2|=6 表示數(shù)軸上有理數(shù) x 所對應的點到 4 和?2 所對應的兩點距離之和,請你找出所有符合條件的整數(shù) x,使得|x? 4|+|x+2|=6,寫出求解的 過程.【解答】解:(1)4與?2 兩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兩點之間 的距離是 6, /. |4
24、? (? 2) |=6 .(2) |x? 2|=5 表示 x 與 2 兩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是 5,v? 3 或 7 與 2 兩數(shù)在數(shù)軸 上所對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是 5,二若|x? 2|=5 ,貝 S x=? 3 或 7. (3)V4與?2 兩數(shù)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兩點之間的距離是6,二使得|x? 4|+|x+2|=6 成立的整數(shù)是?2 和 4 之間的所有整數(shù)(包括?2 和4),二這樣的整數(shù)是?2、?1、0、1、2、3、4.20 . (1)? |? 7+1|+3? 2 +(? )(2) ( )( ? )X3)【解答】解:(1)原式=? 6+3+6=3;(2)原式=?
25、X(? )X=1 ;(3)原式二二=2.2 .21 .觀察下列兩個等式:3+2=3X2? 1, 4+ ? 1,給出定義如下: 我們稱使等式 a+b=ab? 1 成立的一對有理數(shù) c, b 為“椒江有理數(shù)對”,記為(a, b),如:數(shù)對(3, 2), (4,),都是 “椒江有理數(shù)對”.(1)數(shù)對(?2, 1), (5,)中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的是(5, );(2)若(a, 3)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求 a 的值;(3)若(m n)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則(?n, ? m) 不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填“是”、“不是”或“不確定”).(4)請再寫出一對符合條件的“椒江有理數(shù)對”(6, 1.4 )(注意:不能
26、與題目中已有的“椒江有理數(shù)對”重復)【解答】解:(1)? 2+1=? 1, ? 2 XI? 1=? 3, 二? 2+1 工?2 XI? 1, /.( ? 2, 1) 不是“共生有理數(shù)對”,v5+ = , 5X? 1=,二 5+ =5X? 1,二(5,)中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2) 由題意得:a+3=3a? 1,解得 a=2.(3)不是. 理由:?n+ (? m二?n? m ? n? (? m) ?仁mr? 1v(m n)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m+n=mn 1 /.? n? m=? (mi? 1) m( ? n, ? m 不是“椒江有理數(shù)對”,(4)(5,1.5 )等.故答案為:(5,);不是;(5
27、,1.5 ).22 .如圖 A 在數(shù)軸上所對應的數(shù)為?2.(1)點 B 在點 A 右邊距 A 點 4 個單位長度,求點 B 所對應的數(shù);(2)在(1)的條件下,點 A 以每 秒 2 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向左運動,點 B 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沿數(shù)軸向 右運動,當點 A運動到?6 所在的點處時,求 A, B 兩點間距離.(3) 在(2)的條件下,現(xiàn) A點靜止不動,B 點沿數(shù)軸向左運動時,經過 多長時間 A, B 兩點相距 4 個單位長度.【解答】解: (1)? 2+4=2 故 點 B 所對應的數(shù);(2) (? 2+6)-2=2 (秒),4+ (2+2)X2=12實用精品文獻資料分享(個單位長度).故
28、 A, B 兩點間距離是 12 個單位長度.(3)運動 后的 B 點在A 點右邊 4 個單位長度,設經過 x 秒長時間 A, B 兩點相 距 4 個單位長度,依題意有 2x=12? 4,解得 x=4;運動后的 B 點 在 A 點左邊 4 個單位長度,設經過 x 秒長時間 A, B 兩點相距 4 個單位長度,依題意有 2x=12+4 ,解得 x=8.故經過 4 秒或 8 秒長時間A, B兩點相距 4 個單位長度.23 .已知:在一條東西向的雙軌鐵路上迎面駛來一快一慢兩列火車,快車長 AB=2(單位長度),慢車 長CD=4(單位長度),設正在行駛途中的某一時刻,如圖,以兩車之 間的某點 0 為原點
29、,取向右方向為正方向畫數(shù)軸,此時快車頭 A 在數(shù) 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 a,慢車頭 C 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 b.若快車 AB 以 6 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勻速繼續(xù)行駛,同時慢車 CD 以 2 個單位長 度/秒的速度向左勻速繼續(xù)行駛,且|a+8|與(b? 16)2 互為相反數(shù).(1) 求此時刻快車頭 A 與慢車頭 C 之間相距多少單位長度?( 2)從此時刻開始算起,問再行駛多少秒鐘兩列火車行駛到車頭AC 相距 8 個單位長度?( 3)此時在快車 AB 上有一位愛動腦筋的七年級學生乘客P,他發(fā)現(xiàn)行駛中有一段時間 t 秒鐘,他的位置 P 到兩列火車頭 A、C 的距離和加上到兩列火車尾 B、D 的距離和
30、是一個不變的值(即 PA+PC+PB+P 為定值).你認為學生 P 發(fā)現(xiàn)的這一結論是否正確?若 正確,求出這個時間及定值;若不正確,請說明理由. 【解答】解:(1)v|a+8| 與(b? 16) 2 互為相反數(shù), 二 |a+8|+ ( b? 16) 2=0, a+8=0, b? 16=0, 解得 a=? 8,b=16.二此時刻快車頭 A 與慢車 頭 C 之間相距 16? (? 8) =24 單位長度;(2) (24? 8)-( 6+2)=16- 8 =2 (秒).或(24+8)-( 6+2) =4 (秒)答:再行駛 2 秒 或 4秒兩列火車行駛到車頭 AC 相距 8 個單位長度;(3)vPA+PB=AB=2 當 P在 CD 之間時,PC+P 堤定值 4,t=4 - (6+2) =4-8 =0.5 (秒), 此時PA+PC+PB+P(=PA+PB + (PC+PD =2+4=6 (單位長度). 故這 個時間是 0.5 秒,定值是 6 單位長度.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