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屋及烏興趣決定愛好愛好造就為科學堅持的理想》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愛屋及烏興趣決定愛好愛好造就為科學堅持的理想(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愛屋及烏 興趣決定愛好 愛好造就為科學堅持的理想
當代青年是趕時髦的一代,要抓住學生的眼球筆者認為應在在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美育的手段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熱情 ?!?
一、用光怪陸離、千變?nèi)f化的物質之美調(diào)動好奇心?! ?
翻開化學書,物質的美處處沖擊著我們的感官:焰色反應的繽紛、指示劑的色變、可燃物的燃燒、金剛石的晶瑩、金屬的色澤、溶液的澄清,給我們以視覺之美;酯的果香、酒的醇香、油脂的脂香,給我們以嗅覺之美;有機物、芳香烴、足球烯、冰晶石、寶石、瑩石、晶體、化學鍵、黑色的金子、工業(yè)的血液,給我們以聽覺之美;石墨的潤滑、甘油的滋潤、陶瓷的光潔,給我們以觸覺之美等等。??!原來,
2、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同樣蘊藏著豐富的美?! ?
二、用規(guī)范嚴謹?shù)牟僮髦罉淞⒖茖W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在實驗儀器使用中可以觀察儀器的造型之美;由左至右、由下至上,井然有序的裝置之美;試驗的規(guī)范性、可視性、準確性,體現(xiàn)化學的嚴謹之美。
三、用趣味詼諧的語言之美增強學生學習心。
運用歌訣巧記要點,生動簡潔。如從細口瓶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歌訣:“掌向標簽三指握,兩口相對視線落”;電解水:“正氧負氫直流電,氣體體積一比二,氣體質量八比一”;原子與離子:“原子核畫圓圈,核電荷數(shù)寫中間;電子層畫弧線,電子數(shù)目標上面;得失電子成離子,質子數(shù)目不改變;得陰外層電子添,失陽外層
3、電子減?!?
運用諧音記要點化呆板為生動,出其不意印象深刻:如地殼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五位是“氧、硅、鋁、鐵、鈣”,可諧音為“養(yǎng)閨女缺鈣,沒人愛”。再如,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錳、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加個那美麗的新的錫鉛統(tǒng)共一百斤?!?
運用猜謎讓語言幽默鮮明:如記憶一氧化碳性質的謎語是:”左側月兒彎,右側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有毒無色味,還原又可燃。”
四、用求真務實,愛國赤誠的人格之美培養(yǎng)學生進取心。
英國化學家原子論的創(chuàng)史人道爾頓,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為治學的座右銘,自學成才。瑞典化學家舍勒原來是一個藥店的學徒工,由于他頑強的學
4、習精神,刻苦鉆研,結果發(fā)現(xiàn)了許多氣體并合成了許多有機物。求真理,頑強不屈。如氟單質的制取,從1813年英國化學家戴維開始對氟進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國科學家莫瓦桑制得單質氟,其間有不少科學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然而科學家們還是前仆后繼,毫不退縮。
中國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從小熱愛祖國,學習勤奮。留美8年獲博士學位后,放棄國外的優(yōu)越條件,以赤誠的愛國之心回到祖國,建起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永利堿廠。“七·七”事變,天津淪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時,侯德榜態(tài)度堅決,斷然拒絕,后率眾入川,籌建了川廠。在他的努力下,經(jīng)過多次的摸索和試驗,終于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名
5、震中外,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譽。
丹麥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在二戰(zhàn)時期被迫離開被德國占領的祖國。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把諾貝爾金質獎章溶于王水隱藏起來。后來納粹分子竄進玻爾的住宅,而那瓶溶有獎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戰(zhàn)爭結束后,玻爾又從溶液中還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鑄成諾貝爾獎章。重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因為它凝聚著玻爾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再生動的講解都不如最簡單的操作體會深刻,具有吸引力,為此我再農(nóng)村教學就得充分利用農(nóng)村資源生動化學課:
一、因陋就簡、變廢為寶巧做家庭試驗,在動手中學習。
愛迪生在發(fā)明點燈時還親自吹制燈泡,許多大科學家都指出會制作儀器是科學素養(yǎng)重要組成部
6、分。農(nóng)村有許多廢舊物品,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廢舊物品巧制化學儀器,變廢為寶,玻璃儀器的燒制、切割方法,如:我們可以用“熱割法”把玻璃瓶切成兩段做成簡易的燒杯、漏斗;用玻璃管燒制彎管、尖嘴管……這樣我們不僅學到了玻璃儀器的燒制、切割方法,而卻培養(yǎng)了加工能力。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因陋就簡巧作家庭小實驗試驗,如:礦泉水瓶一個(去底),石米、木炭、紗布少許外加兩碗一筷,我們可以完成過濾;破碗半邊,筷子一根,我們可以完成蒸發(fā);大小塑料瓶各一個,錐子一把,外加細線一根,我們可以完成二氧化碳氣體的簡單、簡便、自控裝置的設計……這樣既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又培養(yǎng)了我們試驗設計的能力,在勤動腦、勤動手學得真切,學得變
7、通。
二、走入田間地頭,巧尋替代藥品,在鑒別中學習。
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標,許多同學用藥品時就到實驗室去找,誤以為化學藥品只有實驗室才有,脫離實驗室就無法做試驗了。其實,許多化學藥品都可以在我們身邊找到,化學也起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例如:我們可以把月季花或紅蘿卜用軋汁或用酒精浸泡的方法做酸堿指示劑,這樣不僅讓我們弄明白了指示劑的多樣性,而且搞清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道理;又如,讓我們到市場或建筑工地去找生石灰和熟石灰,就會從外形上認識到它們的差異,繼而看出它們生產(chǎn)方法的不同,對其性質、用途都會留下鮮明的印象;再如,碳酸鈣替代品的尋找,我們可以用少量稀鹽酸到田間、到山頭、到河灘
8、、到廚房去尋找,讓我們知道物質分布的多樣性,存在形式的多樣性,更深刻的體會碳酸根的鑒別方法,以及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qū)別。
三、農(nóng)村簡樸的生活,在節(jié)約和挑選中學習。
塑料盆破了,我們總喜歡補補,熱補塑料制品在農(nóng)村非常普遍,在修補中不斷探究到不同塑料的性質和鑒別方法;鋁瓢破了,我們往往拿到集市上重鑄,看著鋁瓢化作晶瑩液珠,然后注入模具變成嶄新的,讓我們在驚奇中學到金屬的鑄造方法…...走近集市的商店讓我們挑件貼身的棉內(nèi)衣,光鮮的錦綸外套,結實的皮鞋,這時你總是挑挑揀揀,猶豫不決為商品的質地擔心,老板就會告訴你各種識別的方法,努力打消你的疑慮,交談、試驗各種纖維的鑒別方法像溪水一樣不知不覺的就融入
9、了我們的大腦。農(nóng)村飲食都自己做,我們可以在媽媽指導下學會蒸饅頭、泡酸菜、制甜酒……這樣不僅培養(yǎng)我們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三、投入農(nóng)村生產(chǎn)實踐,在應用中學習。
農(nóng)村生產(chǎn)涉及到各方面、各領域的知識,其中不乏化學知識的運用,如:潔凈舒適的沼氣燃料廚房,改善了農(nóng)村臟亂的環(huán)境,讓農(nóng)村的孩子認知了沼氣的性質和生產(chǎn)方法;來到自家的菜地,捉蟲、除草、施肥、采摘清新愉快,這可不是開心農(nóng)場,我們不需要查資料就知道氮肥、磷肥、鉀肥等各種肥料、農(nóng)藥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池塘放魚苗前、牲口圈關家禽、家畜前我們總會先撒些石灰、高錳酸鉀等消消毒;桃樹、葡萄生病了買點石灰、硫磺、和膽礬自制點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灑灑就好了......農(nóng)業(yè)身產(chǎn)既培養(yǎng)我們勤勞的品質,又增長了我們的知識。當然,在這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許多的疑問,帶著疑問,我們在化學學習中去找尋答案,再運用到生產(chǎn)、生活中,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就在這反復中不斷得到提升。
總之,只要我們能注意美育時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農(nóng)村的資源,勤學、活學、巧學,那么就一定能把化學學得興趣盎然,學得成效卓然,自然而然就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傳遞給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