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考前檢測試題B卷 附解析.doc
《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考前檢測試題B卷 附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考前檢測試題B卷 附解析.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市(區(qū)縣) 姓名 準考證號 ………密……….…………封…………………線…………………內……..………………不……………………. 準…………………答…. …………題… 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考前 檢測試題B卷 附解析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 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 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認為,人的發(fā)展有如白布放進染缸,“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則變,其色亦變”。墨子這種觀點屬于( )。 A.遺傳決定論 B.環(huán)境決定論 C.教育主導論 D.主體能動論 2、教育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 )。 A.是否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 B.是否促進人的發(fā)展 C.是否促進社會發(fā)展 D.是否具有組織性和系統(tǒng)性 3、在教育目標的分類中,美國教育學心理學家布魯姆就學生學習結果劃分的三大領域是( )。 A.知識、技能和技巧 B.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 C.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 D.認知、應用和評價功能 4、( )是聯(lián)結主義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 A.桑戴克 B.斯金納 C.托爾曼 D.班杜拉 5、奧蘇伯爾提出能夠通過設計一種引導性的材料來提升有意義學習的效果,這個材料被稱作( )。 A.學習動機 B.先行組織者 C.認知結構 D.學習遷移 6、教師角色態(tài)度動態(tài)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是( )。 A.學生的表現、要求和反饋 B.領導批評 C.家長意見 D.社會輿論 7、小亮在解決物理習題時,能夠把各種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嘗試,最終找到一個最佳解法。 小亮的這種解題方法屬于( )。 A、啟發(fā)式 B、推理式 C、算法式 D、歸納式 8、人們在游覽過“萬里長城”后,在頭腦中留下了生動的長城形象。這種記憶是( )。 A.情緒記憶 B.形象記憶 C.動作記憶 D.情景記憶 9、( )是衡量一個測驗正確性的重要指標,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qū)分度 10、校風、教風和學風是學校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就課程類型而言,它們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顯性課程 D.隱性課程 11、我國近代教育,對封建教育制度所進行的廢科舉、興學堂等改革始于( )。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國初期 12、《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對世界教育發(fā)展的狀況作了總結:“現在,教育在全世界的發(fā)展正傾向先于經濟的發(fā)展,這在人類歷史上大概還是第一次?!苯逃陌l(fā)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經濟發(fā)展,這是因為( )。 A、教育的周期性長,未來經濟建設需要的人才,必須提前培養(yǎng) B、教育是發(fā)展科學的一個重要手段 C、教育通過傳播思想、形成輿論,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經濟 D、教育是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它有自身的特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13、課程的特點在于動手“做”,在于手腦并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種課程類型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學生課程 D、教師課程 14、曉東在記憶英文單詞時,如果不對其加以復述,這個單詞在他頭腦中只能保持幾十秒。這種記憶現象是( )。 A.瞬時記憶 B.短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內隱記憶 15、“自信、堅強、勤奮”描寫的是人的哪種心理特征?( )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動機 16、在歸因訓練中,老師要求學生盡量嘗試 “ 努力歸因 ” ,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為在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中,努力屬于( )。 A.內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的因素 B.內部的、不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內部的、穩(wěn)定的、可控的因素 D.內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17、高中生趨鳴喜歡寫詩,前幾天他的詩言次在報紙上發(fā)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費,因 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決。曲嗚表現出緒狀態(tài)屬于( )。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熱情 18、中學生小張認為遵守交通法規(guī)是人人應盡的責任與任務。根據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小張的道德判斷處于( )。 A.懲罰服從趨向 B.相對功利趨向 C.尋求認可趨向 D.社會契約趨向 19、張老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既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也考慮他們在老師指導下可以達到的水平,維果斯站將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重稱為( )。 A.教學支架 B.最近發(fā)展區(qū) C.組織者 D.自我差異性 20、牛頓由“蘋果落地”這一現象引發(fā)思考,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魯班由“茅草劃破手”這一現象引發(fā)思考,發(fā)明了鋸子,以上創(chuàng)造活動的心理機制屬于( )。 A.思維定勢 B.功能固著 C.負向遷移 D.原型啟發(fā) 21、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利用圖示方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以促進自己所學知識的掌握。學生采用的這種學習策略是( )。 A.復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監(jiān)控策略 D.組織策略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聯(lián)結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S-R之間建立直接聯(lián)系的過程。 2、盲人失去視覺,通過實踐活動使聽覺更加敏銳的現象是感覺的補償。 3、動機是激勵和維持人的行動,并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內部動因。 4、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應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特征。 2、學生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4、教師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上好一堂課的要求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從三個班中將成績排名后六位的學生抽出來,組成一個l8名學生的班級,心理學家對這18名學生進行了智力測驗,發(fā)現每一名學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圍。于是要求這l8名學生的任課老師對他們做到以下幾點: 一、分析他們在學業(yè)上失敗的原因; 二、上課提問時,難度適當; 三、對回答問題正確的同學給予鼓勵,回答錯誤的同學給予肯定并耐心糾正錯誤; 四、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后來,這18名同學在半年以后學習大有進步,已經不再是差生了。 請結合以上材料試用動機理論對案例進行分析。 2、材料:開學不久,班主任賈老師發(fā)現明朗同學不喜歡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做小動作,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賈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發(fā)現明朗雖然有不少缺點,但也有優(yōu)點,需要肯定和鼓勵。于是,賈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也有優(yōu)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fā)現。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找自己的優(yōu)點,如實向我匯報,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钡谌欤骼收业劫Z老師,很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yè)后想當兵。”賈老師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衛(wèi)家園,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甭犃死蠋煹脑?,明朗臉上露出了微笑。從此,明朗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1)結合材料,談談賈老師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則? (2)貫徹這一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 5 頁 共 5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B 2、A 3、C 4、A 5、B 6、A 7、C 8、B 9、B 10、D 11、C 12、答案:A 13、答案:B 14、B 15、B 16、答案:A 17、A 18、D 19、B 20、【答案】D 【解析】原型啟發(fā)是指從其他事物或現象中獲得的信息對解決當前問題的啟發(fā)。 21、答案:D組織策略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正確。理由:聯(lián)結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lián)結的過程。強化在刺激一反應聯(lián)結的建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應聯(lián)結之中,個體學到的是習慣,而習慣是反復練習與強化的結果。習慣一旦形成,只要原來的或類似的刺激情境出現,習得的習慣性反應就會自動出現。 2、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感覺的補償作用是指一種感覺的喪失可由其他感覺來彌補。盲人失去了視覺機能,會增強其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的感受性,以發(fā)揮其補償作用。 3、正確答案:(正確 動機是激勵和維持人的行動,并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內部動因。動機本身不屬于行為活動,它是行為的原因,不是行為的結果;動機是一種內部心理過程,不能直接觀察,但是可以通過任務選擇、努力程度、活動的堅持性和言語表示等行為進行推斷;動機必須有目標,目標引導個體行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動力。動機具有激活、指向、維持和調整功能。 ) 4、【參考答案】錯誤。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知情意行互動發(fā)展的過程,但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德育影響的多樣性等因素,德育具體實施過程,又具有多種開端,這可根據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具體情況,或從導之 以行開始,或從動之以情開始,或從鍛煉品德意志開始.最后達到使學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因此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正確答案:((1)綜合性。體現在學科綜合、時空綜合、學習方式方面的綜合。 (2)實踐性、活動性。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親身經歷,要求學生在各項活動中通過“做”“考察”“實驗”“探究”等活動去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開放性。課程的時空是開放的,同時不是單一的學習方式,學生必須從觀察中學,從訪問中學,從勞動中學,從實驗中學,從畫中學,從唱中學,也就是在活動中學。 (4)生成性。生成包括學生活動主題的生成、活動過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5)自主性。學生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從活動主題或課題的提出,到活動方案的制訂,再到活動的實施,都應該讓學生自主活動。 (6)課程性。這些特點體現在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實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 2、【參考答案】學生管理的原則有: (1)科學性原則。管理學生一定要有科學的理論和依據,不得違背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2)全面發(fā)展原則。全面發(fā)展包括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知識技能的發(fā)展、道德倫理的發(fā)展、審美素質的發(fā)展和價值實現的發(fā)展等。全面發(fā)展的原則意味著教師應當讓學生的每個方面都得到發(fā)展。 (3)集體性原則。集體性原則是指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時,要依靠集體、培養(yǎng)集體、教育集體,并通過集體進行教育,充分發(fā)揮集體在教育中的作用。 (4)主客體統(tǒng)一原則。在教育管理的實踐中,為順利實現學生管理的目標,在客觀上要求教育管理的主體與客體在思想上、行動上統(tǒng)一起來,協(xié)調一致地投入到教育管理中,共同投身到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 (5)平等與尊重原則。教師在管理學生時,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 3、(1)知識觀。建構主義強調的是人類知識的主觀性,他們認為,人類知識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并不是對客觀現實的準確表征,它不是最終的答案,而是會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而不斷地被新的解釋和假設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學習觀。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到學生的簡單轉移或傳遞,而是主動地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這種建構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學生觀。學生是自己知識的建構者,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貯存和提取的過程,也不是簡單的積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的基礎上去形成知識的意義,實現新舊知識的綜合和概括。 4、上好一堂課的要求: (1)目標明確。指教師上課時明白這堂課要使學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什么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tài)度,要學會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確學習目標。 (2)內容正確。是指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教師教學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guī)范,并且要求學生做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要及時加以糾正。 (3)方法得當。是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4)表達清晰。是指教師上課要堅持用普通話,聲音要響亮,言語表達的速度要適合學生可接受程度,語言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規(guī)范、準確、清楚。 (5)組織嚴密。是指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進行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過渡自然,課堂秩序良好。 (6)氣氛熱烈。是指課應該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注意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動腦、動手、動口,課堂內充滿民主的氣氛,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1)正確指導結果歸因; (2)充分利用反饋信息; (3)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難度的問題情境; (4)運用正強化的方式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2、(1)材料中體現的德育原則是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fā)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長善救失,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材料中賈老師能夠了解到并認可學生心腸好、樂于助人、力氣大等優(yōu)點,同時也教導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了這一原則。 (2)貫徹這個原則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fā)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201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考前檢測試題B卷 附解析 2019 教師 資格考試 教育 知識 能力 中學 考前 檢測 試題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672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