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化學全冊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課件 人教版五四制.ppt
《八年級化學全冊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課件 人教版五四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化學全冊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課件 人教版五四制.ppt(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我們周圍的空氣 第二單元復習 空氣 氧氣 氧氣的制法 1 空氣含量的測定2 空氣的組成及含量3 空氣的主要污染物 氧氣的性質(zhì) 1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2 氧氣的工業(yè)制法 證明空氣存在的方法 1 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向下壓 集氣瓶內(nèi)的水無法上升到頂部 2 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cè)立 有氣泡冒出 3 扁的密實袋開袋后抖動 然后封好 雙手擠壓 有壓力4 扇子朝臉扇 樹葉在動 有風5 給車胎打氣 漲起來 通過這些實驗 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 5的結(jié)論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裝置 1 空氣組成的測定方法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 現(xiàn)象 1 紅磷燃燒 放熱 發(fā)白光 冒出大量白煙 2 燒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氣瓶內(nèi) 集氣瓶內(nèi)水面上升約1 5 結(jié)論 1 紅磷 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2 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 5 考點1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a 可燃物要求 b 裝置要求 氣密性良好c 現(xiàn)象 d 結(jié)論 足量且產(chǎn)物是固體 選擇紅磷 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水倒吸回約1 5體積 有大量白煙產(chǎn)生 放熱 e 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1 5原因 裝置漏氣 紅磷量不足量 推測N2性質(zhì) 不支持燃燒 不能燃燒 難溶于水 O2約占空氣體積的1 5 未冷卻就打開彈簧夾 能否用鐵絲代替紅磷 原因 能否用木碳 硫磺代替紅磷 原因 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燃燒后產(chǎn)生氣體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符號方程式 1 右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前在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水 并做上記號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該實驗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占1 5B 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C 實驗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D 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霧 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 考點2 空氣的成分 1 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空氣中氮氣和稀有氣體各有什么樣的性質(zhì) 并有哪些用途 21 78 0 03 0 94 0 03 稀有氣體 He Ne Ar Kr Xe等的總稱 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無色無味的氣體 難溶于水 密度比空氣略小 常用作保護氣 醫(yī)療上用作冷凍麻醉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無色無味的氣體 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化學性質(zhì)很不活潑 利用惰性作保護氣 用于航標燈 閃光燈 霓虹燈的光源 用于激光技術 制造低溫環(huán)境等 稀有氣體 氮氣 1 空氣主要是由和組成的 其中占21 是 占78 是 稀有氣體約占2 根據(jù)空氣的成分填空 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 說明空氣中含有 澄清的石灰水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出現(xiàn)白色渾濁 說明空氣中含有 夏天 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層水珠 說明空氣中含有 餅干放在空氣中 過一段時間會變軟 說明空氣中有 木炭能在空氣中燃燒 說明空氣中有 氧氣氮氣 氧氣氮氣 0 94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水 氧氣 2 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 屬于可燃物 B 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zhì)量級別越大 空氣質(zhì)量越好 D 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 屬于空氣污染物 B 純凈物 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 可以用專門的化學式表示 如氧氣O2 混合物 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 這些物質(zhì)之間沒有發(fā)生反應 各自保持著各自的性質(zhì) 如空氣 它們的各成分都保持著它們的各自的性質(zhì) 以下物質(zhì)都屬于混合物 礦物 煤 石油 天然氣 石灰石 大理石自來水 雨水 河水 海水 湖水 地下水 井水日常生活用品 汽水飲料 醬油 酒 食醋 以下列屬于混合物的有純凈物的有 1 氧氣2 石油3 礦泉水4 空氣5 氮氣6 海水7 純凈水8 橙汁9 石灰水10 硫11 五氧化二磷12 煤13 二氧化碳14 冰水混合物15 墨水 O2 N2 H2O CO2 P2O5 S H2O 目前環(huán)境污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 氟里昂 氮的氧化物等 溫室效應 CO2 CH4等 酸雨 NO2 SO2等 白色污染 塑料垃圾等 保護 加強大氣質(zhì)量監(jiān)測 改善環(huán)境狀況 使用清潔能源 工廠的廢氣經(jīng)處理過后才能排放 積極植樹 造林 種草等 考點3 空氣污染的危害 保護 3 被污染的空氣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下列物質(zhì)中 不會造成室內(nèi)空氣污染的是 A 吸煙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 尼古丁等物質(zhì)B 水燒開時產(chǎn)生的大量水蒸氣C 劣質(zhì)裝修釋放出的甲醛 苯等有害物質(zhì)D 石材釋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氣體 氡 B 練一練 4 下列物質(zhì)排放到空氣中 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1 煤燃燒產(chǎn)生的煙 2 汽車排放的尾氣 3 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4 石油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 5 動植物呼吸排出的氣體A 1 2 3 4 B 1 3 5 C 1 3 4 D 1 2 3 A 練一練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 的氣體 它可以與金屬 非金屬 化合物等多種特物質(zhì)發(fā)生氧化反應 無色無味的氣體 溶于水 標準狀況下 密度為1 429克 升 密度比空氣 空氣密度1 293克 升 加壓 降溫條件下為 液體 雪花狀固體 氧氣物理性質(zhì) 氧氣化學性質(zhì) 不易 略大 淡藍色 淡藍色 比較活潑 考點4 發(fā)出白光 放熱 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劇烈燃燒 產(chǎn)生大量白煙 放熱 在空氣中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而在氧氣中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放熱 并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劇烈燃燒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體 Fe3O4 Fe O2Fe3O4C O2CO2P O2P2O5S O2SO2 化合反應基本反應類型 不是基本反應類型氧化反應 化合反應 多變一 氧化反應 物質(zhì)跟氧發(fā)生的反應 它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B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 火星四射C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D碳在氧氣中燃燒更旺 發(fā)出白光 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練一練 B 氧氣的制備 H2O2MnO2H2O O2 KMnO4 K2MnO4 MnO2 O2 紫黑色 工業(yè)制氧氣 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原理 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 考點5 MnO2作催化劑 一變兩不變 6 上圖是工業(yè)制取氧氣的微觀示意圖從圖中你可以發(fā)現(xiàn) 空氣分子通過加壓 降溫之后發(fā)生了改變 根據(jù)各物質(zhì)的沸點的不同 再通過升高溫度 將氮氣和氧氣分離的方法是屬于變化 物理 分子間間隔 5 已知化學反應 氯酸鉀氯化鉀 氧氣 其中氯酸鉀和氯化鉀均為固體 則下列圖中能表示固體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0時間0時間0時間0時間ABCD 二氧化錳 C 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 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a 步驟 查 裝 定 點 集 撤 滅 氣密性 藥品 固定儀器 酒精燈 氣體 撤導管 滅酒精燈 b 注意點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 均勻受熱 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 3處 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 便于氣體排出 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排水法收集時 待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再收集 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實驗結(jié)束時 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 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氧氣的驗滿 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 7 根據(jù)下列裝置圖 回答有關問題 1 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 2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 3 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 收集氧氣時 驗滿的方法是 試管 長頸漏斗 B 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瓶口 復燃 則滿 多功能瓶收集氣體 空氣 空氣 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輕上重下 氣體收集裝置 多功能瓶收集氣體 輕上重下 氣體與液體接觸面積小 不能很好地凈化氣體 只能收集氣體 排水法收集氣體 氣體收集裝置 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化學全冊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復習課件 人教版五四制 年級 化學 第二 單元 我們 周圍 空氣 復習 課件 人教版 五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kudomayuko.com/p-7257203.html