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風機和引風機的主要區(qū)別.doc
《鼓風機和引風機的主要區(qū)別.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鼓風機和引風機的主要區(qū)別.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鼓風機和引風機的主要區(qū)別 在老機組上,引風量的調整是靠引風機的入口擋板的開度來調整的。這種調整方法電耗比較大,所以近年出現(xiàn)了調速風機,即風機的入口擋板全開,用調整風機轉速的方法來調整風量。調速的方法很多,一般在大型風機上有液力偶合器調速、液粘調速、液體電阻調速、變頻調速等。前兩種方法屬于機械調速,即電機的轉速不變,經(jīng)過中間環(huán)節(jié)讓風機的轉速改變。后兩種調速則是改變電機的轉速來改變風機的轉速。 鼓風機 鼓風機的作用就是:把某種氣體輸送到你需要的地方。 至于是什么氣體,就看你的需要了。比如: 1)輸送空氣,主要用于助燃 2)輸送還原性氣體,主要用于還原某物質(通常是金屬) 3)輸送保護性氣體(通常是惰性氣體) 4)其他用途(如:用于輸送粉體物料,吹掃,等等) 舉例: 向沸騰爐鼓風,就不僅僅是為了助燃,還兼著把物料揚起(類似于沸騰)的作用 引風機 引風機輸送的介質是煙氣,最高溫度不得超過250度。鍋爐結構復雜,還有煙氣的除塵、脫硫設備,煙氣阻力較大,利用引風機排煙才能排除煙氣,同時引風機也造成鍋爐本體的燃燒室的需要的負壓。 跟據(jù)設備要求,只要匹配合理,兩者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單從鍋爐豉、引風機來說,它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葉輪的材料上,做為引風機使用時,由于鍋爐的粉塵對葉輪有一定的沖刷,使得葉輪很容易磨損,還有就是高溫煙氣對葉輪強度的要求,所以在葉輪的材料上一般要求錳鋼板。而做為鼓風機使用時,它的介質通常都是不含塵的空氣,所以在材料的使用上多采用Q235。 鼓風一般沒有雜質和溫度, 引風有可能會有雜質抽出, 溫度肯定會有。 引風一般都耐280度以下的高溫 鼓風最高不能超過80度。 結構可以是一樣,名字是他們的功能不同,但細一點可以說到鼓風機要求壓力一般大過引風機。 壓縮機、鼓風機、引風機的主要區(qū)別 它們的工作原理都是通過轉子的離心運動來壓縮氣體做功(如果你的壓縮機指的是離心機的話),只是壓縮機的工作壓力高一些,鼓風機次之,引風機最后。有的地方鼓風機、引風機已經(jīng)是代表的一個意思了,沒有很明顯的區(qū)分,他們還有一個名詞就是通風機。鼓風機、引風機的壓力比離心壓縮機低一些,但是它的流量好,高很多。 總結一下:離心壓縮機:壓力高、流量??;鼓風機、引風機壓力低、流量大。 鼓風機目前國內普遍采用G4 型高效機翼型后彎葉片離心式風機。該風機葉輪是由葉片焊接于弧錐形前盤與平板形后盤中間而構成的。葉輪用鉚釣固定在輪轂上,輪轂用平鍵與軸連接。為了調節(jié)風量,在風機進口裝有軸向或簡易導流器。目前國200MW 機組以下配套的送風機便是這種型式?,F(xiàn)代大容量鍋爐送風機更多地采用軸流式,它具有結構緊湊、占地少、調節(jié)效率高等優(yōu)點。近年來上海鼓風機廠引進西德TLT 公司軸流風機技術,該風機主要由進氣箱1、轉子(動葉6)、導葉7、主軸承5、中間軸3、聯(lián)軸器10 及罩殼11 與進出口管路相連的膨脹節(jié)9,液壓及潤滑聯(lián)合油站、擴散器及液壓調節(jié)裝置等部分組成。 6 f J. a8 A. T1 d9 m 國產(chǎn)鍋爐引風機型式為Y4—13.2(73) 型,其結構和G4—13.2(73) 的完全相 , ]) f& J) S1 w/ Y; S同(但容量不同),只是引風機的蝸殼適當加厚以延長使用壽命,軸承箱內裝有水冷卻裝置以便冷卻潤滑油,且調節(jié)門采用二硫化鉬高溫(200℃)潤滑脂。運行經(jīng)驗表明,這種風機抗磨損性能差,又是翼型空心葉片,一旦磨穿,葉片內將積灰而產(chǎn)生振動。對燃煤機組,為了避免或減輕因磨損、積灰而引起的振動,故電廠引風機也采用板式后彎葉片、板式后傾葉片、板式徑向葉片或板式前向葉片。 大體言:空壓機是提供較高壓力的氣體,多用來化工管道吹掃,設備驅動及控制用;引風、通風設備的送出壓力較少,主要作用也就是字面上的引風、通風用;而羅茨風機就是幾個八字型的轉子驅動氣體,提供的壓力在1"2kg,大量的氣體用來輸送粉狀或粒狀的物體。所以說不要去提具體的劃分標準,他們本身就是截然不同的幾種設備!用途也不同! 氣體輸送機械 2.5氣體輸送機械 其結構原理與液體輸送機械大體相同。但氣體,故氣體輸送有自身的特點。 2.5氣體輸送機械 氣體輸送的特點 : ①動力消耗大:對一定的質量流量,由于氣體的密度小,其體積流量很大。因此氣體輸送管中的流速比液體要大得多,前經(jīng)濟流速(15"25m/s)約為后者(1"3m/s)的10倍。這樣,以各自的經(jīng)濟流速輸送同樣的質量流量,經(jīng)相同的管長后氣體的阻力損失約為液體的10倍。因而氣體輸送機械的動力消耗往往很大。 ②氣體輸送機械體積一般都很龐大,對出口壓力高的機械更是如此。 ③由于氣體的可壓縮性,故在輸送機械內部氣體壓力變化的同時,體積和溫度也將隨之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對氣體輸送機械的結構、形狀有很大影響。因此,氣體輸送機械需要根據(jù)出口壓力來加以分類。 2.5.1通風機 工業(yè)上常用的通風機有軸心式和離心式兩類。 (1)軸流式通風機 軸流式通風機的結構與軸流泵類似,如圖所示。軸流式通風機排送量大,所產(chǎn)生的風壓甚小,一般只用來通風換氣,而不用來輸送氣體?;どa(chǎn)中,在空冷器和冷卻水塔的通風方面,軸流式通風機的應用還是很廣的。 (2)離心式通風機 ①離心式通風機的結構特點 離心式通風機工作原理與離心泵相同,結構也大同小異。 (2)離心式通風機 a、為適應輸送風量大的要求,通風機的葉輪直徑一般是比較大的。 b、葉輪上葉片的數(shù)目比較多。 c、葉片有平直的、前彎的、后彎的。通風機的主要要求是通風量大,在不追求高效率時,用前變葉片有利于提高壓頭,減小葉輪直徑。 d、機殼內逐漸擴大的通道及出口截面常不為圓形而為矩形。 (2)離心式通風機 ②離心式通風機的性能參數(shù)和特性曲線 a、風量:按入口狀態(tài)計的單位時間內的排氣體積。m3/s,m3/h b、全風壓:單位體積氣體通過風機時獲得的能量,J/m3,Pa 在風機進、出口之間寫柏努利方程: 式中, 可以忽略;當氣體直接由大氣進入風機時, (2)離心式通風機 a、從該式可以看出,通風機的全風壓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進出口的靜壓差,習慣上稱為靜風壓 ;另一部分為進出口的動壓頭差,習慣上稱為動風壓 。 (2)離心式通風機 b、在離心泵中,泵進出口處的動能差很小,可以忽略。但對離心通風機而,其氣體出口速度很高,動風壓不僅不能忽略,且由于風機的壓縮比很低,動風壓在全壓中所占比例較高。 c、軸功率和效率 風機的性能表上所列的性能參數(shù),一般都是在1atm、 20℃的條件下測定的,在此條件下空氣的密度 kg/m3,相應的全風壓和靜風壓分別記為 和 。(2)離心式通風機 d、特性曲線:與離心泵一樣,離心通風機的特性參數(shù)也可以用特性曲線表示。特性曲線由離心泵的生產(chǎn)廠家在1atm、20℃的條件用空氣測定,主要有 四條曲線。(2)離心式通風機 ③離心式通風機的選型 a、根據(jù)氣體種類和風壓范圍,確定風機的類型 b、確定所求的風量和全風壓。風量根據(jù)生產(chǎn)任務來定;全風壓按柏努利方程來求,但要按標準狀況校正,即 2.5.2鼓風機 在工廠中常用的鼓風機有旋轉式和離心式兩種類型。 (1)羅茨鼓風機 2.5.2鼓風機 羅茨鼓風機的工作原理與齒輪泵類似。如圖所示,機殼內有兩個漸開擺線形的轉子,兩轉子的旋轉方向相反,可使氣體從機殼一側吸,從另一側排出。轉子與轉子、轉子與機殼之間的縫隙很小,使轉子能自由運動而無過多泄漏。 2.5.2鼓風機 屬于正位移型的羅茨風機風量與轉速成正比,與出口壓強無關。該風機的風量范圍可自2至500m3/min,出口表壓可達80kPa,在 40kPa左右效率最高。 該風機出口應裝穩(wěn)壓罐,并設安全閥。流量調節(jié)采用旁路,出 口閥不可完全關閉。操作時,氣體溫度不能超過85℃,否則轉子會因受熱臌脹而卡住。 2.5.2鼓風機離心式鼓風機的結構特點:離心式鼓風機的外形與離心泵相象,內部結構也有許多相同之處。 2.5.2鼓風機 例如,離心式鼓風機的蝸殼形通道亦為圓形;但外殼直徑與厚度之比較大;葉輪上葉片數(shù)目較多;轉速較高;葉輪外周都裝有導輪。 單級出口表壓多在30kPa以內;多級可達0.3MPa。 離心式鼓風機的選型方法與離心式通風機相同。 2.5.3壓縮機 2.5.3.1往復式壓縮機 2.5.3.1離心式壓縮機 2.5.3.1往復式壓縮機 化工廠所用的壓縮機主要有往復式和離心式兩大類。 1、單動壓縮機結構簡圖。吸入活門S、排出活門D。其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往復泵類似。 2.5.3.1往復式壓縮機 ②壓縮階段:當活塞由右向左運動時,由于D活門所在管線有一定壓力,所以D活門是關閉的,活門S受壓也關閉。因此,在這段時間里氣缸內氣體體積下降而壓力上升,所以是壓縮階段。直到壓力上升到 ,活門D被頂開為止。此時的缸內氣體狀態(tài)如2點表示。 2.5.3.1往復式壓縮機 ③排氣階段:活門D被頂開后,活塞繼續(xù)向左運動,缸內氣體被排出。這一階段缸內氣體壓力不變,體積不斷減小,直到氣體完全排出體積減至零。這一階段屬恒壓排氣階段。此時的狀態(tài)為3點表示。 ④吸氣階段:活塞從最左端退回,缸內壓力立刻由 降到 ,狀況達到4。此時D活門受壓關閉,S活門受壓打開,氣缸又開始吸入氣體,體積增大,壓力不變,因此為恒壓吸氣階段,直到1點為止。 2.5.3.1往復式壓縮機 2.壓縮類型 等溫壓縮;絕熱壓縮;多變壓縮。 等溫壓縮是指壓縮階段產(chǎn)生的熱量隨時從氣體中完全取出,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絕熱壓縮是另一種極端情況,即壓縮產(chǎn)生的熱量完全不取出。實際是壓縮過程既不是等溫的,也不是絕熱的,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稱為多變壓縮。 2.5.3.1往復式壓縮機 3.壓縮功: 實際過程為多變過程,每一循環(huán)多變壓縮的功為(J): 其中m稱為多變指數(shù),對于等溫壓縮,m=1,但壓縮功另有算法。對于絕熱壓縮,m等于定壓比熱與定容比熱之比。 壓縮功的大小可以用圖中1-2-3-4所圍成的面積來表示。等溫壓縮功最小,絕熱壓縮功最大,多變壓縮功介于等者之間。 2.5.3.1往復式壓縮機 4.有余隙的壓縮循環(huán) 上述壓縮循環(huán)之所以稱為理想的,除了假定過程皆屬可逆之外,還假定了壓縮階段終了缸內氣體一點不剩地排盡。實際上此時活塞與氣缸蓋之間必須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免活塞桿受熱臌脹后使活塞與氣缸相撞。這個空隙就稱為余隙。 余隙系數(shù) =余隙體積/活塞推進一次掃過的體積 容積系數(shù) =實際吸氣體積/活塞推進一次掃過的體積 2.5.3.1往復式壓縮機 2.5.3.1往復式壓縮機積增至 時,才開始吸氣。即在有余隙的工作循環(huán)中,在氣體排出階段和吸入階段之間又多了一個余隙氣體膨脹階段,使得每一循環(huán)中吸入的氣體量比理想循環(huán)為少。 余隙系數(shù)與容積系數(shù)的關系為: 由該式可以看出,余隙系數(shù)和壓縮比越大,容積系數(shù)越小,實際吸氣量越小,至于會出現(xiàn)一種極限情況:容積系數(shù)為零, ,此時余隙氣體膨脹將充滿整個氣缸,實際吸氣量為零。 2.5.3.1往復式壓縮機 5.多級壓縮 多級壓縮是指在一個氣缸里壓縮了一次的氣體進入中間冷卻器冷卻之后再送入次一氣缸進行壓縮,經(jīng)幾次壓縮才達到所需要的終壓。 討論: (1)采用多級壓縮的原因:①若所需要的壓縮比很大,容積系數(shù)就很小,實際送氣量就會很小;②壓縮終了氣體溫度過高,會引起氣缸內潤滑油碳化或油霧爆炸等問題;③機械結構亦不合理:為了承受很高的終壓,氣缸要做的很厚,為了吸入初壓很低的氣體氣缸體積又必須很大。 2.5.3.1往復式壓縮機 (2)級數(shù)越多,總壓縮功越接近于等溫壓縮功,即最小值。然而,級數(shù)越多,整體構造使越復雜。因此,常用的級數(shù)為2至6,每級壓縮比為3至5 。 (3)理論上可以證明,在級數(shù)相同時,各級壓縮比相等,則總壓縮功最小。 2.5.3.1往復式壓縮機 6.往復式壓縮機的流量調節(jié) (1)調節(jié)轉速; (2)旁路調節(jié); (3)改變氣缸余隙體積:顯然,余隙體積增大,余隙內殘存氣體膨脹后所占容積將增大,吸入氣體量必然減少,供氣量隨之下降。反之,供氣量上升。這種調節(jié)方法在大型壓縮機中采用較多。 2.5.3.2離心式壓縮機 1.結構——定子與轉子轉子:主軸、多級葉輪、軸套及平衡元件定子:氣缸和隔板 2.工作原理:氣體沿軸向進入各級葉輪中心處,被旋轉的葉輪做功,受離心力的作用,以很高的速度離開葉輪,進入擴壓器。氣體在擴壓器內降速、增壓。經(jīng)擴壓器減速、增壓后氣體進入彎道,使流向反轉180度后進入回流器,經(jīng)過回流器后又進入下一級葉輪。顯然,彎道和回流器是溝通前一級葉輪和后一級葉輪的通道。如此,氣體在多個葉輪中被增加數(shù)次,能以很高的壓力能離開。 2.5.3.2離心式壓縮機 3.特性曲線 離心式壓縮機的H"Q曲線與離心式通風機在形狀上相似。在小流量時都呈現(xiàn)出壓力隨流量的增加而上升的情況。 4.特點 與往復壓縮機相比,離心式壓縮機有如下優(yōu)點:體積和重量都很小而或流量很大;供氣均勻;運轉平穩(wěn);易損部件少、維護方便。因此,除非壓力要求非常高,離心式壓縮機已有取代往復式壓縮機的趨勢。而且,離心式壓縮機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非常大型的設備,流量達幾十萬立方米/時,出口壓力達幾十兆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鼓風機 風機 主要 區(qū)別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667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